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建设成就和经验总结
1、建设成就
(1)总体情况
西南民族研究院于2002年 6月正式挂牌成立,诞生于学校“十五”事业发展期间,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直接领导下,民族研究院根据学校着力构建“一体两翼”的工作格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坚持“科研为主,教学为辅,重在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内涵发展的战略部署。经过努力,我院的学科建设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任务,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中心,包括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和民族古典文献学8个二级学科相互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学科队伍不断壮大,科研能力明显增强,科研成果大幅增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成倍增长,民族学已成为我校具有突出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在学界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在国内国际形成了一定影响,一些省部级学术基地为此在我院落户。
(2)学科建设
我院“十五”末有1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民族学),2个四川省重点建设学科(宗教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至“十一五”末,有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民族学),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5个(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
“十五”末有民族学1个博士点;5个硕士点: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至“十一五”末,新增了民族经济博士点,博士点共2个;硕士点增加到8个:除原有5个外,新增了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和民族古典文献学(独立方向);经批准设立了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作为学校“一体两翼”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工作委员会挂靠我院,基地下设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归口我院管理。
同时,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设立的“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四川省文化厅批准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挂牌在我院;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西南民族研究中心”和“四川羌学研究中心”在我院正式开始运作,且已列入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最后的答辩程序。
(3)队伍建设方面
我院“十五”末有教职工24人,其中:正高职7人(29.17%),副高职8人(33.33%),中级及以下职称9人(37.5%);博士学位3人(12.5%),硕士学位12人(50%);最后学历为校外学校11人(45.83%),其中省外学校8人(33.33%)。
至“十一五”末,教职工增加至56人,增长211%,其中:正高职20人(35.71%),副高职5人(8.93%),中级及以下职称31人(55.36%);博士学位19人(33.93%),硕士学位21人(37.5%);最后学历为校外学校31人(55.36%),其中省外学校19人(33.93%)。
学科队伍中目前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4)人才培养方面
我院“十五”期间共招收博士生12人,无人毕业,有在校生12人;招收硕士生148人,毕业并获得学位36人,有在校生113人。
    “十一五”期间,共招收博士生77人,24人毕业并获得学位,现有在校生65人;招收硕士生人351人;毕业并获得学位182人,现有在校生243人;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了第一届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在博士、硕士研究生教学方面,突出了“重基础、精专业”的原则,各博士、硕士点进行了教学改革,由校内稳定的核心教师队伍完成专业基础主干课程,外聘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座及部分专题研究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田野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十一五”期间我院硕、博士士分赴新疆、青海、西藏、云、贵和四川的甘、阿、凉等地,进行了论文前期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按计划完成了全部学习课程和调研活动。
“十一五”期间我院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训练,倡导良好学术风气,提高科研能力。如2009年我院2位博士生主持省级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2项(博士生),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5项(硕士生3项、博士生2项);有3名博士生、7名硕士生参加导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参加导师主持的省部级科研项目,2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参加其它级别的科研项目,7名硕士参与了教师出版的学术专著写作。全院硕士生、博士生公开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90篇,(硕士生157篇,博士生33篇,)其中CSSCI5篇,核心期刊17篇,一般期刊11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硕士生、博士生各1名);独立出版译著2部(博士生)。有4名硕士生赴青海参加“全国民族理论研究生论坛”,荣获了1个一等奖和1个三等奖;1名硕士生获得2009四川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奖;9名硕士获得校级第六届“创新杯”奖,其中1等奖1名,2等奖2名,3等奖1名,优秀奖5名。
我院努力为研究生创造良好的学术学习环境,在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方面,“十一五”期间我院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65次;组织研究生集体参加国内召开的国际性学术会议4次,参加我院承办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10 次。“十一五”期间我院举办博士论坛9次、硕士论坛35次、学生学术社团学术讲座8次,他山学社研究生跨专业、跨校读书交流会95次,求索学社跨专业读书交流会40次,举办民族研究院研究生学术年会4届。
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室担负着全校本科“两课”教学任务,在学校招生不断扩大,课程量迅速增大的情况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十一五”期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获批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正继续努力申请国家级精品课程。
(5)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院共承担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厅局级及国际国内合作项目36项,横向科研项目8项;到帐科研经费359.1935 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9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不含教材)41 余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9 项。
2006年,西南民族研究院专家主持的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四川民族地区地方病防治状况调查及对策”被采纳写入四川省“十一五规划”,并获得2008年国家民委调研报告奖优秀奖。
2007年,西南民族研究院专家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四川省民族地区水电开发工程移民政策创新问题”的研究成果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大型水电工程移民办公室采纳使用。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院立即举办了“民族地区5•12地震灾后重建学术座谈会”,座谈会纪要被《新华社动态清样》刊发,并被《瞭望》周刊摘登,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蒋彬、贾银忠被聘请为四川省灾后重建专家顾问团专家,并直接参与了四川省灾后重建的规划论证工作;张友主动向国务院灾后重建办递送灾后重建的建议,得到了温总理“请灾后重建组参考、研究”的批示。
