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春耕民间试犁、迎春耕习俗

春耕民间试犁、迎春耕习俗

春耕民间试犁、迎春耕习俗


中国天气网  2009-02-21 10:34:12  来源:中国兴农网

    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我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桂北地区的开春试犁,城镇活动比乡村开展得还要热烈和隆重。农村因天气严寒试犁生产耕耘,多是拿牛轭走进牛栏,把牛轭往牛颈上一放,表示耕牛拉着牛轭耕田犁地之状,预示着开春了,新的一年开始播种五谷了,应该作好备耕,抢上季节耕耘播种,千万不要错过耕种的时机。城镇活动:相传在过去为渲染春耕生产气氛,敦促人们作好春耕准备工作,城里的官府县衙在立春前一天,就派衙役到县城的城皇庙旁边的荒地上搭一个茅草官厂,衙役擂鼓鸣锣,吹吹打打,抬着县官和纸扎的春牛、犁,由衙门沿迎春路行至官厂,沿路的群众,家家鸣放鞭炮,并将米、黄豆抛向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春牛抬到官厂后,要焚香祀奠皇天厚土,仪礼三伏三拜,县官领头,众乡绅跟随在后依礼参拜,而后念祭奠天地神祈祷告词,而后县官亲自扶犁,跟随春牛之后,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围观群众吆喝声响彻云宵。县官试犁后,衙役将纸扎的春牛抬起游街,提示人们新年开始,五谷待种,百业待兴,大家应该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游完街巷后,回到县衙门前打春后,然后把纸扎的春牛烧掉。   

    在瑶山,各家的主事人要扛锄头到田地里挖几锄,或到秧田和菜园里掏几锄,表示春耕动土外,还要上山砍几根竹子插在田里,表示插田,下地里埋上几颗种子,表示播种丰收。

    还有的地方把二月初一作为开春节。清早起来,家家户户把锅盖猛敲一阵,表示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这天早晨吃过早饭,男人把家里的农具普遍检查一遍,看哪些要维修,哪些要更换,一一作出决定。是日便自己动手或请人开始整理农具。妇女们这天早饭后,就用头天浸好的糯米,用磨子磨好,并用立冬腌制好的干菜和腊肉剁碎粘和成香喷喷的馅心,包在糯米粑中间,做成阳春粑,用柚子叶垫好,放在锅里蒸熟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痛痛快快地饱吃一顿“阳春粑 ”。在吃“阳春粑”时,家里的主事人把新年要种的生产计划、品种安排告诉大家,要大家发奋把阳春搞好,夺取新一年的好收成。   

    在山西的浑源、朔县、山阴等县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民间流行有击鼓迎春的习俗。春耕前,民众手持羊皮圆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灾免病,秋后丰收。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在春耕生产时节,农民表演队走村串寨,表演反映当地少数民族劳动生活的原生态歌舞,为春耕开犁唱响报春曲。(荇侬)

TOP

古代帝王“春耕”仪式的由来和演化

中国天气网 2009-02-17 16:24:36  来源:中国兴农网

    我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讲究时令气节,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时令的更换,一般民众只能凭借物候的变化来判定,有天文知识的巫师则能借助观测天象来确定。上古观象,通常在天刚昏黑时进行(称为“昏见”),被观测的星被称为“大火”,西方天文学名词为天蝎座a。古代“大火”星昏见时恰好在春分时节,火正在这一天观察到大火星位于南方正中的位置,于是向民众发布春分已经到来,可以春耕播种了。楚人的先民大约曾任古代的火王,这是神融得名的由来和火正的第一项职责。

    上古的农业大抵实行刀耕火种,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人民为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烧荒看作是丰收的前奏,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礼记·郊特牲》说:“季春出火,为焚也。”说的就是古代出火烧荒仪式。由谁把妥善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到野外,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呢?当然是那位责无旁贷的火正。到了秋季,大火昏见之后,还要举行“纳火”的仪式,把火种收藏起来。

