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回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上一回说到空观,悟空到罗刹女的腹中,得到了一柄假扇。因为空与有并没有合而为一,只是在作用中出入自由,相当于小乘佛法的舍受的能力。比如关云长刮骨疗毒,有一定的定力,转移注意力即可。佛家说空,是针对假有而言的。比如,电锯在高速转动时,我们看不到每一个齿了。我们认定是个圆,就是假相,也是空相。就像科学找到的原子和电子一样,真正深入到粒子里面,发现的也是空和假。因此,要理解佛家讲的空和假不是不存在,而是指出了人们脑海里的意识形态建立的物质影像是假的,也是空的。用电脑屏幕来解释就更容易理解了,屏幕上的一切图像都是空和假的,是我们意识形态的习惯建立起来的。但是屏幕确有作用,并不是空无一物的。对一个动态的事物,形成静态的观念,这个就是妄想。大乘佛法对空假的认识还要更深入细致得多。空,是指一切事物当体即空,这个空是指体性。性德,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不变,就是空性。比如电脑屏幕,可以随软件的编排顺序现在不同排列组合的色相。这个随缘而现的色相,就是假有。说假也不假,也是实在的有,只是这个有是生灭无住的,因此较之与空性常住不坏而言,这些是假有。因为这个灭并不防碍生,生也不防碍灭。比如,水波从不同的方向同时激浪,虽然各自有浪波,但相互并无影响,按自己的规律向四周扩散。这就是佛家《华严经》讲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必须要证入理体法性之真空,见到清净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即明心见性。有了空性,再观察一切有,都是妙有。相互不碍,虽有如同假有,虽生如同无生,所谓如如之境。因果相应的道理,要获得什么样的果,先修什么样的心。证入空,要放下万缘,回归理体。要明白我们的身是假身,四大和合之肉身是假合之身,不放下这个身,决定没有可能证入长生久视的体性身。放不下这个身,是因为心里没有底,没有正知见。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从这里就放出大光明了,不论你学习天人合一还是道我一体,都能确定甚至这个假我也是永生的,只是生生不息的这个我只能在六道里轮回。佛家揭示了轮回的规律,和出此轮回的方法。当然,即使是当今的科学,也不可思议,关键是如何去学习。比如,科学认识的客观世界都是依规律而现的,这个规律是永恒的。既然规律永恒,我在永恒的规律中存在,则一存永存。所谓存在即是真理,我即是真理的现象之一。既然永恒的存在,应当关注如何能获得万事如意的存在。方法只有二个,一个是转变境界,一个是转变自己。现在科学其实二方面都在努力,一个是改造自然环境,另一个是医学领域在做的改造身体。科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还没有发现肉身与精神的必然性联系的规律。承认精神是空,不明白肉身是另一种空。科学虽然发现了宇宙真空具有属性不空的本质,应当衍化出空的多种表现形式。现在科学基本上都是研究有的学问,如果开始研究空的学问,科学就真正飞跃式的发展了。在中华传统文化里,入空得神通,无中生有则是神变了。可见,神通神变是更高明的科学领域,是当今科学界尚未发现的客观存在规律。
这一回说假,就是彻底地认识大力王,即。牛魔王代表遍计所执性,凡夫以此遍计之妄情计无我为我,执无法为法,恰如暗中谬绳为蛇,是名为遍计所执性。此所执性为当情现之妄相,体性都无也。唯识论曰:“由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众生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但是由于妄想执着,障碍了本觉的显露,因此修行必定归结到这个问题上。牛魔王的坐骑是辟水金睛兽,辟水,喻排斥道;水者,道也;金睛,是指真知,从其座骑则可了解主人的真实情况。这里的理义就深了,如果不了解事实真相,越是执着所见的相,就是越是麻烦了。比如,凡夫不能像佛菩萨那样自在无碍,根本上就是太过于自信自己的真实知见了。周围的事物,六根的感受都是实在的。怎么可能相信它是空?火车汽车若是空,又怎么可能把人压得血肉横飞?不用道眼看世界,世界也是一种真实,这种真实除了给我们带来烦恼和痛苦,还能带来什么呢?但是凡夫不管这些,只管认定眼前的真实作用。可悲的是,越是认得真,问题就越多,也越难解决。牛魔王,就是不依道眼而观境界中事物的执着。要破执着,首先要能明明白白地观察到执着的性相理事因果。辟水,与悟空的闭水或者避水方法有所不同而且恰恰相反,这里是强调一个回避本自清净,即情见。用这一回的理义来说,就是离道而假立的四相观念。当今世界上很多搞科学的人也是这种观念,不能相信杀生的过失,就是不理解一切众生本来成佛,不能尊重众生的生活方式,不理解杀生就是最彻底地背叛道德。有人一生志力于杀生的武器、器械和高效化学毒药的研究,可以想象他们死后的结果,一切因他的成果而被杀的众生给他带来的反作用力都要他慢慢体验了。与悟空的火眼金睛相比,一个辟水,一个是火眼。火眼强调观动相,辟水强调观静相。动上迷是执有,需要悟空;静上迷是着相,需要修假观。火眼骑着辟水兽,则是动静和合,因此可以从罗刹处取得清净义。故事里借到芭蕉扇,但是这个芭蕉扇不能随意,能大不能小,不能放在口中,比喻体用还是二,因此最终还是要还给牛魔王。这与道家获得道力的原理相似,把握阴阳,却还是执着于六道中的道。这就需要修下一回的中观,彻底破掉比量境,入中道义。了解牛魔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他的妻和妾。妻是罗刹,代表执着所产生的作用,让众生失去清净而有各种烦恼。烦恼即菩提,芭蕉扇也恰恰在罗刹口中。这个道理就深了,烦恼是因迷而有的,觉悟了,烦恼就从相克的本质转变成相生的利益了。佛佛为什么会相互赞叹?不是凡夫理解的相互吹捧,而是道理如是。牛魔王实际上又是与玉面公主生活在一起,而玉面公主是万年狐王之女。这里的理事基本上说得很明白了。在境界里投机取巧是狐的理义,犭瓜,本义是性疑而不合类。瓜字表孤,这里是指不合道德,与辟水以辟道之义。玉面,是所着之相的一种描述,把面子当成道理,执着于名相之中,这也是从另一角度说清了遍计所执是执着于表相。正如我们凡夫执着于肉身而忽略了肉身的理体一样,天天使用思想而无视思想的理体。牛魔王正是对境依情识而起执,比如见绳误以为蛇。科学上发现的粒子性,就是见绳为蛇的真实例子。佛曾开示就像一个人用火把划圈,人们就以为那个火圈为实有之事。其实只是一个事物的动相而已,真正看清楚,只是一个缘生的过程,粒子决定不是实有的。今天的霓虹图形,电脑屏幕都说明了这个问题。一切物相都是假相,以粒子是实有的执着观念,看得越是清楚,其实是执着越深而已。了解这个假,把握假假不相干的道理,就可以在一切境界里出入自在了。比喻,墙似是真,但是对电磁波而言,似乎是假。钢铁似真,但是对中微子而言,如同虚设。众生本来具有如此大的自由和自在,何必与他人苦苦争求?安心修行,解决一切问题!佛法的利益从此可体会出几分了。