2009年,张友作为主要参与者以“中国治理荒漠化基金会”名义呈报给李克强副总理的“关于推广应用新型护坡技术的建议”,得到了李副总理批示,并转国家发改委和国土资源部研究采用。
(6)基础能力建设方面
我院“十五”末设立了“藏学文献研究中心”,收藏有各种版本的藏学文献资料近7000函;并筹建“彝学文献研究中心”。至“十一五”末,设立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下设有藏学文献馆(包括金·史密斯文献馆)、彝学文献馆和民族综合文献馆。藏学文献馆已搜集各类藏学文献古籍13000多函,是目前国内藏学文献资料最集中、规模较大的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目前有收集自滇、川、黔、桂等地的彝文文献3100余册,彝文电子图书348册、电子音像制品150多种,彝文出版物3000多册;民族综合文献中心收集了纳西、傣族等少数民族数百册。
“十一五”期间,民族博物馆和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划归我院管理。民族博物馆完成了格萨尔藏族石刻项目第二期采集工作和西南少数民族纺织机具项目第一期采集工作,并采集了一批苗族、水族、壮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背儿带,新增面具类藏品90件,羌族展品77件(套),还新开设了“藏族面具陈列室”、“格萨尔文化与艺术”和“藏族石刻艺术陈列室”。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新增了语言资源数据库及声学分析研究实验设备。
2010年开办的《民族学刊》杂志作为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的刊物,划归我院管理。
(7)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
“十一五”期间,先后成功承办了具有影响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5次。其中“跨越边界与范式——中国西南人类学的再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两个会议,在2009年昆明召开的世界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会展中被列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十个有影响的人类学会议”,为学校赢得了学术声誉。与《民族研究》杂志定期联合举办的“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已成为民族学科界有影响力、吸引力的长期学术交流平台。
我院分别与北川县政府、贵州安顺市档案馆签署了共建科研教学实践基地的协议,为双方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8)建设经费与资金筹措
“十一五”期间,我院获得科研经费359.1935 万元;藏学文献馆和彝学文献馆申请并获得财政专项资金60万元;获得学校划拨学科建设经费310万元。
(9)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十一五”期间,我院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维护校园稳定,抗震救灾,做合格党员教育,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我院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坚持间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和每周政务会议制度,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党组织生活、学生党校培训、专家讲座等形式,认真组织全院师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校党政工作部署和“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在党建设上,组织党员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重视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强化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勤政廉政工作水平,健全工作机制,保证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十一五”期间,组织教师政治理论学习95次,开展师生党员组织生活学习75次。通过学习,调研和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我院党员、教师的政治素质得到提升。大家紧紧围绕全院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为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保证学校政令畅通和贯彻落实。
“十一五”期间,在学生思想政治和管理工作中重点做了五方面工作:一是维护学校的稳定工作;二是预防、非典、H1N1流感病毒;三是加强党团干部、学生会工作指导,开展丰富多彩主题实践活动;四是做好学生奖、勤、助、贷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研究生常规管理,发挥硕士点、博士点导师组,班主任,学生党、团支部和学生会干部的综合作用。建立了导师负责与班主任责任制,认真做好研究生管理。严格执行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寝室防火防盗安全责任制,坚持逐级晨报制,切实保证研究生管理工作落实,防范和杜绝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十一五”期间,我院没有一个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感染非典、H1N1流感病毒。学生中维护校园稳定的自觉性得到了加强和提高,为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做出了贡献。
2、经验总结
回顾“十一五”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主要有以下经验值得总结:
(1)在管理方面,一是理顺机构关系,明确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分管责任制,实行分工合作,三是落实岗位人员,制定职责细则。四是建立规章制度,实行规范管理。五是购置必要设备,创造工作条件。六是突出特色优势,设立科研机构。“十一五期间”我院坚持实行了领导班子周例会和集体决策制度,主要事务、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形成了责任分工明确,团队合作运行的良好机制;形成了财务收支定期通报制度;规范了研究院的教学档案、科研档案、电子文件、音像档案,并形成制度;研究并制定了《西南民族研究院年度教学科研考核细则》、《西南民族研究院学生管理暂行细则》等等,使管理制度化、透明化。
(2)领导班子和全院教师锐意进取、精诚团结,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和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几年来,不论是领导班子成员还是普通的教师,都爱岗敬业,积极承担教学和科研任务,特别是在学校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组织力量积极申报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争取海外和横向合作项目,并确保了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3)对注意内挖掘潜力,对外重视联合,是学科发展、突破的重要力量。在申请少数民族博士授予权、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民族学科省部级学科基地的过程中,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直接领导的下,由西南民族研究院牵头,对内整合了学校的力量,对外联合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最后获得了成功,实现了我校博士点增加的突破,这是值得总结和今后发展应该借鉴的经验。
(二)不足与问题
1、不足与问题
(1)师资队伍
一是学历层次需进一步提高;二是缺少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博导队伍亟需增强;三是学科之间师资结构不合理。
(2)学科点
一是部分学科点建设不规范,有的缺乏进取和创新;二是新学科的建设需加大力度;三是博士点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基地建设
一是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二是岗位和人员需要进一步落实;三是规章制度需进一步健全。
(4)科研工作
一是高级别、有影响的项目、成果和奖项不够多;二是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科研团体建设与合作需要加强。
(5)学术交流
一是学术交流在学科间分布不均;二是应进一步提高学术活动影响力;三是需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交流。
(6)人才培养
