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侯远高] 独龙族社会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侯远高] 独龙族社会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独龙族社会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侯远高  2007-11-15
内容提要: 独龙族居住的区域是中国最封闭隔绝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为了帮助独龙族摆脱贫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办法。然而,这些指导性变迁由于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和移植内地发展模式,忽视当地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特殊性,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也使独龙民族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独龙江独有的自然生态与人文要素耦合的人地复合系统,退耕还林 ,休养生息。培育生物资源,适度发展生态旅游业是独龙族发展的唯一选择。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 发展问题 生物多样性  资源合理利用 指导变迁 发展模式  
         
    2000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对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22个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这项调研的目的是要把这些民族发展的问题纳入国家“十五”规划。调研的内容包括这些民族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难、发展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等。本人受课题组的委托,于2000年12月在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针对独龙族的发展问题进行了15天的调查。由于独龙江流域已经进入大雪封山期,无法进入独龙族聚居的乡村进行实地考察,因此,这份调研报告是在系统分析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和同当地独龙族干部知识分子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完成的。虽然报告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还有待于今后开展更系统深入的实地调查。但是,考虑到独龙族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关键时刻:一方面独龙江公路修通以后,现代化的冲击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国家在“十五”期间重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项目已经启动。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提出符合独龙江实际的新的发展思路,为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这份研究报告,试图通过总结独龙江五十年发展变迁的经验和教训,揭示边疆民族地区生物文化多样性现实与单一发展模式的内在紧张关系,检讨当地的扶贫举措和移植型发展模式对独龙族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影响,探讨在切实保护好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谋求发展的可能性。
  一、独龙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跨境而居的民族之一. 现有人口5816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统计]。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角的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此外,相邻的维 西县齐乐乡和西藏察隅县察瓦洛乡也有少量分布。独龙江乡是独龙族主要的聚居区。    该乡现有人口4034人,其中独龙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6 .87%,幅员面积1997. 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4 .28%。村寨较分散,大多分布在江边和山腰的台地上。村与村相距10多里或几十里。大多村寨虽已固定,但部分农户仍保持自由流动迁徙的习俗。缅甸独龙人有数万人,分别在江心坡、坎底及坎底西北广大地区,称为日旺人。他们与中国独龙族的经济往来和宗教联系较多。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独龙语和景颇语、登 语、珞巴语比较接近,贡山怒语与独龙语基本相通。由于独龙江长期与世隔绝,语言发展缓慢,受外界影响小,具有藏缅语活化石的特征。独龙族过去没有文字,五十年代初,缅甸日旺人创造了一种文字。
