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南彝族民俗

云南彝族民俗

彝 族

服饰--饮食--建筑---婚姻家庭--
生育习俗--葬俗--节庆

 云南彝族分布在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地区,以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哀牢山区、滇西北小凉山一带较为集中。除部分聚居外,彝族一般都以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与当地其他民族交错聚居。

文化民俗

  ⒈服饰

  彝族服饰种类繁多,色彩纷呈,是彝族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具体表现。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按彝族支系及分布地域,可将彝族服饰分为凉山、乌蒙山、楚雄、红河、滇池及滇东南、滇西6种类型。

  凉山型 主要流行于大小凉山及毗邻的金沙江地区。此类型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男女上衣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头顶留一绺三寸左右的长发,四周缠头帕,头帕前端缠成一根椎形长结,高高翘起,彝语称“兹帖”,汉语叫“英雄结”。有的左耳戴密蜜蜡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和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未婚姑娘戴各式头帕,着裙,育后戴帕或缠头帕,皆为黑色;妇女双耳皆佩金、银、珊瑚、玉、贝等耳饰,重颈部修饰,戴银领牌;下着用多层色布环绕拼接而成的百褶裙,往往长可曳地。其衣饰的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织品为主,喜用黑、红、黄等色,其工艺可用挑、绣、镶、滚等多种技法,火镰、羊角、蕨芨草等图案是其传统纹样。

  乌蒙山型 流行于昭通地区的镇雄、彝良、威信等县。此类型服饰过去多以毛、麻织品为主,现多用布料,色尚黑,多为青、兰色。其基本款式为大襟右衽长衫、长裤,缠黑或白色头帕,系白布腰带,着绣花高钉“鹞子鞋”。男子服装无花纹,出门时常披羊毛披毡。女服盘肩,领口、袖口、襟边、下摆及裤脚均饰彩色花纹及组合图案,汉语称“反托肩大镶大滚吊四柱”,头缠青帕作“人”字型,并戴勒子、耳环、手镯、戒指等银饰,婚后则以耳坠取代耳环,系白色或绣花围腰,身后垂花飘带。个别地区彝族妇女着短衣长裙。

  楚雄型 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各县及邻近地区。此类型女装的基本款式是上穿右衽大襟短衣,下着长裤,花饰繁多,色彩艳丽。工艺以挑花、镶补、平绣为普遍,图案以云纹和马樱花一类的花卉为主,多装饰在上衣的胸前、盘肩等特定部位。妇女头饰繁多,大体可分为包帕、缠头、戴绣花帽三类。男子着短衣长裤。服饰日趋汉化和时装化,但仍有不少地区还保留着披羊皮褂的习俗。滇南红河水系区域一带的彝族服饰纷繁多彩,男装各地基本一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款式各异,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遍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服饰色调极浓,并贯用配套的对比色,鲜艳夺目,装饰性很强;图案几何纹次之。

  滇池及滇东南型 主要流行于以昆明地区、文山苗族壮族自治州及同这两个地区相邻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区。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个别地区着裙。男装上着对襟,外套坎肩,下着宽裆裤,有的还扎绑腿,头包黑巾。服装衣料多以白、兰、黑为底色,装饰以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工艺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昆明地区部分彝族青年妇女,头戴“鸡冠帽”,以形如鸡冠得名,帽上用大大小小各种银泡镶绣而成;老年妇女一般挽发结。圭山一带未婚妇女头饰布箍,在双耳部位缀一对三角形绣花布饰,脑后吊一束串珠垂向胸前。弥勒及路南部分地区彝族妇女以双辫缠头、包黑巾,留一束头发垂于脑后,以珠串、银链、贝壳、绒线花色为头饰。文山、西畴、马关、富宁等部分地区妇女头包黑巾或顶花帕,头饰简单,而丘北、开远、泸西等部分地区的妇女头饰较为丰富,饰品有银泡、绒线球、花和贝壳等。

  滇西型 流行于云南西部的大理、思茅、临沧、保山等地。妇女上装多为前短后长的右大襟衣,下着长裤,系围腰,套坎肩。头饰有戴布帽、包青帕、串珠、五彩缨络等饰品。过去男子穿右衽大襟长衫,宽裤脚,腰系布带或皮兜肚,现在多穿时装。



  ⒉饮食

  彝族一般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由于山高气候寒冷,农作物只能种耐寒的荞麦、玉米、马铃薯、燕麦等。因此,荞麦、玉米、马铃薯是多数地区彝族人民的主食。滇南红河两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故当地彝族以大米为主食。滇中和滇南部分地区的彝族有的虽也食大米,但不是主食。

