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毛泽东为何礼待陈寅恪

毛泽东为何礼待陈寅恪

文/郑也夫

  “恪”读“ke”是毋容置疑的。字典是权威根据姑且不论。名主陈寅恪在正式场合是遵从字典标音的,他德国入学注册时写的罗马字姓名即是“ke”。那么何故变异为陈寅que了呢?

  que是恪的地方音,有人说是客家话的发音。为什么地方音很多,大家将一个字典上都没有的发音独独用在中国现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身上,几乎看不到如此方式用在别人的姓名上。我以为,首先是“套近乎”的心理。que是地方音,也就是陈先生家里人称呼他时的发音。最亲密的朋友跟随这种发音是颇可理解的,是亲近、不见外的表达。而更外一层的学人,未必能出入陈宅,但能够频繁地听到寅恪密友说“寅恪”时别具一格的发音。最初听到必会诘问,答复是:人家家里就是这么叫的。于是有了发生学的第二层理由:向他人显摆——我知道大师家里的事情,你们不知道;学问大的人如此读这个字,这么读是有学问的标志,不这么读就丢人了。一个字典上没有的发音飞落到最伟大的学问家头上,决非偶然,因为大家敬仰学问,因为汉字和大学问家一样高深莫测。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是敬畏汉字的,我的大课160人上,每年一度的大名单中必有我读不出的字。

  对大学问家的敬畏、高攀、套近乎、吹嘘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来往、乃至近乎迷信的崇尚,都有庸俗的一面。陈寅恪面临新政权的最初一刻便道出了最硬朗的话语:要我主持历史所的工作,该所就不可以设党支部,请毛公或刘公为此写个字据。那是一次罕见的、也只能是短暂的客(真巧,又是一个ke字)大欺店。说出这种大不敬的话语后的十余年间,他一直领取381元月薪,在经济困难时期每日特供四瓶牛奶,中山大学在其家门口专修一条水泥路供盲翁散步。在那个九丐十儒的年代,这待遇独一无二。奇迹为什么会发生?归结为父母官陶铸礼待知识分子恐怕没有找到根源。因为以陶铸的文化水准难以判定陈寅恪之高深,陶铸极可能是从毛泽东那里听说了陈寅恪之稀罕,窃以为一定程度上,他是代毛泽东礼遇陈寅恪。顺便说,毛泽东为什么礼待陈寅恪,只讲学问大是说不通的。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在湖南办新学,湖湘子弟无不得益于此。我猜想,或许这点细腻的恩怨观发生了作用。

  对学者的崇尚是一枚硬币。硬币必有两面。其正面是对文化的尊重和向往,负面是人性中庸俗、虚荣的一面,是攀附,是装门面。硬币的负面,导致了que的发音,也通过政治家微妙迂回的心路,一时间保护着中国最后的大师。陈寅恪创造了若干文化奇迹:失明还能写书,那年代知识人中唯一全面保持尊严的,名字的发音争论至今。但是这位新旧之交的学术巨子的文化使命——结晶其毕生所学,注定是“断肠史”(见其临终自撰联语)。如果他完成了使命,后人几乎一定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谈论他。

  摘自郑也夫著:《语镜子》,中信出版社,2014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