    独龙江为伊洛瓦底江干流恩梅开江的上源。发源于中国西藏察隅县伯舒拉岭东南麓,流入贡山境内后汇合支流麻必洛河,始称独龙江。至下游钦郎当东南进入缅甸。全程211、3公里{贡山段91、7公里}。独龙族是这条险峻河谷两岸狭小的冲洪积扇和坡麓盆地上唯一的居民。他们在这里为祖国守护着1997平方公里的国土和97.3公里长的边境线。
    独龙江中下游河谷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带基本为原始林区,2000米以下的马库至龙元段河谷内大多为山地稀树草坡或杂灌草坡和农业生态系统,其他河谷地区大多为森林生态区。森林覆盖率在85%以上。该区域高差3000多米,七个气候带垂直分布,形成典型的立体植物带谱,区系复杂,种类繁多,珍稀种、孑遗种和特有种兼备。独龙江植物区系除保留一些古特有种类外,还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环境下演化出众多新品种。到目前为止,已查明植物1920种,其中有940种具有经济价值,有12 .3%的种类为当地特有种。仅花卉品种就有250多种,其他观赏植物以及药材、染料、淀粉、纤维、香料植物都非常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55种。
    丰富多彩的植被类型和茂密的原始森林为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及良好的栖息环境。已发现兽类124种,鸟类171种,两栖类、爬行类、鱼类14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险动物有44种。享有“珍禽异兽乐园”和“哺乳动物祖先诞生分化发源地”的美称。
    独龙江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奇异的高山峡谷地貌、复杂的地质类型、绚丽多彩的生物物种、变化多端的自然带谱、神秘而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以及瀑布飞泉、冰川雪峰、高山湖泊等山水林物浑然一体,是观光、科考、探险、生态旅游最理想的地方,开发潜力巨大。
    独龙江流域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我国原始自然生态保护最完整、生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是数千种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和上百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这片仍披着神秘面纱的土地是人类用于保护大自然亿万年进化产物的最后方舟之一;是我国山地生态经济系统保存较完整、结构功能较稳定的原始自然综合体。具有极其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意义及社会效益。也是独龙族人民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及其未来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独龙族以史称“太古之民”而闻名,被认为是“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至50年代初,整个独龙族社会由数十个以血缘关系组成的家族公社构成,他们以“公有共耕”、“伙有伙耕”、“私有伙耕”等方式使用土地,以妻姊妹婚为主要婚姻缔结形式,妇女保留纹面习俗。其社会形态的原始性是由高度封闭的地理环境和少受外界干扰的历史进程所决定的。
    独龙江地区过去只有两条崎岖狭窄的人行小道通往内地和缅甸,出山要过溜索、爬“天梯”、翻雪山。到贡山县城需步行7天。60年代初,国家组织修通了县城至巴坡的60公里人马驿道,行程缩短到3天。95年,为解决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少数民族----独龙族的交通问题,交通部{定点扶持怒江州}投资上亿元,花了4年时间才挖通了独龙江公路。但是,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的大雪封山期,与外界的交通不通,整个河谷还是一个封闭隔绝的亚热带死角。50年来,贡山县政府每年最繁重的工作就是要动员全县的人力畜力赶在封山前抢运物资进独龙江,确保当地干部群众和驻军在封山期内的生活必需品供应。
   独龙族基本上是一个农耕民族,但是,采集鱼猎在其经济生活中当很大比重,而农耕的方法则是与当地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刀耕火种类型。独龙江乡现有固定耕地4930亩{水田427亩},有轮歇地、火山地8000亩。独龙族对轮歇地和火山地的使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们善于在轮歇地上人工种植“水冬瓜树”,以尽快恢复植被和地力,还能够因此获得所需的木料和薪柴,也避免了对生态造成的破坏。
