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陶立璠:《民俗学》

陶立璠:《民俗学》

陶立璠著:《民俗学》(PDF)
高等院校人文学科教材
学苑出版社 2003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09-4-19 21:52
  • 耿羽 +9 2009-4-19 21:52

TOP

民俗学
(高等院校人文学科教材)

作者:陶立璠

基本信息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页码:37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
·ISBN:7507721272
·条形码:9787507721270
·版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中文:中文
·丛书名:高等院校人文学科教材

--------------------------------------------------------------------------------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下两编,共十章。上编四章,第一章描述了民俗学的概念、范围和这一学科所承担的任务。第二章探讨了民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了解它对识别民俗事象,调查与研究是十分有益的。第三章论述了民俗的社会功能和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民间文艺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从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中,读者可更准确地了解民俗学的性质和民俗的文化史价值。第四章讨论了民俗学方法论的诸问题。方法论与基本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和技术;介绍了田野作业,历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的具体运用。本来在上编中还应有一章“民俗学发展史”,因考虑到它并非民俗学基础理论,作为史将来由民俗学史家去研究,所以放弃了写作。
  下编六章,分类介绍了物质民俗(居住、饮食、服饰、生产、交通等民俗)、社会民俗(家族、亲族、村落、民间组织、岁时、人生仪礼等民俗)、精神民俗(巫术、宗教、信仰、禁忌、民间文学、游艺竞技等民俗)的形成、发展、演变规律及各类民俗的表现特征。从介绍中读者可以看到,描述某一类民俗事象,既有实践问题,又有理论问题,宏观与微观是密切联系的。

--------------------------------------------------------------------------------

作者简介
  陶立璠教授:1938年生,甘肃省兰州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
  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俗》网站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大辞海》编委。专业方向:
  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主要著作:
《民族民间文学基础理论》(1985)、《民俗学概论》(1987)、《神秘新奇的世界——民族民俗审美谈》(1997)。《民俗学概论》被翻译成日文和韩国文出版。与他人合作完成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著作20多种,论文多篇,主编大型民俗志丛书《中国民俗大系》(3l卷本)。

--------------------------------------------------------------------------------

编辑推荐
  学习民俗学知识和理论的经典教材。
  理论框架严谨,民俗资料丰赡,各类民俗事象的内部发展规律与逻辑联系的分析观点与资料紧密结合。
  选配了一百多幅民俗图表;并附索引。
  惟一被日本、韩国翻译出版的高等院校中国民俗学教学参考用书。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民俗和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二、什么是民俗学
 第二节 民俗学的领域和理论框架
  一、最初的领域
  二、历史的领域
  三、现在的领域
  四、民俗学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民俗学研究的目的
第二章 民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第一节 民俗的形成
  一、经济的原因
  二、政治的原因
  三、地缘的原因
  四、宗教的原因
  五、语言的原因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一、民俗的社会性和集体性
  二、民俗的类型性和模式性
  三、民俗的变异性
  四、民俗的传承性和播布性
 第三节 民俗的分类
第三章 民俗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民俗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民俗的作用及功能
  一、历史功能
  二、教育功能
  三、娱乐功能
 第三节 民俗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二、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三、民俗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四、民俗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五、民俗学与宗教学的关系
  六、民俗学与民间文艺学的关系
  七、民俗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
第四章 民俗学方法论
 第一节 什么是民俗学方法论
 第二节 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田野作业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第三节 民俗学研究程序及技术
  一、民俗学研究程序
  二、民俗学研究技术
第五章 民俗学与现代化
 第一节 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民俗学
 第二节 民俗学与信息社会
  一、民俗与信息社会
  二、民俗的大文化概念
  三、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四、如何保护民俗文化
 第三节 民俗学与互联网
  一、互联网对民俗学研究的影响
  二、关于互联网的知识
第六章 物质民俗
 第一节 居住民俗
  一、居住民俗的形成
  二、居住类型
  三、居住的民俗表现
 第二节 服饰民俗
  一、服饰民俗的形成
  二、服饰民俗的类型
  三、服饰民俗的表现
 第三节 饮食民俗
  一、饮食民俗的形成
  二、饮食的结构和类型
  三、饮食习俗及其传承
 第四节 生产、交通民俗
  一、生产民俗
  二、交通运输民俗
第七章 社会民俗
 第一节 家族和亲族民俗
  一、家族和亲族
  二、家族和亲族的民俗传承
 第二节 村落民俗
  一、村落结构
  二、村落的民俗传承
 第三节 民间组织和民间职业集团民俗
  一、民间组织
  二、民间组织的民俗特征
第八章 岁时民俗
 第一节 岁时民俗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节日民俗的形成和分类
  一、宗教性节日及民俗
  二、生产性节日及民俗
  三、年节及其民俗
  四、文娱性节日及民俗
 第三节 岁时民俗的特征
  一、时间性
  二、地域性和民族性
  三、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第九章 人生仪礼
 第一节 诞生仪礼
 第二节 成年仪礼
 第三节 婚姻仪礼
  一、中国各民族的婚姻制度及其流变
  二、各民族独特的婚姻习俗
  三、婚礼程序的进展过程
 第四节 丧葬仪礼
  一、死者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二、葬俗的民俗表现
  三、丧葬仪礼的改革
第十章 精神民俗
 第一节 巫术及其民俗
  一、巫术的形成和发展
  二、巫术的种类和表现
  三、巫师在巫术传承中的作用
 第二节 宗教、信仰民俗
  一、民俗宗教的产生和发展
  二、民俗宗教的表现形式
  三、民俗宗教的特征
 第三节 民间禁忌
  一、民间禁忌的含义
  二、禁忌的分类
第十一章 口承语言民俗及其他
 第一节 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文学
 第二节 口承语言民俗的分类和研究
 第三节 民间游艺民俗
  一、音乐、舞蹈民俗
  二、竞技、游戏民俗
  三、民间工艺民俗
参考书目
人物及名词术语索引
初版后记

