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粤西民间信仰的聚散

粤西民间信仰的聚散

'               粤西民间信仰的聚散
                      —广东高州低水村“年例”个案研究
                                
【摘要】:
        笔者针对低水村的“年例”节日的游神拜神仪式变迁展开调查,采用访谈,参与观察等个案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并整理所得的资料形成论文。论文绪论部分介绍调查的选题背景以及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地点。主体部分首先介绍“年例”的历史沿革,其次详细介绍低水村2012年的“年例”节日的全过程。揭示其中的各种仪式代表的涵义。最后总结分析年例的仪式在最近三十年的变化,以及村民对这种变化的看法。主体部分特别留意年例仪式简单变动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得出低水年例民间信仰正在走向民俗化的“散”过程。验证金泽教授提出的:民间信仰由原生性宗教演变而来,再演变成民俗,在宗教的观念、情感、行为和组织四个要素方面,宗教性越来越少,越来越“俗”化的理论。
【关键词】:民间信仰 聚散 年例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民间信仰, 主要是指“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中, 那些存在于民间而又不同于传统宗教信仰的信仰现象。具体到我国的民间信仰, 是一种无经典、无明确或系统教义、也没有固定仪式的有神论信仰, 表现出相当大的无序性。”[ 宗鑫曼. 对于中国民间信仰特殊性的初探1J2. 青年文学家, 2009, (17)]它属于非官方的文化, 很少通过文字进行传承, 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潜意识中, 对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民间信仰都有一定的共性,具体表现为:                  
    (1)、信仰对象的多样性,一是对人物崇拜与祭祀包括古代的圣人、祖先、伟人等等。二是神灵崇拜与祭祀包括土地财神、菩萨、门神、灶神等。三是对自然物的崇拜和祭祀。如山河、树木、风雨雷电等。(2)、信仰目的的功利性,民间信仰者对其崇拜对象的敬奉大多具有功利目的。(3)、是信仰群众的广泛性,在大多地方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徒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不高,但民间信仰的善男信女人数非常多。其数量难以统计,但远大于传统五大宗教信教人数之和。[艾潇.当前我国民间信仰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思考.云梦学刊 .2009年第30卷第6期]
    建国六十多年来,新中国成立后的宗教政策起伏不定波动很大,在其演变过程中民间信仰被深深地打上了国家政策的烙印,也随之经历了一个波动过程。[ 张祝平.民间信仰年嬗变从断裂到弥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1期]学界对民间信仰的波动变迁有多种解释,笔者采用金泽教授的“聚散”说。民间信仰有上行的“聚”和下行的“散”两种演变路径,“聚”表现为民间信仰在某些力量的主动干涉之下向主流宗教演变;“散”一方面表现为不断的造神运动,另一方面表现在宗教的观念、情感、行为和组织四个要素方面, 宗教性 越来越少, 越来越“俗”化。笔者长期以来对民间信仰的演化变迁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寒暑假在家乡选取了一个自然村进行了田野调查,以其中一个民间信仰活动——“年例”作为切入点,揭示“年例”活动的变迁以及未来的走向。从而反映当地民间信仰的聚散。
        
(二)研究方法
