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的活态之路

“非遗”的活态之路

“非遗”的活态之路
作者:广西日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9-17 | 点击数:123

  



9月10日,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南宁举行。来自联合国、东盟各国和中国文化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官员围绕“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题,介绍“非遗”保护成果和经验,展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地处中国-东盟桥头堡的广西如何借鉴它山之石探索出路,成为主办方深入思考的问题——
  1 珍视“多样性”
  “10年前,‘非遗’这个词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回忆道,那是2006年的元宵,第一届“非遗”保护成果展在北京举行,他此前跟一些媒体和机构联系,有的不知道这个舶来词汇“非遗”有何内容,民间很多人甚至不知“非遗”为何物。当时展览有一个留言板,他发现半天之内有了满满当当的字迹,他亲眼看到一位老太太拉着几岁的孩子踮着脚在上边签下全家人的名字,并注明:“我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幕,让他眼睛开始潮湿……于是,2007年初,北京媒体评出了2006年十大热词,其中一个,就是“非遗”。
  从那时候开始,人们开始关注“非遗”,掀起保护的热潮。以前年轻人习惯听流行歌、爵士乐,突然听到侗族大歌、蒙古长调,恍若唤起一段悠远的回忆。于是,电视节目的“青歌赛”也曾增添了一个组别——原生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根植于农耕文明、活态形式的“非遗”文化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危机。
  我们怎么样创新“非遗”,成了当下文化传承的一个难题。田青认为:“很多人瞧不起‘非遗’,是因为他们用科技的眼光来看文化艺术。”这就好比彩色电视机出来之后,黑白电视机没有人要了;数码照相机出来之后,世界最大的胶卷厂关门了。新出现的技术往往对落后技术是一种全面否定或覆盖。“他们往往忽略,文化是层层积累的东西,‘非遗’保护的初衷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只有保护住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性,其民族经济的发展才不是一个空壳存在。”比如以雅著称的昆曲,“你若让这种剧种也在那儿唱‘我爱你,你爱我吗’,这是对昆曲的一种糟蹋”!田青认为,“非遗”保护回归原点仍是要珍视其多样性,“我国现在还剩下200多种剧种,可以让199种描写现代生活,留下一种延续祖先精致的、文雅的生活,可不可以呢”?
  2 传承“整体性”
  我们想不到当一种新的技艺面世的时候,就可能有一个老艺人远逝了;当一个戏台荒废的时候,就可能有一个剧种再也无法演戏了。但我们能意识到,当我们创造一种文化的时候,就可能是后代一种弥足珍贵的历史文明与精神记忆。
  10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公约的框架下,我国有56个项目入选该组织“非遗”名录。申遗,成了多年来“非遗”保护的一条“冲奖”之路。被列入名录的“非遗”项目,就意味着得以注入政策、资金的活力之水。目前我区有37个项目入选了国家级名录,但至今尚未有一项自然与文化遗产和“非遗”代表作进入世界遗产和“非遗”名录,也是全国少数没有文化遗产项目“入世”的省区。
  去年11月,我区左江花山岩画、兴安灵渠、海上丝绸之路·北海史迹、三江侗族村寨4个项目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些看似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其非物质文化内涵是其精神价值所在。记者曾到实地采访发现,活态生存是其发展最大的瓶颈。侗族村寨的民居建筑尚可修旧如旧,民俗文化与生活习惯则需要意识的转变。而孤独的花山岩画,倘若只靠一堵风吹日晒的墙体去冲刺,显得孤掌难鸣,这便呼唤“非遗”的形态注入申遗的砝码。
  此次论坛有专家认为“整体性”是时下“非遗”保护应加以实践的重点。这种“整体”,便是不能将具体事象从它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背景中割裂出来,否则将切断其生存之本和延续之命。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便不是停留在传统节日上,而是给“非遗”注入活态的延长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蒂莫西·柯蒂斯在论坛上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主张多国共有的文化遗产以联合申报形式“入世”。他说:“我们关注的问题不应该是谁是真正的起源国,谁拥有这种‘非遗’文化,应该敞开胸怀共同去保护它。因为重要的是这种‘非遗’文化的生命力,而不是它的原产国或原产地。比如多国共有的‘非遗’文化,个别国家保留得不是特别完整,但共同的合作可以确保这种文化能够完整保存并传承下去。”
  反观广西的4个项目,海上丝绸之路、侗族村寨便是联合申报的形式,不过各省进度参差不齐。如果说灵渠可以通过旅游文化的形式、加上纳入桂林旅游整体规划,实现“整体性”保护,那么花山岩画,可否与今年启动的中越边境“非遗”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绑紧一点,甚至联系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同类型的项目:铜鼓、独弦琴,以及中越边境边民互动的民俗节日等,以“整体性”的形式突破呢?
  3 延续“生产性”
  在一些与会专家看来,申遗只是“非遗”保护的一个常见方式,那些没有进入名录的“非遗”文化,也不能将之视为敝屣。
  我们惯用的“非遗”保护形式,多为搜集材料、象征性补助等抢救性保护的形式。事实上很多“非遗”内容,是由于不能适应现代人生活方式,一些过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项,已经不再是人们生活必需。以致不少“非遗”项目因为社会需求锐减或无需而导致停产,店铺关门或改行,技艺人员转业。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与之相关的技艺逐渐老化,随着人们消逝的记忆而彻底消亡。
  当前社会环境下,只依靠传承人的个体自然传承,以及利用传统节日和多方传播强化民间记忆的形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多元的生活所需。与会专家认为,对一些适用于现代化、产业化的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是其主要出路。这在传统手工艺品上尤为突出。有着文化与经济双层内涵的手工艺,因其实用性、独创性、差异性日益进入人们生活视野。
  在适合生产开发的项目里,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炮制和饮食文化等“非遗”种类一直备受业界青睐。广西具有市场潜质的“非遗”项目,主要体现在演艺、手工技艺生产、节庆会展等方面。较为成功的演艺便是以刘三姐歌谣文化为基础打造的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2004年首演至今已接待国际国内游客达904万人次,门票收入超过9亿元。一些手工技艺如壮锦、绣球、铜鼓、坭兴陶等,也期待产业集群的发展。
  有的手工艺面临着原材料成本问题或创意开发、产业生产等难度,马来西亚的巴迪蜡染技艺做法或许对我们有借鉴作用。该国手工艺传承人莫德·拉兹·赛德说,他们的传统蜡染技艺是把木板融入到热的蜡质中创作出多种图案,由于木板使用时间不长,他们采取金属块代替木板,一样压印出精美图案。为了适应市场潮流,他们还将金属板块弄成不同功能,使产品多元化呈现,可以做成礼物或家居用品等,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生产。对于那些工艺大师而言,国家要求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生产出的产品和培训出的学员,所需成本均由手工艺公司承担。
  由此可见,传承并不等同于保守。在生产中创新,同样是传承的要义所在。

文章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广西日报 2013年09月16日 17:20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一只从小对虾过敏的虾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