TOP

序言
  我国民俗学的建立和发展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在这一段行程上,尽管中间经历了一些曲折或一时的后退,但它植根于民间,它的生命力一直是旺盛的。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俗学作为民间传承的一部分,跟民间文艺同样地繁荣滋长。有些地方成立了民俗学学术团体,特别是1983年全国性的中国民俗学会在北京成立,许多地区民俗学会和民俗社团相继建立,民俗的调查研究风起云涌,民俗学书刊不断地出版,不少大专院校和讲习班已开设民俗学课程和讲座,培养出大批中青年民俗学调查研究者。在新形势下,喜看人才辈出。民俗学同其他学科一样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程行进。
  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每个民族传承下来的习俗,而传承习俗与民族学、民间文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宗教学、语言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俗学是多学科性质的,因而我们的研究不能局限于狭隘的范围内。
  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上,除了文献记录的资料外,民间实际生活中的口头传承,应为研究的第一位资料,这是由我国各民族实际情况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56个民族有80多种语言,而有传统通用文字的却很少,因而许多风俗习惯除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传承习俗大多是靠口头传承的。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广,一般地说是大分散小聚居。如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四川、广西、海南等7个省区。而跨国界的民族也较多,从西北的新疆到东北与苏联接壤,西南与缅甸、老挝等,也就是与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接。我国的5个民族自治区和29个自治州,也不是单一民族的自治区域,而是民族杂居区。越是杂居地区,他们的风俗就越是互相影响。我们了解民族的这些特点,研究各民族的风俗就有了个底。

TOP

书摘

  第二节 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上一节主要讲了民俗学方法论,也就是一般现代科学中称为“方法论”的问题。懂得“方法论”,就懂得了用什么样的思想来组织民俗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也可以预见运用某种方法所得的结果。
  以往讲到方法论时,主要强调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一切社会科学的总体指导思想,也是总体方法论,它对民俗学研究也是完全适用的。另外,作为民俗学学科本身,还有它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而且这些基本方法,构成民俗学研究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掌握了民俗学的总体方法论,对民俗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好理解了。
  一、田野作业法
  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和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一样,在研究方法上,都强调实地考察,亲自积累研究资料,而且这种资料越多越好。民俗学者应把民俗资料的调查和搜集,作为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学中,把这种深人实地考察,直接采集民俗资料的方法,叫“田野作业法”或“直接观察法”。
  田野作业法,顾名思义是提倡和鼓励民俗学工作者走出书斋,深入民间,向社会,具体来说是向所研究的对象——民俗事象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田野作业法的采用,是由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民俗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民俗学研究是以现在仍在民间传承的民俗事象为出发点的。文献中保存的民俗资料,是过去的人们调查、搜集和记载的。它们所反映的是历史的民俗事象,是第二手的历史民俗资料。现代人搜集的民俗资料,只要不是研究者本人的调查所得,也是第二手的资料。根据历史的文献资料和他人调查的资料也可以进行民俗学的研究。因为任何一个研究者不可能对所有民族、所有地区的民俗事象都作调查。借用他人的科学调查资料,是允许的。但一位优秀的研究者,又不能满足于这些资料,他还必须对一些民俗事象作专题调查,因为专题调查不仅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更重要的是增加研究者对某一民族民俗生活的感性知识。这种感性知识,对分析、综合别人和自己调查所得的资料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民俗是一种活着的文化现象,任何文字记叙,甚至现代化的声像设备也不能尽其完美,何况有些属于民族心理和许多民族特点的东西,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
  田野作业法,是民俗学研究中最可靠的研究方法。它既可获得忠实可靠的资料,又可以修正补充前人调查资料的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民族学工作者,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调查,运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在获得大量的民族学资料的同时,也对诸多民俗事象作了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民俗资料。但由于过去受“左”的思想干扰,民俗学被作为资产阶级学科受到批判,所以专门的有关民俗学的调查并没在许多地区普遍展开。为了适应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并为中国民俗学研究打下厚实的资料基础,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民俗学工作者,对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俗开展普查。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同时,也是培养民俗学工作队伍和理论队伍的极其重要的措施。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编纂大型文艺集成,中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组织全国的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工作者,对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进行了全国性的普查,获得前所未有的大量的民俗和民间文学资料,汇集编纂《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这是一项伟大的文化工程,历时近20年,动员了将近200万人次参加普查,它的成果是90多卷(每卷120万字)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目前国家又启动了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对民俗文化进行普查,同时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民间文化遗产名录,意义非常深远。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是民俗学研究的生命线,应该相信,在民俗普查的基础上,中国民俗学研究必将产生新的研究成果。
  二、历史研究法
  民俗学既是一门现在之学,也是一门“历史之学”。民俗学对任何一种民俗事象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它的历史过程的考察。所谓历史研究法,就是要追溯民俗事象的纵的历史联系。
  历史研究法,是许多学者早就采用了的。在民族学研究中,学者们经常采用历史文化残余(survivals)分析方法。所谓历史文化残余,是指现代各民族中还以某种变形的形式保留的许多历史文化现象。可以通过这些现象的分析研究,恢复历史的本来面貌。19世纪的许多学派,如神话学派、仪式学派和进化人类学派等,曾用比较语言学、比较宗教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解释民俗现象,而且大都是把民俗作为文化“遗留物”来对待。19世纪晚期芬兰历史地理学派及其方法形成,这时民俗学(主要是民间文学)才有了自己的一套科学的方法。

