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跨年讨论】非遗保护和产业开发是否矛盾?请发表意见~~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爱东兄的建议太好了。先去学习,再深化谈论

TOP

小乱一番

最近在看《文化论》(马林诺夫斯基),其中有一句话:“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P14,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如果从文化功能论的角度上讲的话,就是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而形成的文化丛(或文化特质 或特质丛),从动态性的角度说,创新是必要的!(据愚见,创新和保持原生态的论题在中国古代都有讨论——如每一次的帝王改革过程中都会遇到“先王之制”的问题,而历史也表明,变则通。)
从实践论来看,特别是从 吉登斯 的结构化理论上看,非物质文化的市场化是很正常的,因为非物质文化已经成为一种 “资源” 了。资源就要发挥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学的之间的纠葛,可能是“资源的合法性”的问题,这不是学科之间的问题,而是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之间的问题,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经济建设是当前中国的发展核心问题,资源的运用是肯定的——这是政治话语;而面对过热的市场化,面对“走样”和“变化”,可能会引起资源 异化的反驳——是学术话语。
六楼的例子“另一面,原来洋溢着浓郁的人间烟火的古城沦落为一座旅游商品超市,原住的纳西居民纷纷外迁,商客反客为主,主体的置换带来了古城的文化置换,古城出现了空壳化、商品化、庸俗化的诸多弊病。”能很好的反映这个现象。
可能有个思考,就是除了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之外,老百姓的话语哪里去了?
没有老百姓的基础,试问一下什么是学科的纯粹性?

[ 本帖最后由 后溪男孩 于 2009-12-31 11:56 编辑 ]

TOP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问题,非遗的“本真性”和“人为性”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解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非遗的一个致命弱点和敏感区域。非遗在将来的何去何从关键是这两个向度,当然,走“人为性”这一向度的可能性要比“本真性”大得多,如果真的要回到“本真性”上来,这只能靠历史的选择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后溪男孩 于 2009-12-31 11:55 发表
最近在看《文化论》(马林诺夫斯基),其中有一句话:“文化要素的动态性质指示了人类学的重要工作就在研究文化的功能。”(P14,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如果从文化功能论的角度上讲的话 ...
似乎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之外还需要民间话语,这是一种视角。而且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folkman 于 2009-12-31 14:07 发表
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问题,非遗的“本真性”和“人为性”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解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非遗的一个致命弱点和敏感区域。非遗在将来的何去何从关键是这两个向度,当然,走“人为性”这一向度的可能性 ...
本真性和人本性似乎更恰切些/所有的文化都应该是为人类服务的,而在文化建设和保护中如果本末倒置了,后果不堪想象。

TOP

回复 18# 的帖子

人为性可能就是由“政治话语”引申出来的。
人为性和本真性,课能是政府和学者对民间文化不同图景的设想。
而创新(或其他表述)则可能是在民间日常实践中的文化变迁和学者、政府之间的图景的分歧之所在,这本质上民间话语、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之间的互动。可能各有假设。

TOP

小朱的一些观点!


      马老师这个问题如果道给一个其他学科的人士听,人家大概会疑问,这个问题对你们搞研究搞理论的来说听起来应该是个入门级的吧?怎么你们这些个专家还会有这个迷惑和那个争论呢?说起来还真是有意思,这个探讨的确就在业内也是婆媳纷争,清官难断。比如我所在的二级学院的院长就一再训导我说,小朱子,不要一提民俗就想开发,只要想挣钱基本就不是原生态了,不是原生态就不是非遗了。当是时也,小朱我点头哈腰口蜜腹剑,还真是不太同意也。
        非遗相关概念提出的初衷,没有人把它上升到多么高深的理论。无非是联合国和相关国家为了急切的保护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共同探讨制定的。这个初衷应该是以后一切概念和争论产生前应当思考的前提。
第一个问题:非遗保护就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原样吗?不能参与产业开发?
         笔者看来,非遗保护不是让其完全保持原样不变,但努力保护原样毫无疑问是开发的标尺和前提。明明是皮影戏,三开发两开发,皮影戏变成了芭蕾舞,这当然不可以。一个优秀的开发模式,应当是在努力保持原貌的前提下进行利用,不能尽可能的保持原样最起码说明开发是失败的。挂羊头卖狗肉或者逐渐转向卖狗肉的模式是应当坚决摒弃的。
         其次,产业开发是必要的。提到产业毫无疑问就要向经济挂钩,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要决定供求市场。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东西没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现在的困惑是,一旦走向市场几乎就要改变民俗事项的本来面貌,换上外壳套上包装,甚至伤筋动骨名存实亡,例如乌丙安老师提到过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转。在一片喧嚣声中,我们搞研究的理论家门,搞开发的管理者们能否转变一下观念:想一想怎么动用一切有效地力量,努力培养一个具备正确的审美和消费观念的民俗消费市场。几千年的古董再旧,铜锈无损其华,几千年的玉瓷再老,包浆唯升其值。非遗开发视野下的非遗产品的生产需要有一个能够保证其原生态品质的消费观念才能真正立足。以欣赏古朴拙旧为美,以欣赏土俗平实为傲。这也是一个与培养非遗开发产业链条息息相关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非遗保护中允许艺术创意的存在吗?
          第一个问题解决不了,第二个问题很难回答,可见知遥老师匠心独运,步步陷阱,绵里藏针到这份上奈尔。在笔者看来,艺术创意在非遗保护中不仅是有益的,甚至是必须的。以前讲移风易俗,结果“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搞得很多宝贝都失传了。以至于现在引得很多人谈民俗变革色变,彷佛不慎蛇咬后的余悸。从历史潮流来看,人类文化乃至文明大发展的趋势是挡不住的。理论家们的呼吁也改变不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切文化遗产中最富有生命力。只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审美规律,符合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生活习惯,符合劳动群众需求的艺术创意,星星点火般的在非遗保护中存在是完全有益的。一味理会那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要不得那也要不得”的呼声,恰恰会把濒危的文化遗产加速埋葬在历史的坟墓里。
      第三个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目前出现了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纠葛。比如有论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重于实践,是形而下的,它应该受到来自民俗学的理论指导,民俗学是形而上的;比如目前看上去热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吸引了大量的人开始转向对非物质文化和民俗学的研究,在一些论者看来,这对民俗学学科发展带不来任何益处,反而损伤了学科的纯粹性等等,怎么理解?
         第三个问题小朱同学在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里已经精辟的做了铺垫。现在凡做学问者,大多言必称希腊。明明看图分析,也一定美其名曰:视觉解构。非遗的提出初衷于保护,国际上非遗概念带动的保护潮流使得民俗学的重视与发展也享受到了推波助澜的好处。非要从学理上讲,一切具体的实践性的操作都要受到理论的指导,而且有根枝关系的基础学科更有其独特的地位。非遗的保护受到民俗学为代表的相关学科的指导是必要的,也是符合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法的。但是,一味的纠缠于理论,拿理论的尺子去框定时实践中由于原因错综复杂而出现的问题则是不应该的。就非遗保护而言,保护什么,如何界定,有何价值等等这都需要民俗学的指导。但是如何保护,如何有效传承,如何解决申报和保护的后续问题则又远非民俗学所能回答得了。如果非要从学理上争论,那么也是上半场民俗学人类学,而下半场则成了社会学和政治学。可是民俗学和人类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关系至今谁又捋的清呢?谁也说服不了谁!
      归根到底,非遗语境下对相关民俗事项进行急切的厘定和保护是首要的,民俗学的指导和扶持是必须的,其他问题应当坚持求同存异的态度。舍本逐末的名实之争,兀地不气煞也么个!