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牛魔王,遍计所执性,众生皆因此性而有迷惑,了解了执着带来的问题就会有解脱的可能。现在长劫以来的所执性给我们留下的症状是残留性。比如,视觉残留影象,人们应用这个特征开发的电影科技。罢战,故事里是与悟空大战了百十回合,不分胜负。故事写得精彩,正在这时有人请魔王赴华筵。这是什么道理?为什么众生放不下执着?因为执着里面有自己习惯了的享受,有东西在助长这些执着。心里虽然听了佛的教诲,想觉悟,但是还是敌不过欲望的诱惑。现在人让他食而不知其味,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能办到吗?恰恰相反,不仅放不下,而且更执着感官刺激。赴,指众生的心念总是着在色声香味触法中,念念相继不断,诚所谓前赴后继。华筵,华是精华;筵,竹延,竹席也。众生执着本空的清净相为实有之物,并且贪图欲望之海里的享受。其实在这种感受里,甚至于丧失了自己的仅有的理性,辟水金睛兽还让悟空骑走了。华筵,其中的涵意非常深广,众生生活在如来无量无边的功德性海里,可是享受确是大大地打了折扣。这个折扣是我们自己不觉悟造成的,把精华当糟粕,转神奇为度腐朽,变极乐常在为无常生死苦海。了解这些真实情况,再回头看看世人的山珍海味,真有一种无限的感叹在心中,不仅是自己享受打了折扣,而是给众生带了生死的苦难啊!众生的舌尖上造下了多少地狱恶业?将来要为此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啊!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孙行者,修正错误的修行人。二调,接上一回的功夫,修假观,即观照诸法依假名而存在,观一念之心本具三千诸法也。芭蕉扇,入正观,破一切执着和妄动的作用。将万法归于一心,自然得到在法中的清凉。观假的功夫,必须建立在观空的基础之上,没有观空的功夫,何来观假的能力?因此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之上的。换言之,修学大乘的人不可脱离实际,不修戒定慧,是没有办法明心见性的。彻悟大师法语中“一声佛号一声心,直下分明岂外寻,鞭影未劳频举示,白牛运出古黄金。”其中鞭影未劳频举示,就是观音声之假有。假未破,就是只管念佛,频举示。祖师讲三字真传“老实念”,老实的标准并不低,正是这空假中三止三观的修证功夫的培养。世人不了解老实的重要,个个都怕自己成为老实人。觉悟的人个个都拼了命要做老实人,觉悟不觉悟,只看这一点就行了。
土地说:“大力王即牛魔王也。”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土地道:“不是不是,大圣若肯赦小神之罪,方敢直言。”行者道:“你有何罪?直说无妨。”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行者怒道:“我在那里,你这等乱谈!我可是放火之辈?”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猪八戒闻言恨道:“怪道你这等打扮!原来是道士变的土地!”
行者道:“这山本是牛魔王放的火,假名火焰山?”这一句精彩!人们都是把问题归于他人的。土地道:“这火原是大圣放的。”悟空大闹天宫时修成的果是太乙真仙,用的还是无明妄念,那八卦炉,代表阴阳之道的生克制化规律。这里指出,不识规律而有无明,这个无明变现在环境里,就是无明业火。是众生起心动念的根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修止观法,对境不起妄心。守炉的道人,就是那个妆扮,阴阳平衡之态。佛家讲“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件事由土地还说精彩!就是境界告诉我们,境界是心变现的。猪八戒闻言恨道:“怪道你这等打扮!原来是道士变的土地!”这一句味道深长。八戒前面少不了一个猪字!自以为是也。道士在《西游记》都是代表似道非道的,不究竟的神通,这都是众生的劣根性的代表。
行者半信不信道:“你且说,早寻大力王何故?”土地道:“大力王乃罗刹女丈夫。他这向撇了罗刹,现在积雷山摩云洞。有个万岁狐王,那狐王死了,遗下一个女儿,叫做玉面公主。那公主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二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那牛王弃了罗刹,久不回顾。若大圣寻着牛王,拜求来此,方借得真扇。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行者道:“积雷山坐落何处?到彼有多少程途?”土地道:“在正南方。此间到彼,有三千余里。”
行者半信不信道:“你且说,早寻大力王何故?”这里很巧妙,用了半信不信。这是很多修行人正常心态,包括很多出家人,也对佛的教诲半信半疑的。如净土法门在佛家也是极难信法,道理是一样的,多生多劫所种的善根不同,领悟的道理不圆所致。其实,是行者不信吗?主要是读者不信,必须要把道理讲出来罢了。即便是作者如此讲道理,《西游记》还是被人认作当成神话故事呢。他这向撇了罗刹,现在积雷山摩云洞。这一句是点明了遍计执的本质,如佛在《金刚经》里开示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积雷山摩云洞,是众生恰恰是执着了露和电,积雷,是电的综合效应,摩云,是露的综合效应,洞,是束缚作用。有个万岁狐王,那狐王死了,遗下一个女儿,叫做玉面公主。万岁狐王,是我们当初用心,迷前的情况,那是还是有觉的。但是由于一念无明,这个觉就死了。境界与我们分作二家,境界就只是一念阴识了。阴识之相,就是玉面公主。那公主有百万家私,无人掌管,这就是我们产生执着的原因。心与境分离之后,境界成了我们要掌管的家私了。二年前,访着牛魔王神通广大,情愿倒陪家私,招赘为夫。谁知道境界是价值?执着境界的人。就像艺术品收藏一样,艺术家执着。专家学者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是被他们研究对象招赘为夫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好不壮观啊!那牛王弃了罗刹,久不回顾。可叹又可悲的是,只要有人称其为英雄,很多人就觉得死不足惜了。后面称罗刹是个修行的人,就是生生世世在苦海里,从来不必管她了,只要是有人称自己是个人物就行了。世界上把迷惑颠倒当英雄豪杰的人真是层出不穷的,更是有人只要让自己写入历史就可以献身了,永远不回头的。遍计所执性,又作虚妄分别相、分别性。对于无实体之存在,计执为‘实我’、‘实法’而起妄执之心,此为‘能遍计’。其被识所计度之对境,称为‘所遍计’。换言之,由此识与境,而误认心外有实体存在,称为遍计所执性。以其存在之相状为迷心所现,故为‘当情现相’之法。从真理之观点而言,此性为无实在的‘情有理无’之法,与全无实体的‘体性都无’之法。这玉面公主的本质是万岁狐王所生之阴相,万岁,是众生与生俱来的;狐乃疑也,心境不一是疑的本质。全无实体的‘体性都无’即玉面公主的内涵。积雷山摩云洞是其真实属性。雷,阴阳交而生者;积雷,恰似遍计所执性,心对境所生识者。摩云,阴阳相摩之识中尘也,妄想中尘相。这尘量广大,喻百万家私;识尘为情所生,自然依自己的喜恶而变相,喻玉面。因此,要看真相,先破尘识,需要了解牛魔王的本质,才能止息无明业火。三种利益,一则扇息火焰,可保师父前进;消业清净,方得识得本性。二来永除火患,可保此地生灵;消除自己心中妄想,清净心显现,万物皆有灵也。三者赦我归天,回缴老君法旨。还染用为净用,化沧海为福田,则变娑婆为极乐也。在正南方。此间到彼,有三千余里。三千大千世界皆是执着境界相而有的,放下诸相,即见法性。正南方,这个利益只能通过转识成智,增长智慧来获得。
