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在守望传统中开拓创新——2013中国民间文艺发展报告(摘编)

在守望传统中开拓创新——2013中国民间文艺发展报告(摘编)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民间文艺中的许多内容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是民众生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急速推进,中国社会正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间文艺也面临着双重的命运:挑战与机遇并存。2013年,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舞蹈、民间歌曲等领域,在民间文艺与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传播、发展创新、学术研究、活动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为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主持人:冯骥才 罗杨
  
  首席专家:安德明 祝鹏程
  
  撰稿:安德明 张岩 程德兴 黄莺 任雨晨 杨俊生 李建平 刘洋
  
  一、发展概况
  
  对于民间文艺来说, 201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它既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十周年,也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十周年。这两个标志性事件,均与民间文艺直接相关:一方面,它们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民间文艺;另一方面,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的推进,同民间文艺工作者密不可分,尤其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本身就是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主持、并组织民间文艺工作者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
  
  尽管从工作侧重点、实施方式和实施主体等方面来看,非遗保护和民间文化保护这两项工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但它们的前提和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良性传承,记录和保存各种传统文化资源。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两项工作在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它们的推动,一种正确理解和对待民间文化的意识在全社会得到了普及,民间文化在国家的地位也获得了全面提升。从2011年我国开始颁布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来,不少地方政府都根据当地实际,开始制订具体的非遗保护条例或工作方案,本年度,这项工作有了更多的进展,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切实可行的保护当地非遗的法规条例,加大了保护的力度和有效性。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保护什么、如何保护,是时常在学术界和具体操作层面引起困惑、讨论和研究的问题,但在此过程中, “文化传承人”却被大多数参与者都看作是保护实践必须重视的主要对象之一。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非遗工作对“传承人”的界定,只限于那些在某一传统文化事象方面掌握专门知识和特殊技能的“文化专家” ,相应的保护实践也只是针对这一类特殊人员来进行。这样的做法,在照顾到一种特殊的传统知识、技能及其传承者的同时,却忽略了保证该传统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基础——即社区内不一定精通专门知识或技能却在该知识技能的延续中共同发挥着主体作用的普通成员。
  
  过去十年间,经过全力投入非遗保护,中国在实践和理论研究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充实、完善和促进国际非遗保护,必然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本年度国内许多民间文化研究和协调组织机构,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等等,或单独、或与国内外其他机构合作,先后组织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做出有深度的总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那就是:在发展文化产业得到高度重视和支持的形势下,如何避免过度产业化带来的问题,尤其是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造成的冲击,如何保证不把民间文化完全推向市场,而是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有条件地发展文化产业。这个问题,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亟需通过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妥善解决。
  
  二、抢救保护
  
  201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抢救保护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随着抢救保护的视野不断扩大,保护的对象从传统的文物保护,到本世纪新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刚刚肇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政府和社会保护的力度也不断加强。保护的方式、模式和保护手段技术也均出现了新的变化,出现了多个非遗项目的综合性保护、单个项目的深度保护、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的生产性保护模式。
  
  1 .加强依法保护力度,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达到38项,名列世界第一位。随着工作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管理部门和工作者越来越多地认识到,非遗名录的申报只是一种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使非遗项目得到多种形式的保护,才是保护工作的最终使命。9月6日,文化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地也纷纷致力于加强和完善非遗保护的具体措施,依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出台了适合当地特点的法规或条例。
  
  2 .多领域合作,开辟民间文化保护的新局面
  
  2013年我国在非遗抢救性保护方面成绩显著,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出现了多领域合作共同保护的局面。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传统村落遗产的保护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2012年4月,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与认定,并颁布了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646个) , 2013年又颁布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915个) 。与此同时民间文化的保护范围也得到了扩展。2013年5月21日,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9个传统农业系统)公布。
  
  3 .完善保护方式,从抢救性保护到生产性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种综合性的、整体性的、活态式的保护,是对特定文化圈的生态性保护,这个“生态”既包括自然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通过近年来的探索,各地建立起了大量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研究基地,传统手工艺类、传统美术类、中医药炮制类和饮食文化类等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遗项目的自我造血机能增强,与旅游等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加深,传承人的传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4 .利用数字化管理与保存技术,开辟口头文学保护利用新途径
  
  中国民协一直高度重视各民族口头文学遗产的抢救性搜集、记录、整理和出版工作,曾多次组织基层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调查。2010年,中国民协启动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经过三年(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努力,逐步建立了中国民间口头文学遗产的数据库工程。建成后的中国民间文学数据库将成为一个使用方便、永久保存的电子图书馆,对中国民间文学的抢救和保存都具有深远意义。
  
  三、传承传播
  
  1 .坚持以人为本,巩固传承队伍
  
  民间文化的传承主体是广大群众,因此,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保护好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确保民间文化的健康传承。所以,对民间文艺的保护首先要巩固传承队伍,落实到对传承人的保护上。
  
