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教科文《优秀实践名册》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教科文《优秀实践名册》

如题
       [中国民俗学网快讯]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于12月3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在当地时间4日下午结束的第9项议程中,《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优秀实践名册》。这也是中国首次有项目列入《优秀实践名册》——最能体现《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原则和目标的计划、项目和活动(《公约》18条规定)。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NewsID=10942

TOP

【相关报道】

03.12.2012 - UNESCOPRESS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巴黎开幕

巴黎,12月3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届会议今天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世代相承的实践与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代表们将12月7日会议闭幕之前对近60个申报各非物质遗产名录项目进行审议。


      “我很高兴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和行动上都取得进展,”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对来自110个国家的600名与会者发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几年前还得不到很多的理解,如今已在各方面打下了基础。为了解释它存在的理由、它的确切范围以及并分享它的好处,我们还有一些工作要做,但在实在的事实面前,持怀疑态度的声音正在减弱。“

      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诺今天得到了具体的表现,他们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共捐献了225万美元。其中荷兰捐赠了32.4万美元,挪威捐赠了176万美元,西班牙捐赠了16.7万美元。这些捐款将用于支持在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和阿拉伯国家的进行的6个能力建设方案。

      由阿利·吉尔(Arley Gill,格林纳达)担任主席的委员会将对16个公约缔约国提交的定期报告进行审议。这些报告介绍了报告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法律、法规及其他措施。报告还评估了非物质遗产列入名录对相关国家的非物质遗产保护所产的影响。

         委员会将审议8个申报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进行,这一名录的宗旨是在促进对濒危文化表现形式保护的国际合作及援助。会议也将对36个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行审议。除此之外,会议将要审议的还包括2个建议收录到《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及10个在保护及清查方面请求获得国际援助的项目。

    截至目前为止,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27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收录了来自86个国家的232个项目。8个项目列入了《优秀实践名册》。

      只有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方可申报提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迄今为止已有148个国家批准了由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由24个公约缔约国代表所组成,任期四年。其中一半的成员每两年换届。  

                                           ****

欲采访本届会议的记者,请联系认证:

UNESCO Press Service: Lucía Iglesias Kuntz, +33 (0) 1 45 68 17 02

广播: Carole Darmouni, +33 (0) 1 45 68 17 38.

TOP

04.12.2012 - UNESCOPRESS

博茨瓦纳、印度尼西亚、吉尔吉斯斯坦及乌干达的非物质遗产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巴黎,12月4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决定把4项非物质遗产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星期二列入的4项遗产分别是:
博茨瓦纳卡特伦区的陶器制作工艺
博茨瓦纳卡特伦区的陶器由妇女制作,其形状、设计和风格与社区的传统仪式及信仰有关。除了做储物、烹调容器之外,还用于祖先祭祀及传统治疗仪式。由于做陶的师傅越来越少,而且受成品价格低廉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转向使用规模生产的容器,这一工艺目前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巴布亚人的诺肯(noken)打结或编织多功能袋手工制作技艺 (印度尼西亚)
诺肯(noken)是印度尼西亚巴布亚及西巴布亚省的社区用木纤维或叶子打结编成的网袋或编织包。诺肯除了可以用来携带存放物品甚至携带婴儿、小动物之外,还是一种和平的象征。但面临着工业生产的竞争以及原材料获取困难,制作和使用诺肯的人越来越少。
阿拉齐叶兹(Ala-kiyiz)与施尔达克(Shyrdak)——吉尔吉斯的传统毛毡地毯工艺(吉尔吉斯斯坦)
吉尔吉斯的传统毛毡地毯是吉尔吉斯人民最精美的艺术形式之一,其相关知识、技艺,其表现的多样性、其装饰方法以及相关仪式令吉尔吉斯人民可以从中感受到自我认同及延续。然而由于政府保护行为缺乏、廉价化纤地毯占领市场、原料质量低下及供给匮乏,地毯制作者人数正在减少。
比格瓦拉(Bigwala)——乌干达布索加王国葫芦丝音乐和舞蹈
比格瓦拉(Bigwala)是乌干达布索加人在王家庆典及社交场合表演的传统音乐和舞蹈。由一套5种或更多葫芦丝乐器在鼓手的伴奏下演奏音乐,并有歌手、舞者参与表演。目前有能力表演比格瓦拉的只剩下4名老乐师,这一表演形式正面临着真正的生存困境。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收录工作是为了鼓励国际合作和援助,以保存这些活遗产 。
由阿利·吉尔(Arley Gill,格林纳达)担任主席的委员会将持续到12月7日。会议接下来还将对36个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行审议。
****
欲访问本届会议的记者请联系认证:
UNESCO Press Service: Lucía Iglesias Kuntz, +33 (0) 1 45 68 17 02
播放媒体: Carole Darmouni, +33 (0) 1 45 68 17 38.
2012非物质遗产会议图片集
媒体资源
更多信息
欲获取最新信息,请跟随我们的新浪微博:
weibo.com/unesco
或腾讯微博:
e.t.qq.com/unesco