    民间信仰活动十分讲究细节,其每个活动的仪式背后,都有十分讲究的“意头”,只有通过参与其中,表现个体的行为左派才能发现其含义。因此田野调查是笔者的首选方法。结合本文将要研究的问题,笔者采用了深度访谈的方法,在可及的范围之内尽可能穷尽所有的案例。低水村人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问卷法行不通,笔者在当地生活了十几年,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参与观察和访谈方便展开。研究方法除访谈外还有后期的归纳法、比较法。从2012年1月16到2月10日,课题成员参加了当地人“年例”准备工作的会议,参与低水村人的“年例”游神活动,观看“落神婆”[ 高尔泰曾经有过类似的描述:他们是普通的农民,也是人鬼神之间沟通的渠道。他可以出借自己的肉体,让自己的灵魂离开他,让某神灵或某鬼魂进驻其中,用他的嘴说话用他的手打手势用他的肢体舞蹈。用完走了。他自己再回来,又成为普通农民。]落神的活动,同时正式访谈村民38名[ 笔者访谈对象男性8人,女性30人。30岁极以下17人,30—40岁1人,40—50岁6人,50—60岁4人,60—70岁7人,70岁以上3人。]。以尽可能的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
(三)村落作为一个研究单位:低水的概况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将低水作为“自然村”来看待。在行政上,低水是多个村民小组的组合,隶属于塘陂村委会林姓的村民小组,被称为低水片或者低水村。低水村位于茂名市内的高州、化州和茂南区三地交界处。村内分十个村民小组(人民公社化期间,各个村民小组是独立的生产队,村民们现在仍习惯性称村民小组为“队”),分别为:低一、低二、高岭、池文塘、梨木巷、竹兜岭、旦九岭、坡元岭、梨竹山、竹山坡,总人口数大约为1900。
        低水村地势北高南低,北以葛矛岭与茂南区金塘镇的姚村为界;西接茂南区公馆镇佛子岭;南邻高州市石鼓镇深涌村;西接塘陂村委会的另一个自然村——白坭村。低水村是一个以林姓为单姓的自然村,据低水村《林氏族谱》记载,低水古称“丽水”。明朝永乐年间,福建莆田林德菁携妻儿迁徙到广东高州府、即现今高州市。林德菁育有七子,其中一子早夭,林雄、林琼、林圭、林崇、林发、林翰六人成年,如今低水村村民主要是林圭的后代。其中长子林雄曾建立功业,被后人奉为林雄太祖,后文将有介绍。[ 《林氏族谱》原文:然父开基于斯,历年不为少也。尔父母来时,只二人耳,维时父之年龄,亦将三十耳。迄今积历四十余年,育尔、琼、圭、翰、发、藩,七男一女。生齿可谓藩矣,开辟田连阡陌,田地亦非寡矣;建广厦数座,屋舍亦非窄矣;各人有子有孙,计来亦非薄命矣。况雄尔受封于朝廷,生平之志亦足矣。]低水村位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外来人口少,很多“老祖”留下来的风俗习惯得以纯正延续。低水村的农事以种植两季水稻以及冬季北运菜。当地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单纯靠种田过日子的人家已经很少,现在18到40岁的人中,大部分在珠三角打工或者做小本生意谋生。

二、“年例”在低水
(一)年例概述
        “年例”是粤西独特的民间信仰活动,我们选“年例”入手来研究民间信仰而不是在选题之初想通过道公佬和落神婆来研究民间信仰。因为“年例”这个活动是民间信仰的活动载体,它的演变是有序可循的。“年例”,顾名思义,即“年年有例”,类似于很多地方的闹元宵,但是又不同。至少从明朝开始,就有关于“年例”的记载,盛行于清末民初.据光绪《高州府志》卷六“风俗十二”篇记载: “自十二月到是月( 农历二月)乡人傩, 沿门逐鬼, 唱土歌, 谓之“年例”。或官绅礼服迎神, 选壮者赤帻朱蓝其面,衣偏裻之衣, 执戈扬盾, 索厉鬼而大驱之, 于古礼为近”。据《茂名市志》记载: “从正月初二起到正月底止, 茂名乡村陆续过‘年例节’, 一般一个村为同一天, 少数两天, 以元宵前后的居多, 个别村庄在农历二月或者三月。‘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 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 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 尽献于众。‘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 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 客人登门, 不论是否相识, 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 茂名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陈英毅主编) 《茂名市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97 年