  副食品方面,多数彝族地区蔬菜极少,以大小凉山彝族聚居区而论,除黄豆及萝卜之外,其它蔬菜栽种极少。有客至,量其尊卑分别以“多啦巴”及鸡、猪、牛、羊作招待。“多啦巴”是将黄豆磨成浆,连粕加酸菜煮吃。客就位后则杀牲以献,并将牲口牵至客前以示专为敬重客人而杀。杀牲皆不用刀,而是用手捏死或用木榔头捶死,故称为打牲或领牲。其手法极敏捷,往往牲未死而皮已剥,肉是大块大块一锅煮,俗称“砣砣肉”。食具通用木碗、木盘、木盆、竹箩及木勺。木制食具分有漆和无漆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凉山地区盐最贵,食物中很少用盐,多用木香子及辣椒为作料。

彝族极喜欢饮酒,无论男女老少皆饮。种类有烧酒、米酒、高梁酒、包谷酒、荞子酒等。每逢婚丧节庆或宾客光临,都要摆上酒。有的地区有歌伴舞的习俗。至今,彝族节日联欢,还完整地保留着盛酒于碗,一人捧酒,数人吹笛、吹葫芦笙、弹三弦、弹月琴,歌舞至客前,以笙推酒敬客之习俗。

多数彝族地区有饮茶的习惯。在漾濞县山区彝族中,流行一种被称为“三道茶”的饮茶方式。三道茶分别为“迎亲茶”、“叙苦茶”和“散闷茶”。

  彝族喜吸旱烟,系用烟叶揉碎,置烟斗中抽吸,烟斗为泥制或石制。


 

  ⒊建筑

  彝族住房,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土木结构的瓦房,一种是土掌房。

  大小凉山及内地彝族多为瓦房,建筑结构与汉族农村房屋相似,但因彝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寒山区,房屋一般比较低矮。红河两岸彝族多为土掌房,墙系舂土墙,土中夹沙,比较结实。房顶用圆木作桁条,上铺树枝,树枝上用胶泥与牛粪拌合铺平。山区难于找到打晒粮食的地坪,土掌房即可替代打晒粮食的地坪,故有的人家天井只留一小洞。

土掌房一般有四方,有的是三方一墙。瓦房有的有院墙,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开有大门,一般作厨房及客房。靠壁左侧,设一火塘,塘边立石三块成鼎形,支锅其上,称为锅庄。火塘用以做饭、烧茶、取暖及照明。火塘中的火终年不灭,家中老幼常围火而坐,共叙天伦之乐或唱着彝调欢乐过日。民族历史和口头文学常在火塘边传播,故火塘便成了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火塘也是接待亲戚朋友的地方,客人的饮食起居,皆在此处。围坐火塘,尊卑长幼各有其位置,靠墙壁一方,正中为客座,最长者居中,余则依次排列左右;靠堂屋一侧为下方,位最卑,一般为娃子位;火塘左侧为主人位,客人不能坐,若有逾越,被视为有意欺凌;主位后面的墙壁为主人供奉祖宗灵魂之所;正室左侧一间为主人的内室,外人一般不容入内;右侧一间为牛栏及养猪、羊场所。锅庄禁止人踩踏跨越,否则认为不吉,犯者必遭奇辱。锅庄上方,以篾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烘烤粮食或野兽肉、蒜头、花椒、辣子等。金沙江沿岸一带的彝族,在林木稀少的情况下,利用当地盛产的红茅草建筑茅草房。楚雄、南华、大姚、永仁、武定等县山区的彝族住房,多用木片代替瓦片,俗称“闪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彝族殷实之家,多建造土木结构的瓦房,一般为两层楼,屋基用五面石砌成,墙用石砌,或以砖石砌边,中间砌土基。此种房屋的建筑结构,与汉族、白族建筑结构相似,有“三方一照壁”、“四合五井天”、“走马转角楼”等数种。若是三方一照壁两院排列组合而成的,叫“玉连环”。在其左右或前后,各建三层碉堡的叫“双合印”。若是“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两院前后叠合组成,前有照壁,内建池沼、拱桥、亭台、林园四角明暗堡,深宅大院、富丽堂皇,叫“连升三级”。过去滇南彝族地区,因土匪出没,村寨之间、宗族之间或各种割据势力之间纷争较多,常有械斗发生,故村寨有寨墙、寨栅、碉堡。

