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神奈川大学讲座:《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现代民俗学》

神奈川大学讲座:《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现代民俗学》

.
.
昨天在神奈川大学讲座,后来被菅丰教授批评没有及时把消息发布到民俗学论坛。

接受批评,现在补上:





后钟敬文时代的中国现代民俗学




发言人:施爱东



翻译:彭伟文



  • 问题的提起

  •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历程中,钟敬文代表了整整一个时代,自从1978年恢复民俗学活动之后,直到2002年,钟敬文是中国民俗学惟一的学术领袖。钟敬文时代的民俗学史,主要是对于既有学术成绩的挖掘和肯定。钟敬文对这些成绩的表彰,有他在学科经营上的策略性考虑,可是,大多数民俗学者无法读懂这种考虑,他们以为中国民俗学真的是形势一片大好。可是,钟敬文心里比谁都更清楚民俗学的形势并非像他在公开场合所说的那么乐观,他对于民俗学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 2002年钟敬文先生去世,宣告了一个学术时代的结束。很快,一些潜伏的青年学者就在中国民俗学会之外,结成了一个新的学术共同体,他们首先是通过学术史的反思,否定了钟敬文时代对于民俗学史所作出的许多定论。这种否定的态度,受到了许多青年学者,甚至部分老一辈学者的支持。由此拉开了一个后钟敬文时代。
  • 那么,这个新的学术时代,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范式将如何转型?缺少了强势领袖的中国民俗学,学术格局将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带给中国民俗学怎样的未来?
  • 第一部分
    20世纪后期的中国民俗学状况


  • 中国现代民俗学起于1918年的歌谣运动,到1927年,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在中山大学领导发起了一次民俗学运动,这次运动持续了17年。1949年之后,由于民俗学被新政权视为资产阶级的学术而被废除,只有民间文学得到了部分延续。1978年民俗学得到恢复,这时的顾颉刚正在负责点校24史,民俗学的领导责任落到了钟敬文的头上。

  • 由于1949年之后的第二代民俗学者全都是由民间文学工作者转过来的,所以,许多民俗学者都是用文学描写的方式来从事民俗研究。

  • 到了20世纪末期,一批新生的接受过正规学术训练的民俗学者开始成长起来,但是,这些新生的民俗学者尚未掌握话语权力,这样,在第二代民俗学者与青年民俗学者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鸿沟。

  • 第二部分
    对钟敬文民俗学学科构想的反思

  • 钟敬文先生去世之后,一批青年学者很快结成一个新的学术共同体,开始了对传统学术史的反思。这种反思带有明显的反叛的意味。他们首先选择了将钟敬文先生拉下神坛,并由此瓦解了建立在钟敬文民俗学体系之上的既定格局。他们通过会议和宣传,重新划定了新的学术版图,掀起了一次学术革命。
  • 第三部分
    新老学者对于学术话语权的争夺

  • 21世纪的中国学术界,开始建立一套富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游戏规则。新生的民俗学者都是正在努力寻求发展的底层学者,所以,他们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游戏规则,而老一辈的民俗学者却很难改变既有的研究范式,部分民俗学者难以适应新的游戏规则。青年学者们对于各种学术阵地的争夺,导致了第二代民俗学者集体话语权的弱化。
  • 在这个过程中,青年学者充分利用了网络和会议扩大影响,他们通过会议评议、学术论争,以及论文评奖等活动,将更新的学术理念灌输到更年青的学生当中,由此奠定了他们在这个时代的集体的学术话语权。
  • 当青年民俗学者的地位得到奠定之后,他们开始与第二代民俗学者进行和解,也确立了他们作为第三代民俗学者的群体身份。民俗学论坛的开设,以及第二、三、四代民俗学者在民俗学论坛上的融洽交流,成为当今中国民俗学的一种新景观。
  • 结语
    中国民俗学的分化与前瞻

  • 第三代民俗学者的结盟主要是出于一种学术革命的需要,他们彼此之间在学术兴趣、研究领域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所以,这种结盟不是一种学术流派的结盟,他们在学术之外是非常好的朋友,可是,彼此却很能在学术范式上达到充分认同,因此也很难在学术对话中互相呼应。这就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必然分化。
  • 当代民俗学者的分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院派民俗学者与基层民俗学者的分化;二是学术中心与边缘地区的分化;三是研究领域的分化;四是研究范式或者说研究取向的分化。
  • 由于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盛行,许多原来不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学者也开始介入民俗学界,他们的加入,让民俗学的队伍更加庞大,但也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民俗学的分化。所以说,后钟敬文时代是一个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
  • 参考文献:

  • 钟敬文:《建立中国民俗学派》,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学思想史论(1918-1937)》,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 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 吕微:《顾颉刚:作为现象学者的神话学家》,《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2期。
  • 陈泳超:《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民俗研究》2004年01期。
  • 刘宗迪:《从书面范式到口头范式:论民间文艺学的范式转换与学科独立》,《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 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民族艺术》2003年04期。
  • 施爱东:《中国现代民俗学检讨》,北京: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年。
  • 背景材料:

  • 钟敬文(1903-2002),中国现代民俗学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出生于广东海丰,早年毕业于陆丰师范,因为爱好文学,受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加入了中国的歌谣运动,1929年受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邀请,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中山大学民俗学会,逐渐成为中国民俗学的中坚分子。1934-1936年间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
  • 中国早期民俗学领导者,如周作人、顾颉刚等人,大多是其他学科的知名教授兼为此业,偶一插足,旋即退出,只有钟敬文一直坚守在民俗学领域,并逐步成为该领域的惟一领导者。
  • 钟敬文先后任教于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1949年以后,把北京师范大学的民俗学专业扩充为一个重要培训基地,培养了大批民俗学研究生,并将他们分散各地。20世纪末,中国民俗学界近70%的民俗学者均为钟敬文的弟子或再传弟子。20世纪最后20年,钟敬文在中国民俗学界拥有绝对领导权。这个时代的中国民俗学,也被称作钟敬文时代的中国民俗学。

TOP

其实讨论部分更有价值,可惜没人记录整理。

TOP

回复 2# 的帖子

没人记录整理?那爪哇堂老妹在干嘛呢?托腮聆听LG冰箱的工作之音?

小人家美眉,有录音吗?有的话,回头再想办法上传~~

TOP

抱歉啊!没有录音,我作为翻译者,大概只能记得一些。
至于我家师嫂,我猜她当然是沉醉于我家师兄的美貌而没有对内容作任何记录。

TOP

回复 4# 的帖子

嘎嘎,我还以为她“不在场”呢。

那就让她LG冰箱到论坛来放放冷气,这边快成火炉了~~

TOP

关于讨论部分,我有个主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菅丰老师回溯了日本的三代民俗学者的世代交替,表示日本的第三代民俗学者无法凝聚,因而很难像中国的第三代民俗学者那样向上一代发起挑战,着重问了中国的第三代青年民俗学者是如何凝聚起来的;二是佐野老师表示师兄的报告内容主要第二代和第三代民俗学者之间的对抗,希望听听关于第三代民俗学者对第二代民俗学者的继承的情况;第三个是布依族的余志清博士的问题,即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师兄作为一个汉族民俗学者,对少数民族的民俗研究这个问题怎么看。
其中我以为最有参考和继续讨论的意义,也是本坛各位同仁最想了解的,恐怕是第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菅丰老师表示他想注册而总是不成功,师兄已经表示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帮他注册,等注册好了,可以由菅丰老师和师兄在这里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至于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让师兄自己在这里再回答一遍就好了。

TOP

回复 6# 的帖子

盼着几位登场。。。

请转告菅丰老师,我们已经听取了爱东关于解决注册困难的建议,在后台做了一定修改。
希望此后的注册会容易一些,也希望在这里能看到菅丰老师的影动~~

以后大家注册有问题可以通过其他已经注册的会员以站短方式转告管理员,我们可以在后台代为注册,之后本人再修改密码。

TOP

我当时注册也有问题,也是师兄代我注册的。同样在日本,菅丰老师不能注册,我不能注册,由师兄代劳就可以,据师兄的解释是因为人情社会,熟人好办事。

TOP

回复 8# 的帖子

嘎嘎,他那是唬人滴~~

只是垃圾广告防不胜防,我们也缺人手监控,只好出这等下下策。

相关的注册说明详见:

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forum/viewthread.php?tid=16259

TOP

谢谢老师!
师兄当然是唬人的!他那意思就是他是朝中的人,我们得有他才好办事。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人家 于 2010-7-28 22:22 发表
关于讨论部分,我有个主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菅丰老师回溯了日本的三代民俗学者的世代交替,表示日本的第三代民俗学者无法凝聚,因而很难像中国的第三代民俗学者那样向上一代发起挑战,着重问了中 ...
我也觉得第一个问题有意思。

昨天跟所里的年轻人聊天,也谈到这个问题,我的看法还是比较老套吧:师道尊严,四个字。。。

TOP

我爱我师傅,更爱探索!

TOP

想听听施老师关于“分化”的具体阐释…分化与学术圈子有关吗?谁在分化,什么力量促使着这种分化?分化是中国学术当下的共性还是民俗学界特有的现象?分化有“好”的一面吗,好处在那里?
坛友们如遇到任何注册问题,请随时咨询18018563977(QQ383512199)或发送邮件到CFNGroup@gmail.com。感谢大家积极参与民俗学论坛!

TOP

菅丰老师非常羡慕中国的青年学者能够团结一致,敢于发动学术革命。
在日本,要完成这一点,非常困难。

TOP

对佐野老师的回答,
我认为中国青年学者是采用了先革命,后和谐的办法。

当青年学者群体觉察到压抑的时候,他们需要革命。
当革命成功之后,
他们能够用更加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上一辈学者和他们的学术成果,
这时,彼此走向了和解。

而民俗学论坛,恰恰提供了这么一个和谐的平台。
这主要归功于叶涛和巴莫等人的功劳,
一方面,他们是出道较早、成名较早的学者,
所以,能够在第二代和第三代之间进行和谐沟通,
是革命双方都能接受的中间学者,
另一方面,他们所建立的民俗学网和民俗学论坛,
在技术和空间上为第二代和第三代学者的和谐共处提供了可能。
同时,吸纳了大批的更年青的民俗学者参与其中,
事实上为不同年龄层、不同时代的学者提供了相互理解和交流的平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