TOP

后记
  这部书是我在中央民族学院讲授《民俗学概论》课程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民俗学爱好者的人门教程。编写它,可以说完全是出于教学工作的需要。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的民俗学事业从桎梏中解放出来。民俗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空前未有的重视。1983年,中国民俗学会的成立,将中国各民族民俗的调查、采集、出版、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民俗学研究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教育方式,在高等学校传授有关民俗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研究人才,显得十分必要。所以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利用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民间文艺学的理论背景,引导学生和读者对民俗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由于我对这一特殊课题的理解实在有限,所以在体系的构想和理论的阐述上仍是不成熟的。
  本书分上下两编,共十章。上编四章,第一章描述了民俗学的概念、范围和这一学科所承担的任务。第二章探讨了民俗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了解它对识别民俗事象,调查与研究是十分有益的。第三章论述了民俗的社会功能和民俗学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民间文艺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从这种横向的联系比较中,读者可更准确地了解民俗学的性质和民俗的文化史价值。第四章讨论了民俗学方法论的诸问题。方法论与基本研究方法及研究程序和技术;介绍了田野作业,历史研究法与比较研究法的具体运用。本来在上编中还应有一章“民俗学发展史”,因考虑到它并非民俗学基础理论,作为史将来由民俗学史家去研究,所以放弃了写作……

TOP

TOP

很想下载下来看的,但系统提示“对不起,您的操作将会导致您的 贡献度 低于系统规定的下限值 0 ,请返回修正后重新提交。”哎……

TOP

可与钟编、乌编本相参考。还是受益的。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相比于87版的《民俗学概论》,这本对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部分论述更到位,具体民俗事象信手拈来,受益匪浅,谢谢陶老师了。
呵呵,因为自己主要关注教育文化学方面,管窥之见。

TOP

陶立璠:《民俗学•再版序言》

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2009-04-24 09:01:57

拙著《民俗学概论》1987年出版。当时正是中国民俗学的恢复时期,理论建设被提到急切的日程。文科高等院校陆续开设民俗学课程,急需教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全国各地各类民俗学讲习班和培训班纷纷举办,需要民俗学的基础理论著作作培训时的参考;更重要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民众的民俗意识回归,各类民俗事象逐渐恢复并得到发展。此时原来不被重视的民俗文化和民俗学,倍受人们的关注。很快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民俗文化热”,人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在民俗世界探宝淘金,民俗学由过去的“绝学”变为时髦一时的“显学 ”。拙著《民俗学概论》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完成它的写作的,完全是一种教学实践的结果,初版印刷三万册,没想到它的发行是那样顺利,几乎没有经过新华书店这一传统的发行渠道,很快就销售一空。这和该书的立论似乎没有多大关系,只是说明一种社会和学科的需求。