10 月, 第1725 页。]“年例是南方尤其是粤西地区盛行的驱鬼节,年例是分社分庙举行的,归属道教俗,各社各庙年例都要有道公佬主持,抬神象,扛纸船、烧铳、吹长筒,逐村逐场甚至逐家逐户去赶鬼魅、抓妖怪,装于纸船之上,于当夜送至河汊偏远外,号令和符咒一番”[ 吴汉林、年例起止探寻,南方论刊,1997年第1刊]与其他民间信仰活动一样,新中国成立以后,因为反封建迷信,“年例”活动开始式微,文革期间更是被当做“四旧”全盘禁止,改革开放之后“年例”活动重新发展起来。“年例”一般以自然村为单位,各村的“年例”期不同,“年例”期一般为一到三天。大约从年初二开始就有村落开始做“年例”,一直持续到农历二月末,“年例”期比较集中的日子有正月初八、初十、十二、十五、十八和二月初二。还有的村落每年做两次“年例”,春秋季各一次,春季的“年例”主要是祈福,祈求今年顺顺利利,国泰民安,故称春祈“年例”。秋季的“年例”主要是庆祝丰收,称为翻秋“年例”。以低水村为例,春季“年例”为正月十八、秋季的“年例”是九月初二。
(二)“年例”前的准备工作
    农历腊月末,低水村村民就开始筹备“年例”事宜,每年十二月廿三小年,每户将派一人到村里的“公庙” (即供奉本村菩萨的庙,低水村的公庙叫莞塘社。原本低水村有祠堂和公庙两个村民拜神的地方,都在文革中被拆除,祖先牌位、供奉菩萨都被毁坏。文革后,重建公庙但是没有重建祠堂),在各村民小组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年例”事务的任务安排。任务主要有“年例”头(每个村民小组一位,后勤总负责,到各户收“年例”钱,购买“年例”所需物品,请“道公佬”、狮班、军乐队等等)、高灯(社内有四盏高脚灯笼,“年例”游神之时随菩萨出游,一人负责一盏)、浪伞(即罗伞,游神时给菩萨遮阳用),以及关刀,演奏锣鼓等乐器都需专人负责,所有任务全在这一天抓阄分配好,会议结束后村长用红纸黑字将任务分配情况誊下来,张榜到各村民小组公布栏处。分配的任务可找人代替,每户都会按照人口数缴纳一定金额的“年例”钱,分配到任务的人可以在“年例”游神结束之后领取由“年例”钱支出的“工资”,以作补偿。其中“年例”头的任务最繁重,各户轮流担当。
        除夕当日,各村民小组的“年例”头将到各家各户收取““年例”钱”,一般为每人10元,并记录各户的男丁名单,以备拜神时“道公佬”喃祝文颂唱所用。当年添男丁的人家,要为新丁添增至少一百元或以买添丁炮,亦称贺丁炮。记录男丁姓名这项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在一旦写错或写漏,将会被认为下一年有不好的兆头,所以各“年例”头会特别小心。从年初一到正月十七这段时间主要是“年例”头在筹备“年例”那一天的游神之事,购置拜神物品,请醒狮队、军乐队,请人造花船,安排好“年例”当天的用车等等。正月十七晚,上一年添了男丁的人家要到公庙去还神,点长明灯,男丁到正月十八还没满月的除外。当地有个习俗,凡是家中有婴儿未满月,该户则不能烧纸拜神,以避忌“腥气”,即使在家里也不能。原有的初一十五烧纸拜神也要暂停。这一盏灯笼至少要保证到亮到正月十九“年例”结束。
(三)“年例”中、游神前的准备工作
        低水村的公庙莞塘社正门有对联一副:莞献奇花荣上社,塘添丽水荫群生。正月十八清晨,“道公佬”会备好两根高大且尚带有新鲜竹叶的南竹竖立在公庙门口,两根南竹分别挂有一块白布,类似以前酒馆的酒旗,上下拴有横杠,使得即使风大,白布依然能张开。白布上各书四个黑色大字:境土清平,国泰民安。两根南竹下方正中的位置摆有一张四脚凳,凳上供奉清茶三杯。
        公庙门口还停放着花船,花船游神时到各个生产队的钟台去收邪神瘟疫。船体由竹架编成,贴上彩纸。花船由底下支架、船身和船身甲板上的船舱三部分构成。从支架到船顶大约3米高。底下四脚支架高约八十公分;船身通体黑色,甲板贴上一层蓝色花纸,船身的甲板边沿糊着红色花边,甲板上前中后一共站有三个小人,一个掌舵,两个摇橹的;船舱有上中下三层,每层的四角立有一面三角旗,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各一面。每层船舱左右各开一对称小门,门口都贴有黄纸黑字的对联。顶层对联:清风相送它方去,洋洲条路去安身。中间层对联:三司证明驱瘟疫 境主行罡收邪神。底层对联:转舵连篙回水口,孤舟一撑到河头。顶层船舱上立着一面高大的三角红旗,此为整个花船的最高点。下层船舱还贴有一张黄纸黑字的告示(文字为竖行):
        泰玄都省  钦奉
        本司为逐疫集福事 道旨上元“年例”弥灾利物济人尤虑  尔等奉命流行恐违修陈妄奥陵韬令 行约束各宜凛遵毋违特示。
        伏惟
        五瘟使者奉
        天命之流行六洞魔王察人间之罪福灾祥统理化育并行颁命攸日严令曹局拆毁苗寨而还返扬州收回毒药而还原治洛阳
        天地般般有此处方望月掉船到三山摇橹归六洞期易祸以为祥皆精否而成泰矣
        右(上)谕通知
        天运壬辰年正月十八
        依教奉行“年例”事弟子林元富
        雷府三司三案天官
        当年行令楚大王仰发船所
       
