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被忽视的海洋社会:具有迥异于陆地人的蓝色习性

被忽视的海洋社会:具有迥异于陆地人的蓝色习性

中新网 2011年11月03日 14:09 来源:大连日报 



珠江上蜑舟云集


  浮土之下隐藏的独特海洋社会

  大连特约海洋文化专家 陆儒德

  人类诞生后一直在陆地上生存、繁衍,随着航海的发展,才逐步走向了海洋。因而人类就往往习惯于站在陆地上看海洋,把一切海洋活动看作是陆地活动向海洋的延伸,以陆地上的思维习惯来观察海洋问题,以致人类在海洋上创造的历史常被忽视和扭曲,甚至湮灭在大陆文化中。

  其实,在人类社会中,除了农耕社会、游牧社会外,还有一个往往被忽视的海洋社会。本报特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教授陆儒德解密海洋社会独特的存在方式;中国从六七千年前就开始出现的水上居民的故事,以及他们开辟和延续海上“丝绸之路”、捍卫国家主权的传奇经历;记载他们航海经历的《水路簿》,更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命名、管辖、经营南海的有力证据。


  一个流动的“另类”社会

  海洋不是陆地的延伸,而是一个与陆地相对的不同生态环境。以海为生的群体,包括渔民、海商、海盗等“船上居民”和随生活资源迁徙的沿海“流动居民”,他们以海为家,世代相传,形成一个不同于陆地居民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比起大陆居民可能数量较少,常被社会忽视和淡化,但他们却创造了历史,传播着海洋文化。

  居住在中国东、南部沿海的“海民”,他们以海为家,没有眷恋的故土,自古以来乘舟弄潮,“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忽,去则难从”,形成独特的海洋文化。龙山文化、百越文化和中原的仰韶文化,被称为哺育中华文化的3个摇篮。他们不仅将海洋文化传遍中国沿海地区,还在五六千年前驾驶舟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太平洋诸岛和美洲西海岸,在这些地区留下大量有段石锛等中华民族特有的远古文物。

  依照大陆观的思维定势,“以海为田”便是农耕方式向海洋的延伸。其实,从宋代开始记载的“以海为田”,并不是一种拓地种植的农业意识——只是从事沿海捕捞、海水养殖和在海边开发潮田、盐田等,而是一种遥望大海,以海谋生的欲望。古代所指的“田”是一种广义的海洋意识,泛指古人的海洋活动,包括海洋交通、海洋捕捞和海上贸易。

  显然,在人类社会中,除了农耕社会、游牧社会外,还有一个往往被忽视的海洋社会。

  迥异于陆地人的蓝色习性

  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但历经了长期的“陆主海从”封建社会,中国主流文化被“农耕文明”所占据,海洋文化一直受到排挤。数千年来大量的沿海居民“舍陆取海”,“以海为田”,世世代代居住在流动的无土舟室中,视水为陆,浮生江海。他们“以船为车,以楫为马”漂洋过海,颠沛流离,善商贩卖,不晓农耕,无畏生死,闯荡世界,成为一群特殊的水上人家。

  他们有着自己的信仰、习性和生存方式,甚至鸡鸭家禽、猪狗畜宠共居一舟,故有“鸡在水上无得饮,猪躺船首赏风景”的趣谈。他们世代习于水上狭小环境,被称为“蜑民”。宋诗《蜑户》写道:“天公分付水生涯,从小教他蹈浪花,煮蟹当粮那识米,缉蕉为布不须纱。” 描述了“蜑民”与大陆族群迥异的生活习性,他们无居所、无宗族,四处漂荡。蜑民们经常“聚船数十,用长绳系之,逐水而行三四十里”,形同流动村落,形成了独特的水上社会。

  中国蜑民起源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百越人,由他们的航海习性,创造了古老的海洋文明,造就了众多水上居民,建立了海洋社会,人口达数百万之多。据上世纪30年代的社会调查,广州市的蜑民遍布珠江沿岸,人口达11万之众,占广州市民数的10%。在上海的黄浦江上,同样到处是流动的水上人家,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才结束了舟室漂泊生活,融入到现代城市的大社会中。