TOP

26.11.2012 - UNESCOPRESS

非物质遗产委员将在临近的巴黎会议上审议新的申报项目

巴黎,11月——印度拉达克的佛教咏唱、厄瓜多尔的草帽编织工艺、意大利克雷莫纳的小提琴传统制作等近60个申请项目,将于12月3日—7日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第7届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接受审议。

      委员会由阿利·吉尔(Arley Gill,格林纳达)担任主席,将对16个公约缔约国提交的定期报告进行审议。这些报告介绍了报告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取的立法、管理、体制及其他措施,以及遗产得到收录对报告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产生的影响。

      在本届会议期间,将对8个申报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进行审议,其宗旨是在保护濒危文化表现形式方面促进合作及国际援助。会议也将对36个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进行审议。除此之外,会议将要审议的还包括2个建议收录到《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及10个在保护及清查方面请求获得国际援助的项目。

      截至目前为止,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27个项目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收录了来自86个国家的232个项目。8个项目列入了《优秀实践名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世代相承,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以及传统手工艺知识技能等在内的实践与表现形式。

      只有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国家方可申报提名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迄今已有148个国家批准了由教科文组织大会于2003年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成员由来自教科文组织24个会员国的代表组成,任期四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大会每两年为委员会选举出12名成员。  

                                                ****

欲采访本次会议的记者请认证。

媒体联系人: Lucía Iglesias Kuntz,

UNESCO Press Service, Tel: +33 (0) 1 45 68 17 02, l.iglesias(at)unesco.org

音像媒体: Carole Darmouni, c.darmouni(at)unesco.org, +33 (0) 1 45 68 17 38.

TOP

会议直播网址:

Press resources on the 7th session of the Committee

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lg=en&pg=00539

TOP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回复 6# 的帖子

老师在巴黎吗?那边是晚上8点了,还在开会?注意休息

TOP

回复 7# 的帖子

昨天夜会开到8:30,同传结束为止。

TOP

现在正在讨论今年的代表作名录。
眼下是亚美尼亚史诗传统《沙逊的大卫》,进行中。。。

TOP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

  作者:中国经济网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2-06 |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5日讯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文化部获悉,正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简称委员会)第七次会议12月4日审议通过,我国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实现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项目零的突破。截至本次委员会会议,各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达到10项。

    为有效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设立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优秀实践名册。优秀实践名册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缔约国推荐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国家、次区域或区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供委员会遴选和推广,以便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并促进国际合作。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指定的工作组评选优秀实践名册项目,共评出8项。2010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由6位独立专家和6个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咨询机构负责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的评选。咨询机构于2011年实际开展工作。

    按照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年只评审每个申报国一个项目”的规则,2011年我国重点申报了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自公元十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其表演技法精湛、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丰富、偶像造型艺术精美绝伦,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成为当地社区民众珍爱的表演艺术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之福建木偶戏表演技法复杂,年轻人学习、传承意愿下降,福建木偶戏后继乏人。从2006年开始,相关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围绕培养传承人的主要目标,制定了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计划实施四年来,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新一代木偶戏从业者,提高福建木偶戏的存续能力;通过整体性保护,培育潜在的木偶戏从业者及欣赏者,改善福建木偶戏的生存环境,有效促进了福建木偶戏的保护传承。“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尊重福建木偶戏持有人意愿和木偶戏保护、传承的自身规律,在代表性传承人指导和参与下,由相关专业机构、政府共同参与制订和实施,以培养后继从业者为核心,充分考虑了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各方面因素和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业者、欣赏者在内的各方面人员,体现了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其他区域内的传统表演艺术保护起到借鉴或示范作用。

    我国自2004年批准加入《公约》以来,认真履行缔约国的职责: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指导下,通过实施全面调查、建立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命名代表性传承人、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传习场所、加强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加大财政投入等,探索实践了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保护方式,抢救保护了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形成了全民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社会氛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已有29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7项列入急需保护名录。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是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对于未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TOP

福建木偶戏传承弘扬后继有人

谌强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2日 12 版)