        各村民小组的“年例”头天还没亮已经来到公庙,为当天所有参加游神的人准备三餐伙食,同时折叠符箓等待“道公佬”颁符。“道公佬”是这一天游神活动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们肩负着沟通鬼神的责任,所有人都要听他们指挥。今年的“道公佬”有两名,一是林显连,另一个叫做阿强,阿强是林显连的助手。林显连身穿红色道袍,头戴红色道巾,使用的道具法器主要有:青蛇( 由一根竹枝天然生成七分像, 再稍加雕琢而成,贵重的青蛇由玉石雕刻而成,也有塑料青蛇) 、印令、七星剑、以及杯珓(一个长约十公分的竹节或者木块劈开两边而成, 有阴阳天地之分,外表面向上是阳,反之则为阴) 。
        八点左右,“道公佬”到公庙,在游神之前,有“颂三司”和“颁符”仪式。所谓三司,就是福禄寿,福禄寿的画像会被挂到公庙正堂墙上,“道公佬”在供桌前做法事,喃科文。告知三司,本社要进行游神,望福禄寿三司保佑。(注:颂三司的科文仍在抄录,结束后附上)
        所有“颁符”,即是“道公佬”在将符箓分发给村民之前,在公庙众神面前施法,给符赋予法力。这些符箓被贴在村民家门口,挡住瘟疫邪气。“年例”头在颁符之前已经将符叠好,整齐排列在供桌边缘,用砖头压住,露出垂下的大部分符面,方便“道公佬”洒鸡血。“道公佬”诵读颁符科文,如下:
        奉道虔诚颁符法事,师威如在天尊,降魔护道天尊,全真演教天尊,三尊圣号功德无边,教有灵章,谨当持诵。万物消疫瘟,三辰效吉祥,步虚声已散,更咏同章,龙虎山中炼丹大,六天魔魅骨毛寒。自从跨鹤归玄省,风雨潇潇出局坛。臣闻玄言阐教,道贯古今,总泰玄都省之师,为人间亿世之范,飞符而鬼哭神愁,散籙则民丰物阜。青城山上,霞封当日之衣;玉局坛前,日映七星之剑。仰凭先仗,启迪后昆。臣等谨谨焚香,虔诚俯拜启请。
        灵宝玄中教主,五大祖师,三天法主,天师真君,灵宝鉴齐大法师真君。上古经籍度三师真君。祖师三天护教正一静应真君本师太极左宫仙翁,孚佑真君。宗师九卅都仙御史神功妙济真君,恩师万法教主,北极佑圣真君,教师昊天五老妙善真君,正一嗣师系师女师真君。左玄王真人,右玄赵真人。东拯法主苍天上帝,南极法主皓天上帝,北极法主玄天上帝,清徴阐教,魏祖二元君,上清天区院使真君,□萨汪申,廖辂雷真人 龙虎山汉师历代真人,道儒释堂香火,三教仁师前后传符度□,法派先生,经籍度父四位先生,千千世长,万万师尊,清徴灵宝雷霆诸司官将,符中使者,帅将天下,助道降魔,全司官将谯筵应祷。合座威灵,座上真香,普同供养,上申迎请,己荷光临,座上香茶,用申奉献,茗香清茶 酉酒表献完成,咸望师慈洞开领鉴,今则奉为头首
        众等投诚今月,日仗士修奉春祈“年例”法事一宗,特为保全境宁家,安人利物,以今玄坛藏教,敕水颁符,未敢擅专,特为请命,恭望我师,颁行法旨,告下灵宝雷霆诸司将务要各扬洒,布气分光,依时云集云坛,听令宣行,佐持教法伏冀 天真默佑,帅将扶持,所其罡斗通灵。符章应验。凡有呈词而请祷,即随便念想以昭彰。庶使道法阐扬,神人皈向。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请恩之至以闻,谨言。
        雷声普化天尊,金光化护天尊,天地玄宗万无本根,广修万劫,正吾神通三界内外。唯我独尊,顶有金光速现,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网罗天地,养育群生。持诵万遍,身有光明。三界持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邪魔丧胆。精魅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鸣。洞焕交澈。五雾腾腾,金光交射,速现吾形。天之精光,地之灵光,日之华光,月之英光。星辰璨光,雷霆电光,上帝威光,祖师圣光,光光煌煌,照满十方。急如律令。
        (注:科文由“道公佬”林显聪提供)
        颁符经文念完之后,“道公佬”将科文交给跪在身后的“年例”头,“年例”头将科文烧掉,意思是要告诉各位菩萨准备出游了。另一个“年例”头递给“道公佬”一只生鸡,即是没有阉割的公鸡。“道公佬”抓住向菩萨拜揖后割开鸡喉管,鸡血溅出,“道公佬”将鸡血洒在符箓上,这样所有的符才有法力。
        鸡血洒完后,“道公佬”要作法一番,此时所有器乐齐鸣,锣鼓喧天。“道公佬”用新鲜竹叶沾上清水,洒在符上。挥动七星剑转身,剑指公庙门口的花船;时而左手做兰花指,右手持七星剑,悬空在符面上写画,象征性地“画符”时而像拍惊堂木一般将印令拍在供桌上。。至此,颁符结束,游神开始。
(四)“年例”中、游神仪式
