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日】盐野米松:《留住手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日】盐野米松:《留住手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

《留住手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
[日]盐野米松 著

目录

序  
中文版序  
日文版序  
要做能吃饱饭的木匠——  
用野生的植物皮编簸箕——  
一棵大树能砍出四五个木盆——  
槭树条手编工艺后继有人——  
百年作坊的最后传人——  
芭蕉树的丝织出美丽的衣裳——  
平田舟就像一片竹叶——  
漆树的汁液能治消化不良——  
合著使用者的身体定做农具——  
40岁开始了编筐生涯——  
用椴树皮织出上好的衣服——  
柳编是姑娘出嫁前的必修课——  
坚守古代的纺织工艺——  
木造的鲨舟每小时能行18海里——  
后记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耿羽 宝葫芦 +9 2010-12-9 07:53

TOP

杭问
  大约一年多以前,中央美术学院的尹吉男教授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愿意见一位专门写传统手工艺人的日本作家,我自然十分有兴趣,见面时握着盐野米松粗短拙实的手,发觉头发刚硬直立并且有些花白的他,颇似我童年小镇里的木匠,心里顿生亲近。
  那次见面我第一次接触到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粗翻之下,觉得耳目一新。
  在80年代的民艺热过去以后,学院里的许多艺术家对民间艺人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感慨他们在造型方面的自由的不可企及,另一方面却又觉得他们毕竟粗鄙而缺乏深刻的内涵,但是习惯上认为劳动者的这种创造是必然伟大和不容否定的,因此,学院的主流的艺术家开始暧昧起来,往日传媒堆砌的无数溢美之词,掩盖了民艺研究苍白的事实。
  我在看惯许多千篇一律、浮于表面的盛赞某个地区或某位老大娘的民艺作品的文章后,读到盐野米松以访谈为主,原汁原味记录日本老手艺人的文字,意识到这也许正是中国的传统手艺研究所缺乏和亟需要扎实去做的东西。民艺历来与官僚阶级、文人阶层以及宗教题材的艺术不一样,它长期以来处在正史所不屑的境地,于是浩如烟海的典籍和与之有关的文字的稀少,形成极其强烈的反差;民艺的手工形态又是传统自然经济,农耕社会的产物,近一百年来它正飞速走向死亡,但是,在一个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最真实记录、保存绝大多数人的艺术生活以及思想观念的民艺,仍然具有极大的尚未完全发现的价值,可惜我们很长时间误入歧途。
  作为作家的盐野米松选择了一个记录者的角色,无论是历史沿革的追溯,还是某一技艺的技术传承,他所记录的都是"这一个"的"现场",他自述从小生活在有各种手艺人的街道上,透过自家的窗户,或是坐在临街的堂屋,可以看见他们那一双灵巧的做工的手。这种经历决定他的立场和观点的平民性,而不是一种高屋建瓴似的研究,或是那种贵族式的文明对野蛮的再发现;但是记录的客观性,又使他的文字颇富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色彩,他似乎珍藏了一段活的电影拷贝,为后世说明我们曾经这样和那样。
  作为近邻和东亚文化中有影响的国家,日本的传统手艺另有特殊性。战后日本的工业振兴中,民艺曾经起到过重要的作用,日本民艺学研究的杰出人物柳宗悦同时也是对日本现代设计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柳宗悦从民艺与人的生活质量的关系中,得出美的物品必然形成美的生活必然培养美的情操的结论,这个著名的公式在日本经济崛起中,形成传统和现代共生的两极,因此曾几何时,我们将日本传统手艺的保存和发展视为文化战略的楷模。
  但是盐野的书给我们带来新的视野,即在以上所说的表象下日本的传统手艺,仍然蕴藏着巨大的危机,保护得再好的老手艺,也无法改变无人使用或日渐稀少的需求这一事实,通过旅游工艺品所保存下来的手艺,同原来——我们在小时候看到的相比,已经徒剩躯壳,一个地区的人们现在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用当地产的木料盖房,又在树木再生时翻修,现代人群已经无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食物链和生态圈。
  也许用高更的那幅画所提的问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又到哪里去?",来做盐野这本有关手艺人的书的注脚,有些沉重和媚俗,但是盐野从日常中与手艺人素朴的对话中,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显然是针对未来的,譬如我们现在,已经有很久没有仰起头看看星空,裸露的泥土只有在植物园里见到,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物品几乎没有一件来自自然,我们已经听惯了不锈钢勺子刷着铁锅的声音。
  去年我在北京见到了山东画报出版社的汪稼明先生和刘瑞琳女士,因为我知道近年来这个出版社以出高品位的文化书著名,于是怀着不安,将介绍这本书给中国读者的想法告诉他们,问他们能否冒赔钱的风险承担出版?没想到汪总编一口应承,而深具社会学、民俗学素养的刘女士亲任责编,让我和盐野先生均感欣喜,盐野先生不但慨赠自己一半版权而且也动员小学馆无偿提供另一半,他的中国同事英河女士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它翻译成中文,使此书的中文版能够顺利进行。
  去年8月,我们在景德镇开了一个"99传统手工艺百年回顾研讨会",盐野先生应邀从日本赶来参加,并作了专题发言,尔后他又赶去山东,在《民俗研究》主编叶涛先生的陪同下,考察了潍坊地区的民间艺人,在他的心目中,中日两国的文化在通向新世纪的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是共同的,也许我们都可以从这些乡土手艺中获得有益的东西,虽然有的人可能感伤,有的人可能焦虑,有的人可能醒觉,总之,它确实是我们文化的久被忽略的另类宝藏。也从这个角度,我相信这本书在中国的出版,将对学界特别是民艺学、民俗学、社会学及人类学领域,会有见仁见智的启发。