二十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国门大开,中国民俗学的国际交流显得频繁起来。国外民俗学者十分关心中国民俗学的发展,特别是东亚国家的学者,如日本、韩国的学者不仅关心中国民俗学的发展,而且将本国民俗学研究的领域延伸到中国,寻找本国民俗文化的源头。大批学者到中国各地进行民俗考察,国家之间的民俗联合考察也在频繁进行。此时,中国学者也开始走出国门和国际民俗学界进行对话,突破封闭,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及成果成为一种时尚。本来民俗学被认为是“一国之学”,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本国境内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但在比较民俗学兴起之后,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完全被打破,变成一种不分国界的世界性的学问。

二十世纪80年代是中国民俗学恢复、发展时期,此时民俗的田野考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理论建设有了长足进展。至于中国民俗学的理论著述。当时出版的只有张紫晨的《中国民俗和民俗学》,乌丙安的《中国民俗学》,拙著《民俗学概论》是相继出版的第三部民俗学著作。国外学者正是通过这些著作,了解中国民俗学者对这门学问的思考。在频繁的学术交流中,日本和韩国的学者对拙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认为除了理论框架的严谨之外,对中国少数民族民俗资料的使用是其最大的特点,于是决定翻译出版。很荣幸,十年之后的1997年日文翻译本《中国民俗学概论》(佐野贤治监译、上野稔弘翻译)和韩国文翻译本《中国民俗学的理解》(金宗植翻译)相继由日本的勉诚社和韩国的集文堂出版,并被用作两国高等院校中国民俗学教学的参考用书。中国民俗学在理论方面能够与世界民俗学交流对话,这对我当然是很大的勉励和鞭策。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也在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领域耕耘近30年。自《民俗学概论》出版之后,除了教学和指导研究生之外,我对中国民俗学的兴趣完全转移民俗的田野考察和民俗志编纂方面。从九十年代开始,在没有任何经费支持的情况下,策划编纂《中国民俗大系》丛书,时间一晃就是十年,现在这部31卷本的大型丛书就要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实现我的美好愿望。记得在《民俗学概论》初版《后记》中,我曾说过这样的话:“我相信,有中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和创造,有如此丰腴的民俗土壤,中国民俗学理论的丰碑必将会建立起来,那时这本书自然会失去它存在的价值。”应该说拙著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实在没有修订再版的必要。但是多年来许多的朋友和民俗学爱好者,特别是报考民俗学研究生的青年学子不断来信、来电索要拙著,建议再版,出版社也一再要求修订再版。由于教学的压力和民俗大系编纂任务的羁绊,实在无暇顾及他们的好意。直到最近学苑出版社的编辑又一次找上门来,鉴于“民俗大系”的编纂任务已基本完成,这才静下心来,对拙著进行修订。

