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戏剧活化石---东腔戏

中国戏剧活化石---东腔戏

东腔戏可是个‘老古董’了。”唐宋时期,罗田当地村民在劳作和生活之余,自发创作了“哦嗬腔”、“畈腔”、“采茶调”等民间声乐,特别是遇上农忙季节,冲冲畈畈“哦嗬”声一片,这边唱来那边和。嗓子好的歌手,歌声可翻滚几个山头。再加上独特地貌产生的自然回声,就形成了激荡人心的歌涛。苏东坡任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副司令员)时,有一次视察罗田,就被罗田“畈腔”所震撼,称唱歌者为“鸡人”。而东腔戏正是在“哦嗬腔”、“畈腔”、“采茶调”等基础上产生的。

“东腔戏的发声部位在咽喉,按照今天的标准,它不属于科学的发声方法,但它确实是原生态的。”郭局长说。

村民陈桂明是东腔戏第六代传人,也是目前陈家山东腔戏业余剧团团长。他介绍,陈氏东腔戏有一个不成文的族规,就是只传本族,不传外人。过去还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因为东腔戏有“女戏男唱”的传统,但在9代传承中,这一传统被逐渐打破,陈家山开始培养女演员,“不过只教媳妇,不教姑娘。”

陈师傅还介绍,为防止手抄传误,陈氏东腔戏一直没有剧本,全靠师傅一字一句、一招一式地口口相传,这使得陈家山的东腔戏始终保持着古老的原生态。现在,陈氏东腔戏祖传下来的大小悲喜剧共有30多本,如《全家义》、《血掌印》、《白布楼》等。

  戏外夫妻,戏里“母女”——“泥腿子”唱成艺术家

“农家四月无闲人。现在正是农忙季节,你来的不巧,要不然就可以欣赏到原汁原味的陈氏东腔戏了。”陈家山村村支部书记陈兴兵不无遗憾地对记者说。他告诉记者,陈氏东腔戏历经200余年,其间演出从未间断。每年从正月初三开锣,直唱到三月才收锣备耕。其唱腔响遍了鄂皖两省三县的各个乡镇。

陈氏东腔戏剧团团长陈桂明说,陈家山人爱唱戏,男的唱东腔,女的善唱民间小调。他的师傅陈启昌,是东腔戏第三代传人,因对戏痴迷,又会唱很多戏,被人称为“戏痴”、“戏篓子”、“老祖宗”。他回忆,师傅70多岁时,有一次重病卧床多日,忽一日听到村里锣鼓声响,旁人告诉他村里在唱东腔戏,他大叫一声:“唱戏怎能没有我?”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就往戏台前跑,硬是唱了一出戏,病竟然好了。

正是看了师傅演的戏,当时还是学生的陈桂明也迷上了东腔戏,后来他就正式拜师,成了陈启昌的门下弟子。他回忆,师傅教戏非常认真,也很有耐心,唱词他一句一句教给徒弟,但不允许徒弟用笔记录,全凭脑子记忆。他不仅教唱词,还仔细讲解唱词的意思,以及整出戏的故事背景,然后结合剧情,向徒弟传授表情动作。“如果不深入了解剧情,你就不能真正进入角色,动作表情也就难以到位。”师傅说的这句话陈桂明一直牢记心底。在他眼里,“师傅虽然是个读书不多的农民,但他很有学问。只可惜,师傅多年前就过世了,这对东腔戏这个民间艺术来讲,绝对是个巨大的损失。”

陈启昌师傅的儿子,今年近70岁的第五代传人陈月舟(拜第四代传人为师),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痴迷唱戏,最擅长的就是老生戏。他老伴有轻微的精神错乱,有次他准备演戏时,老伴突然“失踪”了,急得他赶紧跑出去将老伴找回,回家简单交代了一下,便赶到戏场唱戏去了。不仅是他,他的几个堂兄弟如陈应州、陈凤州及弟媳张杏容等,都是唱东腔戏的好手,且能分唱不同的角色,凑在一起,一家人就能唱一台戏。

据村民讲,陈应州唱的是旦角,是典型的“女戏男唱”,他不仅扮相好,唱功更是一流,那高细婉转的声腔,连剧团后来招的女演员都自愧不如。因为他唱的是花旦(青年妇女),而妻子张杏容唱的则是正旦(中年妇女),所以即使夫妻二人经常同台演出,也不可能在戏里扮演夫妻。倒是唱正生的陈桂明,经常与张杏容在戏里“夫唱妇随”,而陈应州则经常成了他们的“女儿”。不过,这在东腔戏艺人眼里再正常不过,只要一入戏,他们就只认角色不认人。