  2000年3月于北京

TOP

中文版序

□ 作者:盐野米松

  我非常高兴我的这本以介绍日本手艺人的工作以及他们的生活为内容的访谈录能有机会在中国与广大的读者见面。
  书中介绍的这些业种在三四十年前的日本几乎是随处可见的。然而,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廉价工业制品的大量涌出,手工的业种开始慢慢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现在可以说已经是所剩无几了。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和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所以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应该说手工业活跃的年代,是一个制作人和使用人同生活在一个环境下,没有丝毫的虚和伪的年代。社会的变迁,势必要使一些东西消失,又使一些东西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惯性。但是作为我们,更应该保持的恰恰就是从前那个时代里人们曾经珍重的那种待人的"真诚"。
  其实如果寻根求源的话,这些手工的业种和技术,包括思考问题的方法很多都是来自中国。它们在来到日本以后,是在风土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中慢慢地改变和完善的。但,还是有不少相通的东西存在至今。
  这本书中介绍的手艺人和工匠虽然仅仅是一小部分,但是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能充分地体现日本百姓的人生意识和对待工作的态度。
  中国是被我们看做兄长的邻国。我们的文字、文化都来源于你们的国家。我们之间虽然有过一段不幸的历史,但是,中国永远是我们文化的根源所在。
  我深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理解两国文化的桥梁。

  盐野米松
  写在即将进入公元2000年之际

TOP

日文版序

□ 作者:盐野米松

  我小的时候,街上有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有炼铁匠、染衣匠,也有伐木师、烧炭师,还有专门为盖房而铺基石的人。因为受地域和风土的影响,他们活计的内容总是随季节而变化。因此,那时候人们不用看日历便可以从这些匠工手里的活计中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又因为这些匠工常年劳作和生活在我的周围,于是,自然而然地就给了我一个观察和接近他们的机会。我时而是透过自家的窗户,时而又是坐在临街的堂屋,饶有兴致地观望他们运用那双巧手做工的模样。有时看到盖房子的木工,我会讨一块端木来玩;也会惊异于竹艺师用片刻的工夫竟能将一条条的竹片编成个美丽物件;铁匠屋里烧火用的风箱在我眼里成了能施魔法的道具,他的主人简直神奇无比。于是,我幼小时便懂得了,工匠们的手艺是经过时间的积累才磨练出来的,还明白了工匠们所使用的工具是真正的传家宝。天长日久,匠工这一职业真的成了我的向往。
  后来,在我漫长的旅行生涯中,每当我来到一块新的土地,又发现那里还有我没见过的匠工的职业。海边有以海为生的匠工;江边有靠江为职的匠工;山林深处的小村庄里也有傍着山林吃饭的匠工。那奇异的工具,作业时发出的美如音乐般的声音,无不引发着我的好奇,直到现在仍记忆犹新。
  童年时,伙伴们大多都是出自匠工的家庭,所以,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是听他们拍着胸脯,竖着拇指大夸特夸自己的父亲如何如何了不起,我甚至还有过几次"帮把手"的机会。活计不是只属于父亲一个人的事,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份儿。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些适合于地域风土的匠工的职业,慢慢地不再被人们的日常所需要了。匠工们一个个精工细作、破损后还要修修补补的东西从生活中消失了。它们变成了机械化工厂里统一制造出来的成品。既看不到制造它们的工人,也用不着考虑如果用坏了修补修补再接着用的问题。"用坏了扔掉"看上去是一种新的、合理的消费观念。再后来,更有了大规模制造、大批量销售这一今天的市场经济。消耗与消费的正比体现的是一种文化。
  童年记忆中的各条街道里匠工们作业时工具所发出的声音没有了,他们的作坊没有了,隔窗观望他们的孩子也没有了。那是因为这些职业已经不在我们身边,只一个世代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是怀着一颗幢憬和向往的心灵,观望过匠工们做活的众多孩子中的一个,也是为这些职业不复存在而深感遗憾的一代人的代表。出于这种感情,我用了不短的时间和多次的机会,寻找走访了现存的一些匠工和他们的作坊。听他们讲故事,看他们视为生命的工具。我把这件事看做是我今生中极为宝贵的经历和事业。然而,在我的寻访旅途中,事实告诉我:出自匠工之手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有的甚至因为没有继承人的缘故,现在手里的活计将成为最后一件。
  我努力地寻找着机会,向人们介绍他们的工作是怎样的了不起,又是怎样的有趣,因为他们的"活计"是即将从我们身边消失的一种文化。我通过杂志、报纸上的连载来介绍他们,却发现总是不能尽我所意。匠工的工作之伟大,之有趣,反映在他们的手艺上、人品中和他们的言谈举止里。因此,文章。图片远远不能让大家对他们了解得更多。也就在这时候,有人向我建议找一个礼堂,以"脱口秀"的形式把这些工匠请来进行现场采访。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了实施。匠工们一个一个地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他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语言,现场操作的手艺。这个很受欢迎的活动一直持续了四年。
  这本书正是这四年的一个总结。
  一些现场上进行的操作细节固然不能-一通过这本书体现出来,但是,我在整理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尽可能地使用了匠工们的原话,因为他们的语言所代表的是养育他们的人情、风土。那是他们在常年的作业中练就出来的精华,也是只有那个业种的继承人才具有的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感受。
  这本书中共介绍了28位(中文版只选收了14位——编者注)卓越的匠工。听他们的讲话,痛感我们所损失之东西的巨大,日本人自古以来的文化和生活正在慢慢地消逝。