    独龙江流域土地资源丰富,但适应农耕的土地少,且坡度大,土壤脊薄,产量低。不足以为当地人提供足够的粮食。但是,当地丰富的野生动植资源满足了他们的食物要求。据统计,他们日常采集的野生食用植物达三十多种,以块根植物为主,还有一些植物的茎、叶、花。另外,菌类、蜂蜜、鸟蛋、燕窝、珍贵药材等都是他们主要的采集对象。猎物主要有野牛、岩羊、飞鼠、麂子等。近年来,由于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鱼类资源的减少,鱼猎活动大大减少,但采集仍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独龙江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良好的环境状况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独龙族人民以其特有的生存方式适应环境的结果。所构成的自然生态与人文要素耦合的人地复合系统,是我们关注该地区发展必须要加以重点研究的内容。
二、独龙族的发展现状
    1、贫困状况:独龙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最边缘、最封闭的民族,同时也是经济文化发展最后进的民族。无论是经济生活、文教卫生,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严重滞后,落后于时代,不能与内地,甚至不能与边疆其他民族地区同步发展。98年统计当地人均经济收入为217元,人均有粮172公斤。按云南省人均纯收入500元和人均有粮300公斤的温饱标准来衡量,目前尚有653户3465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占农业人口的93 5%。许多家庭全部财产不足500元,少数农户全部财产甚至不足200元。。有590户近3000人缺粮,缺粮达半年以上的超过百户。缺粮成为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问题。其贫困面之广、贫困程度之深,实属少见,被称为云南省扶贫攻坚的“上甘岭”{指怒江州}上的坚固堡垒。
    1998年初冬,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徒步深入独龙江考察。随后,派出了“省委独龙江民族工作队”,拟定出“独龙江扶贫攻坚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900万,基本解决独龙族的贫困问题。笔者在贡山调查时,该项目已经实施了两年,独龙族的贫困状况有所改善,短期见到了一些成效。但是,从当时的情况看,再用一年时间就想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为今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经验和教训都值得认真总结。
    2、教育情况   独龙江现有17所小学,其中中心完小1所,村级初小6所,两师1校1所,三师1校1所,一师1校7所。教职工58人,在校生672人。初步达到普六要求。但是,入学率难以巩固,失学率高,升学率低,教学质量差。原因在于教育环境极为特殊,教育条件极差,在当地办教育的困难程度超乎人们的想象。一是学生居住极为分散,上学路途艰险且远,不能保证学习时间和学习效果;二是校舍简陋而破旧,缺乏起码的教学设备和用具,除完小和初小是用石棉瓦盖的校舍外,大多是茅草屋,连遮风挡雨都困难,难以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三是师资不足,且80%是本地人,基础不好,知识老化、退化、被环境同化问题十分突出。加上教师待遇低,外地教师留不住。所以,教学质量无法保证。此外,贡山中学虽然每年招收独龙族寄宿制初中班,但是,不少学生因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真正能够毕业的不多,能够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就更少。
    从1951年国家在独龙族地区推行国民教育以来,共培养了17名大学生,86名高中生、中专生,260名初中生。但是,目前仍有89%的农村人口是文盲。
    3、医疗卫生状况 独龙江河谷海拔高差大,气候复杂,降雨多,日照少,是一个痢疾、疟疾和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区。当地群对医疗服务需求迫切。现在全乡有一个中心卫生院,5个村医疗点,13个医务人员。乡卫生院由于资金不足和管理不善,设备简陋陈旧,病房、住房破烂不堪,药品器具短缺,简单的阑尾手术都动不了,最起码的防疫工作也不能开展。村卫生室基本瘫痪,群众求医难,有病也治不了,因一般性疾病而死亡的现象普遍。进独龙江工作的同志最害怕得病,无法安心工作。而当地群众享受的所谓免费医疗,每人每年只要6元,根本无济于事。此外,由于生活贫苦、营养不良和近亲婚配等原因,劳动者体质差、体能弱,难以胜任高强度的劳动,直接影响该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独龙江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严重影响独 龙族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素质提高。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低素质’的状况。1978年,独龙江乡村总人口2988人,1991年为3818人,1998年则只有3702人,出现负增长趋势。全乡1997年出生50人,死亡49人。
