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慧,徐京波】是贫困的,也是快乐的——新农村建设的另类思考

【王慧,徐京波】是贫困的,也是快乐的——新农村建设的另类思考

  

是贫困的,也是快乐的——新农村建设的另类思考

   天睿网 作者:王慧,徐京波


  印度喀拉拉邦的人民是贫困的,农业加入WTO以后已经萎缩成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民很少有现金收入。人们对发展的期望由追求经济指标的高增长转变为追求社会指标的高增长。在喀拉拉邦,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免费的,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是免费的,看书看报是免费的,社区里经常组织文化活动,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或几个组织中,都有自己的信仰,很少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在印度,卡拉拉邦的社会指标如人的教育水平、人均寿命、生态环境等是最高的,犯罪率是最低的。喀拉拉邦的人民生活是最悠闲的,劳动只是他们生活的极小部分。所以说人们称它为另类之邦。这是我们所追求的乌托邦吗?当然不是,乌托邦是想象中要达到的理想完美状态,但喀拉拉邦经验是现实的,虽然说不上完美,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提供了非主流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经验。由此不得不使我们联想到当今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也不得不使我们反思一下我们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思路。喀拉拉邦的另类发展能否给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些另类经验呢,值得我们思考。

  一、现状:富裕了,但不幸福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8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223.4元、4530.0元和3381.7元。可以说是中国农民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农民已经完全实现了小康。按理说农民应该知足了、满意了、幸福了,但是通过本人调查及相关研究发现,农民并不幸福。他们一样抱怨钱不够花的,尤其是小孩的教育费用太高。另外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缺乏安全感,从社会方面来说,治安状况比以前差了很多,偷盗、打架、赌博等现象频繁发生,任何人之间缺乏信任感。从个人家庭方面来说,是担心自己家里人发生意外事故,比如生个大病什么的,那样的话,就可能使家庭经济产生危机。还有一个也许并不是很明显但很尖锐的问题是家庭内部关系还有邻里关系比以前更加退化了,这是因为年轻一辈的农民不少染上了不良习惯,吃喝嫖赌,追求享受,老一辈的就有点看不上眼,所以常常引发家庭的内部冲突。邻里关系基本上已经变成利益关系,热心人原来越少,以邻为壑的现象也不鲜见。当今农民是有钱了,物质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富裕了。再看看他们精神生活也富裕了吗?答案是精神生活非常的贫困,这种精神生活的贫困更加触目惊心。难道这就是我们新农村建设所追求的吗?那道这就是我们农民想要的吗?

  二、经验:不富裕,但很幸福

  现在,让我们解读一下喀拉拉邦模式,看看对我们农村的建设有什么借鉴。通过读了许多关于这个另类之邦的文章,使我感到它更加神秘了,也产生了一种想亲自去看看的愿望。喀拉拉邦模式的核心是“经济低收入,生活高质量”的发展思路,也就是重视社会发展优于经济发展等于快乐,而我国农村是“经济高收入(相对),生活低质量”也就是重视经济发展高于社会发展等于不幸福。当然导致我国农村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的政策导向问题,我们过分的追求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当然这在当时提出的时候是正确的,因为林毅夫提出这种思路是在东南亚发生了经济危机,导致我国出口面临较大压力,生产过剩,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背景下,为了刺激农民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而提出的。而当今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快了,而许多的非经济问题又出现了,也就是我们所忽视的社会领域已经落后了。于是十七大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基础上了提出了社会发展,而喀拉拉邦正是重视了我们所忽视的社会领域,取得了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大家最不可理解的是,喀拉拉邦人民在贫困中为什么不着急呢,为什么贫困而又快乐呢?这里的贫困,当然不是村民吃不上饭,没有解决温饱的人是绝对不会快乐的,喀拉拉邦人民在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就已经满足了,他们认为奢侈的生活是一种浪费。再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不断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提高到什么程度才是尽头呢,相反在提高的同时,人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因此喀拉拉人民安于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找到了与自己需要相适合的生活方式。为什么又是快乐的呢?当然这就涉及到精神生活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是充实的,同时也是我们所缺少的,贫困应该与不快乐相伴,而在喀拉拉邦,贫困与快乐成为了朋友。人们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更没有危险感。因为在这里教育是免费的,医疗是免费的,看书读报都是免费的,而这些都是我们农民开支最大的,也是最担心的。而且在这里村民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制造自己需要的日用品,也就产生了一个“有钱花不出的世界”,因此,村民不需要钱,从而逃出了现代人无法摆脱的“为钱不停奔波”的紧箍咒,从而劳动只是他们生活中的极小部分。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是快乐的又一原因,喀拉拉邦的公共空间是很广阔的,公共生活是很丰富的,社区里经常有文化活动,村民经常一起讨论、议事。而当今我们农村的公共生活形式正在瓦解,每家每户的院墙越来越高,门关的越来越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利益化,钱成了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志,农民成了一个个原子式的利益个体,失去了群体凝聚力,陷入了一盘散沙之中。

  三、启发:既富裕,又幸福

  以上是对喀拉拉模式的一些思考,那么我们新农村建设是不就应该照搬这个被称为另类诺贝尔“优秀民生奖”的喀拉拉模式呢,显然是不可以的。因为这种模式是受当地环境、文化、传统等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它是有一定的适应范围的。当然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让我们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探讨一下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另类之路吧。学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主要有三种主张,刚才也提过一些,一是林毅夫所倡导的“新村运动”,主要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是当前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思路。二是温铁军的主张,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第三种较为有代表性的主张是贺雪峰提出的,这一主张认为文化建设重于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实质上是重塑农村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和主体性,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第三种主张可以说是有点类似于喀拉拉模式,也就是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模式。

  本人认为这三种主张缺一不可,它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三个主要方面。喀拉拉邦的村民是贫困的,但又是快乐的,而我们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达到这种生活状态,而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我们不贫困,但又快乐”的生活方式,也就是我们既要适度的发展经济,又要重视社会的发展。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采取喀拉拉模式呢,因为喀拉拉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表面上看归于功于民主科学运动,而深层次上是由于村民生活价值的塑造,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不懈的坚持,当然当地的各种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也不可忽视。而当今我们的农村,像贺雪峰教授所说的,消费文化已经渗透到农村,已经成为农村的主宰性意识形态,很多人成为了消费的奴隶。也有学者曾经说过,货币越来越成为瓦解村庄共同体的一个重要力量,人们的日常需求越来越依靠货币来获得满足。那么我们到底具体采取什么措施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大农村的投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我们要把农村经济的收益留在农村,使其作为农村各种公共基金,解决农村的医疗、教育和公共活动等问题。

  (二)、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成为国家与农民,市场与农民的中介,以合作的精神而非市场的原则来建构合作组织,这样能使农民组织起来,避免市场带来的风险,摆脱市场的榨取。

  (三)、重建农村公共生活,建立合理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为农民提供更为充裕的公共物品。拓展公共空间,使村民从私人领域里走出来,加强公共交流,提高村民的精神生活。

  (四)、转变村民的消费观念,提高“消遣消费”而非“消费消费”,避免过大的开支压力,从而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满意度。

  以上就是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通过对喀拉拉模式的思考,而得出的一些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建设新型农村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历史阶段。许多国家的农村改革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适合我们的经验,拓展我们的思路,从而提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

  (王慧: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徐京波:北京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吉林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

TOP

综合各派学说,很保险,但也没什么思想火花~~

TOP

回复 2# 的帖子

羽毛仍活跃着¥¥¥¥

TOP

吓死啦,少看一“跃”

TOP

回复 4# 的帖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