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高有鹏】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间文学史(PDF)

【高有鹏】面向21世纪的中国民间文学史(PDF)

如火如荼的中国民间文化研究伴随着世人的文化觉醒一日日展开,它为全球范围内的"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提供了切实的理论资源。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首先要回答的是如何确立自己的学术立场问题,同时,总结学术发展历程,解析民间文化的内涵与实质,特别是如何有效利用民间文化进行产业化发展,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资源等,这些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我们都无法回避。《河南大学学报》无论是在救亡图存的战火中,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转折中,都秉承学术薪火,一步步向前。今天,在技术主义泛滥,学术园地普遍浮躁,出现不少丑恶现象之时,我们为它投石,是为其锦上添花,而它为我侪提供园地,是雪中送炭。如冯友兰所言,我们在照着讲,在接着讲。河南大学早在20世纪初叶建校伊始就有学者进行民俗学的研究,在我侪前面,是冯友兰、董作宾、范文澜、郭绍虞、江绍原和孙作云他们;迄今,河南大学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文化研究的学术重镇,近日启动的河南省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项目,更标志着我们的学科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我侪后面,应该有更多的人,如洪流扑向荒原,如森林覆盖荒芜,一派生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