    4、基础设施条件  独龙江地处横断山脉的最西部,云南省西北角。海拔4000—5000米的高黎贡山与担当力卡山对峙横卧全境,山高谷深,河沟交错,道路险峻,交通极为困难。导致独龙江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微型化,一些基础设施甚至是空白。乡内交通靠一条纵贯独龙江南北80公里的人马驿道和连接村寨的上千公里羊肠小道,江上的桥梁除3座人马便桥外,群众过江主要靠溜索或藤篾吊桥,因年久失修,事故时有发生。通往内地的交通是一条99年底才修通的{贡山县城至独龙江乡孔当行政村}简易公路,乡政府所在地及另外5个行政村仍不通公路。而且,这条96公里长的公路在高黎贡山大雪封山的半年内还是不能通车。因此,独龙江封闭隔绝的状态事实上至今还没有改变。
    能源方面, 目前只有6座微型电站,只能解决乡政府和村公所所在地的用电。80%的农户还用不上电。通讯方面,原50年代架通的县城至巴坡及4个村公所的单边电话线路,早已全部阻断,现仅有一部电台定时与县城联系。乡村之间有事则需由人步行传达,开会要提前半个月通知。邮路也不畅通,即使开山后也无定期邮班。
    三、五十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1、国家始终对独龙族采取特殊的扶持政策是其发展的根本保证
   从发展现状看,独龙江仍是中国最不发达的地区。但是,如果我们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就不能不承认独龙族社会在五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说几千年的封闭隔绝在很大程度上阻挡了封建势力的侵害,延续了该族群的生存和繁衍。那么,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再艰险的道路都没能阻挡住党和政府及全国各族人民对独龙族的关心和帮助。1949年8月,贡山解放。1950年9月,成立独龙江区公所。从1951年开始,政府每年无偿地给独龙族群众发放籽种、农具、衣物、救济粮款。同年开办第一所小学。巡回医疗组送医送药上门。1952年初,周总理接见独龙族代表孔志清,并根据本民族意愿,确定了“独龙族”这一族称,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平等的一员。同年10月,贡山县政府派出技术人员进独龙江传授水稻栽种和使用牛耕的方法。1953年12月,第一家商店开业。1954年,民族工作组进独龙江。1956年建立卫生所和邮电所。同年10月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成立,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1964年10月,独龙江人马驿道通路。1965年,第一座钢索吊桥建成。1969年创办独龙江第一所中学。1970年7月,上海医疗队进独龙江。1972年5月,独龙江小型电站竣工。1981年,创造独龙族文字。1982年建立文化站。1986年,批准成立自然保护区。1995年独龙江公路开工。1998年10月,省委书记进独龙江,提出“近抓畜牧,远抓林果”,“潜力在山、希望在牧”的发展思路。1999年4月,江总书记亲笔题字“建设好独龙江公路,促进怒江经济发展”。1999年5月,“独龙江民族工作队”进峡谷,实施扶贫攻坚计划。这些事例充分表明党和国家为扶持独龙族的发展所进行的努力是长期坚持不懈的。在独龙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远远高于其他民族地区。
    而独龙族发展仍然严重滞后的原因,有这几方面原因:一是在交通运输问题没解决的情况下,要在独龙江发展现代事业,成本太高,代价太大。二是州县地方财政困难,没有事业发展经费,独龙江的任何建设项目都依靠中央和省直接拨款。三是社会不稳定,历次政治运动冲击大。四是教育、医疗、人事制度改革对边疆民族地区极为不利。五是没有系统的长远发展规划,项目零散,资金使用不集中。六是指导性变迁往往不顾当地实际,照搬内地发展模式。
2、不断选派内地优秀专业人员进独龙江工作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独龙族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批批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内地干部、教师、医生及其他技术人员长期奋斗的结果。概括起来讲,五、六十年代是事业开创期,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是发展期,这以后出现滑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恢复了发展势头。前三十五年的开创和发展靠的就是内地人才,他们最多时办了二十几所小校,一所中学。这所中学开办十年共培养出209名初中毕业生,是独龙族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开展得最好的时候,合作医疗制度使群众的经济负担不大,而且当时的医生素质高、责任心强,卫生防疫工作也开展得较好,传染性疾病基本得到控制。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在独龙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纷纷调走,他们培养出来的本地人才接替了工作。就在这期间各方面工作出现滑坡甚至陷入瘫痪,至今没有恢复过来。后来派进去的人员往往不安心工作,责任心也不强,这就不可避免对工作带来危害。所以,独龙江发展的当务之急在于制定相关政策和采取必要措施吸引人才。
    3、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特殊的招生政策是边疆民族地区提高人口素质唯一有效的方法.
