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第七期·非遗所思】成人礼:个体的角色转换——第七期“非遗所思”读书沙龙记

【第七期·非遗所思】成人礼:个体的角色转换——第七期“非遗所思”读书沙龙记

(学生王先/文)
     2015年5月16号(周六)晚上7点半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书沙龙如期举行,这次的文章载体是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生马流辉先生的《从成年礼到同辈共同体:上海农村“庆号”习俗的社会学考察》,马流辉博士这篇文章主要让我们了解了上海农村地区的男性青年在弱冠之年举行的“庆号”仪式及其社会意义,并与当代的“系统制度”做了对比,引人深思。借此文章孟老师为我们讲解了我国古代的成人礼,并指出了当代人们的一些错误知识,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也积极的参与了与孟老师的互动。
    孟老师先谈了谈他上周在北京各高校的感受,呼吁同学们多读书,建立起一个好的学风。孟老师以我国古代四礼“诞生礼,成人礼,婚礼,葬礼”引出今日的话题——成人礼。成人礼在我国古代六礼中为重礼,它是年轻人承担社会、家族责任的证明,它还赋予了个人在社会构架中的位置,家族中的地位。
    古人常说“二十而冠”,便是指男子二十岁成年,可成家立业了。在成人礼当天需把受冠者的头发束起来盘绕在头顶,然后用纚把其抱住,最后加冠,弄好前奏后,前往宗祠,其男性长辈会在全族人前赋予男子以“字”。“字”代表了男子在家族的位置,秩序表现,这意味着受冠者已是受人尊敬的成年人。自此以后,除自称以及君、父、老师可以称其名外,一般人便是直呼其字。除了取字外还有名、别名,名是自己对自己有所期望而取,讲到此处老师问我们:“你们有没有为自己取了个名?名不是要成人礼才取哦”有同学说“网名算不算?”“呵呵呵呵”大家都笑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皆没有期望?别名便是自己的信仰。在成人礼前,长辈还需去找法师占卜寻找黄道吉日,用其生辰八字请法师取名。
    女子15(16)岁及笄礼,把原来垂在脑后的总发或总角盘至头顶,梳成发髻并用笄将之固定下来,这意味着女子可以嫁人了。此处孟老师为我们指出当代人的一些错误看法:当代由于社会性质的转变,导致人们总是用山里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认为很多女子十三、四岁便结婚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小。也有人觉得女子十五岁便要嫁人,与男子相差五岁,这是重男轻女的一种表现,其实不是,古人对人的生理期有了明确的了解,男女生理期本就不同,相对来说,女子要比男子早熟,在同龄男女中,女子心理往往比男子要成熟两岁,所以男女相差五岁刚好。
    许多少数名族都是在十六岁举行成人礼。以畲族为例:畲族人有“传师学师”这一说法,便是指即将成年的男女向师傅学习祭祀方法,然后引师、接师、东王公、西王母等法师在做法事的过程中为其取法名,一系列前期工作做好。在成人礼当天祭祖,宣布法名,并在同一时间内向祖先宣誓自己不再需要家人保护,而是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另外,有不少民族的成人礼带有破坏身体以作象征的仪式过程,如断发、纹身、拔齿、猎头等,在现在看来是及其残酷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人礼逐渐消失,早在明清时期便出现成人礼与婚礼合二为一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基本看不到成人礼,所谓的成年便是国家规定的年满十八岁,而此时如果犯罪了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实际上法律责任的履行也是要分为14岁、16岁和18岁几个不同阶段的,这与国际法定年龄基本一致。这时孟老师感叹“西方年满十八岁后,孩子便不受家人保护(主要是经济资助),自力更生,而中国则不同”。今天与古代相比女子年龄晚了三年,男子年龄早了两年“十八岁便成年真的可行吗?”孟老师提问到。成年礼是让其完成自身的身份和角色之间的转换,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十八岁时大多人的价值观基本形成,而十六岁时正好,十六岁正是明白事理的年龄。
    “今天的学校、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某些商业组织也会举办成年礼,还有许多身穿汉服参加成年礼的,但不是一个人的成年礼,也没有了束冠一说。非家庭举办,没有祭祖,取字……面对这种情况你们有什么感觉?”有同学觉得这挺好的。也有同学认为,这只是形式主义,并不正式,人们也不会去重视,可能今天举行完成年礼后,明天又回到十八岁之前。还有人说,内容都没有了,还举行这样的成人礼有意思吗?

[ 本帖最后由 孟令法 于 2015-6-23 23:01 编辑 ]
习华夏精神之真味,开中华学术之新貌,传万世宝典之美文,继仁德大师之楷模,从空山细雨之逍遥

TOP

学习了,受教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