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兰州老城门“背后”的故事(图)

兰州老城门“背后”的故事(图)

稿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2-07-12 08:57

                    兰州老城门“背后”的故事

                            兰州老城门。资料照片


                                    清同治年间的黄河浮桥。
  明清时期,兰州城几经扩张,终成规模,到清道光年间,已经形成了一面临河,东、南、西三郭护城的城防结构。随着历史的变迁,昔日的城郭早已退出人们的视野,但一些城门的名字,却口耳相传地留存了下来。
  萃英门、广武门、双城门、安定门、小稍门……如今,只剩下这些名称默默诉说着这座城市那些远去的故事。外来者每每听到这些熟悉却又陌生的名字,总会生出些许的疑惑,然对于老兰州而言,又未免多出些怀念,多出点模糊的怅惘。
       萃英门后的近代教育
  大概,萃英门算是人们比较“知其所以然”的门了。
  “这里以前是举院,甘肃考举人的地方,那几个字就是左宗棠题的。”张师傅指着“至公堂”的牌匾自豪地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兰州人,这几天陪着亲戚在兰大二院住院,得空了就独自跑到这个小院子里,躲个清闲。
  甘肃贡院的旧址上,只剩下至公堂静静地缩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虽显得有些低矮,却也不妨碍人对着它肃然起敬,在老旧中透露出一股威严。
  一对年轻的夫妇带着女儿认真地辨识着木柱上早已模糊的对联,父亲柔声说:“这就是老兰大的地方。”说起萃英门,他们都很肯定地朝四周一指,“就在这一片,举院的门。”
  萃英门与甘肃贡院密不可分。
  光绪年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有感于甘肃士子前往陕西考试费时费力,就向朝廷奏请“陕甘分闱”。
  “那时候交通不便,经济条件好点的也只能坐驴车、马车,从敦煌等地到陕西最快也得三个月,而对家境贫寒的士子来说,去参考都有困难。”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金钰铭说。陕甘合闱时共取62名举人,但绝大多数都是得天时地利之便的陕西士子,对甘肃士子很不公平。分闱时左宗棠奏请40名,朝廷批准了30名。
  朝廷准奏后,建成了甘肃贡院。
  “当时那地方就是黄河边上的芦苇滩涂地,全部垫高后才做了地基。”金钰铭说。
  贡院建成后,可同时容纳3000人考试。人们习惯上称之为举院,至公堂前面仍然立着一块上书“甘肃举院”的碑刻。“应该是贡院,实际上就没有‘举院’这说法,可能因是考举人的地方,人们就谬传了。”金钰铭说。
  吴可读曾协助左宗棠建造甘肃举院,又应其之邀撰写了一幅长达192字的楹联。金钰铭说,萃英门得名可能与此联有关。萃英门,取的便是荟萃精英之意。
  从甘肃贡院里,确实走出过不少有影响力的人物。被誉为“陇上铁汉”的安维峻,编纂《重修皋兰县志》的张国常,求古书院山长天水刘光祖,重修五泉山的刘尔炘,兴办实业的河州邓隆等。
  贡院建成不久,就逢着了清末新政,科举取消,该地也改为学堂,成为甘肃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后来,原址上又兴办过实业。
  萃英门的牌匾不幸在军阀混战中遗失,迄今未见其踪迹。
  萃英门名字却一直留存下来。
  时至今日,“萃英”二字对兰大人来说,仍然有着特殊的意义。
  兰大榆中校区的白虎山,兰大人呼之为萃英山,学校网站有萃英在线、萃英视点,本部前有萃英大酒店等,而兰大的文化,他们习惯上也通称为“萃英文化”。
  桥门后的阡陌交通
  桥门,大致在今中山宾馆附近。
  桥门是位于西城门外黄河边上的门,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兰州当时在西北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今中山桥南面东侧附近,可以看到兰州市人民政府所立的“明·镇远浮桥旧址”的石碑,碑后刻有浮桥的基本介绍:“明洪武八年(1375年),始建于城西十里处,洪武十九年(1386年),兰州卫指挥佥事移建今中山桥下游处……”
  选黄河水势稍缓、河床较窄处,在河面上以二十四只大船连贯,上面铺上木板,浮在水面上,南北两岸竖上两根大铁柱和六根木柱,用来固定铁索和大绳。建成的浮桥可供车马通行,还曾保障了军队的往来,粮饷辎重的运输,当时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浮桥建成后,成为连接酒泉、张掖等河西诸镇的重要通道。鉴于该地的重要性,特在该地辟开一城门,取名叫桥门。据金钰铭介绍,明朝时,设有专门的河桥巡检司。在桥南离城80步的地方,建筑一座小城,斜长数丈,正对桥头,戍守河卒,严查来往客商。