  为了提升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各地举办了一系列传承人的培训班。而对传承人信息的全面记录亦是民间文化保护的重要举措。本年度,北京各区县非遗办合作出版了首部“非遗传承人家谱” —— 《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谱系大典》 ,该书的工作人员历经三年,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采访,通过文字、照片和录像三种方式收集资料,同时查阅史料,梳理了传承脉络。全书收录了东城区包括传统音乐、曲艺、医药、民俗在内的八大类70个非遗项目, 126位进入区级、市级、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人的传承项目、从艺历程、个人成就和代表作品等信息一一载入,被传承人评价为“留住了东城非遗的根” 。
  
  2 .民间文化进校园,高校学生进田野
  
  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已经举办多年,旨在通过对民间艺术品的展示交流,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激发他们从自身做起,参与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艺术的队伍中来。2013年,民间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持续开展。
  
  民间文艺的传承传播是群众、艺术家与学者的双向互动过程,培养具有专业素养和田野经验的学生也是传播工作开展的一部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铁梁近年来发起了“北京市民俗文化普查项目” ,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对北京市及京郊区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调查成果展现了北京民间文化的活态性和多样性存在状态。
  
  3 .扎根人民,发展群众性传承活动
  
  以普通群众为代表的基层民间文艺爱好者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活态传承、传播的中坚力量。2013年,全国各省市地区的群众以极高的热情投身到民间文艺的传播和展演活动中,为社会带来各式各样的民间文艺活动,逐步由被动保守走向主动传播、由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成为民间文艺传承的核心队伍。2013年10月,广西防城港市举办了市基层文化成果展演,茅岭采茶剧团、那良业余文艺宣传队等40多个民间艺术团积极参与,为当地群众表演了合唱、舞蹈、小品、戏剧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丰盛的民间文化大餐令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笑声不断。经过多年的发展,广西目前有9000多个常年活跃在城乡各地的民间文艺团体,它们类型繁多,丰富着广大百姓的文化生活,许多民间文艺团体的活动由以往的“稀少松散”转变为如今的“频繁有序” ,节目从以前的“差强人意”转变为如今的“日益精进” 。
  
  4 .坚持鼓励引导,不断完善奖励表彰维权机制
  
  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在全年中组织展开表彰奖励工作,逐渐形成并完善民间文艺表彰奖励机制,此举有利于确保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作品的质量和品位。本年度,中国民协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评选工作。4月1日,为期7天的“中国(开封)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展”暨第十一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奖活动在开封拉开帷幕,来自北京、福建、广东、江苏、江西、河北、辽宁和河南等23个省市的600多名民间工艺美术家参展, 353件几十个品种的工艺美术作品角逐奖项。
  
  在完善表彰机制的同时,民间文艺的维权工作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2013年6月,中国民协权益部正式成立,成为民间文艺维权工作重要的突破口,希望通过制度保障和法律机制来更好维护民间文艺工作者和传承人的合法权益,为其个体生存和民间文艺的传播、传承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和物质基础。
  
  四、发展创新
  
  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民间文艺已然成为一种颇有价值的资源,而传统的民间文艺只有不断地发展与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2013年,各地政府为地方民间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条件,从组织活动、培养人才等多个方面为民间文艺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借助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各地立足于民间艺术,以创意创新方式发掘文化资源。在许多地区不仅出现了文化产业园,甚至还出现了集群效应,这进一步促进了民间文艺的发展。除此之外,民间文艺的品牌建设也成为民间文艺发展创新的重点。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文艺品牌助力文化创新的发展,为当地带来更好的文化、经济效益。
  
  民间文艺的发展与创新离不开对民间艺人的培养,培养优秀的民间文艺传承人、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是民间文艺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在培养人才方面,各地方政府不仅积极组织各类专业培训,更重视促进民间文艺家与高校的联合,依托高校优势,培养民间艺人文化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间文艺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促进民间文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将民间文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重要方式。2013年,民间文艺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优秀的民间文艺资源得到了盘活开发,让许多属于过去的传统民间文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目前,在山东省高密市姜庄镇, 12个民艺专业村与1300多家从事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制作的业户所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年总产值达到近5000万元。不仅为当地民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更证明了创新是民间文艺能够在现代社会立足、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将进一步刺激民间工艺的发展,最终形成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面对林林总总、丰富多样的民间文艺,各地政府与民间艺人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当地文艺形成特色品牌才能更好地促进民间文艺的进一步发展,才能可持续地获得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2013年,中国民协的相关评定工作共覆盖了17个省,其中包括5个研究中心、 8个基地、3个古村落、 2个文化城、 2个博物(览)馆、 27个文艺(化)之乡。这些荣誉的授予,为当地树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五、学术研究
  
  民间文艺的研究领域包括了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戏曲、民间手工艺等众多的学科门类。因此,民间文艺研究必然是跨学科的,它综合了多种方法与视角。2013年度的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无论是著作与论文的刊行,还是译作的引介,乃至资料汇编、研究报告、论文集与教材的出版,都体现出了学者厚重与广博并重的治学追求。
  