回顾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四人帮”被粉碎时,中国民俗学的园地还是一片荒芜。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为之痛心疾首,奔走呼号。当一支溃散的队伍,带着累累伤痕从四面八方汇集,准备重整民俗学的旗鼓时,当时中国民俗学的状况只能用“惨淡经营 ”来形容,大家似乎在荒原上行进,眼前一片茫然。但荒原上也会有灿烂的夏季。经过数载的艰苦努力,民俗学队伍逐渐壮大起来,不仅迎来了可贵的黄金季节,而且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今天检阅这些成果时,一代民俗学人无不感到由衷的高兴。中国民俗学在经历严冬之后,学科的发展是令人瞩目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学术队伍不断壮大,不仅如此,其他社会学科也从不同角度切入民俗学领域,扩大其学术成果。有学者把这种活跃的、发展的中国民俗学称为“新国学”,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的民俗文化传统,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文化宝库,也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民俗文化的研究应该是国学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看到,尽管中国的民俗学研究,在最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和发达国家的民俗学相比,还是十分落后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受现代信息的影响,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经济转型,社会变革,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使传统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巨大的冲击,因此,摆在中国民俗学工作者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记得1991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民俗学面临的新课题》,发表在《中国民间文化》(学林出版社1993)上,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我还是念念不忘那些课题,其中有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现在不能不重新提起。
  基础理论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基础理论的水平,不仅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而且关系着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多年来,中国民俗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应该说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版了一些较有影响的著作。但远不能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有许多理论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比如:关于民俗与民俗学的概念问题,至今还在争论之中。民俗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和范围究竟是什么?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钟敬文先生就曾提出过“民间文化”的概念,甚至想用这一名词取代“民俗”一词,把民俗学称为“民间文化学”。钟敬文用“民间文化学”代替传统“民俗学”概念的直接理由是:“几十年来,世界学界民俗学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以至于将使它包括民间文化全部事象在内了。”很明显,这一扩大了的民间文化范围,已和传统的民俗学研究范围,有了很大的区别。它包括了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科学技术和民间组织等许多方面。早期的英国民俗学家斑尼(C.S.Burne)女士,在其所著《民俗学概论》中说:“民俗包括民众的心理方面的事物,与工艺上的技术无关。例如民俗学家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taboo);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的祭献等事。”显然,这和我们今天的理解完全不同。就中国文化的整体而言,绝不是单一层次的,它包括了所谓的上层社会文化,中层社会文化和底层社会的文化。上层社会文化,是历代文人及统治阶级所创造和享用的文化;中层社会的文化是城市市民的文化;底层社会文化是广大农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而所谓“民间文化”,自然包涵着中层文化下层文化。这是当代民俗学研究层次扩展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显然“民间文化学”比之“民俗学”在术语概念上,要明确得多。自从1846年英国民俗学家汤姆逊(V.J.Thoms)提出“FOLKLORE”这一学术名称,世界民俗学的发展,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不论国外社会学科关于民俗学的归属如何划定(如归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等),中国民俗学发展到现在,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根据民俗学传统的研究对象和今天的发展,将其称为“民间文化学”未尝不可。
  此外,还有民俗学与风俗学的问题,也已经有人提出。民俗学传统上被理解为研究民间风俗、习尚的学问。很明显,它的研究局限在中层社会文化和下层社会文化之间,上层社会文化被排斥在外。上层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的上位文化,自然不属于民俗学研究的范畴。但上位文化与下位文化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官方仪礼与民间仪礼之间,从来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一年中的岁时节日,有关人生仪礼等等,无论上层统治阶级还是一般民众都要依例进行,只不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区别罢了。所以,有人提出用“风俗学”取代“民俗学”,认为这样可使研究的范围更扩大一些,研究更自由一些,这也不是没有道理。
  最后,还有“民俗文化学”的概念,也值得讨论。“民俗文化”的概念,近几年来,运用得比较广泛,范围所指也比较宽泛。伴随着中国旅游业兴起的民俗文化热潮,方兴未艾。“民俗文化学”概念必然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除了民俗学的概念之外,关于民俗的特征、功能、分类、民俗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的关系,民俗学方法论的问题,也都显得十分突出。应用民俗学和地域民俗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如《语言民俗学》、《文艺民俗学》、《经济民俗学》等已有专著问世。民俗发展史、民俗资料学的建设至今还是一个空白。中国民俗学发展到现在,应该建立自己完整的体系和理论框架,以指导学科的研究。
