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张世勇著《返乡农民工研究》出版

张世勇著《返乡农民工研究》出版

来源:三农中国论坛
张世勇著《返乡农民工研究》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313页,贺雪峰教授作序。

序    言

贺雪峰

一、
中国之所以可以在改革开放以后创造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变成世界工厂,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农民工。当前中国有大约2.6亿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他们是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但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并在城市安居。农民工的大多数,他们年老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仍然在农村,他们年轻时候进城务工经商,年龄大了,在城市就业机会越来越少时,他们很可能还要返回农村。农民工创造了中国的财富,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但农民工创造财富的城市却无法为他们提供安居之所。这样来看,如何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可以让他们在城市体面安居的就业与收入条件,为他们提供基本保障,早当提上议事日程。
另外一个方面,因为工业化,因为加入到全球化分工体系,而让过去被束缚在土地上的中国农民有了进城务工经商的机会。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并非全家进城,而是年轻子女进城务工获取务工收入,年老父母留村务农获取务农收入。一个农民家庭,之前的务农收入没有减少,又增加了务工收入,这个农民家庭的经济处境因此好转,农民收入增加。这就是为什么农民愿意进城务工经商的原因。也是虽然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但农业仍然高效,农村仍然保持了稳定及农民生活质量仍然比较高的原因。
同时,在当前中国发展阶段,进城务工是相对于农业存在严重劳动力过剩状况的机会,但进城务工经商并非一定就可以在城市获得体面安居的稳定就业与高额收入。中国加入到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体系,意谓着中国只能靠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成为世界工厂,廉价劳动力的意思是,大多数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难以获得在城市体面安居的就业机会与收入条件。不能在城市体面安居,又不再能退回农村,就只可能在城市不体面地生存,就要沦落到城市贫民窟中。农民工若全家进城,失去农业收入,又要面对远高于农村的城市消费,进城农民的日子就很难过。
当前中国进城农民工在农村仍然拥有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他们的年老父母和年幼子女大都仍然留在农村,他们进城运气好,有了稳定就业和高额收入,他们就全家进城。运气不够好,进城失败,还可随时返乡。正是进城失败的农民可以返乡,使进城农民工就不至于沦落到漂泊无根的城市贫民窟中,而可以在进城失败返回农村过“温饱有余”的生活,可以在农家小院、熟人社会、蓝天白云下生产生活。

二、
研究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逻辑和他们返乡的逻辑,不仅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政策含义。当前学界对农民工的研究,普遍将农民进城预设为单向单次进城,而看不到农民工不断在城乡往返及农民工与农村之间的复杂多元联系。在农民单向进城的预设下开出的政策建议药方就很容易无的放矢,所讨论解决农民工的话语就容易充满情绪。不是真正进入到中国发展阶段及农民工本身的生活逻辑来理解农民工,就很容易出现对问题判断的错位,就很容易以批判和道德情绪代替了建设性的研究。
张世勇所著《返乡农民工研究》是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世勇通过对湘南省沅江镇80多位返乡农民工长达4个月的访谈,力图以生命历程视角来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逻辑和他们返乡的逻辑,从而提供与当前学界主流意见相当不同的关于农民工研究的视角,这一研究视角与主流的不同有二,一是站在农民工家庭再生产角度讨论问题。世勇清醒地认识到,农民工并非他们个人在打工,那个与他们命运与共、收入与共、融为一体的家,才是农民工从容地进城与返乡的关键,他在书中提出的“家本位的打工模式”,正是对这方面发现的有益深化;二是站在返乡角度来讨论问题。农民工返乡是十分中国式的问题,因为只有中国才有进城失败后仍然可以返回家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中国式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现如今的土地制度是这一制度安排的重要方面。正是这种中国式的城乡二元结构消解了城市二元结构,使中国没有形成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的大规模贫民窟,也正是这一制度安排使得中国农村存在着一种应对农民工返乡的社会机制,世勇在书中将之归纳为“吐纳机制”。在这两点主要发现的基础上,我们认识中国的农民流动,解决中国农民工问题,应该有不一样的思路。至少我们在政策调整调整上,应当尽力减轻他们流动过程的痛苦,而不是一味的从城市化角度讨论农民工问题。
讨论返乡农民工,实质上在研究农民流动。农民流动是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对这一经验的关注,实际上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讨。迄今为止,这一中国经验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以及理论阐释。世勇的研究也许还有待更加深入,但世勇对农民工研究新视角的开掘,是对农民流动研究的推进,使他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开创性,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三、
世勇2004年来武汉读研究生,一直跟我和我们华中村治研究团队读书调查做研究。我们团队强调研究生训练的“两经”,即硕士期间大量阅读社会科学经典,博士阶段大量做农村调查的经验。“读经典”和“做经验”的目的都是训练人,是让他们在研究生期间打下扎实的理论和经验的基础,既有理论的质感,又有经验的质感。世勇也是在这样的学术训练模式下用七年时间在武汉完成研究生训练的。世勇因此是有扎实的学术基本功的。尤其可贵的是,经过多年学术训练,世勇不仅有了扎实的学术基础,而且与我们团队其他同仁一样,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怀着“顶天立地”的情怀做研究。希望他以此书的出版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经验,继续推进农民工的研究,做更有中国气派的中国研究。
过去我们研究的重点在农村,世勇研究农民工,也是返乡回来的农民工。我想,世勇既然已经开始研究农民工了,我们的农村研究也应该随农民工一起进城,开始研究城市、研究更加广泛的领域了吧!前不久,与世勇同届的吕德文连写两部著作,一部为《找回政治:基层治理转型中的群众路线》,一部为《街头政治:城市暴力的兴起》,其重点都已转入城市了;与世勇同届的田先红研究农民上访,也转入到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转入到对国家权力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同届的杨华由研究农民而研究宗教,再研究阶层,也已进城。我想,随着世勇他们这些人研究范围的拓展,将会有一个基础更扎实、调查更深入、视野更开阔的中国研究团队被生产出来。
相信世勇和他的同学们、他的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可以在建立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是为序。