   游神队伍主要有:在前面开路的各位“年例”头、“道公佬”、菩萨神轿、高灯(长杆灯笼,莞塘社有四个高灯,高灯上分别写有“莞塘社” “葛麻岭境土主尊王” “庙主冯罗二位大人” “仙齐版碧二位大王”。)、浪伞两把(即是罗伞,类似华盖,但是颜色主要是红色)、花船、铳炮、长喇叭、唢呐、锵、锣鼓、狮班、军乐队、三角彩旗等。这是以往游神的队伍序列,近几年因为公路修得好而且图方便,游神人员全部上车,菩萨用三轮摩托拉,其他人则坐上货车。这样提高了游神的效率,但是失去了往年游神长队伍所有的威武。尤其是彩旗,以前各户需派出一个小孩在游神中“扛旗(当旗手),游神队伍蜿蜒数里,颇为壮观。
        菩萨被安放在三轮摩托上,摩托车厢上坐两人,扶好菩萨。其余人员与器具分坐在敞篷货车上,所有车斗插上彩旗。各个村民小组的组长要骑着为车队引路开道。车队浩浩荡荡向钟台进发,沿途村民遇到游神车队都要鞠躬作揖拜神,或者鸣放鞭炮敬神,公路上的其他车辆都要为游神车队让道。游神自东北向西南方向依次到高岭、池文塘、竹兜岭、梨木巷、低二、低一、旦九岭、坡元岭、梨竹山、竹山坡。各个村民小组设一个钟台,钟台一般选在村中的宽敞平地,菩萨到各个钟台接受敬神的仪式叫做摆钟。
   到达钟台之后,先是铳炮燃放放三下,然后接神的鞭炮可以点燃,村民双手握香,鞠躬作揖拜菩萨。烟雾缭绕中,菩萨被搬下车,供奉在八仙桌上,坐东面西。八仙桌前方摆放香炉,香炉前方是众多的供品桌,一般两户人家共用一张供桌。供桌正前方是一供桌上摆的供品主要有:鸡,摆在供桌最前面,鸡头摆正面向菩萨,鸡嘴中衔有一封利是(红包)。鸡后面是三杯茶、五杯酒,有“茶满酒半”的说法,即是茶要倒满,酒半满。茶后方的供品不规定,一般有水果,橙子,柚子等,还有饼干糖果等。也有村民会在供桌两旁绑上带叶的甘蔗,寓意节节高。村民从家中装供品带出来的“茶篮”则整齐摆放在八仙桌下。供桌前铺好两张新草席,给“道公佬”喃祝文和村民拜神。草席前更远的地方则停放着花船。村民稍作拜揖之后将手中的香插到香炉里。香炉每到一个钟台,都会被插满香,到下一个钟台,可以将上一个钟台所插的香拔出来,腾出空间。插好香后,摆钟正式开始。(钟台的示意图如下)

(五)“年例”中、摆钟的程序
1、醒狮,军乐队表演,武术表演
        为增加游神的节日喜庆气氛,每个游神队伍都有醒狮队,军乐队和武术队随行,到各个钟台表演。简单的南拳,观赏性不是特别高。
2、拜神
        醒狮等表演节目之后的拜神是重要的环节。拜神要用到两张草席,每张草席可容纳两人跪拜,拜神时唢呐手在旁边配乐。拜神时两人并排离站立离草席大约一步远,先双手悬空往额上抹一下,象征理一理仪容,站在草席左边的迈左脚(站在草席右边的迈右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腿跪在草席上,同时双手撑地,撑在草席上的双手要求四指并拢、拇指外张形成一个角,这个角所在平面与草席平行,向前迈出的腿收回来与跪下的腿并齐。跪下之后叩头三次,额头触到草席,再站起来,站起来的收腿步骤要求与跪下相反,三跪九叩之后结束。一起拜的两人转身相对而立,双手抱拳作揖,同时膝盖微弯一下,表示向对方问好,要说些身体健康、恭喜发财等祝福语。至此,个人拜神结束,转身离开。
        拜神的次序也有讲究,一般按照“先男后女,先长后幼”的原则,也就是说族中的男性长辈最先拜,年轻的女孩子最后拜。男丁拜神时按习俗应该先按照字辈排序,字辈相同按照年龄排序。低水村的字辈沿袭在福建莆田所有的24字辈[         福建莆田林氏廿四字辈:宏文崇学 应隆昌明 道召立德 举善进良 显宗华国 继世传芳
],目前村中男丁最长辈分为“良”字辈,最少为“继”字辈。现今村民们已经不十分重视辈分的排列,因为有些家长给孩子取名已经不使用字辈,况且年纪大辈分低或者年纪小辈分高的情况也有很多,所以拜神主要按年龄排序。但是要严格遵守先男后女的原则,即使是年纪较长的女性,也要等全部男丁拜完才能拜。
3、抢添丁炮
        添丁炮,顾名思义,上一年添丁的家庭要在拜神之后燃放一个添丁炮贺喜。添丁炮由一个大炮头和一截烟花组合而成,烟花在上,炮头在下。人们一般会在烟花棒上绑一个红包。燃放时点着烟花,烟花燃尽后会自动点着下面的炮头。炮头炸开,人们在飞起的纸屑中争抢烟花棒。抢到添丁炮的人将烟花棒还给主人,自己将红包拿走。在燃放添丁炮之前,有一个还炮的环节,即是上一年抢到添丁炮的人买来一串长鞭炮燃放,以表达对上一年自己抢到添丁炮的主人还有菩萨的谢意。如此有来有往,象征本村子嗣延绵,人丁兴旺。也有人称改炮作发财炮,以表达他们添丁又发财的景愿。
4、喃祝文
        喃祝文之前有一个收“路头路尾冤魂”的环节,“道公佬”穿好道袍,跪在草席上,喃文超度并降服各路冤魂,以纸钱收起冤魂,包好,塞进一节竹筒里。之后才喃读祝文,祈求本村境土清平,国泰民安,人兴财旺。祝文事先已由“年例”头拟好,祝文上有全村男丁的名单,村民们则围上来仔细听“道公佬”念,因为要是漏掉或者写错自家孩子的名字,这一年将得不到菩萨庇佑,很不吉利。祝文念完,给“年例”头烧掉,以告知菩萨,因此笔者没有找到低水村的祝文原本,通过“道公佬”林显聪找到其他村的祝文复印本,可供参考,如下:
今为:
    广东高州府茂名县(注:旧时茂名属于高州辖下)人氏住址云露社田鸡院所新安镇山土主社下奉道为春祈“年例”迎祥集福