  民俗学研究领域的确定,是摆在中国民俗学研究者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它关系着中国民俗学的性质。时至今日,文化人类学派“遗留物”观点的影响,并没有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完全消除。但时代毕竟在前进,民俗学研究的领域,也在不断开拓,在传统与现实面前,中国民俗学在作着自己的选择。1984年,钟敬文先生在《民俗学入门·序》中说,民俗学在现代社会科学中,它无疑是一种“现在的”学问,而不是“历史的”学问。“这两者的不同,正像‘生物学’与‘古生物学’的不同一样。民俗学的记述和研究,是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的。”这标志着中国民俗学已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种研究领域上的转轨,将目光投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意味着民俗学已不是一种陈旧的、僵死的学问,而是一种新鲜的、活泼的学问。并在某种意义上,又一次和世界民俗学取得同步发展。
  民俗学的“现在性”,标志着中国民俗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但这并不排斥民俗学对传统民俗事象的研究。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应该关照本国的国情,同时也要关照民俗本身的特征。因为民俗具有传承性,不了解民俗的历史,就无法把握民俗的现实。所以我们在强调民俗的现实性时,对传统的民俗事象同样要给以重视。中国民俗学的研究,需要从文献、传统和现实民俗事象的调查三方面入手,将历史的与现实的民俗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关于描述与研究问题在民俗学研究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所谓描述,是指对具体民俗事象的观察和记录。民俗,是靠语言和行为传承的文化行为模式。用文字作符号,将民间传承的民俗文化现象,源源本本地记录和描述下来,是相当困难的。即便是使用现代化的录音机和摄像机,虽可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但它仍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字的帮助。民俗学研究,历来十分强调“田野作业”,它强调对民俗事象的考查与描述,这是民俗学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目前,中国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水平,和国外民俗学相比(如美国、日本等),虽然做了许多工作,但基础还很差。由于过去对民俗学的认识不足和某些偏见,各级文化部门并没有对中国各民族的民俗作过全面的普查,甚至连地区性的专门普查也很少,所以我们对中国民俗文化的整体,对它的源流和沿革,对各地区、各民族民俗文化的特点,均不甚了了。中国的民俗文化,历来存在着多元格局。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民族民俗文化,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而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在历代中国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也同样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春秋战国时代,赵武灵王倡导推行“胡服骑射”,开各民族民俗文化交流之先河。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的民俗文化,都是在各民族的共同参与中形成和发展的。忽视这一特点,将中国民俗学看作是汉民族民俗学,且主要以研究汉民族民俗为主,是不对的,这也是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一大弊端。
  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否定中国民俗学工作者在以往的“田野作业”中所作的工作。诚然,目前所出版的民俗志和民俗学丛书已经不少,在中国民俗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今天回过头来再看这些著作,就会觉得,以往在民俗的考查与描述中,仍然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最突出的是,大多数民俗调查者对具体民俗的记录,还停留在宏观描述的水平上,缺乏对民俗事象的深入细致的描述。也就是说,表层的描述已作了不少,深层的细节描述和心理描述却显得不足。这不仅涉及到民俗学描述的科学性,也涉及到民俗考查、描述的技术和技巧问题。民俗,从来都是一种时空文化,它所包含的层面是极其丰富的,既有物质的因素,也有精神的因素,物质的因素是表层的,精神的因素则是深层的。民俗考查不仅要注意到这两个互相联系的层面,而且要将这种联系精细地描述出来。比如:我们对居住民俗的考查与描述,以往大都集中在民居样式特征的描述上,如蒙古包、傣家竹楼、吊脚楼、四合院等。实际上,民居习俗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广的,从微观考察与描述的角度它应包括:1、居住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土质、气候、水利),各类资源,生产状况(农、林、牧、副渔各业),交通设施等。2、住宅的布局、结构(必要时要绘出平面或立体图),住宅内房间的分配、位置、名称,供何人使用(区别不同身份)。3、火塘和灶的位置,有无特别的意义,有无灶神。4、屋内家神供奉的位置。5、家具的种类、名称、制作、使用。6、住宅的修建(材料、过程)和仪式。7、房屋建筑的类型,不同身份的人家采用不同的类型。8、附属设施(包括畜圈、厕所、仓库等)。以上所列还只是考察要目,具体的考察可能还要细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把握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民居文化的整体,才能将表层与深层的描述与研究结合起来。描述永远是民俗学研究的基础,没有好的考查与描述,民俗学研究就不能深入下去。中国民俗学发展到现在,必须在“田野作业”中加强微观考查与描述,否则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和发展将会受阻。
  方法论问题,在最近十多年的中国民俗学研究中,得到了应有的强调,从而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方法论的本质是世界观的问题,也称其为“方法观”。具体到民俗学研究,是研究者如何看待民俗文化的性质,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这个问题,至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人轻视民俗文化,认为民俗文化是庶民的底层文化,是一种“粗俗”的创造,不能登大雅之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民俗文化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中,有时政府部门还采取社会动员的方法,不加区别地将一部分民俗作为封建迷信加以革除,使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更谈不上用心的研究。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历史。劳动者在创造社会历史文化的同时,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民俗文化。中国文化就其整体而言,包括了“俗文化”和“雅文化”两类,两类文化相比,“俗文化”是养育千百万人的文化,它比之“雅文化”毫不逊色。“俗文化”是“雅文化”的源头和母体。“雅文化”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后,而在此之前,“俗文化”却早已产生,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一直绵延不断。