TOP

访谈一

要做能吃饱饭的木匠
—— 宫殿木匠小川三夫(1947年7月17日生)

  盐野米松:我曾经用了十年的时间采访过建造法隆寺(位于古都奈良,历史悠久,始建于公元607年)的大木匠西冈。这期间有不少次都听西冈提到过小川,他是西冈惟一的看家弟子。我一直想见见他,向他更多地了解些西冈师傅的情况和继承"宫殿木匠"这一绝技的奥秘。小川跟西冈的身世不一样,他不是那种世世代代的祖传木匠,他是银行职员的后代,所以就更加地诱发我想听听他对宫殿木匠这一特殊技术的传承所持的看法。这个机会终于来了。我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对西冈和小川这一对师徒进行了采访。小川跟着西冈是以日本最传统的师徒关系进行学技和传授的。
  这种传授方式不是手把手地教,而是靠自己边看边学。
  刚开始学徒的时候,每天工作的内容就是先磨各种刃器。师傅会交给你一片刨花,你要将手里的刃器磨到能刨出同样的刨花才行。这,就是他们每日的功课。
  小川的修练有了结果。在一般人看来需要十年的修练,他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他在代替西冈师傅修建完了法轮寺(位于奈良,始建于公元622年)的三重塔以后,就开始作为一名宫殿木匠起飞了。但是,他的前面始终站着他视为榜样的师傅——西冈。西冈作为历代法隆寺的专职木匠,从未接过建造民宅的活儿。因为他有着作为宫殿木匠的自尊。没活儿做的时候他靠种田来养活家人。在最艰难的时候,他甚至卖掉了农田,始终没有放弃作为宫殿木匠的人格。但是,这种做法他只想在他这一代成为最后,所以,他没有让他的儿子继承他的手艺。
  小川正是看到了西风的这种做法,才下决心要让自己成为能吃饱饭的宫殿木匠。
  他还想,如果有想要学宫殿木工的年青人,他要亲自培养他们。所以,他们就必须经常有活儿干。
  西冈师傅曾经无数次地让小川站在他工作的现场,是为了让他见习他的技法。
  小川创办了一个名为"斑鸠舍"的木工技术中心,他们承接全国各地寺庙佛阁、厅堂、高塔的修筑。在完成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在西冈树立起来的传统的师徒关系下,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成为宫殿木匠的年青人。小川也是只教弟子们磨刨刀,仅此而已。他相信弟子们会根据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素质成长为各自不同的人才。不管花多长时间,只要一点点地将经验累积起来,最终是能成为优秀人才的。这就是"斑鸠舍"的做法。
  现在,他的门下有二十多个年青人。他们同饮食、同劳作,在尽各自所能的同时又学着技术。这些年轻人当中已经有几个成长为独挡一面的木匠了。
  小川是昭和22年(公元1947年)出生的,是担负着"现在"的宫殿木匠。他写过一本记录了西冈师傅、"斑鸠舍"和自己学徒时代的书,书名是《树之生命。树之心》。
  小川三夫口述:
  我到西冈师傅那里去学徒的时候是18岁那年。西冈师傅让我单独承建法轮寺三重塔的那年我25岁。对外,说我是西冈师傅的代理,但那时,我自己是觉得这种说法实在冒昧于师傅。我怎么敢当?因为当时西冈师傅在接药师寺的金殿工程,所以,他就说:"法轮寺的活儿你替我去!"就是这么一个由来。
  西冈师傅的绝技,也就是建法隆寺的大师的绝技,这代代大师的绝技都是通过"口传"而流传下来的,这些口传在过去能培养出一名出色的宫殿木匠,现在怎么样呢?我是经历了那样一个时代的宫殿木匠之一,从师傅那里学到的真谛是想成为大师级宫殿木匠的基石。
  说到密传,其实没那么夸张,不过,我想先说说这"口传"是怎么回事。
  宫殿木匠的口传:
  秘诀其一是"选四神相应的宝地"。
  一般建寺庙的时候都有先要"选四神相应宝地"的习惯。
  这"四神相应宝地"说的是:东有青龙,南有朱雀,西有白虎,北有玄武,这些都是作为保护神存在的。在挖掘"高松墓"的时候,就在最里边发现了乌龟和蛇的饰物,那就是北方的保护神——玄武。
  这四神相应的宝地是什么样的地形呢?就是东边要有清流,南边地势要低,比如有沼泽地或者浅谷最好。西边要是大道,北边要背着山才好。这就是所谓的四神相应的宝地。
  你们大家看一看法隆寺就会知道,法隆寺的东边流淌着富雄川,南边是大和川,地势比法隆寺低很多。也就是说,当你从法隆寺站下车以后朝前走,越走你会越感到是在往山上走,走到头儿就是法隆寺了。西边呢,现在是什么都没有了,但在过去那里曾经有过一条路。再看北边正好背着一座山。这就是法隆寺所处的地形。
  但是,这四神相应的地形跟药师寺的地形就对不上。药师寺的东边是秋筱川,南边的地势不但不低反而是与药师寺相齐平的。西边倒是有一条大路,北边并没有山。所以,法隆寺虽然已经过了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可还保存完好。再看药师寺呢,除了还剩下一个东塔,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了。东大寺,从南门开始地势变低,因为它的大佛殿是在从南边往下的位置上的。它的东边是若草山,西边虽有一条大路,但绝不符合四神相应的地势。所以就曾遭到过火攻,这些在你们听来也许有些强词夺理,但,确实是有关系的。
