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撷芳主人:素钗麻裙白娘子

撷芳主人:素钗麻裙白娘子

  素钗麻裙白娘子

  2013/04/12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Q版还魂记◆

  ◎撷芳主人

  《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描写:“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头戴孝头髻,乌云畔插着些素钗梳,穿一领白绢衫儿,下穿一条细麻布裙。这妇人肩下一个丫鬟,身上穿着青衣服,头上一双角髻,戴两条大红头须,插着两件首饰。”

  许宣即后来许仙的原型,是“南廊阁子库募事官”李仁的妻弟,排行小乙(男子排行第一者),在表叔李将仕家生药铺做主管,因清明将近,前往保叔塔烧絪子,追荐祖宗,事毕闲游时遇到下雨,遂搭张阿公的船准备回家,在丰乐楼附近遇到要搭船的白娘子和婢女青青(小青),便是上文描写的装束。

  白娘子头戴“孝头髻”,插着“素钗梳”。孝头髻又称孝髻、白 髻,是明代妇女 髻的一种,用于丧礼或守孝期间,因此为白色。“素钗梳”是银质的头面首饰,取其素白洁净,可与孝髻相配。《红楼梦》写王熙凤去接尤二姐进府,正值国孝(老太妃去世)、家孝(贾敬去世),因此凤姐“头上都是素白银器”。

  明代女性的丧服和男子一样分为五等,《三才图会》记载:“(斩衰)妇人用极粗生布为大袖孝衫、长裙、盖头,皆不缉,竹钗、麻鞋。众妾则以背子代大袖,凡妇人皆不杖……(齐衰)妇人衣服制同斩衰,但用布稍细,大功以下同……(大功)妇人服制同上,但用布稍熟耳……(小功)妇人服制同上,布稍熟细……(缌麻)妇人服制同小功,但布极熟细。”传统的五等丧服按照与去世者的亲疏关系对应穿着,形制上亦有严格规定。但在现实生活里,这种理想化的方案很难执行,于是出现了简化的丧服,如男子的孝巾和孝衣,妇女戴孝髻或扎孝头巾,身穿孝衣、孝裙,腰系麻绳。女子孝衣可用麻制,也可用素白衣衫代替,孝裙多为麻布制成,故称“麻裙”。《金瓶梅》第六十三回写李瓶儿去世后,月娘等人“皆孝髻,头须系腰,麻布孝裙,出来回礼举哀。”

  白娘子为何要穿孝服出现呢?原文通过白娘子的自述给出了答案:“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亡过了,见葬在这雷岭。为因清明节近,今日带了丫鬟,往坟上祭扫了方回。不想值雨,若不是搭得官人便船,实是狼狈。”清明,俗称三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明《说略》)”,故称清明节。古人多在这天上坟祭扫,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第三节,即清明日矣,凡新坟皆用此日拜扫……自此三日,皆出城上坟,但一百五日(指冬至后第105日)最盛。”白娘子自称是张官人之妻,因丈夫亡故,遂趁清明前来扫墓,而身上孝服未除,说明正是“新坟”。

  青青(小青)的身份是白娘子的丫鬟,因丧礼已过,不再随主人穿孝衣裙,只穿日常的“青衣服”。青衣是明代仆役的标志性服色,男仆多穿青绿色直裰、贴里等,女仆一般穿青绿色上衣或背心,因此“青衣”也成为仆人丫鬟的代称,如《醒世恒言》第三十一卷:“女子便叫青衣安排酒来……又吃了多时,乃令青衣收过杯盘……那女子分付了,暂别,两个青衣伏侍。”

  除了这些因素外,白娘子和青青的服饰还有另一层涵义。主仆二人原本是“妖”,白娘子是一条白色大蟒蛇,青青则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后来的传说中变成青蛇),白与青是她们的本色,因此用素白孝服和青衣来强化角色的形象,同时与人物身份、故事时间、前后情节形成呼应,设计得巧妙而自然,是古典小说塑造角色形象的经典范例。

  和后世戏剧、影视造型不同的是,原文里的白娘子并非一直穿着白色衣服,毕竟生活中穿衣有不同的需求与讲究,化为人形的“妖”也会和普通人一样着装,以免引起旁人的怀疑。原文写李员外好色,因贪恋白娘子美貌,打算借自己寿诞的机会,对前来贺寿的白娘子行不轨之事。白娘子往李员外家祝寿时,“上着青织金衫儿,下穿大红纱裙,戴一头百巧珠翠金银首饰。”织金衫、大红裙、满头珠翠首饰,正是明代妇女在节日或吉庆场合时的“吉服”装束。而当白娘子以“妖”的身份示人时,仍是一袭白衣,如临安府大尹因盗银之事差人搜捕白娘子,众人看到的是“一个如花似玉穿着白的美貌娘子”,许宣到金山寺烧香,白娘子和青青驾船来找他,也是一个穿白、一个穿青。

TOP

赞一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