打印

司老爷查街

司老爷查街

襄樊市襄阳区石桥镇朱杨村的传统保留民间表演节目《司老爷查街》又叫“抬县官”,是1999年经襄樊市文化局引进,经襄阳区伙牌镇文化人石小锋导演,由朱杨村原民间剧团艺人承演的一个滑稽而搞笑的传统表演节目,整个节目只有表演,没有一句台词。
    任何民间文艺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创作,是不断发展的,《司老爷查街》也是一样,它是由老河口市的朝爷锣鼓以及后来的赞阳锣鼓演变而来,所用响器基本一致,只是规模小了很多,击打手法有了一些变化。老河口朝爷锣鼓也称朝圣锣鼓、朝拜锣鼓,起源于北宋仁宗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我国古老传统上武当山求神祈福锣鼓。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修建于唐代,其始为官家道观庙宇,祭拜的是真武大帝。皇家规定凡朝庭官员到武当山进香,须向真武大帝行皇帝大礼。据光化县志记载,大文豪欧阳修在老河口任县令那年  (景佑四年1037年)十二月,朝庭调欧阳修为乾德(现老河口市)县令,时年31岁,欧阳修上任后遇上自去秋以来的跨年大旱,乾德县百里无雨,秋旱连春旱,苗木枯槁,“民被其灾者数千家,饥民食糟麦为命。”面对旱情欧阳修引堰灌苗,“祭五龙祈雨”,还率众人到武当山求拜,许下祈求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心愿。不久天降甘霖,果然应了愿望。乾德县第二年农业喜获大丰收,百姓喜气洋洋,一派太平盛世景象。欧阳县令便组织官吏及地方绅士一行队伍敲锣打鼓,浩浩荡荡到武当山还愿,以报祖师爷的神赐之恩。这便是光化县志上所记载的“朝爷锣鼓”的缘起。后来,人们纷纷效仿,成群结队,锣鼓开道,朝爷便成了善男信女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大事了。欧阳修一生嗜酒、好学、喜赏景赋诗,在乾德期间常饮酒,书不离左右。宝元元年(1038)年重阳节,欧阳修登上马窟山(今老河口百花山)。他边赏景边赋诗,诗曰:晴原霜后若榴红,佳节登临兴未穷;日泛花光摇露际,酒浮山色入樽中;金壶恣酒毫端墨,玉鏖交挥席上风…….诗中描绘了马头山美好景色,吐露出欧阳县令饮酒挥毫时浓厚兴趣,体现了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心胸襟怀。
    朝爷的人们可分为四个阶层。即朝廷官员、地方豪绅、驻地商会及平民百姓。朝爷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求官、求财、求福;有的求配偶、求平安;有的求天晴、求下雨;有的求医治病祈健康。达官贵人、豪绅商人讲排场,耍排面都用朝爷锣鼓,一路还有保镖跟随,平民百姓往往借机跟随队伍一起前往求愿。他们所用锣鼓乐器为大鼓、小鼓、中锣、中钗、跑锣、勾锣、螺号(又名艺同,失传)、唢呐、引路中长号(失传)等。
    朝爷锣鼓鼓点、锣、钗击打变化,悦耳动听,共分十三个曲牌。即常流水、太和山(艺人们亦称1、2、3),大排队、过街、穿神道、登程、过山门、脱靴、龙抬头、装香、拜金顶、三点头、布兜额。
    朝爷锣鼓起先为朝廷官员祭拜祖师爷专用,后来,被民间香客普遍采用。经历了由专门上山朝爷演变为喜庆热烈的民间表演形式。大约到了明清时候,朝拜锣鼓除了上武当山朝爷,还逐渐成为招商场面的演出形式。在清末光化县民间就有《醉翁还愿》的节目(有的叫“抬县官”):一装成县令欧阳修的演员乘坐在滑杆上,一手持酒壶,一手持书,在轿夫颠动下,不断做些滑稽动作,几个衙役跟随左右,身后有“朝爷锣鼓”班子跟着,还有数个演员手举两米左右高象征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篾做纸糊,彩绘造型的肥猪、肥马、牛、羊、肥鸡、玉米、小麦、小谷等,在演出场地上表演走动。队伍状观、场面热烈,整个演出既纪念了欧阳修,也表达了丰收后的喜悦。可惜,这种民间文艺节目已经在老河口失传。
    朱杨村现表演的这个《司老爷查街》(又叫“抬县官”)与老河口市早年的《醉翁还愿》(亦叫“抬县官”)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这个司老爷是不是就是指的“醉翁”?司老爷究竟出自哪朝哪代谁也说不清。反正司老爷整个一白眼窝小丑形象,身着古装官服,头戴乌纱,脚登朝靴,怀抱官印,手持长杆大烟袋,独坐前后两人抬着的光杆竹杆,边走边表演。演出时,每次都只少得15人以上参加。由县官一名,抬竹杆者2名,四名衙役,1名书童,衙役在前鸣锣开道,书童则肩挑两只装酒的夜壶在旁,县官口渴时就递上夜壶让老爷喝上两口。伴奏的响器一般有唢呐、笙、锣、鼓、跋等,锣、鼓点的敲打法一般都是由比较喜庆一点的如:常流水和一二三等。演出道具也比较简单,就是一根竹杆,一根长烟袋和两只夜壶。演出时,主要靠县官的临场发挥,即兴表演,越滑稽可笑越好。
    第一任出演县官者杨安文,接下来是杨遂华。书童、衙役,伴奏分别有杨社教、杨和平、朱改定、杨立千、杨解放,杨方俊、杨明贵等担任。该节目自1999的春节排演,自2000年至今,已连续十年参加襄樊市农历正月十五民间文艺展演,场场成功,连续获奖。但愿这朵民间艺术奇葩,越演越红,世世代代演下去,永远给人民带来欢声笑语,使其成为人们奔小康生活的助推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食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