  选好了四神相应的宝地,就要在那里开始动工了。过去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打地基,先把地上的表上去掉,露出上边最硬的表层,然后从别的地方再拿些硬层来撒在上边来夯实,这样就出来了一个稍高的地势,基盘也就算打好了。
  那夯地基的方法,并不是靠我们这些男人的实劲,因为那样很容易因用力过猛而造成硬表破裂,所以,这貌似需要体力的活儿,还要靠女人们轻轻地嗵嗵嗵地每放一块硬表就夯上几下。这种做法是非常费时又费钱的。
  这种叫"板筑"的建筑方法大概在天平时代(公元8世纪,美术史和文化史上,天平时代也称为奈良时代)就结束了。再以后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打地基的方法。
  修筑寺庙用的建材,过去都是说"不买木料去买座山来"。像建五重塔那样的东西,如果分别从不同的地方买来木料,日后它的收缩程度也会不同,那时候塔会变成什么样就很难说了。所以,师傅都是说"自己到山上去看看木料"!
  根据山的环境不同,生长在那里的树的习性也不同。比如,有些树是生长在山谷里,它们终日接受的是来自同一方向吹来的风,于是,其形状都会有些扭曲,把它们伐下来,再挖正扭曲的树干,树还会进行反抗呢。这就是它们的习性。所以需要亲自到山上去看。当然,现在如果想这样做,往往不太容易了。从前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
  前些日子为选新建寺院的材料,我还真去山里看了树料。我们这里所说的树料,也就是建寺院和殿堂用的木料,指的是丝柏。尤其是建寺院,对用什么树的木料都非常讲究。
  丝拍这种树很不可思议。它在被砍伐下来以后,被伐的那段木料不但不会萎缩衰弱,反而会变得很强壮。而且二百年都不会变形。所以,如果调查一下法隆寺的木料就会发现,跟刚刚伐的木料在强壮程度上几乎没什么差别。经过了一千三百年的历史,还会跟现在的新树差不多强壮,真是不可思议吧。我这样说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不久前我才做完了它的大修理。也叫"昭和大修理"。那个时候,需要更新的木料只有35%,而其余65%的木料都是还可以再用一次的。那需要更换的35%也都是一些常被风吹雨打的部位,因为这样的地方损耗最严重。更换了35%新的木料,再加上那65%尚完好的木料,我就把五重塔重新翻修了一遍。
  一般地说松材经过五百年就会很快变糟,杉材要八百年。只有丝柏才能保持一千三百年,而且强度不减,这以后也许再过多少年都不会出问题。到底还能用多少年,这个我没试过,以我的年龄恐怕也试不出来。
  说实话,飞鸟时代(公元507~710年)的古木材真了不起,稍微削下一点儿,就能感受到浓重的香味,好像那种香木的味道。
  西冈师傅曾经告诉我,他在为法隆寺的五重塔做解体整修的时候。当去掉了塔顶端的瓦以后,过了一个星期,原本是朝下的木头一下子都翻了上来。而我在给东大寺的大佛殿更换房顶的时候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尤其是末端的木头。这也就是说丝柏生命力之强早在飞鸟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
  秘诀其二就是"所用木头的方位要跟它生长的方位相同"。我们通常讲究要立着用木料,就是保持它生长时的状态。飞鸟时代,为取一根柱子,要从山里将粗大的树劈成四瓣再搬运下山,因为搬运原木的话太重了,所以,就把它分成四瓣,然后再一根根地分别做成柱子。这一点只要看看飞鸟时代的建筑就知道了,凡是那时建的殿堂,里面的柱子都是没有芯的,没有芯就说明每一根柱子都是树的四分之一。
  如果有芯,那说明柱子是用一根整树做的。没有芯的柱子才能保存得长久而不腐。
  "跟树成长的方位同方向用",意思是在将树劈成四瓣的时候,各部位分别是什么方位,用的时候还让它们在什么方位。比如:四瓣中位于南方的部位,在盖殿堂的时候还让它用于南方。一般的寺庙多是朝南的,而用于朝南一方的木料上又有很多的"节眼",是因为树朝南的那一面很容易长出节眼来。只要观察一下飞鸟、白凤(645一710年)、奈良时代的建筑就会发现,后侧和北侧用的都是些外表平整且好看的木料,而偏偏南侧用的木料都是些有节眼的木料。比如:东大寺有一个叫"转害门"的建筑,那上面就满是节眼。一定有人会想为什么在这样显眼的地方用节眼多的木料呢?过去的人是非常诺守"规定"的。生在南侧的树就一定用在建筑物的南恻。
