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师说 网摘》2017年10月第10期总第130期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师说 网摘》2017年10月第10期总第130期

<div id="img-content"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师说 网摘》2017年10月第10期总第130期 游记:骑行龙王垭

原创 2017-10-09 马佾 师说
<div class="rich_media_content " id="js_content" deep="4"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verflow: hidden; color: rgb(62, 62, 62); min-height: 350px; position: relative;">




敬告读者:
    《师说网摘》是一份打捞人教社论坛沉底的精华帖子集萃网刊,曾经分为四版:名师版,乡村版,思考者版,网摘版,立意办成网摘周刊的。后聚合为一,在人教社著名编辑指导下,由人教论坛之教师教育版,师说网刊版的版主主持,原人教网刊几位栏目责编协助编辑的。曾经推出过人教论坛版主系列专刊,人教论坛名师系列专刊,全国教育论坛版主专刊等,截止目前已推出十卷一百三十期,数百万字文章了。
    十月份截止目前,人教论坛无法打开,也就无法打捞论坛内沉底的精彩文章。暂时转型为《师说》微公号上前发表的文章集萃,以某篇文章为引,聚合该作者发布本公号的相关文章,生成一个公号文集,以飨读者。






 骑行龙王垭
  



  好不容易看到预报,阴天,阴天,阴天。近日天天雷阵雨,阵雨,大雨,中雨,小雨,终于盼来了,昨晚急急通知百味群(84134126)友,发公告,明天骑行龙王垭。





  早六时许出东门,过月弓池,上跃进桥。桥头小吃铺纵横密布,包子香飘,红椒诱人,豆浆如雪,油条直立,切节的油条,或浸没豆浆及时提起,软香可口,或干吃脆香酥,轻吮一口雪白豆浆,让两种滋味在舌头上打转。七时动身,沿路东行,过县一中即折而南向,直进漫液沟。





  漫液沟宽,龙王垭北坡所有小溪沟水,数十里沟峪,纵横交错的小溪涧,汇聚簇拥于此,逢雨必漫过两岸,这也是沟名的由来;无雨时节却多干旱少水了,仅仅浅浅一汪清流。坡多树,幼生,少见高大粗壮者。大办钢铁时砍伐过度,青山绿水成光头黄坡了,数十年前,本地刷出“人员过八千,苦干一百天,绿化荒山一万亩,验收合格才下山”标语,满山遍野的人头挤来挤去,青枝嫩苗一株株扎进土坡,转换成今天的百里果廊万亩林海了。1957年起,陆续在龙王垭划出15000亩创办农场,1966年改办茶场。2006年茶场改制,公开拍卖茶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漫液沟南行数里,到沙坝。沙坝二组汤守东,今年七十一岁,讲古,兴奋地述说弯腰树的故事。树生河边,一兜两干两种树,一人合抱粗。旧称鸳鸯树,孩童多骑其上,树下堰水流,眼前水田绿,抬眼青山近,举头白云远。树越来越粗,上面游戏玩耍的孩子越来越多,横生的枝干也越来越低垂,如老人弯腰。孩童们每每高唱,树弯腰了,树弯腰了,讹传成了弯腰树。老人回忆儿时情景,沟内风光,秧田劳作,伙伴们哄闹追打,转眼问是下一代在树下玩耍骑树观景了。那儿也成为当地一景,可惜,在上世纪八几年,有人看中这片地,认为栽树树旺,来孩童玩耍孩童成才,准备在这儿盖房,鸳鸯树遂被砍去。





  过鸳鸯树,就到了罗旱寨,今人多称罗汉寨,误。沙坝九组今年六十岁的余志秀,她娓娓道来。本地多罗姓,古时逃难躲土匪,居山成寨。山路难行,竹林密布,林荫蔽日,日行如夜,少人居,近年来多迁山脚。山顶一坪,数亩称罗旱寨,以无水故。居寨时必下沟担水,绕山盘旋而上,极为艰难困苦的熬煎咧。1956年新修兴丰公路,三堰兴隆村至丰溪泗水镇,这儿距县城五公里,俗称五公里桩,罗旱寨就无人知晓了。过寨前行数里,就是龙王垭下半片街。