[ 本帖最后由 朱振华艺苑 于 2009-12-31 22:36 编辑 ]

TOP

呵呵,小朱童鞋人小,志大,回答问题也能认真负责,按照问题逐一展开,在此老夫先做一揖。为了讨论的深入,并且能有更多人加入进来,我决定斗胆站在你一边。因为大多数观点和你接近。这也是我纠缠已久的问题,因为曾经碰见一些所谓的专家就开发或者创意不屑一顾,并当作洪水猛兽,故此,拿出问题让大家一辨。还要等更多高手加入,一起发言哈。。。。。。。问题不辨不明啊

TOP

以当地人内部视角看,这本就是争取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资源。文化创造和传承之时,未必想得到要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原创性等。
我们谈文化的本真性、纯粹性,可能是出于人类、民族文化的美好愿望。
但如果我们是当地的普通一民,那生活质量就是最关键最迫切的问题。
这里想说的是,今天的民俗调查和研究,可能不应该轻视民生。
哀民生之多艰。
我是农民的儿子,所以知道,麦子长一毛钱,碗里就可能多一块肉,老人就能上医院。

TOP

回复 23# 的帖子

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回答的,马老师问了一个我们这些弟子们也想搞明白的问题。

TOP

1、几年前曾写过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和保护》的文章,文章在我的空间中可以找到,其中谈到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可以互相置换,不知当否。
2、最近去做非遗保护的督察、督导工作,深感我们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目前开展的保护工作,我曾建议各级非遗保护中心必须成立研究部,联合高校和科研部门的专家,对保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个案考察和研究,提出保护、利用方案。不然这种保护只能处于混乱、无序状态。非遗保护呼唤理论,中国民俗学还是大有作为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刘清春 于 2009-12-31 23:21 发表
以当地人内部视角看,这本就是争取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资源。文化创造和传承之时,未必想得到要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原创性等。
我们谈文化的本真性、纯粹性,可能是出于人类、民族文化的美好愿望。
但如果我们是当地 ...
是的,庙堂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视角固然可贵,但民间文化的特点和民间的需求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哀民生之多艰。在积极提升民生生活质量的同时,有些长远眼光地开发和保护应该能找到某种平衡点。清春的字里行间有大悲悯!!!赞一个!

TOP

引用:
原帖由 陶立璠 于 2010-1-1 09:58 发表
1、几年前曾写过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和保护》的文章,文章在我的空间中可以找到,其中谈到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可以互相置换,不知当否。
2、最近去做非遗保护的督察、督导工作,深感我们的 ...
我去先生空间下载。一定好好读读。目前对非遗的相关理论问题的确很困惑。请先生多指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朱振华艺苑 于 2010-1-1 00:12 发表
这个问题是我们应该认真回答的,马老师问了一个我们这些弟子们也想搞明白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对此进一步理论挖掘。这个问题不搞清,许多问题都将成为形式

TOP

还是沿着当地人内部视角看,非遗保护似乎应该走向社区文化建设整体中来。山大民俗所所主导的莱芜钢城颜庄文化产业开发,就很有建设性。
     非遗作为社区文化一部分,是当地人提升生存质量和幸福度的资源。学者要申请课题,必得考虑“争夺”国家财政支持。其实当地人也是借非遗保护大势争取资源。
        非遗内涵着地方个性和传统的逻辑,在转型期审视非遗以图发展,其实是费孝通先生所说“文化自觉”的体现。
      文化自觉在学生浅见看来,主要有四:个体自觉、地方自觉、民族国家自觉和人类自觉。二十世纪纠缠于民族国家的文化自觉,个体自觉和地方自觉常常被遮蔽。是时候提升个人自觉和地方自觉的时候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