  秘诀其三是说"塔木结构不靠尺寸而靠木头的习性"。就拿法隆寺的五重塔来说吧,正中央的柱子一直往地下延伸二米左右,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就安放在这根中央柱子的下边,因为如果仅仅是一根柱子立在那里的话是毫无威严的,所以要在柱子的周围加些装饰和点缀,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五重塔的诞生。那么,在柱子上是不能打针的,只有在塔的四周围的柱子上加力,但是,这样一来木头会缩紧,木头的习性也会出来,再加上瓦的力量、壁的力量都会使木头紧缩。于是,在施工前就要把木料紧缩的大约尺寸计算进去。如果不计算好的话,下一层的塔柱就会撞到上一层的塔檐。所以,木料要先搁放一个时期再锯,而且,锯的时候还要根据树料的材质,并计算好它们所需的尺寸。
  建塔其实是很微妙的,仅仅是上瓦就需要这边一块那边一块地平均着来,如果先只上一边的话,那么一定会造成倾斜,以致倒塌。因为塔本身是不稳定的,晃晃悠悠的。在修法轮寺的时候是这样,修药师寺时也一样。在最后收尾的时候,木匠要用锯子锯掉多余的角木,那么,这时,其他的木匠也许有的正在往板子上钉钉子,有的也许是正站在为建塔而临时搭起的外围操作架上,他们会因锯子的作用力,而感到整个塔都在摇晃,活像一个左右摇摆的玩具娃娃。据说那超高层的楼房就是参照了这种不固定死的结构来建造的。因此,在有强风的时候,如果你身处超高层的楼房中,就会感到微微的晃动。
五重塔和松木
  听了前面说的这些,有的人也许会以为塔原来就是一个简单的结构建筑,其实不然。我可不认为它只是简单的结构建筑。首先,塔要建得有美感,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能让人对它肃然起敬。其次,还要建得经久不变。
  我记得刚到西冈师傅那儿学徒的时候,西冈师傅对我说:你看,法隆寺的五重塔有稳定感吧?有动感吧?我当时就想,用的都是很粗很粗的木料,看上去当然有稳定感。可是,西冈师傅还说有动感,这我可就弄不明白了,过了二三个月以后师傅又说:你再看看松树。松树的树枝是从底下数最下边的一层长,第二层稍短,然后,第三层稍长,第四层又稍短,就这样一直向上延伸。仔细观察松枝的形状就会发现五重塔的形状其实跟松枝是很接近的。五重塔的檐端就是一层稍短一层稍长着上去的,不是笔直地而是交错地递减。总之,飞鸟时代的人真是了不起。一千三百多年以前的人们对松枝就有这么深刻的研究了。
  翻建药师寺三重塔的时候,我把很角落的部位都量了,第一层承重的柱子之间用天平尺量的是24尺,最上面的第三层是10尺,这么一来中间二重的部位一计算就是17尺。而实际上是16尺8寸6分,缩了1寸4.1寸4分其实很小很小,但是古人却知道正是这1寸4分的差能让整个塔看上去很美。古代的建筑并不是很严谨地一定要按照规定的尺寸去做。这一点现代人远远不及呀。
  每一个建筑都包含了美观、结实和持久这三个条件。
  过去,按照这三个条件来完成设计的都是宫殿木匠的师傅们,因为那个时代还没有建筑设计师。
  秘诀中还有"木头癖性的结构就是工匠心的结构"。意思是说作为宫殿木匠头领的师傅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质。
  建殿堂或者塔这样大型的建筑,不管你是多么出色的师傅,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工作离不开泥瓦匠、石匠、屋顶匠的协作,没有他们的配合,没有他们个性的施展不可能建好一座好的殿堂或高塔。西冈师傅不久前被政府授予了"文化功劳奖",他作为我们这些宫殿木匠的领头人,让我们感到十分的珍贵和荣耀。
  "师傅的关心带来的是工人的心理安定",这样的话也是被作为秘诀传下来的。
  如果你的手下有一百名工人,那么就会有一百个思想,如何把他们都归拢在一起就要看师傅的器量和本领了。不是还有这样的口诀吗,"不具备把一百个思想归拢为一的器量,那就不配做师傅"。
  这些秘诀在你们听来一定觉得很难吧?确实很难呐。所以我们才会为了遵守这些秘诀而拼命努力。
复原飞鸟时代的工具
  我说说宫殿木匠的工具。我这里有一把叫"枪刨"的工具,是古代的刨子。在室町时代(公元1333一1573年)就出现了竖拉锯,以前是靠往木头上钉楔子来劈木头的,劈的时候是就着纤维的纹理来劈的。所以当时的木头都很结实。
  但是,在室町时代出现了竖拉的锯以后,木料的形状就都变成了平坦的了。木料一平坦就可以把它们放在台子上用刃具进行削刮了,这么一来原先的枪刨就显得效率很低了。所以慢慢地也就报废了。可是现在也有枪刨能派上用场的时候,那就是古建筑的修理,因为当时是用它来建的,所以还得用它来修。看来这个还是有继承下去的必要。
  枪刨其实已经失传了很久,是西冈师傅把它又复原了。修理法隆寺的时候,发现了用枪刨刨过的痕迹,而且修缮当中还必须让它保持这样的痕迹。修缮东大寺时也同样遇到了这样的痕迹,所以,就根据那些痕迹来复原了室町时代的枪刨。你们看,这种枪刨两边都有刃,用现在木匠通常用的平刨刨出来的刨屑是像纸一样薄的片片,而用枪刨刨出来的刨屑是细长卷儿的。另外,因为它两面都有刃,所以,遇到逆纹理不能硬刮的时候,可以压着往前推,总之两边都可以运用自由。也可以从左右位置更换着削来削去以调整疲劳。这样出的活儿是很上等、很好看的。从前,树劈开以后只用斧子削砍一下,充其量也就是用手斧再削细一些,但是,看上去很平滑很好看的都是用枪刨刨过的。