彝族实行幼子继承权制,婚后仍与父母同住,继承房产,长子、次子婚后,则须从祖房搬出,另建新房居住。



  ⒋婚姻家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由于彝族分布地区和支系不同,各地社会和经济形态的差异,以致在其婚俗中地域性表现得特别突出。彝族社会的婚姻制度主要是一夫一妻制、同族内婚、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姨表不婚、姑舅表优先婚、转房制、一夫多妻制。云南永胜他鲁支彝区,尚存有原始的群婚遗俗,大小凉山盛行奴隶制社会的等级婚制,在奴隶主阶级和富足者中有一夫多妻的现象,大小凉山彝族中,一夫多妻制主要在黑彝及少数曲诺头人中流行。彝族社会盛行的姑舅表优先婚,成为一种传统习俗。

由于彝族支系繁多,加上地区差异,各地的社会活动有似有别。在众多的活动形式中,相同的大致有对山歌、夜会、喝山酒、爬草楼等。从时间上讲,除了上述这些不定期的聚会外,彝族的一些特定节日,如火把节、插花节、服装节、三月会、密枝节、杨梅节等节日活动,也为青年男女创造和提供了聚会和交往的条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的民俗表现在山歌对唱上,俗称“唱山歌”。“吃山酒”是彝族别具一格的民俗,这种习俗流行于牟定、武定、禄劝等地区,是彝族青年们上山玩耍的一种娱乐活动形式。内容与唱山歌相似,不过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些新的的内容。每到农闲时节,青年男女便约定日期,成群结队,带上食物,按时到远离村子的山上去玩耍。在那幽静的深山密林里,搭起棚子,待夜暮来临,便生起篝火,有情有意者谈情说爱,无意无缘者唱歌对曲。“夜会”习俗在禄劝、大姚等地流行,每天劳动结束,吃罢晚饭,未婚青年人就会陆续到村里某一家或某地方聚会,进行闲聊、唱曲对调等活动。“爬草楼”盛行于大姚昙华一带(“草楼”是彝家用以装置牲畜食草的地方,分两层,下层关牲口,楼上堆放干草),未婚男女青年可以在草楼上长期地成群过夜,有兴的说笑唱玩,无兴的和夜休息,直至有了配偶才退伙。

按各地彝族风俗,结婚前的筹划、准备阶段都要例行一些特定的仪式,主要有提亲、订亲、接亲、送喜神、回门等各种传统礼仪。

  婚姻多由父母包办。部分地区彝族有哭嫁(新娘出嫁前,要唱《哭嫁歌》,边哭边唱)、背新娘(新娘出门时,凡遇门坎、桥、河等,均需由人背,称“背新娘”)、坐家(婚礼后女方即回娘家,直到怀孕生孩子后才回到丈夫家长住,俗称“不落夫家”)、抢婚(即结婚之日,新郎邀约一些伙伴,把新娘“抢”到新郎家)、坐床(亦称转房,一般是夫死嫂从其弟,俗称小叔填房,但也有转嫁给长辈或晚辈的)等习俗。

  彝族对离婚非常慎重,否则极易引起械斗。若男方提出离异,则由男方赔偿嫁资,离婚后男家必须供女方穿金戴银,骑马送返。若女方不满夫家,有的第一次归家时即借故不返,然后设法请媒人或家族亲属从中说明情况。即使离开,也要成倍赔偿财礼。



⒌生育习俗

  彝族传统的生育习俗主要有祈子、催生、报生、浴礼、三朝、满月等仪节。

  彝族民间有各种类型的求子活动,大都直接求助于巫术信仰,但各地的祈嗣风俗又有其地域性的差异。

  云南彝区的一种祈求仪式名为“曲耳比”,彝族认为人种是在创世之初由神找来的,故妇女生子也是神送赐的。婚后未孕的妇女都要请毕摩念经促孕,即为“曲耳比”。届时,不孕妇女及其家人随毕摩上山,未孕妇女坐在地上,毕摩则坐其身后念经,向山神祈祷得子。云南武定县环州村南的“来子山”上有一名为“阿么特罗”的石头,意即女人变的石头,俗称“石母”。该地彝族不孕者,在每年旧历三月三、十三、二十三这三天前往祈祷求子。这种祭石求子是生殖崇拜的一种民俗表现。