行者闻言,即吩咐沙僧、八戒保护师父,又教土地,陪伴勿回,随即忽的一声,渺然不见。那里消半个时辰,早见一座高山凌汉。按落云头,停立巅峰之上观看,真是好山:
高不高,顶摩碧汉;大不大,根扎黄泉。山前日暖,岭后风寒。山前日暖,有三冬草木无知;岭后风寒,见九夏冰霜不化。龙潭接涧水长流,虎穴依崖花放早。水流千派似飞琼,花放一心如布锦。湾环岭上湾环树,扢扠石外扢扠松。真个是高的山,峻的岭,陡的崖,深的涧,香的花,美的果,红的藤,紫的竹,青的松,翠的柳:八节四时颜不改,千年万古色如龙。
早见一座高山凌汉,这里山是众生颠倒之所在,所谓遍计所执性,通天彻地,一切见闻觉知尽在其中。
高不高,顶摩碧汉;大不大,根扎黄泉。这一句说得中肯,众生在境界里执着,个个都是如此的。虽然事业上有成败,权力上有大小,财富上有多寡,从根本上看,都是心比天高,命如纸薄,个个都是一步步走向黄泉。这样的情况,不愿出离生死,志向说高也不高啊。事业的根子扎在死路一条上,能说事业大吗?山前日暖,岭后风寒。表面上风光无限,内心里孤独无援。山前日暖,有三冬草木无知;岭后风寒,见九夏冰霜不化。说风光,也是草木之命而已;论孤独,真正是顽固不化。三,是三才之数;如精气神,日月星,天地人等。凡夫哪里有宝呢?名利虚荣,都是戝如草木的东西,还争斗不已。九,是无穷之数,一切的美好都不能温暖其心,悲剧!想那些执着名相境界之人,佛菩萨再温暖来感化也是帮不上啊。龙潭接涧水长流,虎穴依崖花放早。大道长存,虚妄早逝。很多少年得志的人,往往晚年景象很惨。水流千派似飞琼,花放一心如布锦。道德生生不息,似乎真有生灭景象;众生念念相续,原来锦秀只是一心。湾环岭上湾环树,扢扠石外扢扠松。妄想见上现妄想境,执着之识生执着业。真个是高的山,峻的岭;陡的崖,深的涧;香的花,美的果;红的藤,紫的竹,青的松,翠的柳。一切境界相都是识业的种子变现的,不同的心,对不同的境;不同的业,结不同的果。心染境界染,心净则土净。八节四时颜不改,千年万古色如龙。种子是金刚种子,境界还是真上现的。这里是指阿赖耶与般若共一体性。
大圣看彀多时,步下尖峰,入深山,找寻路径。正自没个消息,忽见松阴下,有一女子,手折了一枝香兰,袅袅娜娜而来。大圣闪在怪石之旁,定睛观看,那女子怎生模样:
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貌若王嫱,颜如楚女。如花解语,似玉生香。高髻堆青軃碧鸦,双睛蘸绿横秋水。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说甚么暮雨朝云,真个是朱唇皓齿。锦江滑腻蛾眉秀,赛过文君与薛涛。
忽见松阴下,有一女子,松阴比作神识,神即松,共业;阴即妄识。一女子,喻尘相。手折了一枝香兰,香兰喻心性;手折喻曲解,即执着之本意。袅袅娜娜而来,如同烟波一样,缘影荡漾。大圣闪在怪石之旁,定睛观看,离情见,法眼观察。
娇娇倾国色,缓缓步移莲。妄识里产生的幻觉,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重在一个莲字,本来清净,移莲成了妄想。这一句把相的本质说清了,现在容易理解了。就是霓虹灯一样,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每一个点都是清净的,连续起来被执着成一个妄想的相。这个妄想就是心中的缘影,是自己的喜好。貌若王嫱,颜如楚女。王昭君和楚女,貌美鲜颜。如花解语,似玉生香。让人怜爱,自心喜爱所成的事物。高髻堆青碧鸦,髻,头顶的毛发;比喻在无上处缘生之法;青,无明,禅家讲的“头上安头”。,扌日絲,执着将本性变现成丝相。丝,束缚;鸦,比喻邪见;碧,即清净道体。由于着相而有无明,把十方净土变现成三细相。双睛蘸绿横秋水。绿,是混合色,表示双眼被无明所染。秋水,比喻清净作用。横,遮也。湘裙半露弓鞋小,湘与楚相应,这里湘字,是水与相之会意,相在流动之中,即相续相;裙,《西游记》中常用字,从腰到脚之间的过渡。腰是中间,表示离之本质;如悟空的虎皮裙,代表不离妄想。脚是所行之处,行为立场。弓鞋,缠脚之鞋;由于把清净的本性当成是色相,就是把大方广的自性功德变现成了有限的境界。我们感觉地球很大,活在地球上就满足了。有人想到火星上去,或者到太空里去,这都是小。一个世界还是小啊,何况一个星球?时空无限,维层无限。翠袖微舒粉腕长。翠袖,比喻道趣,事相变化的规律;粉腕,比喻因果相续。湘裙半露弓鞋小,翠袖微舒粉腕长。比喻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甚么暮雨朝云,“暮雨朝云”指男女间的情爱与欢会,阴阳交道之事。真个是朱唇皓齿。比喻阴阳交生,看上去种种形色。朱,正色;皓,月。比喻一切色本自生于自性。何其自性,能生万法。锦江滑腻蛾眉秀,赛过文君与薛涛。这二句拟唐诗人元稹寄赠薛涛:“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文君与薛涛是历史上才女的代表人物,都在四川生活的人。锦江和峨眉山,一山一水都是四川的美景。自然的美景,好比玉面公主的蛾眉容颜,世人的才华又怎么能和自然所蕴含的灵性相提并论呢?这里比喻自性里本具的色相之奇妙,远远要高于世人的才华所能企及的。通俗的话讲,色相微妙不可思议。佛文化里赞叹佛的相好端严更是不可思议,越是修行深入,境界越是殊胜。这里把玉面公主的容貌说到了极处,非是世间美人所能相提并论的。也暗示了遍计执难以放下的原因所在,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凡夫如何能抵挡玉面公主的境界魅力呢?这是牛魔王要入赘的本质所在,也是我们生生世世没有办法觉悟成佛的大障碍。
那女子渐渐走近石边,大圣躬身施礼,缓缓而言曰:“女菩萨何往?”那女子未曾观看,听得叫问,却自抬头,忽见大圣的相貌丑陋,老大心惊,欲退难退,欲行难行,只得战兢兢,勉强答道:“你是何方来者?敢在此间问谁?”大圣沉思道:“我若说出取经求扇之事,恐这厮与牛王有亲,且只以假亲托意,来请魔王之言而答方可。”那女子见他不语,变了颜色,怒声喝道:“你是何人,敢来问我!”大圣躬身陪笑道:“我是翠云山来的,初到贵处,不知路径。敢问菩萨,此间可是积雷山?”那女子道:“正是。”大圣道:“有个摩云洞,坐落何处?”那女子道:“你寻那洞做甚?”大圣道:“我是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央来请牛魔王的。”
大圣道:“我是翠云山芭蕉洞铁扇公主央来请牛魔王的。”这是修行的通法,从果向因。净土法门也有一个方法叫观一下念佛者是谁。众生为什么会受苦?为什么本来成佛而不能证得?记得小时候受了伤,长辈安慰中常说:“它痛你不痛。”生活的禅趣都是中华传统文化。觉得痛的那个觉本身并不是痛,回归到觉处,岂不是解脱吗?