  用很锋利的刃器削出来的木头具有弹拨水的能力。就像用一把利刀削过的铅笔能把滴在它上面的水珠反弹掉那样。因为木头身上没有毛茬所以它吸不进去水。
  经过削刮过的木头表面像小的竹叶那样,而抢刨刨过的痕迹又像鱼鳞,从侧面迎着光线看去闪闪发亮非常好看。
  现在我们宫殿木匠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大的丝柏树越来越少了。建寺庙、神社不可缺少的是粗大的柱子,也就是粗大的木头。可是这样的东西却偏偏越来越少,这可真是个大问题。
  盖普通人家房子用的柱子多是六十年长成的。所以,伐了树以后再进行栽植,这样,六十年一轮回,不可能出现资源绝迹的情况。不是有人说石油再挖三十年就绝了吗,可树是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只要稍加爱护就不可能绝迹。按照树的周期轮转,经过三百年、五百年长成的树还会出现,那样的话,不是还可以建盖很辉煌的殿堂吗?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这样的情况太少了。我们这些从事整修文化遗产的人都知道,每隔二百年就会有一次大的修建高潮。比如,距今二百年前的昭和元禄年间(1688~1704年),就营建了东大寺还有很多的神社佛阁。往前的庆长年间(1596~1615年),德川家康为了花钱也营造了许多的建筑。而再往前的室町时代文安年间(1444~1448年)正好是法隆寺迎来一千三百年,所以,这些已有的神社佛阁也都是隔二百年大修一次。
  我这里说的大修理你们也许会理解成是修理损坏了的部位,实际上,是把它们全部解体,然后再重新组装起来。所以,只要认识到了树的这种轮回规律,日本的文化和树的文化就一定能保得住。
奇妙的弟子们
  我那里有很多的年青人来学徒,都是一些奇怪的家伙。他们不喜欢学习,其中有的连算术都不会。但他们真用功干活。我们那里先来的和刚刚进来的都一起干活、一起吃饭,新来的负责做饭,师兄们只管吃。新来的不懂得活儿怎么干,就给师兄们打打下手,把师兄们伺候得满意了,就开始点点滴滴地教给他们凿子怎么用,锯怎么用,还告诉他们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其实我理解学活计的过程就是一个怀着颗诚实的心去理解对方工作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是不行的。同吃一锅饭,同干一个活,自然地这种师徒的关系就形成了。
  现在在茨城县我们有一个工地,在那儿干活儿的都是年青人。因为那里的活儿需要用很多木料,粗大的木料,上了年纪的人体力会跟不上。在那儿挑大梁当头的就是一个从琦玉县秩父来的27岁的年青人。他们现在建的寺庙要三年后才完工,总额是12亿日元。这么年轻就接这么大的活儿,肯定有人不相信他们能做好,但是,他们绝对没问题,靠着他们年轻的气势,等到这个活儿完工的时候,这些孩子也就都出徒了。因为活儿是靠真正动手干了才能记得住,不是靠从书本上或是口头上教出来的。我们那里的孩子不看报不看电视,唯一的娱乐就是磨创刀(哈哈……)。
  想当年我到西冈师傅那儿学徒的时候,西冈师傅就明确声明,不准看报,看书,连跟工作有关的书也不行,总之,什么都不行,有时间了就磨工具。早上起来,带上便当就去了法轮寺,傍晚回来以后先帮忙做饭,吃过饭就到二楼去磨呀磨的一直到很晚。师傅说,其他多余的事情一切都不要想,不要干。可是也什么都不教,只是一起去工地,他会说你来干干这个。所有的信息在学徒中都是多余的。所以,我们那里偶尔来个头脑好的孩子,就很难办。要让他把脑子恢复成一片空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那儿有一个从鹿儿岛来的孩子,很喜欢读书,老是利用午休的时间看书,有时候我从后面偷偷地看一眼并对他说:哟,你看的书挺难嘛。他就说:师傅,这是法语。
  也有连除法都不会的孩子。有个叫阿源的,就不会除法,让他计算伙食费,他居然跟每个人要二十几万。人说,我没吃那么多呀怎么会二十几万呢?后来有人就问他:阿源,你到底会不会除法,他回答说不会,别的孩子就拿来小学校的课本,教他除法。虽说是不要求你看很多书,可也总不能连除法都不会吧?但是,这个阿源是所有的孩子中工具用得最好的,总是亮闪闪的。没人能跟他比。他就是只想工具的事,从不考虑其他的。跟他舞文弄墨的话,他也许不行,可是,在我们那里工具磨得好,用得好,不是更重要吗?说白了就是这样。
  他们就是这样磨练自己的手艺,总有一天都能成为建造寺庙神社的栋梁。就像西冈师傅对待我那样,我对他们也是什么都不教。但是,给他们机会。他们会在所给予的机会中磨练并成长。因为很多东西不是靠用嘴教出来的。从飞鸟时代就已经是这样的了,宫殿木匠的手艺就是在实践的机会中练就出来的。
  (1992年10月31日访谈)