一种很有趣的现象,表现在考古学方面。考古学分地质考古、生物考古、文化考古等。在文化考古中,我们对地下发掘的文物,一向视为珍宝。但迄今为止,中国大部分的文化考古资料,是从古代墓葬中得到的。那里的确有不少稀世珍宝,而这些珍宝恰恰是随着古代的丧葬习俗,被埋入地下的。每一种葬式及其随葬器物,都包含着当时功利上的目的和观念中的信仰在内。这使各类葬式和随葬器物,具有了文化史的价值。我们应当感谢古代上层统治阶级的厚葬习俗,它使价值连城的器物能得以保存到今天,并帮助我们去认识昨天。考古的目的,是要认识古代文化发展的历史,认识当时风俗文化(包括上层社会的文化)的本来面貌。换句话说,古代葬俗和随葬器物,原本是当时社会风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只不过是随着当时的葬俗被转入地下而已。今天,我们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审视民俗文化的发展,对民间文化财富,再也不能采取漠视的态度,而要像对待地下考古文物那样,对目前劳动者创造和享受文化,同样应加以保护。1986年6月26日,全国政协文化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在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保护民间文化座谈会”,这是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专家会议的建议精神召开的。联合国专家会议,曾建议世界各国政府,通过议会立法的方式保护民间文化。但时至今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建立我国各民族民间文艺、民俗馆的提案》,并未得到落实。而保护民间文化,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和世界发达国家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相比,我们的这种意识正在觉醒,但存在的差距是很大的。如不认真解决立场、态度和认识问题,任何方法都只是一种很有限的努力。
  方法论,是民俗学研究中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但它不能代替民俗学的具体研究方法。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田野作业法、比较研究法、历史地理研究法等。无论哪种研究法,都应有自己的研究流程和技术。比如,民俗学的田野作业,它不只是要求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员必须深入社会实际,而且要求考察者具备一定的调查技术,要讲究田野作业的流程。目前,中国民俗学的田野作业,尚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状态之中,许多考察者都缺乏基本的训练。他们仍然习惯于使用传统的社会调查方法,即问题调查法,而忽视田野调查的独特技术和方法。这必然要影响到考察的效率和质量。又如:历史地理研究法,在民俗学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民俗的传承和传播研究中,它可以纵横驰骋。芬兰历史地理学派创造了这种方法,用于民间故事的研究,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AT分类法”,它对世界范围内流传的民间故事,作类型的归纳和分析,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功。民俗和民间故事一样,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类型,是否也可以运用历史地理学派的方法,将其作类型的研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居住民俗中的“蒙古包型”居住样式,代表了游牧、狩猎民族的文化特征。这种居住样式,在中国北方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蒙古、哈萨克、裕固,西南的藏族中都有传承,其基本建筑样式大同小异。中国境内各民族,对这种建筑样式有“撮罗子”、“蒙古包”、“毡房”、“帐篷”等不同称谓,这也表现出各类“蒙古包”在结构上的差异。蒙古包,也是一种世界范围内传承的民俗文化现象。在亚洲各地,在非洲、美洲、澳洲,凡是存在着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地方和民族中,都可以找到这种居住样式。民俗学的类型研究,目前在中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它需要民俗学研究者去尝试和探讨。民俗的类型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弄清某一民俗事象的原始形态,原始流传地,它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而且有助于横向的研究各民族民俗之间的交流和传播。
  都市民俗学是随着西方国家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都市人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是民俗学的一个支学。都市民俗,是随着都市的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化现象。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农业国家,古代都市最初是在农村乡镇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都市民俗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农业社会的特点。从民俗的传承角度来讲,中国都市的市民(即民俗的传承者)大都由农民转化而来,他们在转化为都市市民的过程中,自然将农业民俗带往城市,构成日常生活的基础。自都市形成之后,真正作为都市民俗文化的部分,是小手工业者的民俗和商业市民的民俗,但作为已往都市民俗主体的,却仍然是农业民俗。这就是中国传统都市民俗的特点。中国的都市民俗很早就已形成和发展了,然而从来没有将它作为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都市民俗的记载并不少,特别是宋代以后如《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都城纪胜》《宛署杂记》等,清代关于北京都市民俗的记述著作更多。此外,还有许多专门的关于某些都市民俗事象的著作,如清代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近人张江裁的《天津杨柳青小志》、间园菊农的《燕市货声》、望云居士的《天津皇会考记》等等,都从不同角度记述了都市民俗。这些为我们研究古代都市民俗,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如果说中国传统的都市民俗,是以农业民俗作为主体的话,今天现代化的都市,就与传统都市大不相同了。在现代化的都市里,原属于农业民族的民俗,越来越少,而代之以高度发展的工业产业和商业民俗。现代都市,一般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如果说,在传统的都市里农业民俗文化起着主导作用的话,那么在现代化城市里,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现代化城市在政治、经济上的优势,都市民俗已在民众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不仅改变了原都市文化,而且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参与和影响农村的民俗文化,这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民俗学,已在强调它的“现在性”,强调它的研究对象“是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的”,这就不能忽视都市民俗文化对传统农业社会民俗文化所带来的全面冲击和影响。