早在20多年前,包括陈启昌、陈月舟、陈桂明、陈应州、陈凤州、张杏容等在内的80多名陈氏东腔戏艺人,上了《湖北省文艺志》。“想不到我们泥腿子,也成了艺术家。”陈桂明笑着说。

东腔戏演唱灵活,不受舞台限制,山坡上、农家堂屋、洞房花烛的新房,都是他们演唱的舞台;又因为它的道白和演唱基本以罗田方言为主,唱词通俗,贴近本土,因而当地甚至大别山一带在传统节日、婚丧喜庆,或者唱庙戏时,必定要请东腔戏班。

据他说,罗田是京剧鼻祖余三胜的家乡,余的孙子余叔岩与京剧大师梅兰芳齐名,余氏祖孙三代被称为“一门三名伶”。而余三胜早期就是唱东腔戏的,虽然目前尚没有研究证明东腔戏与京剧之间的联系,但东腔戏对其他剧种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不久前,央视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上,宜昌一位原生态歌手“农民兄弟”在台上一亮嗓子,罗田文化馆的一位音乐老师就惊呼:“他唱的不就是罗田‘畈腔’吗?”

此外,罗田文化部门的同志近期还发现,江西安义县有个“罗田村”,从那里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古民居、生产生活用具、部分方言及民俗民风来看,都深刻着罗田的烙印,特别是当地老年人谈到的一种民间艺术“湖调”,也是不用丝弦,只有锣鼓伴奏,其人声帮和的特征与罗田东腔一脉相承。据说,村里人的祖先当年为躲避黄巢兵乱,从罗田迁到了江西。

谈到陈氏东腔戏,陈兴兵书记很自豪。他说,爱戏的陈家山人有一股好民风:虽然这里地处偏远,经济落后,但文化生活却很丰富,几十年来,没有一人违法犯罪,600余人的大湾亲如一家。

陈家大湾还有两样宝:古戏楼和状元联。记者看到,古戏楼位于一处带有天井的院落,房屋都是用青砖、石头砌成。从大门走进天井,靠门的一边是纯木质结构的悬空戏楼,没有楼梯,演戏时,演员要搭梯子上去。戏楼的对面是一个厅堂,是观众看戏的地方。厅堂内悬有陈氏师祖陈兴太题写的匾额“源远流长”,字迹清晰。据介绍,古戏楼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每逢重大节日和婚嫁喜庆都在这戏楼演出。

至于状元联,相传是清朝末年,有一个叫陈增佑的新科状元,看了东腔戏的演出后深受感染,即兴为戏班题赠对联一幅:歌传流水谁能和,曲在高山哪个知。后来,陈氏东腔戏剧团在演出时,就将这幅对联悬挂在戏台两边,用来衬台面和营造气氛。

年龄老化,缺少资金——民间艺术瑰宝亟待拯救

东腔戏这一古老的地方剧种,被称为民间艺术瑰宝,一位省内戏剧界权威甚至认为它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腔戏却有失传的危险。

这一方面是人们价值观的取向发生了变化,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淡;另一方面,现在农村青年出外打工的很多,村里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妇女,所以东腔戏后继乏人。再加上陈氏东腔戏一直信守着只传同族、不传外人的古训,虽然保留了艺术的原生态,但客观上也限制了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

陈氏东腔戏老一辈艺人陈月舟,曾深有感触地说:“老祖宗创造的东腔戏有200年的历史,如果东腔戏在我们手上断了根,我们有何面目去见陈家列祖列宗?”

陈氏东腔戏剧团团长陈桂明分析说,东腔戏最深层的问题,还在于市场狭小,难以获取经济收入。比如,东腔戏在农村很受欢迎,但靠农村市场根本就无法养活自己,更谈不上发展,这是对艺人最大的限制。他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引导,比如可以将东腔戏这一古老艺术,与大别山天堂寨等地旅游结合起来,形成浓郁的地方特色,让古老艺术获得一个全新的舞台而发扬光大。

据介绍,东腔戏的保护和发掘工作,已引起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罗田县已将陈家山村作为“民间艺术村”,对包括东腔戏在内的民间艺术保护工作也正式启动。当地文化部门还投资为剧团添置了新戏装,并将东腔戏录制成光碟进行保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