2013年12月17日上午
于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副五楼
1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80余位返乡农民工“打工一返乡”生活史的深度访谈,呈现给读者的是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徘徊与挣扎的生命历程。通过深入研究湖南省沅江镇80余位农民工的“打工—返乡”生活史,作者发现,正如古语“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所言,秉持生存理性的中国农民工是家本位的社会行动主体。那些结婚后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打工过程中凭借打工收入完成了相应的人生任务,经历了人生的摆渡;那些未结婚就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在打工过程中历练成了成熟的人,完成了人生的成人礼。从上述意义上说,他们都在各自的生命历程中实现了成功者的自证。
中国农民工的流动包括在流入地定居、循环流动和向流出地回流三种态势。长期以来,如何促使农民工城市化和市民化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返乡农民工群体却被忽视了。进城打工对农民工来说预示着什么样的生活机会?返乡农民工的流动实践彰显了什么样的生命体验?他们的打工生活轨迹透视出什么样的中国经验?
作者认为,中国的农民工是不幸的,他们的挣扎还暂时难以突破社会结构的“玻璃天花板”,然而,他们又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可以返回的家乡。我们如果不执拗于单向度的城市化迷思,就应该在政策调整中尽量减轻他们的流动之殇。

2       作者简介
张世勇,陕西华阴人,社会学博士,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乡村治理、农民流动研究和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工作,先后在安徽、湖南、湖北、河南、陕西、四川、浙江、山东、江西等地农村进行过500多天的驻村调研,曾著《积极分子治村——徽州村治模式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3     
       书籍目录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核心命题
二 农民工与城市化、无产阶级化
三 城乡二 元结构下农村劳动力流动
四 研究目标、研究切入点和方法
五 相关概念、理论范式和研究框架
六 实地调查和资料来源
七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一章 返乡农民工的生成
一 农民工返乡的宏观情境
二 沅江镇打工经济的形态
三 农民工生活的双重性
四 返乡农民工的分类及本书的表述对象
第二章 打工的内部成因
一 农村劳动力流出的社会情境
二 结婚后外出打工:为了明确的家庭目标
三 未结婚就外出打工:不确定的未来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挣钱:人生的摆渡
一 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上的挣扎
二 “像坐牢一 样”在工厂工作
三 打工价值观与工作伦理
四 漂泊的生活:安全感的缺失
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打工:人生的成人礼
一 当上生产线上的螺丝钉:失望和懊悔
二 面对困顿境遇的适应性反应
三 “打工没前途”:转变的到来
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返乡及适应:相比较而言的美好生活
一 家乡的变化
二 乡村社会对农民工返乡的整体应对
三 返乡:权衡的过程
四 返乡后的适应问题
五 本章小结
结论
一 吐纳机制:农民工“打工—返乡”的解释性框架
二 家本位的打工模式
三 农民工向哪里去?
参考文献
后记


(感觉还挺有意思的样子。感觉社会发展到确实该关注返乡农民工的时候了。)

TOP

这是张世勇的博士论文。贺雪峰也主编过一本关注2008年返乡农民工的书。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