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寻访非遗传承人”(13):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锡艺传承人应业根

“寻访非遗传承人”(13):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锡艺传承人应业根

在东方的中国有个文化名城叫金华,在金华有个百工之城叫永康。永康建县1800年,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先人们沐风栉雨,创造着文明。历史上舜帝躬耕于永康历山传说,留下了丰富的农耕文化遗产,黄帝铸鼎于永康五金之魂。农耕、五金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许多永康特有的制作生产工艺,涌现了大批能工巧匠。永康锡艺俗称“打镴”,是五金之乡重要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永康锡艺发展于五代,到了宋代随着锡器在民间普及,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时,打锡器成为一门重要的民间手工艺。到了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时期,在永康打锡工匠世代相传。


  永康芝英镇 “业根锡艺”店铺中 81岁高龄的应业根老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能工巧匠。 “八旬老人益得天下,百岁寿星健康安乐春秋。” 芝英寿星堂这一对联就是应业根老先生现在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


  据《永康县志》载:锡器发展于五代,盛于明清至民国,产品有酒壶、茶壶、茶叶、瓶、镏瓶等。20世纪50年代前,光泽清丽、晶莹夺目的锡器,在永康十分盛行,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器皿,也是民间宗教活动的祭品和仪仗用品,但随着物美价廉的搪瓷、塑料、玻璃、不锈钢等现代器皿的兴起,全凭手工制作的锡器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了稀罕之物。而应业根老先生的手工锡雕于2009年6月1日,文化部正式将其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实现了非遗保护的历史性突破。他打制的锡器既保留了产品耐用、沉稳、雅致的特点,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受到了政治局委员刘延东、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的亲切接见和驻华使节的高度赞扬。


  在约公元前2000年,人类就开始使用锡。锡作是指以锡为材料制作民生器具和工艺品的传统手工技艺。河南殷墟出土了锡戈、锡戟、云南楚雄万家坝的春秋中期锡器含锡量高达99.15%,足见我国锡器制作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每一件工艺品的背后承载着一个个岁月留下的故事,在时间这条轴上慢慢刻写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永恒,应业根老先生用锡艺抒写了人生的永恒,但是这永恒当老人讲起时还是很心酸。


  锡雕制作的一般过程是选材——融化——模铸——压制锡片——打样剪裁——冷锻——焊接——搓修——抛光——磨砂——擦洗——纹饰。锡作成型过程一般包括造型、剪料、融化、铸片、焊接、打孔、雕刻、打磨刮光等主要制作流程,其间离不开手工制作的雕、刻、塑、焊等加工技术。锡作表面处理工序一般为浮雕、圆雕、线雕、凹雕、镶嵌等多种装饰手法,求使锡器表面纹饰精美雅致。


  应老先生为了让锡器更为光泽亮丽,在锡器成型前先用火烘烤松香,使其润滑,更易抛光。虽然是81岁的高龄,但是应老先生动作灵活自如,他走到楼上,演示脚踩自制的器具进行原始抛光。而老先生的儿子应华升现在抛光利用的是现代工具。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现代的加工机器进行正逐步介入人们的视野。


  时间会随着记忆的长河流逝,但是有一个叫“传承”的词将一段段破碎的时光缝合,完整、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打锡父子兵上阵”这是人们给应业根老先生父子俩的亲切称呼。今年43岁的应华升从16岁就开始师承父亲学锡雕的手艺,而当时很多永康手艺人都选择出门谋生。


  应华升谈到自己原本不愿意接这一行,北京之行后决定要做这方面东西的心理变化过程时说:“以前我是十几岁开始学,后来大家都出去做生意我也做生意去了,在杭州呆了半年。锡雕这块是永康这里有,当时是省级。去年去北京以后,文化部长看了以后,说这个是国宝,要学好。”


  永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非遗的保护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认识不统一、发展不平衡;保护力量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经费投入尚嫌不足;保护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永康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的吕主任介绍永康非遗工作时表示2010年3月25号,永康文化局局长特别要求建立国家级项目的传承基地或者是学校教学基地。现在永康锡艺就在永康职业技术学校正式落户开班,那些职技校的学生要走向社会,这样对于那些做锡雕的企业都很有利。永康文化局想让永康的锡雕发扬光大。


  历史记忆的大门永远向人类敞开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并不仅仅是成立传承保护基地,还要让非遗文化更贴近百姓生活,才能真正实现保护和传承。
一看到儿子孙子齐上阵,应业根老先生满脸洋溢着笑容。


  匆匆的68年锡艺生涯,改变了老人的一生。他的一生印证了中国锡艺的传承史。回首中国锡艺,我们该记住这位老人,一位为锡艺带来成长、默默奉献的老人。
让锡艺的传承之鼓一代一代敲下去,鼓声震天;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花更加绚烂,永开不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