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康清浊:越南的关公文化

康清浊:越南的关公文化

相比日本和韩国,关公文化最初在越南的传播方式比较特殊,他并不仅是依靠宗教、贸易、战争等常见的文化传播方式,更主要的是以“国家行政干预”以及“民族自我认同”的方式进行传播的。甚至可以这样说,越南人之所以信奉关公,是因为关公就是他们的神灵。
自公元前207年开始,越南北部在一千余年的时间里,都是中华帝国的直接领地,而且,在越南人的民族认同中,他们的祖先很早就和中华始祖炎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大越史记全书》、《越甸幽灵集》、《岭南摭怪》等书记载,越南民族的始祖---雒龙君是泾阳王的儿子,雄王乃泾阳王之孙。而泾阳王则是炎帝神农三世孙帝明之子(即炎帝的第四世孙子)。帝明先有长子帝宜,然后与一仙女又生一子,是为崇缆。崇缆自幼聪慧圣明。帝明欲使其嗣位,但崇缆坚决让位于长兄。于是,帝明令帝宜继承父位,掌管北方,又封崇缆为统治南方的领袖,是为“泾阳王”,其国号曰“赤鬼国”。可见炎帝与越南的关系之深。
而且,越南汉文古籍《大南实录》各卷中均用“汉人”来指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汉民、汉音、汉俗”也指的是京族的百姓、语言和习俗。如:“嘉隆年间,设置职管员役,耳濡目染,渐入汉风,若加之政教,用夏变夷,想不出数十年,可使与汉民无异。”“凡一切常需均要学习汉民,勤于生理,以至言语,则使之渐习汉音,饮食、衣服亦使之渐从汉俗。”
在越南主体民族的语言—越南语中,不管是外来的信仰还是固有的信仰,有关信仰的词汇大多数都是以出现的,另有少数一些是借用其他民族的词,但唯独没有纯越词。如:越南语中的信仰(tin nguong)、崇拜(sung bai)、龙(long,rong)、神(than)、仙(tien)、鬼(quy)、精(tinh)、妖(yeu)、怪(quai)、圣(thanh)等都是汉越词,还有一些跟信仰和崇拜的活动有关的词,诸如祭拜(te bai)、祭祀(te tu)、供奉(tho cung)等也都是汉越词,没有固有词。
所以,越南的许多民间信仰也与中国相通,比如伏羲、神农、后稷、祝融(南海广利王)、天后(妈祖)、真武大帝、玉皇大帝、太上老君、文昌帝君、姜太公、城隍、土地、石敢当等等,关公自然也在其中。
关公在越南语中被直接用汉译音称为“Quan Cong”或“Quan thanh De Quan”,但在越南的关帝庙也叫“CHUA ONG”,即“男人寺” 或“翁寺”,值得注意的是,“男人”、“翁”这种称谓与我国广西壮族人对关羽的称谓相同,壮族在唐宋时期就已经有了关公崇拜,而壮族又和越南第三大少数民族“侬族”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这也许能够说明,越南的关公信仰最早就是由壮族的先民传播过去的。
在越南百姓的意识里,关公的“神职”也和中国古荆州地区的民间认知相同,即:驱鬼除魔、辟邪禳灾、除病赐福、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和抗敌御辱的地方保护神。
而且,据一位越南学者阮光颖介绍:
“如今, 在越南的北部、 中部、 南部, 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关公殿。特别是在越南北部, 笔者曾有幸拜访过首都河内的一家道馆, 馆内布置得庄严肃穆, 经过前殿, 来到供奉关圣帝君的神案, 上面供奉一尊纯黑铜质的关圣像, 面容沉思, 手执青龙刀, 威风凛凛的样子令人肃然起敬。据碑文记载, 这尊关羽像是由越南李太祖于 1010 年铸造的, 高 3.96 米、 重 4000公斤。”
1010年即北宋大中祥符三年,这个时间比关公信仰正式北传的元丰三年(1080年)还要早70年。需要注意的是:越南在唐代曾被称为“武安”,关公的第一个“王号”也是“武安”,而关公信仰也正是因宋军和交趾(今越南)的战争而开始北传的。甚至,在今越南河内寿昌的关公殿也是“相传建于唐朝, 后来郑主将之重修、扩大, 正门上写着‘天故伟人’ 四个大字。”这些蛛丝马迹也许是在说明,越南的关公信仰与中国一样,都可谓是“本土”信仰。当然,目前这段历史还待不断的深入研究,暂且不能妄下定论。
明代以后,中越之间的民间贸易市场已经非常繁荣。当时两国之间的主要通道都在广西,除镇南关(今广西凭祥友谊关)是越南朝贡的必经之口外,民间边贸主要通过水口关(今广西龙州县)、平而关(今属广西凭祥市)和由村隘(今广西宁明县)出入境,这些地区在当时都有军队驻扎,而此时明军的关公信仰已在理学的设计下完全“汉族化”。而且,小说《三国演义》也在明代晚期传到了越南,另外,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一批忠于明朝、不愿意接受清王朝统治的“明乡人”迁居越南,他们对关公的笃信无疑为越南民间的关公崇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同时也淡化了关公信仰的多民族特性。这些因素使得越南的关公崇拜在经历了一次“回传”之后,成为了“外来信仰”。
