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举行

“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举行

原题:“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不详 时间:2013-3-12 来源:北师大珠海分校文学院

  “钟敬文诞辰110周年纪念会”在我校举行,纪念会由我校文学院、岭南民俗研究所主办。中国民俗学会顾问、岭南民俗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山大学叶春生教授,日本民俗学会前会长福田亚细男教授,日本首都大学何彬教授,我校文学院院长、岭南民俗研究所所长张铭远教授,北师大传统文化研究院、我校文学院罗超教授等学者出席了纪念会,他们或是受过钟敬文先生的教诲的学生,或是与钟敬文先生有过多年学术交往的后辈学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北师大跟随钟敬文先生留学进修的日本学者加藤千代教授、广田律子教授等未能亲身前来赴会,也通过纪念文章和寄语向尊敬的老师表达了深切的怀念。文学院甘春妍博士、邱月博士等中青年教师与学生代表们一道聆听了纪念会。纪念会由张铭远教授主持。

  图一、张铭远教授主持会议


  首先,与会学者与师生通过一些图文深切缅怀了钟敬文先生的生平。钟敬文先生是中国现代民俗学、民间文艺学的建构者,被誉为“中国民俗学之父”,他早年还是一位著名的散文家,终生都是一位杰出的诗人。50年代以后一直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当时是北师大六位一级教授之一。钟敬文先生生于1902年逝于2002年,是一位亲身见证了20世纪现代中国的学术史与文学史的世纪老人。这位著名学者、诗人与教育家伟大的一生,勾起了师生们深深的缅怀之情。

  图二、叶春生教授讲话


  接着,由叶春生教授开始,与会学者纷纷发表缅怀钟敬文先生的讲话,这次会议的讲话有一个突出特点,发言者说的都不是人所周知的材料,而是自己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叶春生教授回忆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在钟先生身边读研究生的经历,他说,钟敬文先生一生坚持三种态度——即永远跟着党走,对专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心胸开阔淡然处世,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图三、福田亚细男教授讲话


  福田教授用一组自己拍的照片发表了一篇“从照片忆钟敬文先生”的文章,1985年他第一次在北师大拜访钟先生,在钟先生的促成下,开展日本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界二十多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福田教授回忆说,他在北师大举办民俗学培训讲座期间,每次课钟先生都早早到场,坐在前排认真听讲。福田教授表示,他希望能尽其所能,使中日之间的友好交流继续下去。同时,他也很感谢能有机会来到北师大珠海分校与大家共同怀念钟敬文先生。

  图四、何彬教授讲话


  何彬教授回忆起自己当年从北师大一位日语专业的本科生,怎样在钟先生的引导下走入民俗学领域,又在钟先生的鼓励下赴海外求学深造。何教授回忆起钟先生曾对她说,你去日本是为了更好地研究中国。不同文化好比多面镜子,借用他者文化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的文化。钟先生当年的教诲一直是何教授的动力。讲到动情处,何教授不禁哽咽。

  图五、罗超教授讲话


  罗超教授回忆说,他虽然不是搞民俗学的,但是从与钟先生的接触中,得到很多人生的启示,看到了钟先生淡然处世的另一面,对社会问题包括学术界的一些潜规则有自己鲜明的看法。罗超教授很怀念这位对历史和现实有清醒反思的人生导师。


  张铭远教授回忆了在钟先生身边做学生的一些片段,钟先生经常会以诗人“取譬引类”式的语言说一些治学之道,记得有一次他说,著书写文章有两种做法,一种叫做“摆地摊”,一种叫做“开货栈”;不要学“摆地摊”,货色不多叫得最响,要学“开货栈”,摆出一分货色,仓中还有十分底子。张教授还以老师的身份对在场的同学提出希望,要学习钟先生的治学精神,虚心学习,勇于探索。


  会后,中日学者及师生们簇拥着敬爱的钟敬文先生的画像合影留念。福田教授、何彬教授等日本学者一行10日将赴中山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钟敬文、顾颉刚等学者创建民俗学会之地──作民俗学演讲。

  图六、大合照



  与会同学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学者们对钟敬文先生的缅怀,切身感受了20世纪学术大师的风范,也为作为北师大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来源:http://wxy.bnuep.com/dispArticle.Asp?ID=2831

TOP

听说北师大校本部今天进行研究生复试,纪念活动推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