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文化:能否拥有更大的舞台

民俗文化:能否拥有更大的舞台

2012-03-12 10:48:50     来源:湘潭在线-湘潭日报     记者: 曾佰龙     编辑:熊龙英     
  湘潭的民俗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湘潭的山歌、剪纸、折纸、皮影戏、舞龙灯、赛龙舟等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湘潭民俗文化特色。湘潭的民俗文化在保持乡土特色的同时,如何加速发展呢? 3月7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市民俗文化学会理事长李翠平与我们一起探讨湘潭民俗文化的发展之路。
  记者:湘潭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和民俗文化学会(以下简称民俗民协)在过去几年做了哪些工作?
  李翠平:在市社科联和市文联的领导下,民俗民协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具体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果:一是涌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民俗民协领导下完成的著作有:李跃忠的《影戏》,吴升平的《湘潭特色纸影戏》,鄢光润的《湘潭古代职官类释》、《湘潭姓氏源流》,李跃忠的《演剧、仪式与信仰——中国传统例戏剧本辑校》,文鸣的《湘潭历代诗词选》等等。论文调研报告有:前任民俗民协主席郭兆祥的论文《中国梅山文化研究述评初稿》,这篇论文是2009年11月“第五届中国梅山文化研讨会”主要文件之一。文鸣的《试论〈湖湘文库〉整合地方文献资源的创新意义》,李跃忠的《略论陇东道情皮影戏的宗教仪式功能》、《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湖南春节习俗的特点及其变化》、《例戏与“破台戏”之比较研究》等等。协会成员撰写的提案有:文鸣的《关于整治海会寺周边环境与安全隐患的建议》、《切实保障革命伤残军人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等等。二是围绕“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莲文化节”、“省运会”、“辛亥革命”、“建党90周年”等等主题活动,组织协会成员开展了相应的剪纸、折纸创作,作品展出后反响很大。三是开展了“民俗与养生”课题的研究。四是开展了民间艺术进校园活动,协会组织一批优秀民间艺人进入大学、小学校园,进行专题讲座和演出。
  记者:我们今天谈论的主题是民俗文化的发展,民俗文化与旅游该如何结合?
  李翠平: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路子,应该说民俗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潜力很大。
  一年前发生的两件小事对我们协会成员促动很大。有一次,协会组织了剪纸、折纸展览,湘潭剪纸艺人刘月玲的剪纸作品《仕女图》展出后,有一位客商愿意出高价卖下来,最后双方经过讨价还价,这幅《仕女图》以不菲的价格成交。还有一次,2011年全国科普日湖南主会场启动仪式在韶山举行,协会剪纸艺人的剪纸、折纸作品参加了启动仪式的展出,剪纸艺人创作的各种科普剪纸作品吸引了不少游客,有些游客甚至愿意掏钱购买,因为当时活动组委会有规定,这些作品只能送,不能卖,我们的民间艺人就将作品免费送给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这两件小事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原来民俗文化也可以成为商品,走向市场。从此,协会成员都在思考和讨论如何使民间文艺作品走向市场。我认为如果将旅游市场与民俗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可以丰富旅游文化市场,还能激发民间艺人的创作积极性。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作品,我们的民间艺人就创作什么样的作品。这是民俗文化走向市场的第一步。
  记者:现在文化产业是一个热门话题,民俗文化能否形成产业?
  李翠平:民俗文化要形成产业,我想有这样几种思路可供借鉴:第一种思路是民俗文化进企业,协会正在努力组织民间艺术家创作一些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作品,毋庸置疑,民俗文化植入企业产品,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第二个思路是创作具有湘潭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接过刚才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话题来说,我们正在组织民间艺术家就湘潭本地的民间故事、名人的故事、旅游景点等题材进行创作,形成一批具有湘潭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产品,这些产品只要略微包装一下,就可以形成商品。
  记者:湘潭民间艺人的生活和创作现状怎样?
  李翠平: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民俗文化对民间艺人的影响也是如此。我想讲一个胡秀英老师的故事。胡秀英是“中国十大金剪”里排名第一位的湘潭剪纸艺人,她剪的各种剪纸作品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气息。胡秀英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家庭的重担常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但胡秀英曾对我说:“只要一拿起剪刀和红纸进行创作,所有的烦心事都在这种创作中渐渐消融了。”胡秀英并不是个例,协会158名会员当中,有许多会员因为爱好民俗文化的创作,从而改变了生活状态。
  记者:民俗民协团结了一大批湘潭本土的农民诗人,他们与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农民诗人杨成军有共同点吗?
  李翠平: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农民出身,都喜欢诗歌,热爱生活。农民诗人杨成军的报道我看过不少,也读过他的诗歌,他的诗歌感情淳朴、真挚,而且充满了阳光。但是,湘潭像杨成军这样的农民诗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且湘潭的农民诗人多数喜欢创作古体诗词,他们与杨成军一样是农民,他们的文字功底与诗词修养却远远超过杨成军,如湘潭县的一位农民诗人写到:“忽报西风早,窗迎昨夜凉。烟清环古树,云湿孕寒霜。竹浪轻摇碧,槐花渐染黄。高枝传鹊语,欲与细衷肠。”很难想象这首诗出自一个地地道道的湘潭农民之口。
  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写农民诗人的文章,文章提到了“最后的农民诗人”这个观点。我觉得这种提法是不合适的。
  据我了解,中国的农民文艺爱好者这个群体正在壮大。

TOP

http://www.xtol.cn/

有意思的是湘潭新闻网居然用的毛主席的头像作为LOGO....

TOP

标题应该改一下:民俗文化拥有更大的舞台,这应该是一个肯定句,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一定会受益匪浅。

TOP

追问一句:谁受益匪浅?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民俗舞台,一则仰仗时代要机遇,二则打铁须要本身硬。其它倒在其次。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回复 4# 的帖子

这个问题,不知楼主心里预设的答案是什么?个人认为,目前文化研究也好,文化产业也好,非遗保护也好,到底谁受益?政府官员(形象工程,提升政绩)、学者(地位提高了,冷板凳变成了香饽饽)、商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的商机和财富)、民众(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和保护,精神家园得以重建)?这样回答可能比较生硬和客套,向楼主请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