  相关专著佳作迭出,包罗了民间文艺的各个方面,最值得一说的是由神话学家叶舒宪主编的“神话学文库” (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截至2013年,文库已出版第一辑共十七种,其中专著九种译著八种。在这套从书中,海峡两岸学界互动,著译成果承前启后,体现了中国神话学者的国际视野与对学术前沿问题的勇敢探索。学者们以《民间文化论坛》《民俗研究》 《文化遗产》 《节日研究》 《民族艺术》 《民族文学研究》等专业期刊及其他综合性学报为阵地,对民间文艺所包含的各学科展开了细致而全面的探讨。各期刊、学报还组织了诸如“社会性别与民俗” 、 “中国民间文学前沿问题研究”等专栏和“定位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民俗学——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民俗学前景’笔谈”等专题讨论,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文化保护和民俗文化的公共应用做了深入的讨论。
  
  探讨学科建设、反思学科立场成为了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2013年度有一系列成果关注于此。如吕微的《民俗复兴与gongm**相联结的可能性——古典理想与后现代思想的对话》 ,讨论了民俗复兴与gongm**相联结的可能性。董晓萍的《新时期民俗学研究与国家文化建设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学科参与到国家文化建设时应注意的一些基本问题。董晓萍、王静爱的《民俗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的理念与实践》论述了民俗学跨学科协作的可能性。刘锡诚的《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关于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学》 《关于中国特色的民间文艺——二论21世纪:民间文学研究的时代使命》两篇宏文等等。
  
  基础理论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石,是个案研究得以推进的前提,也是保护、开发实践得以展开的基础。在以往基础理论的研究上,本年度基础理论研究也多有突破。如祝秀丽的《解析故事构成要素:雅各布森的理论视角》以雅各布森的理论视角,重新检视了民间故事讲述行为的构成。朱刚的《口头传统视域中白族民歌的田野研究——以剑川县石龙村的白曲界定及民俗阐释为例》反思了以书面文学研究范式来研究口头传统的弊端,通过引入口头传统田野研究与民族志描述,还原了白族民歌在民间的实有状态。萧梅的《仪式中的制度性音声属性》关注于声音在仪式中的作用,认为制度性的音声属性是理解仪式文化意涵的重要路径。岳永逸与孔雪的《生命经验的裸写:都市民俗志的潘多拉盒子》则探讨了民俗志与民族志书写中的情感问题。
  
  个案研究既贯彻了学界的理论追求,也会反哺保护实践,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013年度,个案研究深入推进、层出不穷,学者们普遍把视野投向社会变迁中的传统。如岳永逸的《城墙内外:曲艺的都市化与都市化曲艺》 《草根·小剧场·空壳艺术:当代艺术神话的生成与光晕》结合当代的民众、消费等因素,分析了曲艺在中国现代性转型中的命运,探究了传统的曲艺艺术在当代都市语境中的变动与调适。民间文艺的研究必须直面迅速的城乡社会发展,有鉴于此,刘铁梁撰写了《劳作模式与村落认同——以北京房山农村为案例》一文,以房山农民编筐的劳作为个案,提出了“村落劳作模式”的概念。
  
  2013年度的学术研究成果是多元而丰富的,它包含了学者在书斋中思考的结晶,也体现了学者对社会的责任。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相关研究也体现出了一些缺点:如在基础理论方面,各学科的发展并不平衡,在保护研究方面缺乏基于深入的田野调查的个案等。期待学界能保持优秀传统,突破学科瓶颈,既为学科提供长足发展的理论基础,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民间文化的公共应用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
  
  六、活动交流
  
  联系各地方民协、促进海内外民间文学艺术的交流是中国民协的主要任务之一。多姿多彩的活动交流丰富了人民大众的业余生活,也显示了民间文艺的兴盛。立足于此,中国民协于2013年组织开展了学术交流、艺术展览、文艺演出、民间文艺节会等诸多活动。
  
  文艺志愿服务是近年来民协开展的重要活动。2013年中国民协深入基层推进民间文艺建设,共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志愿者下乡活动,以来自全国各省精彩纷呈的民间文艺节目为当地的百姓送去了文化的盛宴。
  
  学术研讨一直是民间文艺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挖掘,还是时代精神的阐释,离开理论建设都是无源之水。所以,除了各种实践活动外,民协还与各单位、各地政府合作举行了多次理论层面的学术研讨活动。
  
  “我们的节日”是中国民协的重要活动之一。近年来,这一系列活动不再只是单纯致力于节日传统的复兴,而是着眼于系统的传统节日的文化重建工作,旨在将传统节日与新的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这一活动也和地方各种文化活动融为一体,展现出了新的活力。除了“我们的节日”活动, 2013年度,中国民协和各地相关部门还致力于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组织了各种节会活动,向海内外展示了中国民间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受到了各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中国的民间文艺建设不能孤芳自赏,而是应该在与国外的交流中不断吸收经验与先进成果,同时也要积极向海外展示中国民间文艺建设取得的成就,本年度,海内外民间文化交流极为频繁。这些活动交流真正做到了专业性与普及性的结合,既注重质量的提高,也做到了深入群众,加强了国内各地民间文学艺术发展成果与经验的交流。建议在未来的活动举办中,增进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并大力发展基层民间交流活动,创造出民间文学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2014-4-11   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文艺网-在守望传统中开拓创新

http://www.cflac.org.cn/xw/bwyc/201404/t20140411_251758.ht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