  延续千余年的妈祖精神

  海洋的特征,便是广阔、开放、流动、无国界。这决定了海洋居民的思维定势是注视无界海洋,而不是回首观察陆地;其行为方式在大海上漂泊不定,随着资源迁徙,追逐商业物流航行;同一地区有异国商人聚集,同一艘船上不同国籍水手共业;海员为各国商人服务,船舶为世界运送货物,港口接纳世界各国的船舶,具有全球性的属性。由此形成特有的生产和行为方式。航行在世界海洋上的国际海员,凭着船员证可以走遍世界,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信仰和祭祀传统。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十分信仰妈祖,这在《天妃灵应之记》碑中有较多文字记载。郑和认为,出使西洋,实是朝廷赐给的恩威和福气,更是仰赖天妃之神妈祖娘娘的庇护、保佑的功德。所以,奏请朝廷在南京龙江之滨建造天妃宫,以永远传续其祭祀典制。

  中国海洋社会中的船工、海员、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产生于中国的“航海女神”——妈祖,以寄托海神保佑船舶安全和海民安居乐业的祈望。妈祖信仰经历了一千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及的。历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妈祖由民间女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面越来越广。目前全世界的妈祖宫达5000多家,妈祖信徒达2.5亿人之多,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妈祖宫,妈祖信仰成为华人圈最庞大的精神体系。妈祖信仰已经横跨世界大多数国度,有日益国际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之一。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在民众生活当中,妈祖精神是中国海洋社会形成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开辟“海上丝路”的无名者

  中国古代水上居民的生活十分艰辛,在社会上被视作“异类”、“贱民”,不但生活无保障,还遭当局官府迫害,被陆地族群歧视。封建王法规定:蜑民不准上岸定居,不准与陆上人通婚,不准入学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他们过着“四海漂泊无定处,终年劳累终年愁”的生活。

  正是这种飘忽的生活,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开放、坚毅、豪放和“叛逆”精神,得以顽强地生存了几千年。而且,他们是中国传统的航海人,不少人冒着生命,渡海而去,开拓世界。有的担负着水上运输、贸易交流的使命。正是他们冒着生命、御海而行,为开辟、延续海上“丝绸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封建王朝实行“禁海”和“迁海”时,他们首当其冲进行反抗,高举“请弛海禁为民”的旗帜,形成了波澜壮阔的“迁民结党为乱”,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王朝。而当国家遭受外族入侵时,这群“异类”的蜑民,始终充当了捍卫国家主权的勇士。宋朝,曾征集蜑民组成“广东水军”;元朝,吸纳蜑民设置“白沙水军”,巡航范围到达西沙海域。根据他们的航海经历,记载成各种版本的《水路簿》,不仅是实用的航海指南,还为南海上的岛礁、洲沙起了187个名称,成为中国最早发现、命名、管辖、经营的有力证据。

TOP

陶思炎:中国欠缺对海洋文化资料的搜集

中新网 2010年03月29日 13:50 来源:人民政协报 

  最关心海洋文化的文化人:我国欠缺对海洋文化资料的搜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协副主席、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陶思炎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十一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尽快启动中国海洋文化资料抢救工程”的建议使他成为“关心中国海洋文化”的焦点人物。

  “海盐文化、渔村文化、海洋神话传说……都是我国海洋文化中的瑰宝,在沿海和海岛的开发热中必须冷静地加以紧急抢救和系统整理。”陶思炎说:“当前我国的海洋开发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尤其是沿海开发从渤海湾、江苏沿海地区、沪浙闽粤直到北部湾沿海,已先后进入了发展的规划和实施阶段,不少地区已从沿海开发延伸到海中人工造岛,沿海和海岛已成为最有希望的热土。然而我国对于海洋文化资料的收存极为有限,不利于我国海岸和海上的系统发展以及解决有关争端的问题。”

  针对“海洋文化的抢救”,陶思炎提出四点建议:尽快启动“中国海洋文化资料抢救工程”;在沿海各省市建海洋文化资料馆;加强我国海洋文化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修订各地沿海和海岛开发规划,避免对海洋资源做单一的产业开发。

TOP

龙抬头节借传统民俗传承海洋文化

中新网 2011年03月14日 16:27 来源:海南日报

三月六日,参加第七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祭海活动的当地渔船。

第七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上,身着黎族传统服装的青年在打鼓。

  文\海南日报记者 郭景水 通讯员 陈国锋 图\海南日报记者 苏建强

  3月6日,农历二月初二,第七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在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举行。连续7年举办龙抬头节并且隆重祭祀南海,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用心良苦。从最初的祭海,到将“蓝丝带海洋保护”植入其中,到近两届将丰富的民俗活动注入节庆,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积极挖掘延伸“二月二龙抬头节”的文化内涵,除祈求平安之外,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现代主题,打造出弘扬传统文化的新载体。