  妇女生育时,遇到难产,其家人要敬灶神,请毕摩来念“敬灶神经”,念完后,毕摩用半瓢冷水,把烧红的五个河石放于瓢中,水蒸汽就升腾起来,柏枝香味满屋飘,并在难产妇女头上绕三转,最后毕摩从灶心中取出一小块土,煨水给该妇女喝下,不到半小时,就生育了,十分见效。原因是柏枝香味,特别是烧过多年的灶心土,是十分神速的催产之药。

  云南彝族妇女生育后,丈夫要携一瓶酒、一只鸡到岳父岳母家去报喜,生男孩抱母鸡,生女孩则抱公鸡。凉山彝族习惯在孩子出生三天后才去报生。

  过去在凉山,婴儿出世后必须行沐浴礼,一般在木槽中盛水洗浴,自此以后,终生不再洗浴,否则会有不吉。

  小凉山彝族有三朝礼,即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杀猪打羊,祭祀祖灵牌“马都”,求得祖神对新生儿的认同,并宴请宗族及村中长者亲友。孩子满月,要在满月喜酒时,请毕摩来念经,请一长辈来剃头。如果要留长毛,则要等到孩子满三岁时才剃。三年剃长毛,孩子的父母要宴请亲友,来客要送礼,剃头前要念“长毛经”。



  ⒍葬俗

  彝族支系繁多,分布甚广,所处的自然环境也不一样,丧葬习俗乃至仪礼在各地彝区、各个支系也不尽相同,从丧葬形式到丧礼程序都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和支系特点。

  彝族的丧葬类型有树葬、陶器葬、水葬、天葬、棺木土葬、火葬等几种。

  按传统习俗,火葬主要包括备丧、议葬、祭奠、指路、招魂、起灵、化形、聚食等仪式。

  历史上,彝族人死即焚其尸。后来不少地方受汉族影响,明清以来逐渐改为棺木土葬。只有大小凉山仍行火葬。

  如果人将死均须移置户外,若断气在家中,则认为是不吉利,必将全屋拆去另建新屋。滇东北彝族地区,人死入棺后停放在家中,到了晚上请四个会跳脚(一种丧舞)的人来棺前跳脚。毕摩念经。次日杀羊一只,由许多人抬着纸伞、纸人、纸马,吹着唢呐,打着锣鼓,围绕房子游行三转。晚上仍进行跳脚念经,一般连续13天,土司土目死了则作9天。

  火化时,尸体须卷曲,男仰卧,女侧卧,架起柴楼放火烧。届时,毕摩念经给亡灵指路。火化前,亲友无论远近,都要牵牛羊,带酒、肉等祭品来吊祭,来到离死者地方几里路时,就要放声大哭,哀声惊天恸地。以声大为哀,不看有无眼泪。入门时,丧家须倒酒,让其举杯痛饮,愈饮愈哭,愈哭愈饮,哭到无泪时,则作歌历数死者生前的功德恩爱。等到3天祭奠完毕,移尸去烧。然后掘坑将余灰用坛盛装,并包以茅草,放于坑中埋葬。

  彝族认为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不死。故火化之后需对亡灵招魂,具体作法是用木杆扎一个十字架,顶端附着羊毛,两侧杂以箭竹,下部则披以细草,长约5寸,作人形。这个偶像代表死者的灵魂,由毕摩对其诵经念咒,家人和牲畜不得触犯。凡吃酒吃肉,必先在此架前进行祭奠。祭时将酒肉在火塘上环绕三匝,而后放于十字架下,经过相当时间,才取来自已享用。

  “招魂”后一月之内(也有的延至数年,甚至10、20年)要进行出灵,彝语俗称“搓比”。即是将招魂时做的那个十字架送往静僻或比较高而深的岩洞中去。出灵时要打绵羊、山羊。打别的牲畜则认为不恭敬。

  彝族相信死者的灵魂能够再度超生,但必须到“不冷不热、不饥不渴”的阴仙世界。去此仙界必须经过历代祖先住过的地方,再走“鸟飞要三天,马跑要三年”的路,越过天人交界处才能达到。因此,人死后必须请毕摩为他的灵魂进行引路,念诵开路经。

  滇东北彝族的丧葬,人死后将尸抬往离家1、2里之地,然后延请毕摩择日开丧,通知亲友来上祭。亲友来时须抬一头猪,牵一只羊。届时搭起一栅,让亲友住于其中。送葬时,主人骑马,头包白帕,亲友随其后,打一阵枪,吹一阵号,再从亲友中选出5至7人,手持马铃,跳舞、唱孝歌。