那女子一听铁扇公主请牛魔王之言,心中大怒,彻耳根子通红,泼口骂道:“这贱婢,着实无知!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载,也不知送了他多少珠翠金银,绫罗缎匹。年供柴,月供米,自自在在受用,还不识羞,又来请他怎的!”大圣闻言,情知是玉面公主,故意子掣出铁棒大喝一声道:“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住牛王,诚然是陪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那女子见了,唬得魄散魂飞,没好步乱躧金莲,战兢兢回头便走,这大圣吆吆喝喝,随后相跟。原来穿过松阴,就是摩云洞口,女子跑进去,扑的把门关了。大圣却收了铁棒,咳咳停步看时,好所在:
树林森密,崖削崚嶒。薜萝阴冉冉,兰蕙味馨馨。流泉漱玉穿修竹,巧石知机带落英。烟霞笼远岫,日月照云屏。龙吟虎啸,鹤唳莺鸣。一片清幽真可爱,琪花瑶草景常明。不亚天台仙洞,胜如海上蓬瀛。
牛王自到我家,未及二载,也不知送了他多少珠翠金银,绫罗缎匹。年供柴,月供米,自自在在受用,还不识羞,又来请他怎的!这一句精彩!把唯物主义者的利益和盘托出了。境界里的一切归纳起来就是这些了。吃穿用啊,在这里面享受,还管他执不执着干什么呢?世人几乎都是唯物的,因此这个哲学体系有市场啊!你这泼贱,将家私买住牛王,诚然是陪钱嫁汉!你倒不羞,却敢骂谁!这一句回复,真正一针见血,让唯物者深思啊。骂的是境界现象,这一句陪钱嫁汉,很是精彩。比喻众生陪了性命,嫁给种种执着,轮转生命惑业,实在是一件羞耻的事。翻过来看,众生者不是外人,是我们的自性众生。是我们戝卖了自己的功德利益,把三宝无尽的享受变成了色声香味触法的尘缘束缚道。这大圣吆吆喝喝,随后相跟。这一句是观照的内涵,不即不离。不着相,也不离相。原来穿过松阴,就是摩云洞口,这个洞口的描述与前一致,是玉面公主的住处,也是牛魔王的住处。识与境必是一体的。
树林森密,崖削崚嶒。业力种子稠密,境界迥然有别。看似差不多的心理,变现差别很大的境界,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因情生境之别。薜萝阴冉冉,兰蕙味馨馨。薜萝,艹辟艹罗,比喻背道之心;阴冉冉,识意重重。兰蕙味馨馨。指境界出自道德,总有和合于的喜好之成分。流泉漱玉穿修竹,巧石知机带落英。这一句有点深,指念念识,识不离道。是对上一句的解释,阿赖耶识与般若智是体质上没有差别,迷悟上有差别。道不可须臾离也,妄想虽然背道,但不离道。修行上,这个道德要明白,修道不是修出一个道,而放下妄想,道自然就清净了。流泉,指众生无住的心念,念念不同,相似相续。巧石,器世界境界。这里暗示面我们常常忽略的事,很少人尊重自然,不知道即便是凡夫变现的自然,还是凡夫要知机的。即人非草木,确实不如草木。草木本来是佛,只是我们没有看出来。转变自己,娑婆就变成极乐了,一切皆成佛了。可见问题在我们,而不在境缘之好丑。烟霞笼远岫,日月照云屏。烟霞,是识尘;远岫,比喻性定。日月,神智;云屏,是境界的云相。比如科学称原子被电子云笼罩一样,其实到了原子核层面,又会发现也是云相,生灭变化速度太快的一种表象。龙吟虎啸,鹤唳莺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一片清幽真可爱,琪花瑶草景常明。真假都是清幽的,不变随缘的。迷人看是黑暗的,其本质是光明的。比如科学上发现的黑洞,其实里面是无限光明的。不亚天台仙洞,胜如海上蓬瀛。透过表象,不执着于表面的幻想,自然的光明就现前了。这个非常容易体会到的,每个人都是可以简单证明的。静静地坐下来,定睛凝神,前面的事物开始泛出光明来了。仙境不必要飘洋过海去苦苦寻,当下回收自己的心神,一切都和仙境无别。这一段诗句表明悟空觉悟的过程,从表及里,即修平等观,这是假观的修证内容。世间万法皆依假名而存在,放下假名,本质都是自性光明。然而,以名召德,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但是圆教是一心三观,没有次第的,小说只能分别描述。直到三调芭蕉扇方能过得了火焰山,就是说明这三观被圆融自在的证得才是真。
且不言行者这里观看景致,却说那女子跑得粉汗淋淋,唬得兰心吸吸,径入书房里面。原来牛魔王正在那里静玩丹书,这女子没好气倒在怀里,抓耳挠腮,放声大哭。牛王满面陪笑道:“美人,休得烦恼。有甚话说?”那女子跳天索地,口中骂道:“泼魔害杀我也!”牛王笑道:“你为甚事骂我?”女子道:“我因父母无依,招你护身养命。江湖中说你是条好汉,你原来是个惧内的庸夫!”牛王闻说,将女子抱住道:“美人,我有那些不是处,你且慢慢说来,我与你陪礼。”女子道:“适才我在洞外闲步花阴,折兰采蕙,忽有一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猛地前来施礼,把我吓了个呆挣。及定性问是何人,他说是铁扇公主央他来请牛魔王的。被我说了两句,他倒骂了我一场,将一根棍子,赶着我打。若不是走得快些,几乎被他打死!这不是招你为祸?害杀我也!”牛王闻言,却与他整容陪礼,温存良久,女子方才息气。魔王却发狠道:“美人在上,不敢相瞒,那芭蕉洞虽是僻静,却清幽自在。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却是家门严谨,内无一尺之童,焉得有雷公嘴的男子央来,这想是那里来的怪妖,或者假绰名声,至此访我,等我出去看看。”
原来牛魔王正在那里静玩丹书,这一句非常有趣味,一个魔王天天玩味丹书?修行的人怎么是魔王?其实如果不修行,是成不了魔王的。天魔外道为何障碍修行证果?他们是误解了大道,静玩二字很是关键。比喻对道的执着,着在相上了。世俗的文化破坏佛法修行的人是很有限的,他们不理解,只是反对。魔就不同了,给你一个相似的东西,并声称是最好的,甚至比佛法还要好。这就麻烦了,因为他们有神通,凡夫哪有能力分清真假?魔法的危害在于你不认真则已,一旦认真修,必定是要走火入魔的。比如自杀,自焚,神经失常,等等。现在还有某某功自称是大法,说释迦牟尼佛的法现在度不了人,他的法可以。其实,这些上当的人不了解,觉悟不是要执着法,而是放下法。凡夫为什么会轮回?是执着世间法。外道为什么也会轮回?因为他们执着出世间法。这都是没有智慧的表现,佛法是智慧的生活艺术。这不是招你为祸?害杀我也!这一句实在!如果众生没有执着相的毛病,当然也就没有需要专门修离相了。佛法非法,只是拨离众生的缠缚而已。你执着财,就告诉你财是祸;你执着色,就告诉你色是祸。你执着空,空是更大的祸害了。你如果不执着这些,你不被他们束缚,为何要离开一切法呢?如果你有如幻三昧的功夫,又何惧种种境界常围绕呢?如果众生无病无患,又何必称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佛法是治病的,不是用来执着的。如果众生都觉悟了,就没有佛法了。那芭蕉洞虽是僻静,却清幽自在。芭蕉,代表止息,当然是清幽的。我山妻自幼修持,也是个得道的女仙,这一句非常有趣,明明是罗刹女,怎么成了得道的女仙?这些是牛魔王吹嘘,还是确有其事呢?这要和上面的静玩丹书联系起来看,魔会不会承认他自己是个魔?这就有点像醉汉一样,少有称自己喝得醉的。魔是怎么修出来的呢?就是要做人上人。觉得自己能控制别人,能主导别人,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现在社会也是一样的,魔心表现形式很多的。有人有了钱,就觉得高人一等;有人有了权,就迫害无辜。佛的能力比魔大得太多了,但是佛决定丝毫不勉强众生的。这就是觉悟!因为众生成佛是丝毫勉强不得的。其实推而广之,一切因缘都是丝毫勉强不得的。世界上越是强势生活的人,将来也是下场越惨的人。小到违背众生的心愿,为小生命当成自己的食物的行为,都是强人所难的行为,将来必定要还这个债的。悲剧的是往往要加倍来偿还的。