        当年头首 梁洪泽 梁洪万 梁洪兵 梁桂通 梁洪维 梁洪艺 梁洪芳 梁洪新 梁洪基 陈天华
        次首 梁耀洪 梁耀晃 梁锡昌 梁锡槐 周全芳 陈德昌 刘茂芳 李瑞球
        合社众等同诚上干圣听言念众等生居社内共住屯  感
        天地以生成沐神明而庇佑再念众等今则越今鸿钧转运三阳开泰万物颁新
         由是一年之美景欣逢丽日以良宵须当请节率众同诚今月十五日仗士修奉
        正一春祈“年例”弥灾逐疫迎祥集福醮功一宗上叩境主列圣下祈默佑等因今则门首起遣今庚岁分瘟火疫部
        百径一切邪徒逐名点齐押上花船斥返天界 庶得境土清平人安物阜福长灾消老增上寿少降弄璋螽斯
        衍庆瓜瓞绵长 官非不染 火盗无干 父安妇乐 为此具上闻者
        (全社男丁名单)
        右(上,祝文竖行排列)谨具疏文上申
        雷府三司三案天官
        本境田鸡院所新安镇山土主万寿尊王
        紫英太奶土垢夫人   北方真武玄天上帝
        五显通灵华光大帝  高凉郡主冼太夫人
        合殿旗头官班圣聚
        恭圣
        圣慈 俯赐
        洞格 谨疏
        公元壬辰年正月十五日
        具疏文上申
       
5、打杯珓
       
         喃完祝文,是打杯珓环节,打杯珓是钟台活动中的高潮部分。 杯珓是“道公佬”使用的一种占卜道具( 由一个长约一分米的竹节劈开两边而成, 有阴阳天地之分: 竹的外表面向上是阳, 反之则为阴) 。用这种道具俗称“打珓”是与珠三角的“掷圣杯”相类似的一种仪式。“道公佬”或跪在草席上,或走到花船前,手持七星剑,往上抛出杯珓,从落地后杯珓的俯仰观看卦象: 两块竹片内表面都向下叫做“阴珓”, 两块竹片的外表面都向上叫做“阳珓”, 两块竹片一块外表面向上一块内表面向下则叫“圣珓”。要连续打出这三种珓, 顺序则不限, 这样才算“打转珓”, 表示菩萨满意了, 妖魔鬼怪也已给制服了。如果竹片竖了起来则是不好的预兆, 叫做“立木珓”, 道士要立刻把它们踢掉, 表示消除不好的事情。“打珓”是要看运气的, 一定要抛到出现“打转珓”时, 菩萨才能离开。此时, 要锣鼓喧天, 锵、喇叭等齐鸣, 振奋人心, 各人精神也高度紧张, 各环节的队伍都已整装待发, 准备离去。要是很多次都没能打到“圣珓”,村民会认为菩萨不眷顾这本社,会纷纷作揖祈祷,同时派一名年轻人捡起杯珓,到菩萨面前跪拜,再交给“道公佬”继续打。一旦打转珓,众人一起"噢”一声欢呼,心里面的石头落地了。“道公佬”收起道具,以及在这个钟台收到的“路边冤魂”,放进花船里面,才在鞭炮声中离去。村民烧完鞭炮之后收好供品离开,一个钟台的摆钟才真正完成。
(六)、“年例”中、游神后
    低水村这十个这样的钟台,各个钟台的程序基本一样。如果哪个钟台生产队的人多,则在拜神和喃祝文的时候需要花较长时间。在最后一个钟台,一般都到了傍晚的六点多,这个钟台结束之后游神队伍还不能马上离开,还有一个封船仪式。这一天花船在各个钟台收压了不少路头路尾的孤魂野鬼,要在结束游神之前将船封掉。封船仪式仪式由“道公佬”一人完成,花船端正停放在空地上,前面摆放一张凳子,凳子上摆有三杯茶。“道公佬”手持七星剑,口中喃着经文,同时挥舞七星剑,时而用青蛇舌头沾茶水洒在花船上,时而剑指花船。封船时所有的器乐也齐鸣,类似颁符的环节。花船最后会在择夜被押到河边烧掉,应验了花船上的对联:清风相送它方去,洋洲条路去安身。
        封船之后,游神的人员回庙,在菩萨进庙之前,要先抬着菩萨围着公庙转三圈,之后再抬进公庙中放归原位。“年例”头已经备好晚饭,参与游神的人吃饭之后领到自己的“工资”后可以离去。“年例”头则要等其他人都走之后将公庙打扫干净方可回家。“年例”不仅是民间信仰活动,游神之后村民会在家中设宴招待来“睇“年例””的亲戚朋友,这叫“吃“年例””,晚上村中还有粤剧、歌舞团表演表演等文艺活动。
        二月初二,道公佬到大王庙去勾销“年例”。大王庙的位置是当初林氏先祖从福建莆田迁过来本地时第一个落脚的地方,从此决定将村落建于此。
三、“年例”的聚与散
        “年例”活动始于明朝,盛于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其他民间信仰活动一样,因为反封建迷信的需要而受到打压。据村民林汝良回忆,大概“从公社化体制下放到分单干,低水佬都没正经做过“年例”,中间试过有两年做,但是大多数时间都管得好紧。我记得有一年正月十八大队干部查,连家里面敲纸钱印的章都没收了。”苏华英回忆说:“抓得紧的时候,如果发现你家里面杀鸡拜神,大队干部就在批斗会上点名批评,甚至有时会抓你来批斗。在哪个环境,还有谁敢做“年例”?拜神都不敢啦,莫讲游神。”低水村分单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年例”可以重新做,恢复之初的“年例”,所依的例还是完全按照解放前的例。