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直到千年的格萨尔王(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直到千年的格萨尔王(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起自己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先想到的是《格萨尔王传》史诗。
我们说起史诗,更多让人提起的是世界五大史诗,即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
然而仅仅从数量上来说,《格萨尔王传》比这五部史诗的总和还要多,迄今发现的版本,已有五十种之多,其间涉及到的人物,故事,风俗,社会形态更是不计其数,较这五大史诗毫不逊色。我想之所以格萨尔王这部史诗没有能在世界上产生如以上五大史诗那样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因为搜集整理的时间比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正式的抢救工作),加之藏地自成一统的文化圈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都使得这部史诗造成的影响不如另外五部。
然而《格萨尔王传》这部史诗作为藏地文化的百科全书,涉及到藏地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在西藏的大型庆典活动中仍可以见到这位格萨尔王的身影,存在于民间艺人的口中。
格萨尔王,相传是连花生大师的化身,一生戍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的旷世英雄。
史诗英雄格萨尔王生于公元1038年,殁于公元1119年,享年81岁。格萨尔自幼家贫,于现阿须、打滚乡放牧,由于叔父间离,母子泊外,相依为命。16岁赛马选王并登位,遂进住岭国都城森周达泽宗并娶珠姆为妻。格萨尔一生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领土始归一统。格萨尔去世后,岭葱家族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其显威迭事和赫赫功绩昭示后人不断。岭葱土司翁青曲加于公元1790年在今阿须的熊坝协苏雅给康多修建了“格萨尔王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原址处重建为“格萨尔王纪念堂”。格萨尔纪念堂64根梁柱、16根通天柱构成主体构架,四周以墙相围,堂正中塑格萨尔王骏马驰骋的巨像,背塑十三畏马战神,正墙左右方塑岭国十二大佛,其左右两边分立将士如云及烈女翩翩。整个纪念堂庄重典雅,雄奇壮观,实乃凭吊览古的盛殿。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天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凡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这位英雄格萨尔,至今也有两千多岁了,他创造的国家,他的爱民如子,他的骁勇善战,都以诗歌,神话的形式传承下来。在这其间起到重要作用的当属那些优秀的民间艺人,甚至,有的艺人为了将这一史诗传承,付出了毕生精力,这的确是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的。

这部世界上唯一仅存的活史诗,也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方才有信心存在至千年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