TOP

   好书

TOP

多谢上传本书!

TOP

这书的出版和我还有点关系。
后来,作者又将对中国民间艺人的访谈做了摄像并写成了书。那书我有一本,可惜是日文的,至今没人翻译,我只能猜着看。其中写到的山东高密剪纸艺人范祚信和杨家埠风筝世家传人杨其信是我安排并陪同采访的。

TOP

很想学习,依此可以记录身边的手工艺人。谢谢分享!

TOP

盐野米松访谈录


叶 涛




访谈时间:1999年8月
访谈地点:山东潍坊鸢飞大酒店

《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登载


盐野米松,1947年生于日本秋田县角馆町。毕业于东京理工大学理学部。职业作家,著述颇丰。其采访日本传统手工艺人的著作《学手艺》(中文译本改名为《留住手艺》,即将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被日本文部省推荐为“对青少年有益的读物”,1996年该书还被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桥本龙太郎选为工作之余最喜欢阅读的10本佳作之一。由于该书的出版以及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在日本正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热”,人们开始重视那些一度处于消亡状态下的“手艺活”。
1999年8月,盐野米松先生来中国参加在景德镇召开的中国传统工艺研讨会,并对中国传统手工艺人进行采访。此间,本刊主编在山东潍坊对盐野米松先生进行了采访。


叶涛:作为一位专业作家,您为什么会对民间手艺人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并且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记述他们的生活?


盐野米松:作家的工作就是如实地描写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内心动态和他们的生活。为此,作家要进行实际生活的体验和采访。因为,任何一部小说作品都是细节的积累。比如,只是笼统地说“一个穿蓝颜色衣服的人”,就不如进一步介绍那蓝颜色是用什么方法染成,那布又是用什么方法织成,以及那衣服是怎样做成的,因为这样的细节描写能够启示给读者这个人的身份、他的生活环境和他的兴趣思考等。甚至,如果那样的服饰正好是代表了某个时代的时尚,那么读者还可以从中了解到它的时代背景。因为每个故事都是以一个地方的某个年代和舞台作为背景的。为了更好地更细腻地表现它们,作家常常会借助一些小道具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用品,那么只有准确地表现这些看似细小的道具,才能让读者如实地了解那个时代以及时代的风俗,否则,故事也是无法描述的。
另外,出现在任何一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有他们的职业的。那么,描写人物的时候必不可少的就是要介绍他们的职业,因此,作家有必要熟悉他们的职业。
由于作家这种特定职业的关系,我走访过不少各种职业的人,这不仅仅是为了给小说和故事丰富素材,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观念吸引了我。
在日本,用“手技”一词来表示有着特殊技术的人,而我选择“手业”一词来表达。这两个词汇在日语中的发音都为“TEWAZA”,但是“手业”所代表的意思是“靠学成的手艺本领终身赡养家族”的一种生活方式。
日本的文化经历了从以农业为中心的大家族制到以工业为中心的核心家族制的变迁。现在正处在一个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产品规格化、金钱本位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让我从这些以“手艺”为生的匠人身上找到了真正的、富有人情味的日本人气质。于是,我开始把追寻他们的人生观列为自己工作的内容之一。
我认为,无论哪个时代,落后于潮流的和走在潮流前头的东西一定就是一面映照那个时代的镜子。我还认为,作为一名作家,他的责任就是如何努力地去发现这样一面镜子,然后记录下映在那上面的东西。


叶涛:您是怎样发现和采访那些手艺人的?


盐野米松:我在一开始的时候,更多的是走访了一些名人、名匠。因为他们有着独特的人生观,包括他们使用的语言。但是,在日本这样一个宣传媒体十分发达的国家里,这些人一旦成为名人,他们很难区别开所谓“自己”的语言、赞扬的语言和令人喜悦的语言。于是,我开始寻找那些不太被人们所熟悉,但也有着独特手艺的匠人。他们都是些没有继承人,在职业和名字之前需要加上“最后”的人。其实,我并不是有意地去寻找那些成为“最后”的人,而是时代已经把他们变成了“最后”。
寻找这样的人实际上不是很难。只要外出旅行总能遇到这样的人,也能听到一些关于他们的事情。再下来就是要么亲自去走访,要么写信、或通过电话跟他们取得联系。
至于采访的方式方法,很难一言而定。有的人我会花上10年的时间进行追踪式的采访。而有的,就像叶先生您也看到的那样,在短时间内做尽可能细致的访谈,让他给我们看他的作品,讲解工具的用途以及他的人生故事和成长经历。
对于我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他们是如何将一门技术掌握为己有的,他们的父亲和祖父是否也拥有过那样的技术,凭着那样的技术所从事的职业是否有着特殊的生活环境和信仰,甚至那样的技术最终给予他们怎样的人生观。这一切,我都希望从他们自己的口中一一道出。