公庙菩萨出游,逛村巷,基本每一户的门口都会经过。曾经当过村长的林显爵说:“低水毕竟是一条大村,不可能像其他小村场一样菩萨可以入到每家每户,可以游多几条村巷就不错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到珠三角打工或者做生意,“年例”期没有和春节假期重合,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一般不会回来做“年例”,只有做生意的人会回来。据“生意客”林显逢所讲:“一个,正月十八,工厂的都开工很久了,我们做生意开始到淡季,他们想买东西的已经在回厂的时候买了。第二个,趁着冷清,回来拜一拜菩萨,拜林雄太祖,祈求猪笼入水(广东话歇后语,意思即是财源滚滚)咯。”人少是“年例”的例要改的首要原因。林显秀说,“后生仔不回齐,找人轮流抬菩萨都欠人手。”有学者对年例的变迁有以下描述:“
        游神队中吹乐器的人才已越来越少, 人才的流失若持续下去, 可能会再没人继承这些古老的技艺……年例期间的公众娱乐——粤剧、木偶戏等越来越失去市场, 再加上木偶戏本身做戏的形式古老,内容陈旧, 唱腔不时慢吞吞的……到戏棚前看戏的大多是老年人; 农村的居民虽然相信年例会一直做下去, 但也承认年例的传统仪式已越来越被简化了, 在城镇的有些地方, 年例甚至只剩下“吃”这一项目; 年例过去最吸引村民的一点——“热闹”的气氛更在悄然地变淡, 人们普遍认为过去做年例更热闹,。”[ 蒋明智 吕东玉、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 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
        其次,村民的心态变化也是“年例”改例的重要原因。2011年“年例”是与以往差别最大的一年。其中最大的变化是游神由原来的日夜两次改成只游一次,夜晚的游神取消了。较之以前的“年例”,“年例”由原来的主要的求神拜祖变成现在的主要是想亲朋好友聚一聚,我们会问村民这么一个问题:你信这个世界上有神鬼吗?如果没有,你为什么拜神?民间信仰基于相信有鬼神之说,即使是祖宗崇拜,也是将祖宗神化,如林雄太祖。“落神婆”李丽清所落的神,就是林雄太祖。所谓落神,即是神降落附体在落神婆身上,借落神婆之口将神谕告诉给落神的人听。笔者曾经做过旁观过李丽清的落神。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6日到8月20日,李丽清一共落神11次,平均每四天就有一人来问神,有不少是从茂南区赶来的,其中有个来自茂南区公馆镇六春香村的妇女说:“听说林雄太祖很灵,我们就过来问一问家宅。”关于林雄太祖的事迹在附件,在此不详述。60岁以上的受访者,大多相信有鬼也有神,做过村长的林显爵坚信这个世界上有鬼“我记得得在生产队时候,曾经和大壆村的村长陈兆昶在大队礼堂争过,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他说没有,我说一定有。”40岁到60岁之间的村民大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但是有没有鬼说不清楚,20岁到四十岁的村民也多相信这个世界有神,但是不信有鬼。虽然他们相信有神,但是当问到他们拜神的目的是不是求神保佑时,绝大多数村民都答以:“大家拜,我也拜”。他们怕讲得太明白,神心就不诚了。
        如今的“年例”大有从“做“年例””转变到“吃“年例””的倾向。“以前做“年例”,请亲戚朋友吃饭不是规矩,他们都是过来看游神拜神的。既然是喜庆的日子,他们又过来了,自然要请人家吃饭了”村民林金良说道。如今,请客吃饭在做“年例”中越来越重要,经济条件好的村民甚至会请厨师来做菜,大摆筵席。村民林显逢说:“现在这个‘皇帝’做得好,大家生活条件好了,大家高高兴兴聚一聚好过花时间日游夜游啦。”村民们普遍抱怨游神两次太辛苦,十个钟台,从晚上七点开始游,要到第二天凌晨四五点结束。与此同时,白天游神摆钟的活动也简化了,以下是游神的对比。
        1985年和2012年“年例”游神对比
比较项        1985        2012
游神线路        绕村巷,经过多数人家门        走公路,径直到钟台
抬菩萨方式        人抬        车载
游神次数        白天黑夜各一次        白天游
有无彩旗队        有        无
钟台数        13        10
游神一次耗时        11        9
烧花船的参与方式        道公佬烧,村民围观        村民不围观
       