好魔王,拽开步,出了书房,上大厅取了披挂,结束了,拿了一条混铁棍,出门高叫道:“是谁人在我这里无状?”行者在旁,见他那模样,与五百年前又大不同,只见;
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
从这牛魔王的描述看其本质。头上戴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头上戴,比喻所宗之理义;水磨,即受道的制约;银亮,银,体性之相;铁,比喻执着一合相。亮,光相;熟,习气。身上贯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身上贯,是表现形式;黄金,体性;绒穿锦秀,妄想穿连在一起的一合相,正是遍计所执性的特点。足下踏一双卷尖粉底麂皮靴,麂,乃塵字的变形,立场是尘缘。腰间束一条攒丝三股狮蛮带,腰,不离之枢纽;三股丝,即无明生三细惑,狮是智,蛮是荒唐。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在有为的眉目下,眼光虽如明镜,依执而起妄用。口若血盆,齿排铜板。吼声响震山神怕,行动威风恶鬼慌。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众生皆因此而丧失真心,因此吞食众生太多,要明心见性,先得降伏此魔。众生皆因此心,而混成时空观,因此称混世。遍计执太难克服,因此称大力。
这大圣整衣上前,深深的唱个大喏道:“长兄,还认得小弟么?”牛王答礼道:“你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么?”大圣道:“正是,正是,一向久别未拜。适才到此问一女子,方得见兄,丰采果胜常,真可贺也!”牛王喝道:“且休巧舌!我闻你闹了天宫,被佛祖降压在五行山下,近解脱天灾,保护唐僧西天见佛求经,怎么在号山枯松涧火云洞把我小儿牛圣婴害了?正在这里恼你,你却怎么又来寻我?”大圣作礼道:“长兄勿得误怪小弟。当时令郎捉住吾师,要食其肉,小弟近他不得,幸观音菩萨欲救我师,劝他归正。现今做了善财童子,比兄长还高,享极乐之门堂,受逍遥之永寿,有何不可,返怪我耶?”牛王骂道:“这个乖嘴的猢狲!害子之情,被你说过,你才欺我爱妾,打上我门何也?”大圣笑道:“我因拜谒长兄不见,向那女子拜问,不知就是二嫂嫂;因他骂了我几句,是小弟一时粗卤,惊了嫂嫂。望长兄宽恕宽恕!”牛王道:“既如此说,我看故旧之情,饶你去罢。”
现今做了善财童子,比兄长还高,享极乐之门堂,受逍遥之永寿,这一句是劝世修行的话语,虽然在世间有些功夫,能呼风唤雨的,但没有永恒的寿命,不是长久。现在世界成功人士,确实很少有问津永生的事。只管活得潇洒,谁问将来死得惨不惨?
大圣道:“既蒙宽恩,感谢不尽,但尚有一事奉渎,万望周济周济。”牛王骂道:“这猢狲不识起倒!饶了你,倒还不走,反来缠我!甚么周济周济!”大圣道:“实不瞒长兄,小弟因保唐僧西进,路阻火焰山,不能前进。询问土人,知尊嫂罗刹女有一柄芭蕉扇,欲求一用。昨到旧府,奉拜嫂嫂,嫂嫂坚执不借,是以特求长兄。望兄长开天地之心,同小弟到大嫂处一行,千万借扇扇灭火焰,保得唐僧过山,即时完璧。”牛王闻言,心如火发,咬响钢牙骂道:“你说你不无礼,你原来是借扇之故!一定先欺我山妻,山妻想是不肯,故来寻我!且又赶我爱妾!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你既欺我妻,又灭我妾,多大无礼?上来吃我一棍!”大圣道:“哥要说打,弟也不惧,但求宝贝,是我真心,万乞借我使使!”牛王道:“你若三合敌得我,我着山妻借你;如敌不过,打死你,与我雪恨!”大圣道:“哥说得是,小弟这一向疏懒,不曾与兄相会,不知这几年武艺比昔日如何,我兄弟们请演演棍看。”这牛王那容分说,掣混铁棍劈头就打。这大圣持金箍棒,随手相迎。两个这场好斗: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初时争斗在山前,后来齐驾祥云进。半空之内显神通,五彩光中施妙运。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
常言道:‘朋友妻,不可欺;朋友妾,不可灭。’前面已说妥当,为何一说到芭蕉扇,魔王就发火了?这是故事发展的结果,要觉悟不是一个拿把扇子的问题,而是要降伏遍计所执的习气。牛王道:“你若三合敌得我,我着山妻借你;如敌不过,打死你,与我雪恨!”这就是本质的话题,若能降伏遍计执,当下得清凉。若做不到,只能在境界里受因果恶报。
金箍棒,混铁棍,变脸不以朋友论。大圣与牛王必须交手,才知道行深浅,方知止观功夫如何。那个说:“正怪你这猢狲害子情!”这个说:“你令郎已得道休嗔恨!”这一句放在生活中,就是人们常常谈论:“不争不斗哪里来的名利收获啊?”这个说:“不争不斗不是清净自在吗?”这里的意思要深奥一些,不起不动念,自在安然,境界转变成极乐。那个说:“你无知怎敢上我门?”这个说:“我有因特地来相问。”遍计执是佛家特有的文化,一般修行人又哪里能打听到这个无明之根本?一问一答,恰如佛家的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一个要求扇子保唐僧,一个不借芭蕉忒鄙吝。一个要得止观,执着不除,止观不成,没有止观,自性不显。语去言来失旧情,举家无义皆生忿。迷悟不两立,何能谈情义?牛王棍起赛蛟龙,大圣棒迎神鬼遁。蛟龙,比喻执着的习性像洪水云雨一样,难以抵挡。心若能照,当下清净。初时争斗在山前,先是修入定功夫;后来齐驾祥云进,定后是种种境界现前。半空之内显神通,境界中要不被境界牵,修不即不离;五彩光中施妙运。五彩光中,比喻菩萨的安住法身的功夫。两条棍响振天关,不见输赢皆傍寸。心与执性是一对孪生兄弟,本来没有胜负。未觉悟之心是一念无明,执是无明属性,一生俱生,一灭俱灭。真正取胜之道,再下一回解释。