  沙坝街半片。坝坪一溪沟,一坝,多砂石,租砺,故名沙坝。讲述者李大国,迁居于此的李家第三代,今有五代人了,房县大木场来!今年六十八岁的李大国,五组人,讲起旧事。旧河道依东山坡脚行,旧街居河坝正中,街半爿,茅草棚一片,上街头几家,也就是南头的住户,大门朝东,说是大门,不过几根略粗壮的树干罢了,5户,下街几户,就是北头的几家住家户,大门朝西,5户。九户人家,门口朝向交错,这也是当在一道风景。旧时南来北往的客人,过此必休憩,竹棚草屋,清溪流泉,粗茶黑碗,谈论着山南山北的故旧传说。1968年,数日大雨,山洪暴怒,沟内涨水,坝上满溢,冲毁田地,也冲到草棚门前,呵呵,老人笑道,草棚竹屋数竟然晃也没晃一下的。随后是1969年,国营大茅坡漆场成立,城镇居民数百人下乡落户,竹溪河水库动工,少坝也进入大改田时代,半片街拆除,迁于別家,依山四散住,个别草棚山林。新街建于1978年,依旧半爿。靠西,依山。





  转一个湾,龙王垭陡坡脚下。以前进南山,多爬坡上垭行,数年前此处穿山成隧洞,直过,节省数公里路小事,免去了盘山环绕的急坡急拐弯,省去了无数的危险路段。骑车穿行隧洞11分钟,中速!略快。过而观赏鄂坪锅厂,汇湾河,略作稍息,回行,稍稍提速,洞滑,车多灯亮,回穿7分钟。洞口段隆隆声响不绝,为车行洞中回声,行至中段即无。顶上灯光,在远行车灯掩照下暗淡,刺眼的直射灯,让我们时作停顿,身后的车来时,声音似乎要摧毁着什么样,扑向后背。骑行隧洞不是好体验。





  旧谚有云,下坡容易上坡难,因为坡缓而长,绕山来回转,你走了半天,似乎走了很远的一段,从上面往下看,仅仅一小段而已。下坡放脚走,轻松自如,自然就显得快了。山腰一片房,卧在那儿,一条泥路,一段水渍,黄泥浆湿了一片又一片,极易打滑。这儿就是碾盘湾,程良平,龙坝新华人,三十岁,承包龙王垭茶园承包三十余亩,已六年。像他一样的承包人,围绕龙王垭茶园做文章,还有很多,程良平说。






  上得龙王垭,遥望茶园如画,路边老人两口端座门前,小院静寂,秋花浓艳,飘来微微的洋芋干饭香气。近身欲闲谈一二,可惜雨来得急,来得凶,来得猛,点点滴滴如豆落,击打在身上,单薄的衣衫很快就湿了一片。原计划沿标湖西行,至偏头山一观,再从旧路老君观下的。那还有近百里路,山路,多坡多弯,显然不能如意了。只好放弃,转身回头,沿原路急行。
  




  
马佾游记文章回顾
1乡村教师的暑假5 罗框箩筐锣圈岩
2总兵安或总兵庵?
3颛顼 砖峪 砖裕
4乡村教师 目光注视着远方
5磨箭石走笔
6独松寺边
7鹰咀石边
8马家沟里无马氏
9蹇坝风情
10钻鱼沟,砖裕沟与颛顼沟
11蓝家河边
12走近纪驾山
13迎春台边金鱼池
14钓鱼台上
15樱桃沟里赏花去
16七里沟与龙踏村
17寻找周清
18同泉垭边
19竹笋的故事
20雨游老荒沟
21漫步标湖
22梨树湾
23深山古木
24富溪河边
25亲亲田野 袅袅炊烟
26桃花岛上
27黑山寨
28山里人家
29马家沟三奇
30颜家海:校园里的乡土诗人
31甘期平:下岗12年,只为修家谱
32财神庙与观音庙
33洪宗元:退休教师重家风
34骑行新合 
  

敬请关注师说公众号,点击上面二维码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