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像小时候滑一场悠悠儿的冰爬犁

像小时候滑一场悠悠儿的冰爬犁

光明网  2014-01-04 来源:城市晚报  撰稿/于建青 摄影/刁泓元

  冬至又称冬节,对于地处北方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日子,民间曾有“冬至大于年”之说。这一天通常要吃饺子,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人就不会觉得冷了。

  在长春的南湖公园湖心岛冰面上,很多人冒着严寒在此嬉戏。冷暖气流将他们的眉毛和鬓发染上了冰霜,寒风在他们的脸上肆意抽打,可是,他们却在严寒里,释放着北方人特有的奔放与热烈。无论是冰刀还是冰爬犁,都极快地运动着,仿佛惟有这样奋力地运动,才能积蓄热量,也才符合冰上嬉戏的节奏。

  这是一块稍加规范的区域,四周用彩带做了简单的围挡,有冰上运动爱好者,还有一个二三十人的体校速滑队在训练,当然更少不了一些老人和孩子。

  就在他们中间,八面印有满文图案的旗子插在冰面上,一条横幅上写着“长春满族第二十届颁金节暨满族颁金三百七十八周年冰嬉雪趣活动”。鲜艳的色彩,加上嘭嘭的鼓响,早已将大批的人引了过来。

  颁金节被称作满族的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皇太极改女真为manz**,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往年对这一节日的纪念多以文艺活动的形式,今年采用最传统的冰嬉雪趣。雪地走、打老虎、满语歌唱、射箭表演、雪爬犁、轱辘冰、抽冰猴等多项传统活动贯穿于整个过程。

  冰面上,一位老人推着冰爬犁上的老伴,两人在冰上飞快穿梭。滑冰鞋上的年轻人则像一群燕子,一圈一圈,用冰刀画着圆。幼小的孩子似乎更喜欢坐在半人高的冰床上,让大人们推着忽忽地跑来跑去……

  这个时候,寒冷已经退掉,身上蒸腾着热浪,那是血液快速流动带来的效果,这样的季节,这块结结实实的冰,就是天地为他们预备的乐园。

  北国冬季之寒

  东北地处北纬40°以上,属中温带,冬季严寒漫长多雪。与同纬度的欧洲地区相比,因为处在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出风口上,所以冬季气候要比欧洲显得更冷。

  清初流放诗人吴兆骞有诗:“雪岭三更人尚猎,冰河四月冻初消。”清初时候的东北虽然没有亲历,但雪漫原野、遮覆屋舍的景象,在文人的书页里还是不用费劲就能找得到。看看《清代东北流人诗选注》对东北严寒是怎样描述的:“冰冼刀锋雪擦手,夜深人抱羝羊宿。”近些年,由于大量的碳排放和温室效应等诸多原因,东北的气温相比早年高出一些,雪量也大幅减少,有些年份,甚至整个冬天都没降多少雪。

  纳兰性德在随康熙巡视东北时,在那首著名的《长相思》里也有相应的感叹:“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据说,当年康熙出行时承袭祖上的传统,路上是要野营的。试想一下,一个身居京城贵族之家的青年,对东北这种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野营生活,一定是既不习惯又觉新鲜,不免会带出些思乡之情。

  西汉《淮南子》曾记述域北苦寒,称“北方,幽晦不明,天之闭也,寒冰之所积也”。相对南国的温润阴凉,东北的大冰雪对生存带来的威胁是难以想像的。据《永吉县志》载:“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二月二日,吉林城垣大雪,高积二丈二尺有余,人民出入俱雪洞……坍屋毙畜无算。”这种雪暴说不定哪年就会赶上一回,好在如今科技先进,应对能力较之以前大为增强。

  东北居民御寒的地室

  雪让这片土地洁净安宁,也让这里充满清凛的萧杀之气。极度严寒的环境下,首要解决的便是构筑一个坚固温暖的居室。最早的东北民居并不是建在地上,而是卧在地下,避风御寒,像个严严实实的小港湾。

  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北方穴居的记述。《晋书》载:“肃慎氏夏则巢居,冬则穴处。”肃慎即被称为满族的祖先,商周时就居住在长白山一带,那时候这个以渔猎为生的氏族部落,基本上都是穴居。《金史》对这种生存方式的记述更为详尽:“黑水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人处其中,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毫无疑问,这简直就是现在民间冬季常用以储菜的地窖。

  满族民俗学家富育光先生说,地室,是古代先民漠北生活高超智慧的结晶。按古籍描述和近古发掘分析,地室分为远古的穴屋和后世的半穴室。随着社会进步,人类驾驭自然能力的提高,建筑技艺的发展,渐渐出现地面双坡房脊式马架房和四柱加梁泥草房。也就是现在很多村落里还有残存的木屋。

  之所以建成这种地下或半地下的居室,主要因为冬寒地暖,古人早就从地鼠掘洞为穴中学到了巧用地温的道理。据史料记载,“筑地室,必遴选黄土高地,掘后火焚,土层硬固,抹泥夯石,四壁石砌栅木固之,用皮筒和枯树筒连于外通烟气,有扉,昼开夜闭自如,顶以桦皮、茅枝为盖。”

  富育光先生在他的《北方冰雪文化述考》中提到,地面居室的出现应在金代。那时的房屋还比较简陋,“屋才高数尺,独开东南一扇,扇既掩,覆以草绸缪塞之。”也就是说,房子不仅低矮,门也只能用些柴草遮挡。