其实,关公文化早已经深入到越南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比如每年的五月十三日和六月二十四日也是越南公认的“关公诞”纪念日,皆时,会有很多人携带祭品到就近的关庙祭拜。而且,很多越南人也在家里设神台拜祭关公,供台上或者摆着他的塑像,或放着他的画像,在画像里,关公位居正中,左边是他的侍卫周昌(周仓),右边是他的儿子关平。这些习俗都和中国无异。
越南的历代统治者也多对关公青睐有加,比如《广南省志略》中载:“关公祠, 在延福县会安铺, 明乡人会造。明命六年 ( 1825年) 驾幸广南, 过其祠,赐银三百两。”   ;1850 年, 嗣德帝亲命朝臣负责顺化关庙的重修工作并命撰碑铭以资纪念, 碑铭赞关公曰:
“惟公忠义正气赛乎天地间, 壮哉崇祠, 荣哉褒衮,关公崇拜在越南  为此江山增色, 其所以佑我民, 为世世忠臣烈士劝, 皆于是乎在, 岂仅皇州一壮观已哉。”
明命帝、嗣德帝还给顺化关公庙和会安关公庙题匾赐诗、赏赐银两。维新帝 ( 1907- 1916)、启定帝 ( 1916-1925) 亦曾分别给其它省所奉的关公像颁有敕封:
“敕旨富安省绥安府富山村从前奉事翊保中兴关圣帝君, 扬威御侮保障健顺和柔含光, 翊保中兴白马上等神厚济广施博惠敦凝翊保中兴土地之神, 节经颁给敕封, 准其奉事, 维新元年普光大礼, 节颁宝诏, 覃恩礼隆登秩, 特准依旧奉事, 用志国庆而伸祀典。钦哉。维新叁年捌月拾壹日。”
“敕旨海阳省东和义利甲从前奉事翊保中兴关圣帝君,护国庇民, 显有功德, 节蒙颁给敕旨, 准许奉事, 肆今正值朕四旬大庆, 节经颁宝诏, 覃恩礼隆登秩, 特准依旧奉事, 用志国庆而答神庥。钦哉。启定玖年柒月贰拾五日。”
就连越南的革命领袖胡志明主席,也曾写过与关羽有关的诗句:
树梢巧画张飞像, 赤日长明关羽心。
祖国终年无信息, 故乡每日望回音。
可见关公文化在越南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越南的关庙也曾经和中国一样遍布全境。在今天河内粤东会馆内的《重建关圣庙碑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关夫子之庙满天下,......关夫子之祀亘古今, 穷南北, 巍然而独盛也,......故都兵变之后, 其存者寡矣”。
现今,在越南全国的59 个省、5个中央直辖市中, 至少有 22 个省、3 个直辖市共40 多个宗教建筑都曾供奉关公。其中现存并比较著名的是:
1.越南北部
关公殿:在寿昌, 属于今天的河内市, 坐落于 TayLuong岸, 离京城东城 2 公里。相传建于唐朝, 后来郑主将之重修、扩大, 正门上写着 “天故伟人” 四个大字。
关帝庙:由越南黎朝秉忠公捐款兴建, 位于河口芳, 现为河内阮忠直路。
关圣庙:在南定省美禄县能净社, 今属南定市, 建于1843 年, 1981 年重修。
关帝君殿:在清华省玉山县云斋社, 建于绍治二年。关圣殿 为兴安省金洞县北河区的中国清朝商人所建,越南自德三十二年 ( 1879 年) 重修。
关公庙:在兴华省水尾州明香市, 今属黄连山省风土县,由当地华侨兴建。
关帝庙:在牧马城 ( 今高鹏生安和县 Nuoc Hai社) , 建于越南黎王永郑三年 ( 1678) 。2.越南中部
关公殿:建于天婆寺附近, 越南明命十二年 ( 1831 年) 重修。绍治五年 ( 1845 年) 被移到香茶县地灵社(今属承天省Hue 市), 自德三年 ( 1850 年) 国王赐予该殿一木料贴金殿牌。每年农历二月、 八月都举办祭祀典礼。
关公殿:坐落于广南省会安市, 以前明乡人称之为“澄汉宫”, 当地越南人则习惯称之为“Chua Ong”,该庙创建年代应在1653 年以前,自创建以来,曾在 1753、1783、1827、1844、1904、1976 年数度重修, 但基本保持了其初建时期的建筑风貌。这里的码头曾是男女青年谈恋爱约会之地, 当地民谣有:“相见翁寺码头, 船儿开走心恋愁”的说法。
3.越南南部
议和庭 : 又称 “Chua Ong”等, 地址: 胡志明市一郡新定芳陈光凯路 124 号。
义润庭: 又称义润寺、 关圣寺, 地址: 胡志明市五郡十三芳潘文康路 27 号。
李仁庭: 又称南进庭, 位于胡志明市四郡六芳雲頓港170/4 号。
安会庭: 又称武庙, 位于胡志明市舊邑郡十二芳 34 组。
明凤庭: 位于胡志明市十一郡雄王路 80 号。
灵福庭: 位于胡志明市八郡十二芳 852 号。
东福庭: 又称平东福会庭, 位于胡志明市八郡十六芳 60号。
协恩庭: 位于胡志明市八郡五芳范世显路 1293 号。
这些祭祀关公的殿、庙、庭许多已被列为越南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可知关公文化在越南还将继续发展下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