  桥门发生过一些足可称道的事,在当时颇有声誉。金钰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时对茶叶运输管制十分严格,不允许私营,官方运输也要有专门的金牌。朱元璋时,有一个驸马私自雇了几十辆大车拉着茶叶前行,过桥门时被拦住,驸马亮出身份,要求放行。守门的人称“什么人都不能过”,不肯通融。驸马气极,把守门的小卒打了一顿,扬长而去。
  河桥巡检司的人托皋兰县衙门告到甘肃巡抚,再一层层直告到殿前。朱元璋十分生气,嘉奖河桥巡检司,而赐驸马自尽。
  此后,桥门的名气就更大了,地位也显得愈发重要。
  有一年,中亚的撒马尔罕派遣500多人的使团到明朝觐见永乐皇帝,到沙井驿休整时,派三骑前来更换通关文牒。桥门的人十分重视,飞报金城关。为了显示天朝气度,当时全体士兵皆出列。
  后来,为了接待外宾,还专门在河边建了“万国舫”。
  黄河铁桥建成后,浮桥丧失其功用,桥门也渐渐废去。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汽车通行方便,桥门终被彻底拆除。现在,在桥门的旧址附近,看见桥门大厦的身影,常有人会纳闷地问上一句:“为什么都要叫桥门呢?”
         小水门后的生活回忆
  今静宁路北口附近,明代开始曾有过小水门,城门朝北,面对滔滔黄河。
  每天的早晨中午和下午,到了特定的时刻,这里就开始热闹非凡起来。
  人们或挑着大木桶、或赶着毛驴车,还有人拉着小车前来,走到河边将所有的木桶装满,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不久之后,大街小巷就开始响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跟卖牛奶的一样,他们大概划好地界,挑着水担子到了门口,吆喝一声,帮主顾家把水倒到缸里,也有的是一小桶一小桶地量着卖,价钱都是议定的,很相宜。”张师傅比划着当时卖水郎的样子,那样的往事,他曾经听爷爷和父亲讲过许多回,每次回忆起来,都觉得有种莫名的乐趣。
  金钰铭说,小水门是兰州唯一不安门台子的城门。
  “明朝时是有的,清代就把横着的木台取掉了。”他说,“主要是为了方便,安着木台子水车不好进。”
  金钰铭介绍,小水门最初的开掘,可能与肃王府脱不开干系。兰州人以往是在水北门取水的。肃王府在靠近水北门的地方,安置了一个大水车,满足整个王府的供水之用。但是那时因为洮河冬季结冰,黄河会有冰汛,冬天天寒地冻的时候,水车也会一起结冰,没办法运转。明后期,为了方便肃王府砸冰取水,就近开了小城门,即小水门。
  后来,兰州城墙拆除,小水门也失去了其功用,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退了……
  “门”后的峥嵘岁月
  广武门,听到这个名字,许多人脑海中能想到的,已经只是一处公交车站了。“其实兰州的练兵场、教场就设在那一带。”金钰铭说。
  广武门的说法古来已有,但它曾一度被称为新关门。“那时候关口上的门都可以叫关门,大概是新修了城墙之后为了区别于以前的关门就叫了新关门。”金钰铭说,“清重修此门时就正式定名为广武门了。”
  广武门和小稍门、安定门等一起,是兰州八大城门之一。
  小稍门位于今庆阳路与静宁路什字西南,是为方便人们从西南方向进城而建。安定门位于今白银路与双城门之间偏南,还叫永康门,寓安宁康定之意。它位于当时内城的正西南角上,距离内城腹地也很近,战略地位很重要。
  城门后面,一般都蕴含着自己的文化寓意。
  双城门大概是最容易被人误解的“门”了。
  “双城门?是哪两个门?”曾听到人这般议论。
  金钰铭说,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双城门还真不能算城门,“就是抗战时期在永昌路南端的内城和外城城墙上各开的一个洞”。许多兰州人都听祖辈父辈讲过当时“躲警报”的情景: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飞机经常轰炸兰州,每次听到警报,就有人组织居民疏散,人群涌动,穿过新开的内门和外门。城门开得很简易,就是拿砖砌成门洞形状。久而久之,他们就将它叫成了“双城门”,并一直流传了下来,知情的人念起了,总带种亲切感。
  随着历史的变迁,在旧城改建的过程中,城门渐渐地消失,连带后面的故事也变得不为人知。那些“门”,也和其它诸多老地名一样,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
  也曾有人在听过一些老地名后上网搜索,希望能解开谜团,可惜相关资料并不多。
  金钰铭说,依现在的条件,还没有把众多的资料挂到网上,他们希望又朝一日能有那样的物力和财力来进行这项工作。“这样也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兰州的历史。”
  提起那些“门”,家住兰大二院附近的赵老先生很有些激动。“那是一种乡土情结,听着就让人觉得亲切。每个‘门’,后面都有着一长串的故事,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和历史底蕴,它们曾经与人们的生活和这个城市的命运紧密相连,可以追溯出这个城市的根。”
  -本报记者岳超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