  云南澄江等地彝族,请毕摩择定出葬日期以后,除通知亲友前来送葬之外,需通知村中每户人家派一青壮年男子出来协助。出葬时由毕摩和两个涂着怪脸、穿怪装的“魔鬼”(一男一女),领着几个伴演其他鬼怪的人,在棺木前击鼓导路,至半途停鼓乐而返。这一套仪式俗称“送阴灯”或“跳阴舞”。


  ⒎节庆

  云南彝族的节日,除小凉山区过年日期由“毕摩”决定外,绝大多数已和汉族相同,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唯有火把节、插花节、密枝节等为彝族传统节日,其中火把节为各地彝族的共同节日,已定为彝族民族节。

火把节 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是彝族人民点燃火把,除恶灭害、欢庆丰收的重大传统节日。届时彝民以松木为燎,高丈余,称为火把。入夜,各村寨火把争燃,炬火散布于乡间田野。彝民用以照田,占岁丰收。青年男女共杵火把为嬉,并欢聚于乡间田野,举行篝火晚会。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在篝火旁弹唱,尽情歌舞,彻夜不息。这是他们选择配偶良机。象彝族的其它节日一样,火把节不但具有宗教活动的性质,同时也具有社会活动的性质。节日期间,不少彝区有普遍的商业交易;伴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文体活动。

路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彝族支系)的斗牛、摔跤活动远近闻名,并把火把节前的赶街天作为青年人选择配偶的好日子。当天,未婚女子身着新衣,坐在市集后面的山坡上,青年小伙子可以无拘无束地与之攀谈嬉戏。火把节前后还举行盛大的摔跤、斗牛大会。

插花节 农历二月初八日,是大姚县昙华山彝区人民传统的插花节(亦称“二月八”或“过大年”)。届时,彝民身着节日盛装,上山采摘花杂,在村前、寨口、路边等地方搭起花牌坊,把鲜艳的马樱花插满房屋、牲畜身上及水井旁,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有的把马樱花编成花环,戴在客人身上,祝愿幸福吉祥。在连续两三天的活动中,青年男女欢歌“跳脚”(舞蹈名),互赠鲜花,缔结友谊,寻找配偶。楚雄、大姚等地的彝族还把二月初八定为“祭牛节”(也有的称作“祭山节”),给牛头插上马樱花,用盐水给牛洗口,将牛群赶上山坡游走,人们跟着牛群,在马樱花园旁打跳歌舞,尽情欢乐。

太平盛会 圭山的撒尼人和弥勒西山的阿细人有一种“太平盛会”(亦称摔跤节),起因是为免灾而举行的仪式,届时不仅请巫师驱鬼祈福,而且事先约定许多村寨的选手进行摔跤比赛,并进行斗牛活动

赶新街 峨山彝族最热闹的节日。每逢春节后的第一个街子天,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去赶新街。四乡八镇的民间艺术队纷纷汇集于新街的集镇,表演丰富多彩的龙顶舞、狮子舞、大头猫猫舞、花鼓舞、蚌壳舞等

花街节 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和七月十五日,是峨山、新平、双柏3县交界的聂苏人(彝族支系)的花街节。届时人们聚在绿汁江畔大西山顶的草坪上赶花街。

  拜本主会 景东、巍山、祥云、武定、永胜等地的彝族,二月初八举行“拜本主会”。本主是村寨或部落神,亦即本民族或地方性的保护神。通常由古代某个得人心的首领、功德无量的祖先、英雄传奇人物及神话演化而成。迎土主时,人们供拜、跳舞、打秋千祭祝。

  密枝节 弥勒西山、路南圭山等地彝族祈求丰年的节日。时间在夏历冬月十日左右。当地每一村寨都有一片林木茂盛的“密枝林”,届时各村男子杀绵羊前往林中祭祀,由毕摩诵祭神经,祈祷庄稼丰收。祭仪完成后,每家分一小块祭肉,带回家堂里祭神。巍山的彝族也过密枝节,时间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

  跳花鼓 居住在石屏县城西的彝族群众,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都要欢度传统节日跳花鼓。这天,彝族家家户户宰猪杀羊,男女老少焕然一新。到中午时分,牛角声、枪声响后,人们围成一圈,跟着牛皮鼓响声节奏跳舞。届时还进行斗牛活动。

[ 本帖最后由 殇2009 于 2009-1-9 16:21 编辑 ]

TOP

太简要了,要是能稍微多一点介绍就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