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歌谣》周刊发刊词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歌谣》周刊发刊词

《歌谣》周刊发刊词

今天是北大《歌谣》周刊创刊90周年纪念日,本人将《歌谣》发刊词录载于此,以示纪念。



本校发起征集全国近世歌谣,前后已有五年,但是因为种种事情,不能顺遂进行,以致所拟刊行的歌谣汇编和选录均未能编就,现在乘本年纪念日的机会创刊《歌谣周刊》,作为征集和讨论的机关,庶几集思广益,使者编集歌谣的事业得有完成的日子。

歌谣征集,发起于民国七年二月,由刘复、沈尹默、周作人三位教授的担任编辑,钱玄同、沈兼士二位教授担任考定方言。从五月末起,在《日刊》上揭载刘先生所编订的《歌谣选》,共出148则。五四运动以后,进行暂时停顿,随后刘、沈二先生都出国留学去了,缺人主持,事务更不能发展。九年的冬天,组织“歌谣研究会”,管理其事,由沈兼士、周作人二先生主任。但是十年春天因为经费问题,闭校数次,周先生又久病,这两年几乎一点都没有举动,所以虽有五年的岁月,成绩却很寥寥,这是不得不望大家共力合作,兼程并进,期补救于将来的了。

本会蒐集歌谣的目的共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我们相信民俗学的研究在先进的中国确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虽然还没有学者注意及此,只靠几个有志未逮的人是做不出什么来的,但是也不能不各尽一份的力,至少去供给多少材料或引起一点兴味。歌谣是民俗学上的一种重要的资料,我们把它辑录起来,以备专门的研究;这是第一个目的。因此我们希望投稿者不必自己先加甄别,尽量地录寄,因为在学术上是无所谓卑猥或粗鄙的。从这学术的资料之中,再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心声的选集。意大利的卫太尔曾说“根据在这些歌谣之上,根据在人民的真情感之上,一种新的‘民族的诗’也许能产生出来。”所以这种工作不仅是在表彰现在隐藏着的光辉,还在引起当来的民族的诗的发展;这是第二个目的。汇编与选录即是这两方面的预定的结果的目的。

但是这个事业非常繁重,没有大家的帮助是断不能成功的,所以本会决计发起这个周刊,作为机关,登载歌谣材料及论著等,借以引起一般的兴趣,欢迎歌谣及讨论的投稿,如特殊的歌谣固然所最需要,即(使)普通大同小异的歌词,于比较研究上也极有价值,更希望注意抄示。倘若承大家热心地帮助,到了本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时,能够拿出一部分有价值的成果来,那就是本会最大的希望与喜悦了。

《歌谣》周刊第1号,1922年12月17日
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歌谣研究会出版
北大日刊课发行

TOP

不平凡的九十年,九十年的成绩不非凡!值得庆贺!

TOP

注意!

因此我们希望投稿者不必自己先加甄别,尽量地录寄,因为在学术上是无所谓卑猥或粗鄙的。

一种心态的回归。。。
干嘛要签名,又不是真名。。。。。

TOP

《歌谣》周刊第1号,1922年12月17日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