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网友冯平提供部分文字资料:
《鄂西土家族简史》(114页)记载,“每年七月十二,为妇女会,每逢这个日子,妇女赶场集会,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定其终身”。 这正应证了《周礼·禖氏》中所记载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的古人隆庆月半,追求自由婚姻的崇尚风俗习惯。
《恩施州民族志》载,在老苗区宣恩春木营,解放前,曾流行和土家族通行共庆女儿会。女儿会,其实为赛歌节,是一个公开恋爱的节日。节日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二日。这一天,商品买卖交易,热闹非凡。青年男女,通过赛歌,自由恋爱结为情侣的不乏其人。场景令人羡慕。《州民族志》(283页)载,女儿会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石灰窑的女儿会,原名“十个棚女儿会”。
每年农历七月十二(有的定为农历七月初二)为女儿会的会期,每到这一天,周围七八十里以内或更远的宣恩、建始、鹤峰、巴东及其恩施一带的各族男女青年都来石灰窑赶会。他们梳妆打扮,浓妆艳服,并携带各地土特产品,汇聚于石灰窑。届时,湖南、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商贩,亦赶来买卖。集市上的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场景十分热闹。一些未婚男女青年,挤来挤去,各自寻找美满的伴侣,意中彼此,约定地点交心谈心,互吐家庭身世,倾洒爱慕之情,以定终身之好。
农历七月,“女儿会”的风俗在恩施州内盛行不衰。《州民族志》载,“女儿会”在文革的“左”的思想影响下,作为“四旧”一度被禁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恢复了这一节日,并发展具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和物资交流的双重内容的娱乐性节日。“女儿会”的会址,由石灰窑集镇先后迁至到梭步垭石林旅游开发区、州城内等地方隆重举办。将其发展成为表演土家族婚俗的娱乐性节日。每年都吸引了大批中外客人前来观赏。“女儿会”和“牛王节”、“摆手节”、“州庆”同成为恩施自治州的四大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