    然而,古代的火正主要还不是从事农业的实际官员,而是从事祭祀的宗教大巫。古人对天象的有规律运行感到不可思议,总是觉到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纵着自然和人事活动,大火的运行也不例外。况且自然界有风雨雷电,人世间有丰歉祸福,为了祈求上天赐予人世以永远的福祉,于是有祭天的仪式。祭天时要杀牲,贡于柴堆之上,将柴点燃,让牲肉的焦香伴随着清烟飘上云天,天帝闻到人间烟火和肉的馨香,就会大发慈悲,赐给人世以和平安乐。火正的任务,就是布置、点燃和守护祭天的柴堆,完成燎祭的仪式。

TOP

鸟儿、家禽和牲畜大聚会 讨论春耕春种

中国天气网 2009-02-17 16:27:49  来源:中国兴农网

    春天来了,树上的鸟儿,草地上的家禽和牲畜都聚集在一起,对春耕春种进行了一次热烈的讨论。

    布谷鸟提出要“播谷!播谷!”

    鸽子提出要选种:“谷谷鼓!”(种子要饱满。)

    麻雀提出肥料问题,说:“积积渣渣!”

    喜鹊认为有些肥料不好:“假假!假假!”

    猪说我有好肥料,“唔——唔!”

    鸡提出要把劳力分工一下:“各个——各个!”

    乌鸦急忙表示也要参加:“我啊!我啊!”

    大牛跑来说耕田最要紧:“哞!哞!”

TOP

皇帝春耕


中国天气网 2009-02-19 16:58:13  来源:京都胜迹

    皇帝春耕,听来新鲜,但这是古时的一项国家典礼,称作“亲耕”,以表示天子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


    清代皇帝亲耕,选在二月或三月的一个吉利的亥日举行。自雍正以来,皇帝亲耕前,先要到西苑(今中南海)丰泽园前的演耕地里练习一番,以免亲耕时生疏。正式亲耕之日,一清早儿,皇帝就着礼服,乘舆前往城南的先农坛。在行过祭享先农等礼仪后,皇帝来到观耕台前的籍田里,面南站立,户部尚书跪进耒,顺天府尹跪进鞭,皇帝右手秉耒,左手执鞭,前面耄老二人牵牛,旁有农夫二人扶犁,后面顺天府丞拜着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在礼部、太常寺、銮仪卫的六位堂官导引护驾下,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往返三个来回,便完成了“三推三返”的亲耕礼。


    皇帝亲耕,不过是个礼仪,但也有皇帝当真耕田的事。据《养吉斋丛录》: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在京南博野视察春耕情况,曾亲持犁器,一气儿耕了一亩地。当时共有万人观看此景,大学士李光地特为文勒石,以志其事。

TOP

“雨水”送肥春耕忙

中国天气网 2009-02-20 15:19:39  来源:中国兴农网

    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我们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除了西北、东北、西南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仍处在寒冬之中外,其它许多地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渡,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广大农村开始呈现出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民间有“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的说法,“雨水”节气,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检修农机,挑选种子,储备化肥,准备春耕工作的开始。(荇侬)

TOP

春耕谚语集


中国天气网 2009-02-19 17:01:01  来源:中国兴农网

秋耕深,春耕浅。


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


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


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想要苞米结,除非叶搭叶。


合理密植真正好,光长禾苗不长草。


密植好,密植强,合理密植多打粮。


谷宜稀,麦宜稠,高梁地里卧下牛。


行船防滩,作田防旱。


春旱不算早,秋田旱一半。


春荒不要懒,防荒多生产。


春天多一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


锄头底下减旱情,锄头口上出黄金。


灌水有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


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河南)


春天栽树要早,夏天灭虫要了。


开春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


耕地过冬,虫死土松。

TOP

学习了

我们关陇地区春耕试犁的形式和就是和你说的哪些地方不同。

TOP

看来,农耕社会这种仪式是普遍存在的,身身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土族,在开种之前,也进行类似的祭祀天神的仪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