一是培养过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化;二是学生科研能力和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需进一步提高;三是民族学博士点与藏研中心的协调需要加强。
2、原因分析
(1)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引进困难。
(2)部分学科点对学科建设重视不够。
(3)学术平台较多,相关体制一直没有理顺,一段时间支持力度不够。
(4)大多数科研人员长期习惯于单兵作战,缺乏合作精神。
(5)部分学科不重视学术交流。
(6)人才培养管理不力。
二、“十二五”期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进入21世纪以来,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制度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培育人文社会精神,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性作用的重要性已经普遍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国家制定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中长期发展计划,给予比过去更大的投入;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加之来自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参与,使哲学社会科学步入了良好发展的机遇。
2、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趋势下民族主义思潮泛滥,藏独和疆独势力屡屡发难,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已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任务。为此,国家加大了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开展民族问题研究工作的力度,为民族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倡导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这将会给高校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4、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西部大开发新的十年计划正在酝酿启动,提出“瞄准特色产业、建设特色经济区、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的思路,给我们提供了科研的良好机遇。这为身处西部的民族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5、学校经过“十一五”的跨越式发展,办学实力有了明显增强,已经为科研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政策投入和经费投入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将“一体两翼”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西南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归口研究院管理,为研究院对内对外整合学科资源,加强学科建设提供了从未有的良好机遇。
(二)挑战
1、尽管在“十一五”期间,我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存在着学术团队凝聚不够,具有国内学科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缺乏等问题,使我们面对经济社会问题时,难以抓住机遇快速跟进,容易在应该具有话语权的领域处于失语状态。
2、各高等院校纷纷适应形势,涉足民族学科,建立民族学科研究机构,开展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问题的研究,参与学科资源和学术空间的竞争。
3、随着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潮流,我国也加大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力度,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而对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
4、为了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以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为代表的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决策部署,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民族学工作者及时跟上,积极适应新的形势,为民族地区实现新的跨越做出贡献。
所以,我院应该正视与国内一流大学民族学科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的事实,重视与己平行或低于己的院校及研究机构日益增强的竞争力,自觉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规划学科发展方向,提高学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十二五”期间发展定位
(一)发展定位
努力建设集资料、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层次学术平台,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一流学术研究和教学机构。
“坚持科研为主,教学为辅,重在学科建设”的工作思路,以民族学为特色,围绕民族学这个中心开展学科建设,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实现整体上水平,努力争取把民族学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8个二级学科全部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形成民族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学科群。
稳步发展硕士生教育,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积极发展博士后研究。
研究生在校生规模470人,其中硕士生310人,博士生16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6人。
(二)特色与优势
1、特色
我院的民族学以西南少数民族尤其是四川藏族彝族羌族为主要研究对象,地域特色鲜明;学科方向涵盖了少数民族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布局较为完整;研究领域涉及历史与现状、理论探索与文献考订,较为全面,并开辟了民族地区社会变迁、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地区灾后重建、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等研究方向和项目,体现了学科交叉性和前沿性;注重研究热点和重大问题,结合西部大开发、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50年等热点及时申报项目并推出丛书,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等;坚持理论与应用结合,为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与智力服务;利用本校丰富的多民族文字文献开展研究,弥补了单靠汉文资料的缺陷;研究生人才培养以少数民族为主。
①有一支强有力的民族学专业师资队伍。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②有一个较高水准的重点学科群。民族学为四川省重点一级学科,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及宗教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其中民族学为双重点)。
③有一批高级别的学术平台。作为学校“一体两翼”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工作委员会也挂靠我院,基地下设的“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归口我院管理。
同时,我院现有四川省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四川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研究所2个省级研究机构;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设立的“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西南民族研究中心”和“四川羌学研究中心”在我院正式开始运作,且已经列入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最后的答辩程序;四川省文化厅批准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④有一组资源丰富的教研辅助机构。有3个文献馆及众多的民族文献古籍;馆藏丰富的民族博物馆;设备先进的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