叶涛:请您对我们的读者介绍一下日本传统手工艺人的现状,他们的生活状况、制作工艺、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等。


盐野米松:日本的传统手工艺人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被称为艺术家的,这些人受到保护,作品的售价也很高昂。这些人的作品,虽然价格昂贵,但是他们制作的东西往往是属于“文化遗产”范畴的,这些手艺人被看作是对文化做贡献的人。
另外的一种,也是我最为关注的,就是以手工艺作为“职业”的匠人。这些人都是在传统的师徒制度下学得技术,并以它作为生存手段的。他们既不受国家的保护,也得不到当地自治团体的援助。他们所制作的东西只有在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好评的时候,他们的生活才会有保障。他们制作的最多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工具。
我所关注的这些手艺人,他们的收入完全依赖于所制作的工具的数量。这些人当中几乎很少是有钱人,但是他们对自己的手艺满怀着自豪之情。他们有的时候可能会从国家或当地的政府那里获得些名目多样的称号,但那只不过是让人们知道他们这种职业的一条信息途径,至于在真正能够解决他们的继承人问题,以及能够提高他们自身的地位上所起到的作用却很少。
他们不太在乎自己所制作的东西所卖的价格的高低,而始终保持他们一颗“无愧于自己手艺”的真实的心态。他们常对自己说:要想无愧于自己的手艺,那么毕生都是训练的过程。


叶涛:您最近在中国采访了山东、江苏和北京的民间手工艺人,您认为他们与日本的手艺人有哪些不同?


盐野米松:我这次在中国的旅行采访中,只见到了六位手艺人,所以对他们我还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从他们身上,我也能感受到跟日本手艺人相同的东西,那就是在手艺制作上的执著。
日本的手艺人中有很多都具有“手艺人气质”,他们看似顽固,一门心思的工作,他们十分在乎出自自己手中的东西的质量。
他们的身边有那些工具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工具质量的检验者,这使得他们根本不要去想“偷工减料”。再加上同行之间的竞争,又使得他们永远都得保持一个信条,那就是:“哪怕是一点儿,也要超过别人。”
我想在中国也一定有过很多这样的手艺人。只是,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国有化改造和文化大革命之后,那种手艺人固有的意识和气质慢慢地变得稀薄了。
手艺和工具都是在日常的生活中由广大的百姓培育起来的。一个国家的国情有很多时候都可能体现在那些物件上,我是这样认为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有一个怀念从前的工具,重新认识手艺人的时代的到来。
当生活中有了闲情的时候,人们判断物品好坏的眼光也会随之改变。有着好手艺的人到底还是会得到众人的好评。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候,人们才会开始重新考虑以往匆忙中的自己是否丢失或者正在丢失很多宝贵的东西。


叶涛:您怎样看待民间工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盐野米松:只有被大众所需要的东西才有可能保留到最后,那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大众会根据自己的条件来考虑,是选择廉价的一次性的工业产品,还是选择取材于自然、在制作中充分溶入符合使用者需求的手工产品。
工厂里生产出来的物件也是有着它的文化和时代背景的,而以驱逐它们为己任的手工制品当然也是有着传统和文化的。
在时间像急流般飞速流逝的当今时代,处在匆忙之中的人们是不会有时间来仔细考虑自己应该如何所为的。于是,首先选择的多是那些廉价、用后可丢弃无需长存的东西。日本曾经就是这样。
但是,社会毕竟是多重层次的,同样是时间的流逝,城市和农村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因此,这就使有些东西不会一下子就消失殆尽,在有的地方虽然不存在了,而在有的地方还照样存在。特别是在农村,与其说有意地去保存,倒不如说这些工具至今还作用于那里的生活之中。从而就使制作它的手艺人受到重视,也才会使工具得以流传长久。手艺人及他们的技术能否得到保存,取决于那里还有没有工具的使用者。
因此,即便是政府出力来保护这些手工艺,而现实生活中没有它们的用场,那么我想,最终这些工具也只能成为装饰品,技术也会慢慢地衰退下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手艺只有在做得多了、遭得批评多了才能磨练出来,而它本来的目的并不是用来装饰的。
我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会变的,手艺也不例外。这是无法抗拒的事实。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想把这些手艺人真实的语言留下来,不想就这么让它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叶涛:您的著作很多,其中有哪些是描写日本手艺人的?


盐野米松:《学树》是关于宫殿大木匠的书;《树之命·树之心》(天、地人篇)是关于宫殿大木匠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书;《樱花的生命·庭院的心灵》是关于花匠的书;《宇治茶香浓味美》是关于茶店的书;《学手艺》(天、地、风篇)是我对手艺人的访谈集。目前正在出版的是关于旧式家族题材的《刻在顶梁柱上的家族百年》(1、2、3)。


叶涛:您的《学手艺》(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书名为《留住手艺》)即将与中国读者见面,我们期待着您的记录有中国手艺人的著作早日面世。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这次采访,承蒙刘伟女士担任翻译,特此致谢。)

TOP

传承人口述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TOP

钦佩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邻国日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观点、探究

TOP

这本书下不下来了
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TOP

下不了

怎么回事啊,下不了了

TOP

下不了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