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俗志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民俗志

民俗志很重要,无论是国家文化建设,还是地方文化身份建立,无论是知晓国情,还是了解民风,无论是保留文化传统,还是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民俗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并且引起了历代有识之士的重视,重视的结果就是各种类型的民俗志灿耀于中国文化长廊,为“补察时政”、滋养文风、了解民众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供了独到的认知视角。然而,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已有的中国民俗志的调查与写作,依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基于此,我们重提中国民俗志调查与写作,希望留下与民众生活相适应、与时代学术发展相匹配的民俗志。

一、我们为什么要写民俗志
民俗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尤其是乡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保护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大力抢救民间文化的背景下,民俗志写作越来越引起国人的重视。
中国民俗丰富不言而喻,近年来中国出版了不少民俗志著作,全国性的、地方性的、民族性的和专题性的,等等。但是与中国传承的民俗相比,“志”的还远远不够,钟敬文先生曾经在10多年前无不感叹地说:
60年前那位曾在中国工作过的美国学者詹姆森,他那句带有感叹意味的话:“中国是民俗学者的乐园”,就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实际情形来看,它不但不算夸张,而显然有些不足之感。10多年来,我们对各地民俗资料的记录和出版,的确尽了巨大的力量,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是,如果把己经取得的成就,去跟客观铺天盖地、无处不存在的民俗现象相比,就会感到彼此差距之大。这种差距,即使不是鸿毛与泰山之比,至少也是侏儒与巨人之比。
钟敬文先生告诉我们,要加大民俗“志”的工程建设,钟先生曾将民俗志称之为“记录的民俗学” ,并认为民俗志在民俗学结构体系中,是处于民俗资料记录的地位,尽管撰写民俗志也需要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民俗志称之为“记录民俗学”,不是说民俗志就是资料的堆砌。记录有理论诉求,记录是有社会功能的,刘铁梁教授认为:“所谓民俗志不单是为别人的研究提供资料,它自身还是一种复杂研究过程和认识表达方式。由于它是直接面对自己的研究对象——现实中的民俗进行实地研究的结果,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民俗志的研究和撰写首先代表了民俗学学科的根本特征,甚至是关系着学理能否向前发展的基本的研究方式。” 因此,民俗“志”是充满着研究者问题意识和学术追求的多样化过程,民俗志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和学术价值。
(一)记录民众生活
中国先前的各类型体式的民俗志中,留下了各个时代的民俗,尽管不尽如人意。然而,较为系统地记录近30年来的民俗现状却较少,更谈不上系统记录这个时段民俗的实际存在。近30年是中国民俗变化最为剧烈的时代,传统民俗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面临着变异、断裂,甚至消失的境况,比如,过年“吃团年饭”除了家庭,还去宾馆、饭店,大年三十“守岁”因为春节晚会变得更加多元,“拜年”的方式更趋多样化,现代通讯手段的兴起和传统熟人社会结构的瓦解,电话拜年、电子邮件拜年、手机与信息拜年等越来越普遍,春节并非一味地守在热炕头,而是可以全家出游,穿新衣、吃荤腥不再是一年到头的期盼。这些民俗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社会时期,多样化的内容和多样化的形式有条不紊地改变着民俗生活、编制着民众的生活空间。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记录,需要我们以科学民俗志的形式留下民俗变迁的轨迹及其民俗生活世界的真实图景。
(二)守护精神家园
我们的大地上沸腾的庙会、庄严的节日庆典、生动的民间文艺展演、生活习俗的惯制等,寄寓着老百姓丰富的精神财富;深藏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的吃年饭、包粽子、唱大戏、舞龙灯让人魂牵梦绕,久久不能释怀。这些被世世代代传承的民俗,汇聚成民族生存的血脉,成为深植于泥土中的民族的根。然而,现代化的浪潮对传统社会和文化传统发起了强烈的冲击,一个又一个的民间艺人相继离世,一批又一批的传统民俗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我们不得不正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和民俗传统正面临着日渐式微的令人堪忧的境况。
一些有识之士想出各种办法挽救民俗传统,希望守护好这份祖先留给我们的精神家园,希望从家园里寻找到适合今人生存发展的营养,然而,数不胜数的民俗事象越来越脱离其存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生存状态中被抽取出来,成为一种戏剧化、仪式化、观赏性的文化商品,日渐失去鲜活的生命力和震撼力,失去作为民俗存在的生活意义和文化价值。
当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中华大地的时候,保护民俗传统、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呼声越来越响亮。在这个时候,加强民俗“志”的建设,从生活的角度记录民俗,从田野中感受和体悟民俗。只有这样,才能揭示民俗传统的真谛,切实有效地保护好我们的民俗传统,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激活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需要深厚的传统土壤,文化创新来源于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一旦离开传统的滋养,文化的创新力和生活的依靠感就不复存在。保护民俗不仅是将它留存下来,而是要将这些民俗融入到民众的生活中去,发挥民俗传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改善人们生活。
对传统的超越是指对存在着的传统进行原创性的再创造,使传统以新的形式再现。这是“通过那些关心社群的人的自由和负责的生活而形成的,并使一代又一代的人能在自由和创造中实现他们的生活”  
守护传统并不是让传统一成不变,没有变化的传统是不存在,因此,传统变更、传统超越是传统生命力所在传统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它对自身的变更和超越。
对传统的超越可以分为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两个部分。内在超越是指本身所带有的一种自身随着时代而改变的超越自身的特性。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事物都具有自身超越的特性;外在超越则表现为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具体变更。
在当下文化创新热潮中,民俗作为民族传统中最为核心、最集中的传统资源,成为激活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推进学科发展
先前民俗“志”往往倾注了个别人的意识,用自己的标准框定鲜活的民俗,从而忽视了本土传统的真实面貌,也忽视了民俗承担者的个性。民俗志里掺杂了编纂者、写定人移植、改编、删减、拼接、错置等并不妥当的操作手段,民俗的真实淹没在记录者或编纂者的喧哗之中,致使后来建立在这些文本基础上的学术阐释,出现了许多误读和曲解。以这些民俗资料作为理论体系建立的基础自然就会出现问题。
当然,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每一个民俗志都贯穿了个人经验、学识、想象以及记忆的混合物。我们听到的,我们看到的,以及我们想象的领域,都影响着民俗志图像的存在。但是,我们如何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克服民俗偏离生活、偏离真实的倾向,这些都需要我们采用新的手段获取真实的民俗志,从而推进学科的发展。
作为独立学科建设而言,民俗学有理论建设,而理论建设的核心是资料的科学性和丰富性,这就必须要求我们加大力度调查民俗,从科学的立场记录民俗,为建立“记录民俗学”的理论提供基本的学术体系。
作为民俗学、方志学以及相关学科基础建设的民俗志,材料的真实性、写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民俗学和方志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建设,因此,科学的民俗志的实施将有利于民俗学和方志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未完待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