⑤有一个国际性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组织召开了大量高级别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有的成为了学术品牌,已在学术界形成了重要影响。
⑥有一群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点。现有8个硕士点、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特色发展之路,积极配合学校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紧紧抓住民族学这个特色,以建设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为契机,以民族学为中心大力开展学科建设,保持和不断加大学科优势,努力建设民族学学科群,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奋斗目标
在学校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的引导下,结合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建设,努力争取把民族学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形成集资料、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民族学科群,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内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西部一流学科和学校的学术品牌。
(三)基本原则
(1)以民族学为特色,以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为特色。
(2)围绕民族学这个中心,结合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开展学科建设,带动各相关学科共同协调发展。
(3)通过学科建设强化民族学的资料、科研、教学、社会服务4项基本功能。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 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5)牢记为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坚持科研与教学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重视学科理论研究,更要重视对民族地区现实问题的研究。
五、“十二五”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主要目标
加强现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并争取把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民族古典文献学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
努力搭建和充分利用高层次学术平台,努力争取建成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推动学科队伍建设,促进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
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依据学校“十二五”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逐年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强化研究生培养过程规范,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研究生在校生规模470人,其中硕士生310人,博士生16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6人。
(二)主要任务
1、学科建设方面
加强现有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民族学及宗教学的建设,努力把民俗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民族古典文献学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并争取实现民族学成为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的目标。
获得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巩固民族学现有博士点及方向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条件成熟状况适度增加新的博士点和方向。
2、民族文化艺术创新实践研发基地方面
(1)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建设民族古典文献学等相关的特色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建设民族古典文献学硕士点、博士点(或方向),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加强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和民族综合文献馆的建设;努力建设好“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定期召开全国民族古籍办工作会议,充分利用和整合相关资源,推动民族古籍事业的发展;加强民族古籍文献的科学研究、搜集及整理出版;努力申报国家文物古迹保护单位。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古籍文献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心。
(2)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发中心。建设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特色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建设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学、民族文字信息处理硕士点、博士点(或方向),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进行民族语言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发;开展对西南少数民族语料库、语音声学参数库、语言资源数据库的研究和建设;与彝学文献馆合作开展彝文古籍文献数据库的研究与建设,开展其他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据库的研究与建设;积极制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国家级信息处理标准。努力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数据库基地与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中心、开发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
(3)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中心。建设民俗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特色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建设民俗学硕士点、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点,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充分发挥博览中心“三馆一堂”的对外交流展示功能,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申报相关高级别科研项目,形成高级别成果,争取高级别奖励。建设成为西南少数民族文物收藏、文化博览与研究中心。
(4)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建设特色鲜明的民族学一级学科,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建设民族学、民族史、民族经济、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宗教学硕士点、博士点(或方向)、博士后流动站,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完成“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四川羌学中心” 成为四川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后续手续,实现“十二五”开年对外发布项目;力争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或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共建的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确定优先突破的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夯实基础,争取重大项目。建设成为西南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心。
