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庄孔韶 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

庄孔韶 著:《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

庄孔韶:《银翅》

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
作者:庄孔韶   



基本信息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页码:551 页
·出版日期:2000年
·ISBN:7108013312
·条形码:9787108013316
·版本:2000年4月北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作者简介
庄孔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多元文化研究所所长。庄孔韶对"金翼"黄村的后续性田野工作,在方法论上正是要对"均衡论"有所修正和发展,提出了"类蛛网"式社会解说模式,将人际关系网络看作类蛛网结构。

--------------------------------------------------------------------------------

媒体推荐

林耀华序

我已经40多年没有回《金翼》故事里的黄村故乡了。庄孔韶博士说,起初他透过我的《金翼》首次认识了福建乡镇社会的过去;如今我则从他的学术性续本《银翅》很快发现我家乡变迁中一脉相承的历史关联性。我始终相信,人类学对当代中国文化本质的研究不能脱离上述分析的基础。不过,人类学家是否能在田野工作中认识这一点,则是另外的问题。
最近十余年,大陆学生学者有机会出国学习和进修,了解主要来自欧美的人类学理论,受益不少;又,由于他们有不平静社会进程及其教训的体验,于是他们乐于采纳吸收、消化、修正和创新的社会科学学习态度,其落脚点是人类学、本土化的问题。在这方面,一些台湾的学者也有类似见解。关于中国的田野研究作品,不但应在形式上是人类学的,而且是人类学赞成的,即提供一个文化的视野——相同的与不尽相同的文化的体验和文化的展示,其中当然包含不容忽视的方法论问题,乃至人类学作品写作构成的文化特征。因此,东西两半球不同文字学术圈之间的作品交流是必要的。庄博士的《银翅》就是这样的一部重要著作。
不仅如此,庄博士和他的一个摄制小组还在福建闽江边拍摄了《端午节》,记录了地方农家生活,龙舟竞渡和游神场景(我再次看到了童稚时熟悉的小镇风貌,那就是《金翼》里描述过的!),我想,无论是该片的普及版还是学术版,都适于配合《金翼》、《银翅》成为一个系列作品,使读者方便了解中国地方社会百年变迁的多重领域。
记得十年前听取庄博士向我报告阅读《金翼》的心得进,我看出他重访黄村所在乡镇的意向,他还和我约时间核对书中众多地名与人名更改前的真实称谓。后来他真的制订了调查和写作计划,我鼓励他,每次从福建调查回京,他都来我的书房与我一同切磋。直到最近几年他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我们也一直有信件交往。现在,庄博士所花的时间和心血没有白费,我衷心地祝贺他的《银翅》中文版问世以及他在发展中国人类学上的贡献。
1995年1月27日于北京

--------------------------------------------------------------------------------

编辑推荐
人类学专家庄孔韶教授的代表作《银翅》,以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为独特的视角,以体现这一视角的一些经典性研究范例作为有利的说明。作为《金翼》的后续著作,庄孔韶对"金翼"黄村的后续性田野工作,在方法论上正是要对"均衡论"有所修正和发展,提出了"类蛛网"式社会解说模式。


目录

林耀华序
作者导言
简体字版序
第一章 重访金翼黄村
第二章 农人与田制
第三章 “汉堡包”结构:新绅与军人集团
第四章 谷地之火
第五章 后—张鲁社会大实验
第六章 革命的思维与行动
第七章 银翅舒展
第八章 松软的田埂
第九章 在流通的链环上
第十章 宗族与房的理念与行为
第十一章 家族主题变奏(一)
第十二章 家族主题变奏(二)
第十三章 女神陈靖姑信仰
第十四章 并存的诠释与选择(一):道教与佛教
第十五章 并存的诠释与选择(二):儒家思想及其制度
第十六章 并存的诠释与选择(三):基督教
第十七章 文化与人事的过程
第十八章 反观法和文化的直觉主义:一个扩展的讨论
参考书目



[ 本帖最后由 caiseshamo0716 于 2015-6-10 23:34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谢谢楼主,顶一下

TOP

嘿嘿。。。。太感谢楼主了。。。电子版急用呀~~~

TOP

已下,谢谢分享~!

TOP

谢谢楼主,这是一本很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著作

TOP

谢谢@!!!!!!!!!!!!!

TOP

下载了!谢谢分享!

TOP

收藏了,经典!

TOP

好书好书,感谢分享~~

TOP

这个附赠的光盘很难找,谁有资源能够分享下,感激不尽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