  后来的满族老屋就不一样了,不仅举架高,茅草苫房,四壁还以木栅挂“拉哈”泥,再内外抹厚泥,使墙壁坚厚稳固更耐风寒。特别是室内三面筑炕,“穿土为床,火其下,而寝食起居其上”。既增加了室内温度,高超而独道的火炕炕道通烟、传热技艺,也称得上北方寒舍建筑一绝,为北方各族所沿用,流传至今。

  除了居住,更大困难还是交通。密林、深雪、酷寒阻隔了同外界的联络。在茫茫雪地里,再好的马车也是一筹莫展。雪中行走更是如逆水行船,不仅消耗极大的体力,速度也较平地减弱许多。所以,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便创造出了奇特而神速的交通运输工具——滑板、雪橇和用牲畜挽乘的爬犁。

  据考证,俄国境内一些民族,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发明和使用了极简单而灵便的滑雪板、大小雪橇等雪上运输和狩猎交通工具。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自古便掌握了这些滑行工具的使用,作为狩猎、运输、联络的常用工具。

  雪地交通用具

  最早冰滑子是征战用的。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说,有了乌拉鞋虽然解决了保暖问题,但打仗时速度上不来,因为乌拉鞋的摩擦力非常大,冰雪上行走绝对不会打滑。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就让每人脚上穿一双冰滑子,去征辽国。后来在冰滑子基础上又出现了滑雪板。

  对于滑雪的记忆,最清晰的当属《林海雪原》里的情形,这是我国第一部有滑雪镜头的电影。银幕上,当少剑波率领的解放军武装小分队,个个身披白色斗蓬,脚踩滑雪板,像一队高展雄姿的轻雁从林海深处极速滑下时,心里总会升起一股正义的畅快。

  类似的情景在被称作滑雪经典的《热狗》里也有精彩呈现。几个酷爱滑雪的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为了争夺世界杯拼尽全力,甚至不惜以生命为赌注。

  滑雪作为东北冬季的一项重要运动,已经发展成国际性的体育项目,每年吉林省都会举办一些大型赛事。比如瓦萨冰雪节,冬季运动会等,都会吸引大批冰雪运动健将和爱好者前来参加。

  滑板,又称“滑子”、“快马子”,多用柞桦等木制作。

  富育光先生说,依据不同用途,滑板长、宽、厚度以及上面所镶嵌的辅助物,如助滑行的毛皮等都不一样。

  比如俄国埃文基人所用的滑雪板,不带毛皮的光滑雪板,一般是作为冰面或雪棱上滑行之用,包上毛皮的那种滑雪板,是作为深雪中滑行之用。后一种滑雪板是用很长很薄的云杉木板精制成的。而那乃人所使用的,多为不带毛皮的小滑雪板和宽而长、粘有毛皮的大滑雪板。

  我国北方各民族所用滑雪工具则大体相同。据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中称:“黑斤(即赫哲)雪甚则施踏板于足下,宽四寸,长四五尺,底铺鹿皮或堪达翰皮,令毛尖向后,以钉固之,持木篙撑行雪上不陷,上下尤速。”

  鄂温克族素以滑雪板作为冬季狩猎工具,其先民室韦人就“骑木而行”,骑木即指滑雪板。

  滑雪板一般用轻而坚固的松木为原料,长五六尺,宽五至七寸,前端呈弯状,翘度大而窄,后端呈坡形,翘度小而宽,中间稍厚,有绑脚皮带。猎人穿上滑雪板,行走如飞,很易捕获猎物。

  雪橇作为运输工具更必不可少,直到现在,东北乡村还是家家必备之物。

  雪橇又称“拖床”、“冰床”,当地人俗称“小爬犁”。早期的雪撬是用柞、榆、桦等木杆煨弯成弓形,两头翘起,前后各有两根立柱,上面加上横木、铺上柳条或板条,做成长丈许、宽一尺多的小巧灵便的雪上运输工具。

  在东北,狗拉雪撬是一大特色。“驾以二犬,二人以上以鞭挥之:其速逾于奔骥”。狗拉雪橇少则套两条狗,多者套七八条甚至十几条狗,可日行百余里。

  前些年到吉林市的朱雀山,滑雪场下面就有大量的狗拉雪撬,那些被养得高大肥硕的黑狗像小马驹一样,三四条一起,驾驶着一辆改装得花车一样的爬犁,在风雪中飞奔快跑。而坐在上面的游客则兴奋得一阵阵尖叫,很有趣味。

  据老人们讲,满族先世女真人也习用“狗橇”。早年赴黑龙江出海口捕鹰猎貂都是驾着雪撬去的。只是漠北寒气透骨,需给拉雪橇的狗群穿上小皮兜肚、脚上套小毛靴,防滑防磨。头狗要选有经验的领路狗,懂得声音号令。无论是如镜的冰面,还是冰山雪壑,全凭头狗开道。狗的忠诚与勤劳,也赢得了人们的敬重,自然成为北方猎人们最珍爱的朋友和伙伴。

  后期的爬犁有了很大改观,无论形状大小都呈现不同的形态。大牲畜挽乘用的运输交通工具,满语称“法喇”,形如冰床但底下不加铁条,屈木为辕。《吉林汇徵》称:爬犁“轻捷过于车,若驰驿,更换马匹,冰雪之地可以日行三百里,并有作车棚于爬犁上,设旁门套鹿皮围,谓之暖爬犁。”

  爬犁可载货物也可乘人,如今冬季农家还常用来到树林里拾柴,到磨房去磨面碓米,很是便利。

  以上内容来自:城市晚报

TOP

俺也曾在长春的南湖公园湖心岛冰面上穿冰刀鞋溜过冰,很爽!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TOP

26056溜爬犁 溜冰车 溜雪橇-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