加强《民族学刊》建设,力争5年后进入核心期刊序列。
3、队伍建设方面
以博导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抓紧引进高级职称人才,特别注重引进学科带头人。职称结构保持在正高50~55%、副高30%、中级及以下15~20%的格局。
注重学历结构和学源结构。学历以博士学位为主;学源以省外著名高校毕业生为主。2015年,教学科研岗位博士学位达70%以上,省外高校毕业生达60%以上。
4、人才培养方面
逐年扩大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培养规模。到2015年,硕士研究生年招生人数增长30%,达到110人。其中,民俗学27人,少数民族经济26人,民族学20人,宗教学17人,民族史、民族理论与政策、考古及博物馆学、古典文献学各5人。在校生规模达到310人;博士研究生年招生人数增长150%,达到60人,在校生规模达到160人;博士后研究人员增长100%,达到6人。
5、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方面
确保每年至少1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势头,力争平均每年获得2-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并争取承担国家重大人文社科项目和教育部重大科研项目有所突破。
确保平均每年承担省部级项目5项以上。
确保平均每年发表论文达到50篇以上,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30篇以上;力争在《中国社会科学》及国外高级别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有所突破;争取10%的论文被SSCI、ISR等国际人文社科科学期刊论文检索系统、《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收录;争取平均每年出版学术著作达到10部,并力争80%以上为A类出版社出版。
确保平均每年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力争实现高校人文社科奖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有较大增幅。
平均每年承担3-5项横向合作项目,参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文化遗产保护、赈灾救灾、社会安全等方面的调研、咨询、规划和决策。
6、基础能力建设方面
加强藏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和民族综合文献馆的建设;建立“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专家库”,建立“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目录数据库”、 “少数民族口传文献资源库”、“少数民族文献特色数据库”和网上文献馆;积极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保护重点单位”。  
进一步建设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实验室;开展西南少数民族语料库的研究与建设;完成彝语资源数据库、羌语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开展藏语资源数据库和其他西南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库的建设。
加强民族博物馆的建设,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完成第一期工程“三馆一堂”的建设工作,并逐步建设其他民族博览馆。
7、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
确保每年举办一次以上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办好定期举办的“中国民族研究西南论坛”、“人类学民族学博士硕士夏令营暨学术会议”,打造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品牌;保证教学科研人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与其所属学科关联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十二五”期间承担5-8个国际合作项目。
8、建设经费及资金筹措方面
争取平均每年到账科研经费保持在150万元以上;建设经费(包括财政专项)平均每年50万元。
9、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1)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认真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广大党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不断用发展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实际行动为推动我院科学发展而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今年召开的“两会”精神,教育引导党员在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中,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认真学习总书记在新疆的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各级部门的关于民族团结的相关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要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动摇。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单位的凝聚力,使单位成为团结和谐的集体。
(2)继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规范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和落实,对不完善或尚未建立的要认真研究和修订,增强制度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支部建设,强化党员队伍管理的有效措施。严格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每年支部至少过一次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在支部范围内开展经常性的谈心活动。
(3)继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提供一切机会和平台,努力培养以党员为主的人才队伍,激励党员以工作岗位为依托,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确实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吸纳到组织中,为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使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4)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的执政环境。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省纪委有关会议精神,充分运用廉政党课、专题组织生活、学习先进典型和反面典型警示等方式,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党纪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群众观念、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和廉洁从政意识。
(5)加强党建研究工作。按照新时期的党建研究课题指南,联系实际,突出重点,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研讨,形成一批新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推动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
10、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校风、学风建设等)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研究生常规管理。学院将按照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相关要求,形成在学院党总支、行政领导下,分管领导直接负责,辅导员责任到点,学生干部、学生党员为骨干的学生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政、硕士点导师、辅导员、学学生会共同参与管理和教育的作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制度,辅导员学生管理实施细则,学生会管理规程,依靠各点导师力量,共同抓好研究生常规管理。坚持每学期初和学期末召开学生工作安排部署会和学生工作总结会。每周召开辅导员碰头会,及时了解掌握全院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重视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做好研究生各种评优评奖工作,关注贫困生群体,做好贫困生“奖、勤、助、贷”的评定工作。充分发挥学生会、党支部、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特殊群体的情况,趋利避害,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有效预防不良动向的出现和恶性事件的发生。根据我院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实际,在全院范围内坚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使各民族同学在思想学习生活中相互关爱、互帮互学,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形成各民族同学团结和谐新面貌,有力维护社会和校园和谐稳定。