  一碧万顷,烟波浩渺,数百艘渔船集中在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的近海海面,插在船头的红色旗帜迎着海风招展,渔民燃放的爆竹在海浪拍岸声中格外清脆。农历二月初二(3月6日),第七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4万名中外游客来到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祭祀南海。当天,海口假日海滩等地,也都组织开展了相关祭海活动。

  民间祭祀源远流长

  三亚沿海各村镇分布有不少龙王庙,如鹿回头半岛南边海路有龙王神州庙,崖城保平港有五龙大王庙,这些庙宇供奉的是五龙大王。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四月初八,当地渔民会组织规模很大的祭祀活动,各家各户放鞭炮,祈求龙王保佑一年平安。

  在三亚市天涯镇的镇区上,现在还存有关于龙的街道、牌坊。有学者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三亚作为一个移民地区,先人将传统的龙文化带到三亚来,并延续了祭祀龙王的习俗。大小洞天旅游区正是依照此,结合三亚当地的自然海洋资源,将祭海锻造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长期担任大小洞天文化顾问的首都师范大学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陈明认为,有了民间行为基础,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积极开发新的载体,从而将朴素的民间感情、相对散乱的民间习俗进行统一整理,让来到这里旅游的人们共同感受一种新的文化体验,这也让文化旅游变得充实。

  7年来,大小洞天连续举办龙抬头节,已经逐渐在当地形成影响。每年这个时候,三亚很多人在送走春节一个月后又过一次“年”。崖城镇起晨村村民秦名岑说,这一天村民都会集体到大小洞天赏春游玩,祈福纳祥。同时,大小洞天作为一个景区,龙抬头节上还会迎来数万游客,参与到活动之中来。

  借传统民俗传承海洋文化

  农历二月初二,此时正值惊蛰,大地转暖,民俗认为蛰伏一冬的万物要在这一天活动。根据中国传统的二月二的民俗,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将三亚民间传统的祭海民俗“一起整合”,于2005年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举办了首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并将此概念不断延伸、扩展,将中国古代的四海之祭、现代海洋文化意识、海洋国土观念融汇灌注于传统祀典之中,着力从理论和形式上提升这一渊源有自却长期以民俗形态传承的文化传统。

  自2005年开始,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三亚大小洞天旅游区都会举办中国三亚龙抬头节。每届龙抬头节的核心活动是南海龙王暨南海祭祀典礼,典礼以传统的道家仪式祭祀南海与南海龙王,并融入海南本土民俗祭海礼仪。

  在今年的龙抬头节上,大小洞天还专门展出了130幅海南各地祭海主题的图片,这些照片其中一部分即是海口、三亚等地的民间祭海的场景。照片在景区开展之后,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

  延伸内涵展示海南民俗

  三亚大小洞天不断给予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崭新的时代内涵,自2007年开始,二月二龙抬头祭海除祈求平安之外,更增添了保护海洋、人海共荣的现代主题。4年前的农历二月初二,第三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发起了“蓝丝带”海洋保护计划,提出了“保护海洋环境、弘扬海洋文化”的主题口号,号召全社会一起来保护龙的故乡、人类的家园———蓝色海洋。在那次中国三亚龙抬头节上,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郑重宣读了“蓝丝带”海洋保护倡议书。

  在保持祭海的基础上,这是一次成功的新时期文化介入,三亚大小洞天成为海南第一个提出海洋保护主题的景区。让人欣慰的是,“蓝丝带”海洋保护计划的提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目前,在海南各大酒店、景区及沙滩上,游客都可以看到蓝丝带海洋保护宣传牌。“在对海洋敬仰的同时倡议对海洋进行保护,是龙抬头节的第一突破。”大小洞天总经理孙冬表示。

  随着文化享受日益成为旅游者的主要需求,海南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迫在眉睫。为了积极响应文化旅游需求,2009年,大小洞天将祭祀活动首次与民俗庙会结合,于第五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推出了二月二海南民俗庙会,庙会分为民艺表演、服饰展示与海南小吃等内容,集中展现海南本土民间艺术与习俗,让更多的人了解并欣赏到海南的独特文化魅力。“龙抬头节开始转身,成为海南传统民俗盛会。”孙冬说,重点展示海南民俗是龙抬头节第二次突破,我们也找到了龙抬头节与海南本地的黏合点。

  让孙冬感到骄傲的是,自2005年至今,中国三亚龙抬头节已举办了7届,逾10万人参加了龙抬头节祭海活动。龙抬头节祭海不仅整合了散落于海南民间的各种崇龙习俗,同时,不断地增加活动新的内涵,使龙抬头节习俗更具地方特色,更具时代特色,成为备受关注的民间活动。

TOP

海洋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