这大圣与那牛王斗经百十回合,不分胜负。正在难解难分之际,只听得山峰上有人叫道:“牛爷爷,我大王多多拜上,幸赐早临,好安座也。”牛王闻说,使混铁棍支住金箍棒,叫道:“猢狲,你且住了,等我去一个朋友家赴会来者!”言毕,按下云头,径至洞里。对玉面公主道:“美人,才那雷公嘴的男子乃孙悟空猢狲,被我一顿棍打走了,再不敢来,你放心耍子。我到一个朋友处吃酒去也。”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领鸦青剪绒袄子,走出门,跨上辟水金睛兽,着小的们看守门庭,半云半雾,一直向西北方而去。大圣在高峰上看着,心中暗想道:“这老牛不知又结识了甚么朋友,往那里去赴会,等老孙跟他走走。”好行者,将身幌一幌,变作一阵清风赶上,随着同走。不多时,到了一座山中,那牛王寂然不见。大圣聚了原身,入山寻看,那山中有一面清水深潭,潭边有一座石碣,碣上有六个大字,乃乱石山碧波潭。大圣暗想道:“老牛断然下水去了。水底之精,若不是蛟精,必是龙精鱼精,或是龟鳖鼋鼍之精,等老孙也下去看看。
他才卸了盔甲,穿一领鸦青剪绒袄子,正打着怎么会被请客暂停呢?其实这就是功夫变化的时候。修止观法,是观察一个事物的来龙去脉。卸甲穿袄,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从实入虚。我们凡夫的苦,就是来自于这里,正是因为执着的这个转变,才让我们无明障盖。比如,我们在看电影时,从实物变成了一种视觉残留。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残留把真相变成了假相。鸦青剪绒,都是比喻用邪见转了境界的样子。人们抽烟和吸毒的作用也与此类似,把正常的感觉破坏掉,让思想的力量产生幻觉。明明是烟雾,却产生某种快乐感,并不是真实的事情。如果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吸烟,危险不仅仅存在于呼吸系统,更大的危害在精神系统。半云半雾,一直向西北方而去。所谓的赴筵,似有似无。就像吸毒的感受一样,本质是空。好行者,将身幌一幌,变作一阵清风赶上,随着同走。彼此相应,才能观察,因此悟空也变作清风。那山中有一面清水深潭,潭边有一座石碣,碣上有六个大字,乃乱石山碧波潭。清水深潭,比喻清净之道,哪里来的幻像?乱石山,乱石即种种执着的杂混的状态;碧波潭,碧波喻真性缘影,对缘影执着则有乱石。水底之精,若不是蛟精,必是龙精鱼精,或是龟鳖鼋鼍之精,蛟,交道,虫是动相,交是交生,阴阳互根,激荡成影;龙和鱼,即性和相;龟鳖鼋鼍,从占卜取意,皆是阴阳八卦之阵列。这些都是相生的道理,由此而有执着,即是执着用餐之所。
好大圣,捻着诀,念个咒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螃蟹,不大不小的,有三十六斤重,扑的跳在水中,径沉潭底。忽见一座玲珑剔透的牌楼,楼下拴着那个辟水金睛兽,进牌楼里面,却就没水。大圣爬进去,仔细看时,只见那壁厢一派音乐之声,但见:
朱宫贝阙,与世不殊。黄金为屋瓦,白玉作门枢。屏开玳瑁甲,槛砌珊瑚珠。祥云瑞蔼辉莲座,上接三光下八衢。非是天宫并海藏,果然此处赛蓬壶。高堂设宴罗宾主,大小官员冠冕珠。忙呼玉女捧牙槃,催唤仙娥调律吕。长鲸鸣,巨蟹舞,鳖吹笙,鼍击鼓,骊颔之珠照樽俎。鸟篆之文列翠屏,虾须之帘挂廊庑。八音迭奏杂仙韶,宫商响彻遏云霄。青头鲈妓抚瑶瑟,红眼马郎品玉箫。鳜婆顶献香獐脯,龙女头簪金凤翘。吃的是,天厨八宝珍羞味;饮的是,紫府琼浆熟酝醪。
那上面坐的是牛魔王,左右有三四个蛟精,前面坐着一个老龙精,两边乃龙子龙孙龙婆龙女。
变作一个螃蟹,不大不小的,有三十六斤重,扑的跳在水中,径沉潭底。螃蟹,螃,虫,动相,旁,是不被动牵;蟹,解动之理事。三十六斤重,乃天罡之数,喻随自然道性,无为观察。径沉潭底。这几个字最重要,一切法从根本上看,就能转变境界。把事物归到规律之本,原理一切都是规律,世界原来都是理性的。
朱宫贝阙,与世不殊。潭里宫殿楼阁,与人世间的没有二样。黄金为屋瓦,白玉作门枢。黄金白玉,比喻体性和道德。屏开玳瑁甲,槛砌珊瑚珠。虽然说是海里的珍宝,注意都是玉旁的字,都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祥云瑞蔼辉莲座,上接三光下八衢。既然本质都是道德的,那也就是本质上是吉祥的,必定是符合三宝光明且不妨碍八正道。比喻,在世间一样能获得出世间的利益,因此佛家修行是世出世间法。非是天宫并海藏,果然此处赛蓬壶。不是天上和海里能找到的,只这清潭最神奇。高堂设宴罗宾主,大小官员冠冕珠。罗宾主,高贵之人;冠冕珠,都是有功德的人。忙呼玉女捧牙槃,催唤仙娥调律吕。珍馐美味,仙乐妙曲伺候。长鲸鸣,巨蟹舞,鳖吹笙,鼍击鼓,骊颔之珠照樽俎。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这一句是针对世间的混乱无序而说的。从事上看,似乎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是很随意的,其实不然,一切法皆有定数,都是极其严密的。鸟篆之文列翠屏,虾须之帘挂廊庑。所有的事情发展过程都如实记录在应有的地方。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八音迭奏杂仙韶,宫商响彻遏云霄。每个事情此起彼伏的不断发生,互不妨碍。事事交响,好不壮观。青头鲈妓抚瑶瑟,红眼马郎品玉箫。阴阳交生,空有呼应。鳜婆顶献,龙女头簪金凤翘。言语道断,心行路绝。微尘演说微妙法,显隐都是道德义。鳜婆,斑衣鳜婆,代表色性,能产生文章和景色;龙女,代表阴德。香獐脯,比喻好的文字作品;金凤翘,是性德能显露的华丽。吃的是,天厨八宝珍羞味;饮的是,紫府琼浆熟酝醪。因为都出自性德,所以必然是受性德的滋养。
这一段是依辟水金睛之理,不用世理来观世间诸相,形虽不异,趣皆不同。皆是真如实相,平等受用。理趣如西方极乐世界。这一描写也是转识成智的过程,智慧看万法,法法皆大道。
那上面坐的是牛魔王,左右有三四个蛟精,前面坐着一个老龙精,两边乃龙子龙孙龙婆龙女。可是,上面用的是执着,和用世间法看道德的业力,以及结中又结的种种习气阴识。这里是讲述了,释迦牟尼佛说所的,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个事实被悟空与潭底观察到了,也就是悟到了一切法皆依假名而存在的道理。执着的牛魔王在中间,执着的表现形式;左右三四个蛟精,虫交,代表助力;精,是性;三四,是指一而再,再而三,再而四;前面老龙精,能现出遍计所执的无明障;两边龙子龙孙,是三细,龙女龙婆,是六粗。
正在那里觥筹交错之际,孙大圣一直走将上去,被老龙看见,即命:“拿下那个野蟹来!”龙子龙孙一拥上前,把大圣拿住。大圣忽作人言,只叫:“饶命!饶命!”老龙道:“你是那里来的野蟹?怎么敢上厅堂,在尊客之前,横行乱走?快早供来,免汝死罪!”好大圣,假捏虚言,对众供道:“生自湖中为活,傍崖作窟权居。盖因日久得身舒,官受横行介士。踏草拖泥落索,从来未习行仪。不知法度冒王威,伏望尊慈恕罪!”座上众精闻言,都拱身对老龙作礼道:“蟹介士初入瑶宫,不知王礼,望尊公饶他去罢。”老龙称谢了。众精即教:“放了那厮,且记打,外面伺候。”大圣应了一声,往外逃命,径至牌楼之下,心中暗想道:“这牛王在此贪杯,那里等得他散?就是散了,也不肯借扇与我。不如偷了他的金睛兽,变做牛魔王,去哄那罗刹女,骗他扇子,送我师父过山为妙。”
