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陈泳超】纪念《歌谣》周刊90周年:周作人手稿《绍兴儿歌》考述(2)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陈泳超】纪念《歌谣》周刊90周年:周作人手稿《绍兴儿歌》考述(2)


周作人手稿《绍兴儿歌集》考述(2)



陈泳超



就方言来说,本来范寅《越谚》就自觉继承扬子云《方言》以降至于毛西河《越语肯綮录》、茹逊来《越言释》一路的传统,想为“勾践旧都之区”[7]作一方言专书的,周作人称赞:“他是以纪录俗语为目的,有一语即记录一语,纯是方言志的性质,他用字要寻出典,以致有些字很是古怪,也许是一种毛病,虽然这毛病不能算怎么大,因为那些字本来反正多是有音无字的。”[8]周作人对范啸风是很佩服的,所以对他的缺点也抱着理解和原谅的心情。用字爱寻出典以致多出现怪字,对于方言研究也许不算大毛病,但对于歌谣记录来说,就很是妨碍了。比如第34首的开头两句,《越谚》记录为:“蚱蟧唶唶嘂,船板两头【左“乔”右“亢”】。”这恐怕连绍兴本地人也是看不懂的。而《绍兴儿歌集》则这样记录:“知了喳喳叫,船板两头翘。”所有人都看得懂,而两者在记录方音上面其实没有任何差别。所以,《越谚》可算古代方言集,《绍兴儿歌集》则是现代歌谣集。准此,周作人注释方言,也是为了帮助理解儿歌的妙义。比如第24首《舅舅》:

舅舅、舅舅,
河里(湖哩)流流,
岸上透透(敨敨),
草蓬(芃)底(脚)下跔跔[9]

《越谚》中范寅注释此歌是“戏嘲舅为狗”[10],但如何戏嘲,不解释清楚方言,就无法明白。新近出版的《<越谚>点注》注释后面三句说是:“到湖里游一游”,然后到岸上“把湿衣服抖开晾晒”,接着便“佝偻着身体蹲在草丛中。因衣服放在岸上晾晒,此时身上赤裸,故有此言。”[11]。周作人的注释与之大致相似,但对第二句理解就不一样:“透,方言,读若上声,振动其身令水干。”一个说是把湿衣服抖开晾晒,一个说是抖干身体让湿衣服变干,哪个更好?我以为显然周作人的解释更精当,它的意韵在于模拟狗出水后会全身抖动甩掉水珠的样子,这样三句连起来看,全是模拟狗出水的系列动作,“戏嘲”的意境才生动而充分,如果是把衣服抖开晾晒,那就与狗无关了。之所以出现如此误差,或许是因为范寅本人注“敨”字说:“透,上声。衣惹泥,振之也;物已缚,展之也。出《集韵》。”[12]。范寅的意思是“敨”字有“振之”、“展之”两个义项,而《<越谚>点注》却将两个义项合并为“振而展之”一个义项,未得确诂,该书后面接着解释所谓的“因衣服放在岸上晾晒,此时身上赤裸,故有此言”,亦属过度阐释。可见,周作人对于方言和儿歌的理解,比《越谚》点注者要高明,而比《越谚》本身则更为细致。

至于名物,周作人注释中也胜义叠出。比如第10首《乡下女客》,此歌甚长,当中一段描写乡下女客进城后像刘姥姥似的少见多怪:

看见巷牌,
介(概)个大衣架,无人来搭搭。
看见旗竿,
介(概)个大毛笋,无人来拔拔;
看见和尚,
介(概)个小官人,啥(嘎)弗养顶搭(【左“土”右“耷”】)。

“介(概)个”意为“这个”。《<越谚>点注》注释“巷牌”为“牌坊”,而“旗竿”、“顶【左“土”右“耷”】”,未出注。旗竿不注,尚能理解,这“顶【左“土”右“耷”】”是什么意思呢?跟和尚又有什么关系呢?相信多数人都不能理解。周作人注为:“顶搭者前清时留发辫,男子于头顶留发,四周均剃去,号为顶搭。”这就清楚了:乡下女客没见过和尚,诧异这些男子为什么不留发辫。名物之于儿歌之理解,实在功莫大焉。其实,即便这里的“旗竿”,也该出注才好,周作人注道:“旗竿前清科举,凡乡试中式,成为举人者,例得立旗竿于门口。”可见,它是有所专指的,与我们现在理解的泛泛之物不同,里面含有更多的时代意蕴。这是对于歌中片段而言,有些名物,甚至对全歌的理解也大有关碍。比如第31首《铁筒筒》,全歌不甚可解,《越谚》原注说:“此踢燕钱孺歌”[13],什么叫“燕钱”?这个不懂,对于全歌就只有茫然了。周作人注曰:“燕钱即毽子,歌词有传讹,义不可解。”我们知道像跳牛皮筋之类的游戏活动,是会伴有口诀的,而这些口诀大多没有明确的意义。所以,知道“踢燕钱”就是“踢毽子”,即便歌词依然“义不可解”,而游戏情状则可了然于心了。

说到风俗,那更是对儿歌的整体理解至关重要的了,其实,上文踢燕钱之类的名物解释,又何尝不是在作风俗注解呢?再比如第32首《渴杀鸪》:

渴杀鸪,渴杀鸪。
挂挂红灯,挂挂红灯。”

《越谚》将之置于“翻译禽音之谚”下,歌内在“渴杀鸪”后注曰:“呼雨”,在“挂挂红灯”之后注曰:“求晴”,末注:“鸠”。这里大概意思已经点出,但不够明确,难以让人留下印象。周作人注曰:“斑鸠俗称野鹁鸪,儿童听其鸣声缓急,以占晴雨。急鸣曰渴杀鸪,或云渴杀者鸪,主雨,稍缓则云挂挂红灯,主晴。但有时哀呼,又解作‘天公公落东’,意云老天爷下雨吧。”这便一目了然,无有挂碍了。有些歌,其实是故事里的一段韵语,离开了故事就不好理解,比如第26首《嚗嚗嚗》:

嚗嚗嚗,吾(俉)乃娘个田螺壳,
嗪(【左“提手旁”右“秦”】)嗪(【左“提手旁”右“秦”】)嗪(【左“提手旁”右“秦”】),吾(俉)乃娘个田螺精。

范寅原注:“此侯官人故事。唐李郢《送人之岭南》七律第二联‘谢氏海边逢素女’句用之。是谣谑而寓颂。”[14]这里用的是陶潜《搜神后记》中白水素女的典故,只是范寅这样注来,非博雅君子依然不懂,其实说白了就是田螺姑娘的故事。周作人注释里就非常平易地讲了这个故事梗概:“民间故事:有穷人得白螺,蓄之水缸,后化为女子,与整理家务,后与之结婚,此歌盖指此事。但民间尚有其他故事,歌谣中无有说及,不知何故。”田螺姑娘这样的故事还很常见,有些可能完全是地方传说,如果不知道“本事”,那么对于儿歌作品是毫无感受的,比如第119首《太太庙里》:

太太庙里,
八哥甏里,
媳妇油煎豆腐唶唶叫哩。

这三句话好像都不挨着靠着,周作人一注就明白了:“相传有媳妇乘姑往庙烧香,煎豆腐私下偷吃,恐所养八哥鸟看见告诉,便将鸟藏入瓦甏中,此系学八哥说话。”

周作人注解民俗,是尽量离儿歌很近的,不会扯很远说些微言大义,因为他向来讨厌对儿童进行各种说教。比如第54首《大雷【左“石”右“宫”】 【左“石”右“宫”】响》:

大雷【左“石”右“宫”】 【左“石”右“宫”】响,
背着老娘踏(沓)踏(沓)跄(【上“将”下“疋”】)。

周作人注云:“此儿童闻雷时语,言老人畏雷,负之而走。跄疾走也,踏踏形容奔走之状。”只是生活情景的描摹,没有教谕色彩,而范寅却是要有所引申的,他说:“此孝子故事,教之孝也。”[15]两者用心分明不同。不过周作人总是因为敬佩范寅,对他的这些小毛病,也就回避过去自说自话算了。有时候范寅还会对某歌之缘起做些考证,如第3首《低(呧)叭低(呧)叭》:

低(呧)叭低(呧)叭,新人留带(歹)。
安带(歹)过夜,明朝还唔(俉)乃。

“低叭低叭”是喇叭声, “唔乃”指你或你们。全歌说的是截下新娘过一晚再送还的意思。周作人注云:“《越谚》注云:‘此宋末元初之谣’。案作者意谓民间传说‘八月十五杀鞑子’的事,元人统治中国,十家设一长,例有‘初夜权’,后经中秋群起暴动,乃取消此制云。”周作人其实对于此歌表示元人具有“初夜权”的见解并不同意,这在其《<初夜权>序言》里有所表达[16],但他在这里也只是“疏不破注”地给予说明,并未揭出自己的判断。但是终究有不可回避的时候,比如第6首《蟢子窠》,原歌较长不录,范寅原解:“此谣有讽刺,故有难解语,疑明季时童谣。然好嫁之风可见。”[17]范寅此地未免推求太甚,周作人忍不住解劝道:“案所云讽刺亦未必确,盖儿歌往往趁韵,且有传讹之处,故不免难解。”其口气依然很和缓。

三、《绍兴儿歌集》稿本的经历



在保存《绍兴儿歌集》稿本的资料袋中,还留存着几份别的文字,从中可以概括地知道该稿本保存至今的经历,以及一些当事人的评价和心情,对于了解周作人晚年的处境,是非常有价值的,只是未得收藏者的许可,本文不便公布,只好留俟来日了。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总第217期)

[1] 原刊196212月刊《民间文学》总87期,转引自《周作人文类编》第六册,第613页。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见《知堂回想录》第283,香港:三育图书有限公司,1980年。文中《绍兴儿童集》,当为《绍兴儿歌集》之误。

[3] 《知堂回想录》,第401页。

[4] 在止庵为《知堂回想录》所作“校记”中就发现了这个疑问,他说:“原稿如此,疑‘二百二十三首’为‘二百一十三首’之误,或前之‘五十五篇’为‘六十五篇’,或‘七十三篇’为‘八十三篇’,或‘八十五篇’为‘九十五篇’之误。”见《知堂回想录(下)》,第806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现在可以准确回答这个问题了,详后文。

[5] 只有最后一首《数目顺逆讴歌》未录,因为它说的都是科场甘苦,周作人大概认为不应该是儿歌,故《稿本》中就未录之。

[6] 所谓六分法,即将歌谣分为情歌、生活歌、滑稽歌、叙事歌、仪式歌和儿歌六类,见周作人《歌谣》,录自《周作人文类编》第六册,第526-527页。

[7] 《越谚序》。范寅:《越谚》,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

[8] 周作人《<越谚>跋》,转引自《周作人文类编》,第九册,第809页。

[9] 本文所录《绍兴儿歌集》中采录自《越谚》的儿歌,正文为《绍兴儿歌集》的写法,括号里为《越谚》的记录用字,下同不注。

[10] 《越谚·孩语孺歌之谚第十七》。

[11] 侯友兰等:《<越谚>点注》,第110页。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 《越谚卷下·单辞只义》。

[13] 《越谚·孩语孺歌之谚第十七》。

[14] 《越谚·孩语孺歌之谚第十七》。

[15] 《越谚·孩语孺歌之谚第十七》。

[16] 《周作人文类编》第五册,第182-185页。

[17] 《越谚·孩语孺歌之谚第十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