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山西饮食

山西饮食

初来乍到的,也不知该发点什么。山西这地方,除了煤,除了醋,除了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旅游景点,饮食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内容。暂且就先让各位了解下咱山西人的家常便饭吧。
浑源块垒

太原新闻网  2010-01-19 11:18  来源:太原晚报     新太原论坛

  在我的童年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我们晋北农村,一年能吃上一两次白面就算不错了,最主要的粮食就是玉米、高粱、马铃薯,间或一些小杂粮,诸如谷子、黍子、豆子之类。玉米主打,人们也就花样翻新地围绕玉米面做文章,块垒就是其中之一。块垒应该算是那个时代最有特色也最可口的食物了,玉米的清香在其
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金黄灿烂的一粒粒块垒,吃起来清香满口,嚼起来柔韧爽利,软中有硬,硬中有脆,再就上咸菜,是永远吃不腻的美味。其实,块垒的做法很简单,取几个马铃薯(也叫土豆或山药蛋)切成小块,块若蚕豆大小,下锅加水熬煮,水不宜太多,淹没薯块即可,待薯块煮到七八成熟,开始往锅里搅玉米面,玉米面在锅里遇水成团,在筷子的搅动下,渐渐地离析成一个个小颗粒,或者包容了薯块,或者自成一体,大小不一,状状各异。玉米面本身特别吸水,面放多少视块垒的湿润度而定,有经验的主妇总能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干不湿,不粘不沙。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双大筷子不停搅动,家乡人也把做块垒说成“搅块垒”,块垒的好坏,搅上很见功夫,做得好的块垒,均匀细碎,易熟宜口,太小了夹有生面,太大了不利于咀嚼,并且口感不好。块垒搅好后,盖上锅盖闷捂一会儿,时间的把握以锅底不烧焦为宜,然后开始用锅铲不停地翻动,靠近锅底的一层硬脆,近于锅巴,反复翻覆的结果是满锅金黄的锅巴式块垒。在这种翻炒的过程中,块垒玉米的米香和马铃薯的薯香混合,清香满屋,闻起来就特别诱人。

  那时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每次吃块垒我总能吃四五碗,我是吃着家乡的块垒长大的。可惜的是,现在块垒已经很少见了,即使回到家乡,家庭富裕的乡亲也早已调整了食谱,以白面大米为主,块垒已经难见踪影了。

作者:白建军

注:浑元是山西的一个县城,那里好像还有浑元凉粉,挺有特色。

TOP

山西饮食

哈哈,再来一篇!

山西小窝头

太原新闻网  2008-10-27 09:09  来源:太原日报     新太原论坛

  【前些阵子,南方的深圳等城市掀起了窝头潮,一元钱拳头大一个,买得晚了还得排队等候。在北方的太原,超市、饭店甚至是菜市场中的主食摊点,你都可随时看到。过去地薄粮少,窝头曾作为山西人的四季三餐主食,吃伤了不少人的胃口。现在,食品丰富了,窝头又开始重新登上人们的餐桌。窝头实在算不上现代美食中的极品
,但绝对是现代健康饮食中的精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山西小窝窝头了。】

  窝窝头从16世纪的明代中国开始种植玉米时即有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掺薄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杂粮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覆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宫中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

  引文中的“杂粮面”,就是玉米面中加入黄豆面等形成杂合面,其蒸制品,在明清时叫窝窝,清末民初才开始叫窝窝头。相传1900年慈禧逃往西安,刚入境山西,就饥肠辘辘。此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看见有个叫贯世里的逃难者正在啃窝窝,慈禧就拿了吃起来,倍觉香甜。问何物,答:“玉茭子面做的窝窝”。慈禧说,此是进山西吃的第一口,就叫窝窝头吧,意思是个领头的食品(张寿臣《窝头论》)。慈禧到乔家大院时,乔致庸以八碗八碟接驾,最后一道主食,为其上了穷苦百姓吃的菜窝窝。《中国历代御膳大观》记载,慈禧回京后要吃窝头,御厨做了一个,老佛爷食不下咽,怒杀厨子。后来老厨师在玉米面里加入糖和栗粉,做成小窝头,慈禧吃得上口,说:“总算吃到当时的窝头了。”于是小窝头便成了皇宫御点、晋馆名品,北京仿膳饭庄、太原全晋会馆有传承此技。

  旧社会,穷苦百姓能吃上一顿窝头也属不易,有这么一幅对联 “别家过年二上八下,我家贺岁九外一中”(《清末民国讽喻联集》),其中的二上八下,指包饺子,九外一中则是捏窝头的动作,是说过年人家吃饺子、自己吃窝头。穷人家平日里吃的多是 “糠面窝窝”、“草籽窝窝”,还有的要掺杂野菜充饥。解放后经济恢复,窝头逐渐成了山西人的一日三餐主食。文革期间,周恩来三次访问大寨,和社员一起吃的就是玉米面窝头。再好的东西,也经不住天天吃,容易吃伤胃口。老百姓想办法变换花样,晋南就有了柿子窝头,从南到北也有了枣窝窝、菜窝窝。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饮食生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发展,窝头在一日三餐中一度消失。现在窝头受到人们的追捧,不仅仅是忆苦思甜,更在其营养价值。玉米中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当点心食用,有助于肠胃蠕动,益于健康。它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具有恢复青春,延缓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镁均有防癌抗癌作用,谷氨酸还有一定健脑功能。 进入新世纪,山西小窝头这一名点在酒店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太原全晋会馆推出的名菜“鹅肝牛肉小窝头”最具代表,据说该店迄今年8月底的32个月内已售出近58万只小窝头,被称为“黄金小窝头”。黄金小窝头好吃,究其因有四美,一是原料要鲜,选用水磨细粉,营养充足,口感细腻;二是品相要美,上尖而下圆,外实而中空,形似将军之帽,色似帝王之袍;三是佐味要好,鹅肝入味,牛肉剁粒,吃之筋道,闻之鲜香;四是趁热取食,借西餐烹技,铁板为器烧鹅肝牛肉,再置新出笼的窝头,趁热端给顾客,即食足美矣。

作者:李星民

话说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一种和窝窝头用料差不多的东西,叫发糕。很好吃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