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阅读“青瓷”就读懂了女人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阅读“青瓷”就读懂了女人

阅读“青瓷”就读懂了女人


                      评女诗人章闻哲新作《青瓷》(组诗)
马知遥

这是一组写青瓷的诗歌,实际上在写女性精神的成长里程。全诗共分5部分。全诗由《青与青花判》《裸》《莲》《雪拉胴》《叶青姬》组成。全诗表现出文化的自觉和女性强烈的性别意识。看上去在写青瓷实际上在表达女性在男权时代里的自尊和精神向往。表达内心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细腻的文字,舒缓的节奏都让人在面对这样的文字时会逐渐安静下去,消散浮躁气,清爽之气悠然而来。
诗人似乎是对着青瓷做着历史和人生的联想,在她眼中青与青花象征着两种境界,都是如此美丽,高贵,但却有分别。在青与青花的判断中,她傲然地选择了青,而将曾经萦绕自己的青花毅然抛却,在她认为那是对繁华和骄傲的弃绝态度,是一种洗尽铅华的从容。人生的境界无非是从浓艳到平淡,从热烈到从容。青花到青的蜕变,既是诗人对人生的判断也是她内心的一段追求。
有一份科学调查结论是:左脑就像个雄辩家,善于语言和逻辑分析;又像一个科学家,长于抽象思维和复杂计算,但刻板,缺少幽默和丰富的情感。右脑就像个艺术家,长于非语言的形象思维和直觉,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有超常的感悟力,空间想像力极强。不擅言辞,但充满激情与创造力,感情丰富、幽默、有人情味。左右脑两部分由3亿个活性神经细胞组成的胼胝体联结成一个整体,不断平稳着外界输入的信息,并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信息连接起来。当我们将左脑的问题交给右脑完成的时候,是艺术开始思考和完善的时候。在第二节《裸》里,诗人借这样一个话题表现出了女性对自身从感性获得的理性认识。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质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人最大的困难就在于不认识自己。诗人借助青瓷告诉我们:脱掉兽皮(暗指我们道貌岸然的外衣——伪装)后的人就恢复了赤裸的真,面对真实的我们便会从历史和伦理社会的各种重压下解脱,恢复一个存在的自由的“我”。青瓷成了一个独立自由女性的象征,我们也看到了诗人对女性独立自由的向往和美好的期待。读《莲》仍旧是对青的更深入的认识,在诗人以为,莲是青的魂魄,是青的本性。而莲之所以为莲是因为,莲本是一种芬芳,一种绝色,是玉之魂,她本不开放,一旦开放便失了莲的意义,也就失去了青之为青。所以,可不可以这样理解,青瓷的特立独行,卓然风度就是因为她有不开的决绝,她有对世俗顽强的抵抗。这样的精神何其难得,而莲终归要开,只不过至今未有让她开放的人,可青瓷是不能开的,如同莲的坚持。诗人似乎在隐喻自己。

然而凭什么,要开?
如果你是,含金汤匙
出生的人
青就是含莲而生的人
取荷叶田田,碧波万顷
炼就了莲身
凭什么,要开花?开花
即是,对莲的放逐
我固执地认为,它是莲,而非花。
花者,与莲脱节之物也。

在接下来的《雪拉胴》里,诗人跳开我族中心对青瓷的本以为是的认可,而从他族从世界的眼光去反观自身,反观青瓷,一些历史的荒谬感自然生出。在诗人眼中青瓷和女儿身紧密相连,是女性的,是纯洁高贵的代表,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青瓷的命名来自一个男性雪拉胴的名字,青瓷的性别在中西方文化中竟然有如此大的差距,在文化的撞击中,美好纯洁的先入为主突然恍惚朦胧甚至神秘。旧有的感受和理想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本族中心主义还可以继续坚守吗?文化的性别倒错,让诗人迷惑,同时联想到观音的男女身的演化之谜。这一段其实是一段文化的考古,是对文化变迁和中西文化对抗中的青瓷历史的回顾,而通过这样的迷惑,诗人似乎也表达了文化受到撞击后的多元选择和开阔立场。性别退隐,我们仍旧能从青瓷中看到其精神的高贵和脱俗。一如观音的崇拜,我们并没有因为她的性别变化而产生对她的稍离。传承的精神已经播下,无法抗拒的理想追求让我们爱上世界和它给我们留下的迷宫。
诗人的笔触最终要落实到女人自身的问题。作为女性,她研究青瓷其实是在研究自己,研究女性本身。青瓷的化身是叶青姬,传说中的她为了帮助父亲烧出青瓷,以身祭窑,终于举世无双的青瓷诞生了。多么美丽凄楚的传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女性的献身史,女性可以为了家族女扮男装;女性可以为了丈夫舍生忘死;女性可以为了守节,终身不嫁;女性也可以因为美丽成为祸水,成为亡国的罪魁;可以说女性往往在男性最需要的时候成为祭品或者替罪羊。这个能孕育生命的女体要承担着国家家族家庭的重担,女性的悲凉历史又怎能轻易放过才德女性的一生。诗人在反思时写下:

还有多少妙方中,加入了女体这枚神奇而伟大的药剂
她们纷纷为爱赴死,为世界的重生而浴火。——我在为罪恶开脱吗?
不,我宁信她们就是神圣的使命,而不是达贵们的牺牲品。
在又一场大火燃起之前
我腐朽了
我可以听着小曲,晃着小扇,无所为而大有为了
当然,我要紧抱着青瓷们,这是我们有为的象征
我们的,光荣史。

好一群青瓷们。诗人眼中美丽的被作为历史殉葬的女性都是青瓷的化身,在诗人眼中,在一个有文化自觉和个性自觉的时代,女性看到了她们自身的悲哀和局限,在长期的宗法制度和男性意识执导下,女性的一切牺牲都有甜言蜜语的理由,都有其男性预设的结局,但诗人以为,那些悲壮的背后,更有弱女子的精神风骨,我宁信她们就是神圣的使命,而不是达贵们的牺牲品”,是的,尽管如此无奈,在看到历史的残酷的同时,诗人也自觉意识到了女性高洁独立的个性,意识到美好的世代传承,那就是在怀抱的青瓷里,她们听到了希望,看到了光荣。无奈也许无奈,但女性们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和希望。她们的拒绝和坚守以及独自承当,如同举世无双的青瓷。

                                                   
                                         20091031马知遥于济南

TOP

奇怪了,现在评论在主页上怎么没提示,还是过去的

TOP

好久没读过诗歌了,看了您的帖子,阅读的冲动又回来了。
似曾相识燕归来

TOP

哈哈,阅读诗歌是一生的一大享受。一起阅读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