(2)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围绕新时期学校发展建设中心工作,通过主题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发挥宣传媒介的舆论功能,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优秀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向学生介绍学校发展的最新信息,使学生树立锐意进取、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决心。积极发挥学生会、党小组、团委、学生社团在学生思想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积极进取的风貌,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抓住重大节日、革命纪念日等有利契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科技创新活动,举办研究生论坛、专业读书会、学术讲座、创新杯竞赛、民族理论知识竟赛等,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打好主动仗,努力营造有益于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注重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细心洞察、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轨迹,培养健康心理,推进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学院积极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平时,将通过辅导员、学生骨干等多种渠道,对因家庭经济困难、性格孤僻、单亲家庭、迷恋网络等造成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帮教措施,跟踪关注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尽早发现,有的放矢进行心理疏导,有效解决或缓解心理困惑,帮助心理疾病的学生度过危机,增强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4)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动全院教师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及就业工作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工作方案,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扩大就业渠道。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融入人文关怀的精神,对研究生就业提供咨询指导,做好适应社会教育,顺利完成角色转换,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尤其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学生的就业工作,细化就业服务,进行分类指导,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正确的择业观。
六、“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在学校党政领导下,健全和完善研究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继续坚持院党政班子周工作例会制度,进一步提高集体决策、行政的能力,以制度确保各项事业的高效、持续和稳定发展。
(二)学校确保学科建设及相关事业经费按年度常态划拨的前提下,有计划高效率使用学校每年划拨的学科建设经费,做好与学科发展有影响的重点项目的论证和投入,并确保投入产出高质量的成果,扩大学术影响。
(三)围绕学科建设,引导研究院团体或个人所规划、申报的科研课题,特别注意围绕现有的民族学、民族经济学、民族宗教学、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政治学)、民族史等具有一定学科优势的专业方向申报课题,既有利于获得资助,也有利于特色研究和优势学科的良性发展。
(四)既立足院内又拓展院外校外,立足于研究院内现有的科研人员主导项目申请,有利于形成以我为主的核心团队,有利于研究领域的持续发展,联合校内、校外的科研力量,才可能承担高级别项目。因此,借助科研平台,培育内外结合的团队,是争取重大项目的根本保障。
(五)采取适当集中的运筹方式,即一是围绕着研究院现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领域,适当整合、集中现有的科研力量,组织申报、承担有助于提升学科地位的重点项目、大型项目;二是在研究经费有限的情况下,适当集中使用,重点支持那些具有学科前沿水平的,并对研究院的学科建设和形成特色学科方面将产生良好影响的项目;三是对具有发展成为一流学科、一流学术带头人潜力的对象,实行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估,给予人力、物力及相应科研环境的支持,使之脱颖而出,成为新的科研竞争力的增长点。
(六)强化科研管理,紧密联系学校科技处、社科联等校内科研管理部门,做到信息通达,并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人脉资源,建立良好的校外学术沟通渠道,为教学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申请、成果出版发表、奖励申报等服好务。
(七)一是加强民族高等院校的校际合作,交流学习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经验;二是加强与民族高等院校系统外的名牌高校的合作,实现民族学与相关主流学科的嫁接和合作,使之成为有更加影响力的学科;三是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学习国外先进的学科建设理念,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
(八)校组织人事部门积极合作,完成每年的引进人才和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确保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和成长。
七、监控与评估
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离不开计划的有效执行,而计划的有效执行在于有制度作保证。我们希望规划、计划在充分讨论基础上一经通过,应该有制度保证其以常态的方式运行。监控和评估包括组织落实、机制落实、任务落实和经费落实,否则职责不清,监控就会失效。
(一)监控
加强事前监控,建立和落实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主体,通过岗位考核落实责任。
抓紧过程监控,建立常规监控机制,通过全民参与进行过程定期检查和日程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落实结果监控,建立阶段和最终目标考核机制,通过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成效考核,保证结果的落实。
(二)评估
依托民研院学术分委员会,确立评估主体,并通过对具体目标的分解和量化,构筑评估指标体系,同时通过信息公开和依靠广大教职工,形成评估反馈机制,保障规划的顺利执行。
八、远景规划(2015-2020)
到2020年前后,形成以国家级重点学科民族学为核心,其他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民族学科群,成为集资料、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为一体的高层次学术平台,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全国一流学术研究和教学机构。具有民族学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8个硕士点;有体系完备、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1个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5个左右省(部)级基地;形成能产出重大研究成果,教学与科研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学术团队;为政府解决重大实践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参与重大决策;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创新能力强劲的育人基地,为国家为民族地区培养出高素质的硕士、博士专业人才。

TOP

学弟学妹们可以了解一下民研院未来的发展哈,呵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