        不过,也有村民对这种变化表示担心。“我们这样搞是开心了,省工了,不知道菩萨高兴不高兴呢?(陈燕玉,女,52岁)”“我曾经在菩萨面前誓过愿,这些事情都是那些后生仔搞的,我在开会时本来就不同意这样乱来。我们阿公阿祖留下来的例,本来应该怎么搞就怎么搞的嘛。(林显耀,男,64岁)。”人家《关注》都有讲,我们茂名的“年例”从做“年例”变成了吃“年例”。这样搞“年例”同单单请客吃饭有什么区别呢?(林日宗,男,48岁,《关注》,即广东电视台《今日关注》栏目,曾经报道过茂名的“年例”)。”总体来看,表示这种担忧的村民不多,在受访的38人里面只有人6表示这样改“年例”的例不好,而且都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表示没关系或者说不清的有11人,剩下的21人都表示这种改动很好,方便群众,其中也是以40岁以下的需要抽时间回来做“年例”的中青代为主。
   
四、结论
        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来为民间信仰定位, 上溯其源, 往往追及太古。它的历史要比任何一种创生性宗教都更为长久。无论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 本质上都是原生性宗教的“改革者”;而民间信仰,却是原生性宗教的“继承者”。[ 金泽,民间信仰的聚散现象初探,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在“万物有灵论”的作用下, 原生性宗教中的自然崇拜比较发达, 天地日月, 山川河流, 风雨雷电, 皆有神灵。民间信仰继承了这些自然崇拜的一部分,比如低水村的土地庙就在村中的一棵大榕树下,这棵榕树已经成为土地庙的一部分。根据金泽的民间信仰聚散理论,民间信仰的“散”源于外来民族的的征服,以及本民族的社会分化等,原本占主导地位的氏族—部落宗教分化演变成为民间信仰,这就进入了“散”的路径。民间信仰虽然有时依附于后来的家族组织和村社组织,但是就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而言,已经不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低水村年例的变迁,一方面来自国家政策的直接驱动,另一方面就是低水村内的的社会分化,剩余劳动人口外流直接导致年例的改例。
        低水村的村民为了方便,渐渐改变的“年例”的风俗习惯。他们固然没有考虑到这些改动会有这么深远的影响。如果将位居社会主导地位的宗教、民间信仰和民俗作为三个不同的层面。那么民间信仰在“散”的路径上可以一直走下去演变成一种民俗。正如“年例”这个节日,其对于多数村民来说,其主要的内涵由原来的敬神敬祖、消灾祈福变成了亲朋戚友团聚求乐,其“宗教性”日益淡化。有些观念和行为慢慢地走向民俗,更不要谈其中的意识形态功能了。人们依旧求神拜祖,但求神拜祖的目的已经不具有意识形态的需要。如果不深究,没有人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年例”的例越来越简单,游神摆钟的程式越来越简单。这正应了民间信仰的“散”不知始作俑者之规律。
        低水村“年例”的聚散反映了当地鬼神信仰的变迁,鬼神信仰的变迁反映了当今经济挂帅的社会大环境。据考证,年例最初的目的是驱鬼辟邪,因为古时岭南百越湿热多雨,又多山岚瘴气和蚊、蝇、蛇、鼠,一到仲春时令,就会发生时疫瘟症,祸害人畜,不只妨碍春令耕作,人畜性命也岌岌可危。[ 吴汉林、谈年例的渊源与展望,南方论刊2010年第9期
]之后逐渐演变成祈求境土清平、国泰民安。而如今村民拜神敬祖的主要目的是求财,希望祖先和神灵保佑发大财。年例动机的变化自然影响到年例仪式的改变,村中的年轻人匆匆赶回来过年例,那么年例的仪式当然是简单一点好,让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亲朋戚友相聚,求开心。这种变化是民间信仰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做出的。虽然民间信仰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因需而变 使得年例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只要有年例的存在,就证明有利于它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个土壤就是民众的需要,只有有一天低水村的村民觉得有做年例的需要,这种因为有了年例才有的心理安全的需要,求财求平安的需要,年例就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所以我们相信,像年例这种民间信仰,即使会一路“散”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