泉州提线木偶戏演员与到泉州市木偶剧团学习的外国同行一起走进校园举行福建木偶戏传统文化普及活动。


上戏泉州提线木偶本科班教学。

不久前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经审议通过,我国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被列入“优秀实践名册”。截止到目前,各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达到10项,我国是首次入选这一项目,实现了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项目零的突破,填补了我国人类非遗保护的一个空白。

评选并建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作保护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2003年10月17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三十二届会议审议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规定,在国际一级协调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三个序列组成。

“优秀实践名册”的主要目的是鼓励缔约国推荐最能体现《公约》原则和目标的国家、次区域或区域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项目和活动,供委员会遴选和推广,以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指导并促进国际合作,形成在国际上可供推广的范例,并配合这些计划、项目和活动的实施,推广有关经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年只评审每个申报国一个项目”的规则,2011年,我国重点申报了“优秀实践名册”项目“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

“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由我国福建省为主申报。福建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大省,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成绩。此前,福建省主报和参与联合申报的南音、妈祖信俗、中国剪纸(漳浦剪纸、柘荣剪纸)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等四个项目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名录三个序列中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木拱桥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作技艺等两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申遗成功,不仅填补了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上的空白,也使福建省的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增加到七个。

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自公元十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其表演技法精湛,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丰富,偶像造型艺术精美绝伦,形成了完整的表演体系,成为当地社区民众珍爱的表演艺术形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加上福建木偶戏表演技法复杂,年轻人学习、传承福建木偶戏的意愿下降,福建木偶戏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从2006年开始,福建省文化厅和相关社区、群体和代表性传承人围绕培养传承人的主要目标,制定2008年至2020年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从培养挖掘从业者、潜在从业者和欣赏者等三个方面着手,提高福建木偶戏的生存发展能力,并努力改善其生存环境。

该计划实施四年来,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培养了新一代木偶戏从业者,提高了福建木偶戏的生存发展能力;通过整体性保护,培育了潜在的木偶戏从业者及欣赏者,改善了福建木偶戏的生存环境,有效促进了福建木偶戏的保护传承。

2008年,泉州市木偶剧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授予“艺术交流实验基地”。同时,泉州市木偶剧团与华侨大学商学院合作成立了“境内外学生文化艺术交流基地”、与福建泉州艺术学校合作成立“泉州提线木偶实习基地”,还与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合作,招收了一批学习和传承木偶戏的青年学生。

从2007年至今,泉州市木偶剧团每年接受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木偶艺术爱好者来团学习木偶表演、木偶制作、音乐唱腔等,年平均在200人以上,并在当地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开展普及性、公益性演出,帮助各学校、社区开设木偶表演的兴趣班和学习小组,为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和木偶艺术的普及教育做了大量工作。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尊重福建木偶戏持有人意愿和木偶戏保护、传承的自身规律,在代表性传承人指导和参与下,由相关专业机构、政府共同参与制订和实施,以培养后继从业者为核心,充分考虑了与其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民俗等各方面因素和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业者、欣赏者在内的各方面人员,体现了全面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其他区域内的传统表演艺术保护起到借鉴或示范作用。

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说,要传承、发展木偶戏,从业人员自身要对这种古老的艺术怀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孜孜以求,为木偶戏坚守,同时,政府重视这一传统艺术,提供和营造传承发展木偶戏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空间,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并支持这一珍贵的传统艺术。

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吉认为,福建木偶戏遇到的传承发展困境,其实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活力,甚至濒临消失,加强保护和培养这些技艺的传承人是当务之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首先是要抢救和保护。陈吉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要放在历史坐标上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我们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目前,福建省已在全省50多个学校开展了“百场木偶进校园”活动,建立了20多个公众木偶社团组织,培养了数以万计木偶戏欣赏者。福建木偶戏目前已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5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5名。福建省已完成了对福建木偶戏的普查,59个剧目及70位传承人的相关资料得以保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泉州嘉礼提线木偶馆等传习基地和交流展示场所相继建成。

2012年底,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于2013年秋天,举办第四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泉州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占地17亩、包括一座500个观众席的剧院及一座教习楼的泉州木偶剧院已开工建设,将于2013年9月竣工。建成后的泉州木偶剧院,将开设“青少年木偶艺术爱好者培训班”及“国际木偶艺术家培训中心”,为更好地开展国际间木偶艺术家的合作、更广泛地培养木偶艺术传承人与爱好者,提供新的平台和条件。

“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无疑是国际社会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对于未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定将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