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房小良】火文化

【房小良】火文化

                                                                          火文化
                                                                       办公厅 房小良


与地球同生共来。生物在衍进中,飞禽走兽都怕火,原始人类最初采集、狩猎的食物只能生吞活剥。他们在不知多少次的火光烟雾、兔走狐奔的观察中,对被烧死的动物香味扑鼻感到好奇,便大胆尝试,惊喜熟食的鲜美可口,知道了火虽然可怕,但可以烧熟食物,还能照明、取暖,于是开始采集火种。用火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才有了人与猿的真正揖别。
     “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曾经盛行的节日,他们通过这种图腾的祭祀仪式,向人们展现了先民用火把引火入洞的用火渊源。先民们采集火种后,用篝火“传薪”,或用灰烬覆盖使其阴燃,存留火种。当遇上连绵阴雨,没有干燥的柴草接续时,其状况要比我们今天的停电严重多了。那时人烟稀少,原始群落相距甚远,借火谈何容易。“熄灭的火”和“熄灭的氏族”在希腊人中间是同义语。穷则思变,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人工取火。
     在文字出现以前的用火神话传说中,西方历史流传火的传播者是普罗米修斯,他窃天火传给人间,造福人类,因此长期遭受天帝的惩罚。我国的用火流传更倾注生活的实践基础———燧人氏教民钻木取火。《管子·轻重》载:“炎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腥,民食之,无兹胃之病,而天下化之。”人工取火先后的说法尽管不一,乃是原始人类经过多少万年从用火经验摸索中发明的。祖先“对自然界的第一个伟大胜利”的求索,后世人民是假以神话崇拜的。人工取火是人类第一次控制了变革物质的强大的自然力,是文明的一大飞跃。
     人类社会在出现家庭和氏族部落以及国家后,出于对火神的崇拜,出现了专门祭祀的坛庙。尤其当火被引进家庭生活中后,由于人们用火经验对火敬畏参半的心理,便把炉灶之火视为神圣,炉灶之火成了火神的象征。火神演变成灶神的过程,是经由一种自然崇拜的形式,演化成了更加广泛和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信仰实体。据《淮南万毕术》载,西汉时已有“灶神每日归天,白人罪”的传说。宋以后至近代,灶神上天“打小报告”演义成了每年一次,仍在人间广为流传。灶神上天的时间是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人们出于对灶神的敬畏,在腊月二十三日夜,要举行送灶仪式;除夕夜灶神归来,要举行接灶仪式。人们根据历代官府的官员均收受贿赂的现实,相信灶神同样是可以买通的。于是在送灶的供品中,北方地区少不了糖,南方地区少不了汤团,借助粘性,封住灶神的嘴,并奉承好听的言语,祈祷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人类从崇拜自然之火,到崇拜灶神,是火崇拜的一个转折,表明火神成为家庭保护神的观念已经形成。祭祀灶神也是我国民间形成的最早防火宣传活动。
     用火之利,防火之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原始的辩证法思想。这一对矛盾永远并生,互相依存,由此,可以使我们正视历史,挖掘借鉴;高瞻远瞩,取精用宏。防火作为中国火文化传统的一个分枝,其积淀丰厚,灿烂辉煌。
     考古中发现,5000年前甘肃秦安大地湾大型公共建筑,不仅是建筑火灾遗址,那些在木柱周围用泥土构筑的“防火保护层”中,涂抹于木柱上的一层坚固残存的防火涂料(胶结材料),就更能明证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探索建筑防火的技术,令今人惊叹不已。
     我们的祖先在同火灾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经验的科学概括最早见于《周易》:“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东汉史学家荀悦在《申鉴·杂言》中进一步明确提出“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防患于未然”的思想非常高明,把防火放在第一位,强调防火灾于未发之先,救火灾虽然也很重要,但只是第二位的,再次才是检讨过失。
     “曲突徙薪”是古代寓言,其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旁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假如当时主人听了客人的话,改变直突的烟囱,搬走柴草,火星就不会落在上面。“曲突徙薪”这则寓言作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方法,今天仍有旺盛的生命力,永远不会过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财富的迅速积累,消防管理措施整体上的滞后现象和被动局面充分暴露出来。“责任重于泰山”理论的阐发,适应了时代要求,其最大的贡献在于深化了中华民族的消防观念,同古人“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一样,富于哲理。“责任重于泰山”理论虽源于消防,但因其揭示了事物的一般规律,同“防患于未然”的思想一样,被广泛应用于其他诸多领域。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