正在那里觥筹交错之际,孙大圣一直走将上去,前段是金睛看执着与诸相本质,这里是从理及事,由内而外。龙子龙孙一拥上前,把大圣拿住。在三细六粗里体会,自然心的作用被束缚在事相中。生自湖中为活,这里是个湖字,水古月,古月即亘古不变的自性,水是指水中月,千江有水千江月。傍崖作窟权居,崖是边见,窟是束缚,权且如此。盖因日久得身舒,官受横行介士。心是活泼的,虽然有执着,执着二边有介士。即前一念断尽,后一念未生,此间有真心。踏草拖泥落索,从来未习行仪。执着诸相即被束缚,心本来是没有任何教条的。
好大圣,即现本象,将金睛兽解了缰绳,扑一把跨上雕鞍,径直骑出水底。到于潭外,将身变作牛王模样,打着兽,纵着云,不多时,已至翠云山芭蕉洞口,叫声“开门!”那洞门里有两个女童,闻得声音开了门,看见是牛魔王嘴脸,即入报:“奶奶,爷爷来家了。”那罗刹听言,忙整云鬟,急移莲步,出门迎接。这大圣下雕鞍,牵进金睛兽;弄大胆,诓骗女佳人。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即携手而入。着丫鬟设座看茶,一家子见是主公,无不敬谨。
到于潭外,将身变作牛王模样,打着兽,纵着云,一步步深入体察遍计所执的作用。罗刹女肉眼,认他不出,即携手而入。罗刹是执着的作用,自然会与执着携手。
须臾间,叙及寒温。“牛王”道:“夫人久阔。”罗刹道:“大王万福。”又云:“大王宠幸新婚,抛撇奴家,今日是那阵风儿吹你来的?’大圣笑道:“非敢抛撇,只因玉面公主招后,家事繁冗,朋友多顾,是以稽留在外,却也又治得一个家当了。”又道:“近闻悟空那厮保唐僧,将近火焰山界,恐他来问你借扇子。我恨那厮害子之仇未报,但来时,可差人报我,等我拿他,分尸万段,以雪我夫妻之恨。”罗刹闻言,滴泪告道:“大王,常言说:‘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我的性命,险些儿不着这猢狲害了!”大圣听得,故意发怒骂道:“那泼猴几时过去了?”罗刹道:“还未去,昨日到我这里借扇子,我因他害孩儿之故,披挂了轮宝剑出门,就砍那猢狲。他忍着疼,叫我做嫂嫂,说大王曾与他结义。”大圣道:“是五百年前曾拜为七兄弟。”罗刹道:“被我骂也不敢回言,砍也不敢动手,后被我一扇子扇去;不知在那里寻得个定风法儿,今早又在门外叫唤。是我又使扇扇,莫想得动。急轮剑砍时,他就不让我了。我怕他棒重,就走入洞里,紧关上门。不知他又从何处,钻在我肚腹之内,险被他害了性命!是我叫他几声叔叔,将扇与他去也。”
常言说:“男儿无妇财无主,女子无夫身无主。”这一说的是大道理。功夫再高,不度众生,则不能发挥作用。作用再大,不用在正经地方,必有悲剧。修行人要明白,修行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如果把修行的目的建立在名闻利养上,那就是非常糊涂的修行人了。
大圣又假意捶胸道:“可惜可惜!夫人错了,怎么就把这宝贝与那猢狲?恼杀我也!”罗刹笑道:“大王息怒。与他的是假扇,但哄他去了。”大圣问:“真扇在于何处?”罗刹道:“放心放心!我收着哩。”叫丫鬟整酒接风贺喜,遂擎杯奉上道:“大王,燕尔新婚,千万莫忘结发,且吃一杯乡中之水。”大圣不敢不接,只得笑吟吟,举觞在手道:“夫人先饱,我因图治外产,久别夫人,早晚蒙护守家门,权为酬谢。”罗刹复接杯斟起,递与大王道:“自古道:‘妻者,齐也。’夫乃养身之父,讲甚么谢。”两人谦谦讲讲,方才坐下巡酒。大圣不敢破荤,只吃几个果子,与他言言语语。
自古道:‘妻者,齐也。’即修身,齐家。夫乃养身之父,讲甚么谢。这是传统道德思想,治国平天下的法宝。
酒至数巡,罗刹觉有半酣,色情微动,就和孙大圣挨挨擦擦,搭搭拈拈,携着手,俏语温存,并着肩,低声俯就。将一杯酒,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却又哺果。大圣假意虚情,相陪相笑,没奈何,也与他相倚相偎。果然是:
钓诗钩,扫愁帚,破除万事无过酒。男儿立节放襟怀,女子忘情开笑口。面赤似夭桃,身摇如嫩柳。絮絮叨叨话语多,捻捻掐掐风情有。时见掠云鬟,又见轮尖手。几番常把脚儿跷,数次每将衣袖抖。粉项自然低,蛮腰渐觉扭。合欢言语不曾丢,酥胸半露松金钮。醉来真个玉山颓,饧眼摩娑几弄丑。
这里讲解了佛家戒酒的原因,丧失理智,催生淫欲。当然《西游记》是一部理性之书,这里是讲心在细致地体会作用的变化。
大圣见他这等酣然,暗自留心,挑斗道:“夫人,真扇子你收在那里?早晚仔细。但恐孙行者变化多端,却又来骗去。”罗刹笑嘻嘻的,口中吐出,只有一个杏叶儿大小,递与大圣道:“这个不是宝贝?”大圣接在手中,却又不信,暗想着:“这些些儿,怎生扇得火灭?怕又是假的。”罗刹见他看着宝贝沉思,忍不住上前,将粉面揾在行者脸上,叫道:“亲亲,你收了宝贝吃酒罢,只管出神想甚么哩?”大圣就趁脚儿跷问他一句道:“这般小小之物,如何扇得八百里火焰?”罗刹酒陶真性,无忌惮,就说出方法道:“大王,与你别了二载,你想是昼夜贪欢,被那玉面公主弄伤了神思,怎么自家的宝贝事情,也都忘了?只将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柄儿上第七缕红丝,念一声嘘呵吸嘻吹呼,即长一丈二尺长短。这宝贝变化无穷!那怕他八万里火焰,可一扇而消也。”
口中吐出,即是内在功用。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前面介绍前后际间即是真心,假观即可破执着的作用。杏叶,这里是会意字。杏,口上木,口即道也,木即业也。叶字,葉,上草,发芽之态,下木,中间是个世,时间流转。这个字实在是妙不可言。众生业习,随世缘而生之意。将粉面揾在行者脸上,心与作用亲密无间了。只将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柄儿上第七缕红丝,念一声嘘呵吸嘻吹呼,即长一丈二尺长短。第七缕红丝,是指第七识末那识,此一识执着。嘘呵吸嘻吹呼,这七字真言源自中医六字真言,嘘呵呼呬吹嘻。这里将呬改了,加上一吸字,去掉口字而成为回虚可及喜吹乎,意思是“回虚可以吹灭火”。回虚,就是假观的方法,这是佛家要放下第七识的修行方法。虽然明知第八识阿那耶不是真心,但没有办法用功。用功是从第七识和第六识下手的。放下分别和执着,放下不是对立,而是虚化还原。一丈二尺,对应佛家讲一千二百功德,出自《首楞严经》,喻圆满。
大圣闻言,切切记在心上,却把扇儿也噙在口里,把脸抹一抹,现了本象,厉声高叫道:“罗刹女!你看看我可是你亲老公!就把我缠了这许多丑勾当!不羞!不羞!”那女子一见是孙行者,慌得推倒桌席,跌落尘埃,羞愧无比,只叫“气杀我也!气杀我也!”