目前,从民俗发展的态势来看,新的都市民俗文化已在左右着农村文化。如果说,传统的都市民俗文化的源头是农业民俗的话,而今天农村新的民俗文化,已经或正在改变着原来的文化模式,转而从都市民俗文化中吸取新的养料和成份。所以,都市民俗学的兴起,完全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在民俗学研究中,我们把都市民俗学看作是民俗学的一个支学,而实际上,都市民俗学在未来的民俗学研究中,必将起着主导作用。这种角色的转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都市民俗的研究,是以现代化都市生活为对象的,而现代化都市生活往往受着现代化生产和市民消费文化的制约,当社会进入高科技时代时,尤其如此。和传统的都市生活相比,现代化都市民俗更显得缺乏相对的稳定性,人们的衣、食、住、行方式,随时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很难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规范,这的确为都市民俗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比如婚礼习俗,现代都市和传统都市明显不同,与农村社会的婚礼仪式相差更远;饮食民俗,除保持一日三餐饮食结构外,配餐方式已向科学性和营养型过渡;服饰民俗,是现代化都市的窗口,时装领导了整个社会服饰文化的新潮流,追求色彩与款式,已成为时尚;居住民俗,传统的老式住宅,逐渐为现代化的居民小区所取代,单元住宅的居民,越来越感到自己已成为“小国寡民”,“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代之而起的是社会之间人与人的新型关系。其他如交通民俗、民间职业组织、信仰习俗、文化娱乐等等,都与传统生活方式有了巨大的差别,商业意识和现代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互联网)对都市民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它甚至在很短的时期内,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这就是都市民俗学面对的现实问题。
  现代都市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完全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它需要有新的方法,去适应这一研究。在这一方面,都市民俗学可借用社会学的社区调查方法,完善民俗学的田野作业法。现代化的都市民俗,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多元的开放文化,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杂然而生。在民俗文化的形成播布上,都市民俗具有自己的特点。一种新的风俗文化,总是首先在都市的中心地区形成和流行,然后向城乡结合部扩布,形成都市文化与乡镇文化的纽带。最后经过筛选,播布到村落社会。所以都市民俗学的研究,既要展开对都市中心社区的调查,又要特别注意城乡结合部的民俗调查。因为现代民俗与传统民俗,正是在城乡结合部形成冲突或达成一种新的妥协和融合。比如风靡世界的牛仔服,首先是在市郊区的青年人所注意和接受,慢慢地向广大的农村社会传布、推广。所以城乡结合部,是都市民俗向乡镇、农村传布的桥梁,在都市民俗学研究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此外,现代都市民俗的发展,往往和世界文化思潮紧密联系,如何对待外来文化,随时吸取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合理部分,“洋为中用”,这对发展社会新文化,建设都市的新文明,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民俗学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时期。民俗,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许由于这种切近生活的缘故,民俗学也最能为人们所理解。正因为如此,民俗文化在最近几年,似乎交了好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很多部门和个人,都指望民俗文化能为他们带来福星,交上财运。致使那些懂得民俗文化的,与根本不理解民俗文化的人,蜂拥而上,都来开发民俗文化。特别是旅游观光部门,更为热心。如:各地民俗文化村的建设热,一浪高过一浪,它究竟给民俗文化带来幸运,还是带来灾难,谁也说不清。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人为景观只不过是一种复制品,连仿制品的资格都没有,其文化史价值可想而知。我们不是反对民俗文化村的建设,而是说民俗文化村的建设,应建立在民俗学的研究和科学的基础之上,它应是抢救、保护、研究、展示民俗文化的场所,是获取文化知识的窗口,而不是冒牌的“假古董”。
   目前,中国民俗学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世界,政府主管部门,各级官员也已懂得民俗文化在民族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懂得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组织、保护民俗文化。和以往相比,民众也懂得了正确认识自己所创造的民俗文化,懂得维护他们正当享受这种文化的权利,同那种任意破坏民俗文化的行为作斗争。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中,特别令人欣慰的是,从2003年起,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程,有计划地进行全国性的民俗普查。民俗普查是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千姿百态,应该经过民俗普查的方式,将民间以语言和口头方式传承的民俗事象,用文字、录像、录音、摄影、制图、数字化等方式保存下来,变为科学的档案资料,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这次修订中,概论的基本框架未做大的改动,因为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这一框架适用于普及民俗学的知识和理论,所以除了文字上的润色加工之外,只是在个别章节做了内容的充实和补充,增加了许多教学实践中的思考和田野作业中获得的新资料,增加了许多民俗图片,这在理论著作中是少见的。为了适应学科的现代发展需要,特意增加了“民俗学与现代化”一章,突现修订时的时代特点。书名也由原来的《民俗学概论》改为《民俗学》,因为“民俗学”本身就含有“概论”的意思。我要特别感谢学苑出版社,他们在近几年致力于民俗图书的出版,对民俗学理论著作的出版尤为关注,出版了许多优秀图书。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的《亚细亚民俗研究》论文集也是得到他们资助出版,那里发表亚洲各国民俗学者的论文,促进了亚洲民俗学研究的进展。在本书的修订出版中,编辑刘丰先生更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愿《民俗学》修订本的出版能为民俗学教学和人才的培养发挥微薄的作用。

                                            

陶立璠      

2003年5月于名古屋

TOP

虽然图书馆有,还是下一本方便,谢谢!

TOP

回复 7# 的帖子

如果你能告诉我具体地址,我可以寄赠拙著,请在我的空间留言即可。(陶立璠)

TOP

古道热肠呵!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引用:
原帖由 陶立璠 于 2009-5-10 13:39 发表
如果你能告诉我具体地址,我可以寄赠拙著,请在我的空间留言即可。(陶立璠)
看到这,也想有样学样了,哈哈,最好呢,上有陶先生墨宝,再得寸进尺,再来一幅画,凡夫俗子偶尔乌托邦一下,老天会谅解的,哈哈

TOP

谢谢了,对于初学者,这本书挺合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