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俊杰]中国人的信仰及其特点

[俊杰]中国人的信仰及其特点

 

 中国人的信仰及其特点

  □俊杰






 

 《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

  张茂泽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国际化,国人精神生活愈来愈受世界的影响并影响世界。文化热、国学热等的出现,昭示着国人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宗教信仰也不例外。张茂泽教授新著《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就是这方面的力作。

  该书既是教材,又是学术专著。作为教材,它寓学术于现实人生,融思想于课堂教学,将高深思想作了简洁流畅、明白易懂的阐释。作为学术著作,该书以儒家为例,绕过儒学是否是宗教等“定性”问题,站在全球角度,具体审视古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历程及其思想特点,力图为新时期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历史材料和思想启发,为综合各种信仰在内的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进行学术探索和尝试,颇富有学术思想原创性。

  作者发现,中国古代宗教思想或信仰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学习等修养活动逐渐解决人的信仰问题,让天命尽可能人性化,让信仰尽可能理性化或德性化,以“德”(人的天赋和后天综合修养)为桥梁,实现天人合一的神圣价值。

  与欧洲等地比较,古代中国宗教并不独立:有人学而无神学,有祠堂而无教会,有教师而无牧师,有传道而无传教,有天子而无神子。作者发挥思想史学养优势,着重发掘古人安身立命精神家园建设的思想特点。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为例进行解剖,发现儒家有天命信仰,但发展的是人的成人使命意识和文明使命意识,凸显了传统天命信仰的人文色彩和理性因素,挺立了现实人生的神圣和庄严。儒学有教化功能,但注重的是人伦教育、文明修养,建基于理性色彩很浓的求道、修道、悟道、行道的修养活动。基督教从“我信”开始,儒家则从“我学习”开始。“我信”可能导致的弱点在于独断;“我学习”的弱点则在于神圣和庄严不足,太过世俗化。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基督教那样的神学?神学是对神言的宣示、解释,但从西周开始,国人就形成了天命靡常观念;孔孟更进一步断定“天何言”、“天不言”,既然没有“天言”,解释“天言”的神学便无从产生。死亡和偶然性是走向宗教的入口,但古人用气论进行解释,用天人合一的人性论沟通有限和无限、偶然和永恒,这是古代没有神学的理论原因。这些都是对中国思想文化根底的精辟洞察。

  另外,该书还探讨了信仰的定义,神是什么、神存在的证明和证实等宗教的基本问题,均富创见。作者思想敏锐而深邃,像儒家的宗教思想、佛教的宗教思想等概念的提出,开阔了宗教思想史视野。不过,该书宗教哲学性强,“史”的色彩未免不足,削弱了论证力量。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8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