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让“回流”取代“留守”,令“记忆”重现“身边

让“回流”取代“留守”,令“记忆”重现“身边

2013-12-30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杨玉华)“外面是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这是近年来一些农村“人走屋空”的凋敝景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人们期待,一些地区农村旧有的“人去楼空”现象能够有所改变。

    今年初,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当前农村正在由人口空心化逐渐转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农村地域空心化,并产生大量的“空心村”。农村“空心化”直接导致农村“三留守”人口增多、主体老弱化和土地空弃化。

    在地处大别山区的安徽省岳西县毛尖山乡板舍村,全村2200余人,外出务工就达800多人,剩下的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农村独特的“留守现象”冲击着延续千年的“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的传统家庭伦理。

    78岁的村民冯建华说,他虽有两个儿子,但长年在外打工,年事已高的他特别羡慕能住进村里敬老院的五保老人们。“现在农村五保老人好混,有政府给他们建的敬老院管吃喝,我们这些有儿有女的日子反而不好过。”

    留守女童和留守妇女往往还成为农村易受侵害的弱势群体,由此引发的安全、心理等问题日益突出。

    与显在的留守问题相比,乡村文明的式微近年来引发更多关注。国务院参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向媒体表示,最近10余年里全国约有90万个自然村消失,一些传统技艺、乡风民俗也濒临失传。“保护农村文化遗产迫在眉睫。”

    相关专家指出,纵观发达国家现代化规律,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都有一条重新发现乡村价值、建设“美丽乡村”、防止农村凋敝的发展路径。

    如法国“花园村庄”计划,就是针对农业和农村被城镇化浪潮吞没的现状。该国自1960年以来提出实施“花园村庄”计划和评比活动,最终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四分之一的人口愿意生活在乡村。先进经验值得我国认真研究和借鉴。

    “农村科教文卫服务欠缺,加剧人口外流。”山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同理说:“增加农村基本公共产品、提升农村人口福利保障水平,就是为农民‘减负’,也就是为农村‘输血’。下一步应当加快资金、服务等投入。”

    但“输血”只能缓解一时之需,更重要的还是要增加自身“造血”功能。

    安徽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孔令刚认为,小城镇、农村地区的发展要注重乡村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整体安排,一定要有产业的支撑。在物质精神两方面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让田园城市和美丽乡村相得益彰。”

    有预测认为,我国将有70%的传统乡村要消亡在城镇化大潮中,但大约有30%的乡村最终将在接入现代公共服务后焕发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未来我国必须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创新,调整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规律和路径,加大投入接入现代公共服务,保护传承农业文明等手段,重新焕发农业和农村生机,守住人们共同的乡愁记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