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巧夺天工:一个工艺标准,一种工艺境界,一门工艺哲学

巧夺天工:一个工艺标准,一种工艺境界,一门工艺哲学

                                     巧夺天工:一个工艺标准,一种工艺境界,一门工艺哲学
                                   ——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的报道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更新日期:2010-06-18]

                                                            □ 本报记者 王婧姝 实习生 陈玉凤 文/图

吴通英

吴通英的作品

娘本的作品

娘本

寸发标的作品

寸发标的作品

寸发标



  巧夺天工,既是一个工艺标准,也是一种工艺境界,更是一门工艺哲学。作为在世界上一直享有盛誉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其巧夺天工的技艺所呈现的艺术人文,以及与创造力相关的所有知识或经验,都是值得尊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9日, “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在北京展览馆拉开序幕,本次大展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名工艺美术大师来到现场展示精湛技艺,并带来了310余件精致之作。

  一个标准:

  打造“名牌”能更好地传承

  在苗绣收藏界,吴通英这个名字是响当当的。如果一件作品出自吴通英之手,必定高价难求;如果是吴通英学生的作品,其价格也会比同类作品高出许多;哪怕在类似于北京潘家园市场这样的地方,卖苗绣的人如果说自己认识吴通英,东西也好卖得多。

  显然,吴通英本身就是苗绣的名牌。

  “吴通英”这个品牌现在所获得的广泛认可,是她几十年的付出换来的。2007年,吴通英因其巧夺天工的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个“巧夺天工”的标准是什么?按照吴通英的理解,就是像现在这样,用自己的技艺和阅历成就工艺的品牌——跟随长辈认真学习,从祖上传下来的作品中取经,到各地参加展演活动,与时俱进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创新,积极培养学生……这些努力缺一不可。

  为了不让苗绣这一民间艺术失传,2005年,吴通英投资30多万元创办了“贵阳吴通英苗绣工作室”,开始正式招收学徒,不仅要管学生吃住,还要发工资。凭着一腔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吴通英全身心投入到苗绣的创作和传承中。起初并没有多少人参与,面对“冷场”,吴通英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自己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声誉,不久后,省内外很多人慕名而来,拜师学艺。

  吴通英的每一件绣品都洋溢着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力,造型古朴纯真,线条流畅自如,形象真切生动,繁而不乱。“一根绣”的刺绣方式是2007年有关专家以吴通英本人的绣技命名的独特针法,这种针法纷繁复杂,美轮美奂。今年上海世博会上,吴通英再次凭借自己的作品名声大震:在世博会的贵州馆,人们会看到被广大鉴赏家、艺术研究专家誉为“旷世之作”的全手工苗绣作品《龙银项圈》,作品的中心是一个龙形图案,龙飞舞旋转之时,身后牵挂着十余线条,线条由56只各色可爱的小动物组成,代表中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幅作品采用的是苗族濒临失传的“破线绣”(破线绣的基本方法是将一根标准的丝线破为8至16股细线后,再分绺进行刺绣,绣出的图案十分平整细腻)。此外,她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种特殊的植物浆可绣出渐变的过渡色和复色的效果。这类绣法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冬、夏和阴雨天皆不宜制作,是一种极具美学价值的绣品。

  “传统苗绣存在的价值在于有人去做的同时还要有人去穿,只有这样,苗绣才会有生命力”,吴通英说:“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手工艺品全部靠祖祖辈辈的记忆传承下来,我们不可以固守,也不可以吝啬于向外人传授,应该有博大的胸怀,让民间传统工艺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即使其他苗族姐妹不会苗绣,至少也要将苗绣穿在身上,这样才会赋予苗绣鲜活的生命力。”

  一种境界:

  传承是理所应当的责任

  来自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藏语称“热贡”)的土族人娘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12岁时拜中国第一批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夏吾才让为师,学习唐卡彩绘。20多年来,娘本按照师傅的教导,多走多看,广泛吸取各地佛教绘画艺术的精华,苦心磨练,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同时,他也一直努力实现老师的心愿——建立画院,培养传承人。

  2007年,娘本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了“热贡画院”,有100多间画室,50多名学生。让人感受到娘本“巧夺天工”的境界和智慧的是:在这50多名学生中,有10个孤儿、13个贫困户子女。画院里的学徒都是不用交学费的,其中外地的学徒吃住也都在画院里。娘本说,学习唐卡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经济收入,尤其对于那些孤儿和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到热贡画院学画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学习、领悟能力较快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作品,一般的学生跟老师一起作画,并领取一定的工资。“目前国家比较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欣赏唐卡的人也越来越多,唐卡的价位也在逐步攀升,由十几年前的几百元一幅到现在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幅,好的唐卡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娘本的画院实行5年制教育,娘本设想,5年后,这些孤儿和贫困生就可以完全靠自己的双手丰衣足食了。

  2009年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后,娘本感觉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目前我正准备筹建热贡职业技能学校,以更好地促进就业。还要建立热贡唐卡博物馆。我收藏了600多幅老艺人的作品,收藏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展览,更重要的是保存唐卡技艺,并作为教课实物进行讲解。”

  一门哲学:

  不可忽略的生产性保护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民族银器生产基地,全村共有1260多户,从事银器制作行业的有878户,占总户的80.5%,以家庭作坊为主,目前已形成了“一村一业”、“一户一品”的生产格局。因其手工制作的银器图案多样,手工精美绝伦,新华村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同时吸引了大批外来的学徒,目前约有6000多人从事着祖传下来的传统手工艺制作。

  “我们用的是国际标准的S990纯银,先是将纯银做成一个正方形的薄板,将其固定在一个大小相等的铅版上,然后根据图案的各异,使用大小不等的凿子和小锤进行敲打。图案也是灵活多样的,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形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白族人寸发标说。

  当地流行的一句话——“小锤敲过了一千年”,说明鹤庆银器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鹤庆银器为何可以经久不衰而且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寸发标说:“因为我们有庞大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工匠,而且银器的做工十分精美,寓意深刻,价格适宜,因此得到了各民族同胞的喜爱。”

  文化部在2009年初提出了“生产性保护”的理念,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途径,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当代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重要策略。只有将保护工作落实到生产之中,才能使“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一直服务于人民。但是在现代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众多传统工艺面临着类似的挑战:电动工具的使用和批量化的生产削弱了工艺美术的文化含量,甚至威胁到传统工艺美术的“核心技艺”以及技艺背后“核心价值”的传承。

  面对这一矛盾,寸发标有一套自己的哲学:“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技艺完全可以通过机器进行批量生产,但是手工制作与机械化生产的区别在于,一件手工艺品是独一无二的,它包含着工匠的创作,融合了工匠的思维、心情和性情,它是灵活、多彩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作为艺人,一定要有职业道德,更要有社会责任感。目前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经采用了现代化技术代替手工制作,产生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我认为,技艺的精髓是不能改动的,传承了1000多年的文化,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丢弃掉,我们应该保护好、传承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