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一旦讀書“得了趨”

一旦讀書“得了趨”

今天想起學術入門。我算是後知後覺,大概高考歷史不及格,偏偏念曆史系,老大不情願,念了兩年還是一頭霧水,曆史是個啥?想破腦袋也還是不知道。終於有一天,我讀到費孝通的《學術自述與反省》,突然間開了殼,突然熱愛上了歷史,也突然,感覺到學術這扇門後頭,有這麼多廣闊遼源的空間,以及閃爍的珠玉,和可資談論的話頭。我從一個差生變成優等生,只是一個學期的功夫。現在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當然,其中也有《讀書》的積澱。不過,別人喜歡葛劍雄、何兆武、葛兆光,我挑來看的是李皖和北島。
  就在那一年做過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我至今覺得當時必有超能力。97年(?)劉夢溪寫了篇關於學術史的長文,文字極好,至於內容好不好不記得了。那會剛剛流行複印技術。我們印來幾個人傳著看。可能遍數太多,複印紙上的油墨都模糊了。還有流行陳寅恪的時候,幾個人一起背誦《王觀堂先生挽詞》,乖乖隆德拉,當年比賽著,那樣的長文都能背的。當然,後來全都忘了,偶爾想起幾句,也是殘片了。不過,費孝通那本書改變了那一年,以及我人生的取向,倒是真的。
  可能,每個人都在等自己的那本書吧。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旦在閱讀和思考中“得了趨”,可能比SEX ADDITION更難治吧。

TOP

顶同为历史转到民俗的双霞姐姐

TOP

一本书改变了一生,却也不易。

TOP

不敢说殊途同归,但我也是从历史学到民俗学。
当年高考报的是中文系,因历史考了个134分,按服从志愿调配为由被选到历史系,现想想也幸亏在历史系关了四年,多少有些“腐儒”味。历史作底料,自然浮不起来。《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是终于看进去的一本书,也知道了唯物史观之后还有国史观。当下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忙于接轨、交叉,但若少了史学视野,也少了一股定力与国气。毕竟它不同于人类学起始关注的非西方小型、无文字的异文化社会。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哈,同志,
首先要申明,我不是唯歷史學,也反對任何形式的唯學科化,即使是唯民俗學化,也統統要不得。
盡管我現在不夠爭氣,總是提歷史學是在抹黑;之所以一再拿歷史學說事,我是在感激在曆史系受到的資料學和技巧訓練,以及廣闊一點的閱讀方式。倘若沒有這些,那我更是爛泥扶不上牆,連做建築材料的可能性也沒有了。
我覺得文獻功夫(田野也算是文獻的一種)跟理論對於年輕學子來說,就像是華山派的氣宗和劍宗。別太著急,慢慢紮馬步,那些枯燥的童子功功力,總有一天會有用的。即使上碩士,我仍是心浮氣躁,很容易就掉進理論的陷阱裏頭。試想一下,幾天讀完一本書,掌握一件理論工具,然後如臂使指,想打哪兒打哪兒,比爬梳疏證要容易得多。可是太容易的事情,技術含量也低一些。我好像是一點一點明白了這個道理。還是走了很多彎路。

TOP

回复 5# 的帖子

那姐姐觉得怎样才可以不掉入那些陷阱,才是对的呢?
我很浮躁,呜呜。。。

TOP

“历史作底料,自然浮不起来。”这个绝不是“唯歷史學”,而是所有做人文学科的学子的基本功,俗一点说就是“童子功”。“历史作底料,自然浮不起来。”我特别欣赏这一句话!因为它“经典”。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志娟 于 2010-9-8 00:10 发表
那姐姐觉得怎样才可以不掉入那些陷阱,才是对的呢?
我很浮躁,呜呜。。。
我可不敢给才女张妹妹开什么药方。
我读硕士时,有一篇文章很有心得,就是黄宗智的“四个理论与一个陷阱”,妹妹找来看看吧。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971

TOP

引用:
原帖由 任双霞 于 2010-9-11 03:02 发表

我可不敢给才女张妹妹开什么药方。
我读硕士时,有一篇文章很有心得,就是黄宗智的“四个理论与一个陷阱”,妹妹找来看看吧。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971
谢谢姐姐推荐
刚认真读下来,文中对文化主义研究的反思及第五节尤其令人震动。
受教了