这是给下一回修中观留下伏笔,小说本不必马上撕破脸皮的。你看看我可是你亲老公!就把我缠了这许多丑勾当!不羞!不羞!这一句也是警语,提醒世人不要在妄想上执着自己的感情。凡夫所执的,都是心里缘生的幻影,其实不是事实,自心变现的,都是顾作多情而已。
这大圣,不管他死活,捽脱手,拽大步,径出了芭蕉洞,正是无心贪美色,得意笑颜回。将身一纵,踏祥云,跳上高山,将扇子吐出来,演演方法。将左手大指头捻着那柄上第七缕红丝,念了一声嘘呵吸嘻吹呼,果然长了有一丈二尺长短。拿在手中,仔细看了又看,比前番假的果是不同,只见祥光幌幌,瑞气纷纷,上有三十六缕红丝,穿经度络,表里相联。原来行者只讨了个长的方法,不曾讨他个小的口诀,左右只是那等长短。没奈何,只得搴在肩上,找旧路而回不题。
上有三十六缕红丝,穿经度络,表里相联。三十六缕红丝,乃天罡之数,止观法有此功德。执着放下,一切放下,心净则土净。原来行者只讨了个长的方法,不曾讨他个小的口诀,左右只是那等长短。这是假观不彻底,需要中观来圆融。
却说那牛魔王在碧波潭底与众精散了筵席,出得门来,不见了辟水金睛兽。老龙王聚众精问道:“是谁偷放牛爷的金睛兽也?”众精跪下道:“没人敢偷,我等俱在筵前供酒捧盘,供唱奏乐,更无一人在前。”老龙道:“家乐儿断乎不敢,可曾有甚生人进来?”龙子龙孙道:“适才安座之时,有个蟹精到此,那个便是生人。”牛王闻说,顿然省悟道:“不消讲了!早间贤友着人邀我时,有个孙悟空保唐僧取经,路遇火焰山难过,曾问我求借芭蕉扇。我不曾与他,他和我赌斗一场,未分胜负,我却丢了他,径赴盛会。那猴子千般伶俐,万样机关,断乎是那厮变作蟹精,来此打探消息,偷了我兽,去山妻处骗了那一把芭蕉扇儿也!”众精见说,一个个胆战心惊,问道:“可是那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么?”牛王道:“正是。列公若在西天路上,有不是处,切要躲避他些儿。”老龙道:“似这般说,大王的骏骑,却如之何?”牛王笑道:“不妨,不妨,列公各散,等我赶他去来。”
列公若在西天路上,有不是处,切要躲避他些儿。污浊都必须澄清,执着的各种助缘都得放下。
遂而分开水路,跳出潭底,驾黄云,径至翠云山芭蕉洞,只听得罗刹女跌脚捶胸,大呼小叫,推开门,又见辟水金睛兽拴在下边,牛王高叫:“夫人,孙悟空那厢去了?”众女童看见牛魔,一齐跪下道:“爷爷来了?”罗刹女扯住牛王,磕头撞脑,口里骂道:“泼老天杀的!怎样这般不谨慎,着那猢狲偷了金睛兽,变作你的模样,到此骗我!”牛王切齿道:“猢狲那厢去了?”罗刹捶着胸膛骂道:“那泼猴赚了我的宝贝,现出原身走了!气杀我也!”牛王道:“夫人保重,勿得心焦,等我赶上猢狲,夺了宝贝,剥了他皮,铿碎他骨,摆出他的心肝,与你出气!”叫:“拿兵器来!”女童道:“爷爷的兵器,不在这里。”牛王道:“拿你奶奶的兵器来罢!”侍婢将两把青锋宝剑捧出。牛王脱了那赴宴的鸦青绒袄,束一束贴身的小衣,双手绰剑,走出芭蕉洞,径奔火焰山上赶来。正是那:
忘恩汉骗了痴心妇;烈性魔来近木叉人。
驾黄云,径至翠云山芭蕉洞,黄云,比喻土色之云,执着于相的表现形式。等我赶上猢狲,夺了宝贝,剥了他皮,铿碎他骨,摆出他的心肝,与你出气!这一句写得非常歹毒!原因是一还一报,悟空正是看破了他们的皮,骨和心肝,因此得了宝贝。侍婢将两把青锋宝剑捧出。宝剑,比喻智慧。青锋,代表无明未破。不用他的大铁棍,而改用智慧来应对悟空。这里面道理就深刻了,强调聪明反被聪明误。牛王脱了那赴宴的鸦青绒袄,束一束贴身的小衣,执着脱了外袄,紧了贴身小衣,暗示没有了执着的名相。暗示要彻底破执着,非中道不可也。
忘恩汉骗了痴心妇,烈性魔来近木叉人。忘恩汉,从另一角度看假观,可以破痴迷之情。烈性魔,从作用上看执着,功夫若不及,怎能有半步脱身?木叉人,指修木叉行的人,木叉,解脱是也。问题很明显,一个人是不是真正能解脱,就是要在有没有遍计所执性上来检验。就说明还是要修第三种止观,中观。空假中之三者为一法之异名,即假即空即中也。空之外无假,假之外无空,空假相待之外,无中之绝待,中之绝待外,无空假之相待。是为圆教至极之中观。
毕竟不知此去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