关于理论运用与经验训练的配合
虽然我对他举的那些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例子感到很陌生,却同样受益匪浅。许多道理是相通的。
“以现有理论作为刺激,有利于在经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概念。”
“历史探究要求在经验和概念之间不断地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的用处就在于帮助一个人在证据和观点之间形成他自己的联系。理论也许是我们的动力、陪衬或指南,它从来都不应当成为现成的答案。”
说得真好~

TOP

其实总体来说,黄宗智的研究,跟我的研究思路还是不契合,我也很少有会心之感;独独这篇文章,我反复读过几遍。
“以现有理论作为刺激,有利于在经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自己的概念。”
这也是我受到震动的一句。此后,我一直拿来揣摩这一句。他在批判,但是,我觉得他还是过度看重了概念或者理论的作用。我看来,考据大于义理。本土经验得出的一小步的心得和经验,比体系严整、诠释力强大的舶来品要珍贵些。还是因为,新材料、本土经验以及自己的研究得出的一点点结论(不一定是Conclusion,closing也不错啊),算是采铜于山;而前者无论多么华丽美好,都是旧铜铸了新钱(或者更有等而下之者)。
我也大概不同情注脚式的研究,比如我的硕士论文一样。有的文章看起来谈有趣的新鲜话题(开疆拓土是好的),考据也算严整、义理也算通达;也不过是学了人家,亦步亦趋来效颦。
外求诸人,未若反求诸己。从本土经验出发,从新材料出发,贴着材料很近说自己的话,大概算是吸取黄宗智那一辈人的教训吧。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采来了铜也要考虑铸钱以为流通嘛~
我觉得看重概念或理论本身其实没错,关键在于方式。一流的学者将其压在纸背,作为潜在的知识结构思想框架学科视野,但自己的研究中从不搞什么术语杂烩,照例据自己的材料说自己的话。理论面上没有,对话的功夫却都花在底下。大概就是黄说的以理论为刺激吧。二流的学者用材料框理论,借理论理解材料,借材料修正理论,这是学术发展的正常途径。不过限于材料功底之厚薄,理论体悟之深浅,做出的东西又有三六九等之别了。至于生搬硬套,全然以理论裁割材料,那是不入流的。

“注脚式的研究”具体指什么呢,没太明白。。。

TOP

说得好。我正在读的刘宗迪做的山海经研究,大概就是前者。通篇考据,没谈一点理论,却是处处理论视野下对材料的新解。所谓胸中别材,眉下别眼,大概就是说,因为有这不一样的眼光,所以看到的世界也大不同。
我说的注脚式研究,是用自己的材料和本土经验,作为某个现有理论的个案,并以此作为研究的目的或者终结。也就是志娟妹妹说的二流学者吧。倘若初入门的阶段用这种方式描红,自然算是学术的正常途径。倘若止步于此,那就等而下之,连二流都说不上了吧。

TOP

“从本土经验出发,从新材料出发,贴着材料很近说自己的话”说出了我的心声,但是很多时候这样的文章在现实中会遭遇很多的不理解,也许,这也是我们必须必须面对的事实之一。
    自己刚开始也是喜欢说理论的那种书籍,被他们迷死了,看那些很好描述的文章反而觉得他们的理论少不好,不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现在,应该是书读多了点,觉得说理论的东西多了反而没有理论了,还是那种基于忠实文献、田野材料的书籍好看,耐看,有味道。因为,这样的书籍不是没有理论,而是在作者的理念中,理论早就化作文字隐藏在字里行间。这应该是作为后学的我们可以努力的一个方向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任双霞 于 2010-9-14 22:52 发表
说得好。我正在读的刘宗迪做的山海经研究,大概就是前者。通篇考据,没谈一点理论,却是处处理论视野下对材料的新解。所谓胸中别材,眉下别眼,大概就是说,因为有这不一样的眼光,所以看到的世界也大不同。
我说的 ...
如果单纯以验证某项理论为终结,确实连二流都称不上了。
“二流”一词其实不含褒贬,我说的二流学者还是很有追求的,不过能走多远要看各自造化罢了。

这破网特别卡,打开一页都要等好久,受不鸟啊啊啊

TOP

山间野人的经历,大概是我们每个初窥学术门径的后学的必经之路。
弯路是都要走的,但尽可能少走;并且一定要总结教训。所谓“君子不贰过”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