    独龙族在教育和干部培养方面受益相对较大。目前,拥有200多人的干部职工队伍,人数占本民族人口的3.7%,高于怒江州内其他民族干部职工在本民族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不过,独龙族干部知识分子年龄在35岁以上的占了绝大多数,35岁以下的很少。这是因为近十年来毕业的独龙族大学生、中专生很少,干部和知识分子来源枯竭。九十年代以前毕业的人都是靠保送和降低分数线录取的,而且,他们在学校享受免费教育的同时,还有一定的助学金过生活,不需要家里花1分钱也可以顺利毕业。这以后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保送制度和免费教育基本取消,分数线划得越来越高,学杂费越来越贵。独龙族群众的经济条件连供养一个小学生都困难,让孩子上初中、读大学完全是奢望。从去年开始,云南省出台一项政策:沿边境一线行政村范围内的小学生可以免交学杂费。独龙江全乡都已享受这一政策。但是,独龙族基础教育搞不上去,不仅是学杂费问题,更主要的是学生生活问题。失学率高是因为当地群众有半年缺粮,一缺粮学生就跟随父母上山采集食物,不能上学。七十年代,独龙江之所以能办寄宿中学,就是解决了粮食问题。一方面政府提供一些粮食,另一方面开展半工半读,组织学生开荒、种菜、养猪。1966年,巴库开办的一所军民小学,三十年来,已培养出380名学生,其中有大中专生29人,高中毕业生56人,在党政军各部门工作的有35人。这所学校能办成功完全靠边防部队的大力支持。因此,恢复小学至大学的免费教育和助学金制度,采取特殊的招生政策,是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
     4、不顾独龙江实际,强力推行内地的农业耕作技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
   几十年来,当地政府在独龙族的农业发展上投入最大,但是,效果也最不理想。温饱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从52年到现在,当地政府始终坚持的做法就是要改变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方法,推广内地的耕作制度。一是改土造田,凡是稍微平缓的地方都开成水田, 最多时达850亩,改变了独龙族不种水稻的历史。二是固定耕地,坡改梯,打破轮歇制度。现已发展固定耕地4000多亩。三是使用良种。四是施肥和使用牛耕。五是推广地膜覆盖等农业科技。这些在其他地方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独龙江不仅收效不大,一些措施还造成了局部生态破坏。而干部们却坚持认为群众素质低、资金投入不足和推行力度不强是失败的原因,而环境破坏是大量土地仍在刀耕火种的结果。因此,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独龙江根本不适合发展农业。从气候条件看,由于处在西藏高原干寒气流于印度洋温湿气流的交汇线上,年降雨量达2900—4600毫米,为全国之最。四季无干旱现象,年均相对湿度达90%以上,云、雾、雨日极多,日照时间短,平均每日不足4小时,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是一个有雨就成灾,干旱就丰收的特殊地方。
    从土地情况看,独龙江大峡谷是一个“土地挂在墙上”的地方。坡度在30度以上的耕地占90%,而且,地表土层薄。要固定耕地需要平整土地,势必破坏山体,精耕细作需要深挖深犁,使土质松软,经不起雨水冲刷,土壤有机质淀积过程减弱,淋溶作用加强,肥力下降,生产能力迅速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缩短轮歇年限,盲目扩大火烧地,出现恶性循环。独龙江的粮食生产,从六十年代末期一直到现在都基本维持在60万公斤上下,没有增加,而且,这个产量是在耕地面积扩大近1倍的情况下保持的,单位资本投入的食物产出不断下降。因此,在独龙江发展农业不切实际。
   从耕作习惯看,固定的耕地要保持地力需要大量农家肥和化肥,这对习惯于种“卫生田”的独龙族而言,不仅是行为问题还有一个观念问题。而且,购买良种、化肥、地膜、农药还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这是独龙族农户的再生产能力所不能承受的。
   独龙江的生态相当脆弱,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是长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刀耕火种是以保持地表土层、增加有机质含量为前提的。几十年来,推广内地耕作技术,改变了农业生态系统,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平衡。对自然保护区的威胁越来越大。事实上保护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就是保护独龙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过程与生命支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连续性,也是恢复峡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旱涝灾害的需要。
    5、没有处理好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关系,造成动植物资源的严重破坏
    独龙族发展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个生活在自然保护区内的民族。既要严格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保护好生态和资源,又要帮助独龙族群众脱贫致富。保护就必须要禁止和限制资源开发,但是,脱贫致富则要开发利用资源。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处理不好必然发生冲突,造成两败俱伤。独龙江目前的状况正是如此。一方面,随着保护区的建立,当地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逐渐增强,过去,作为主要蛋白质和脂肪食物来源的许多动物已经停止捕猎。但是,被保护的动物如猴子、狗熊等,每当播种和收获节就出来毁坏庄稼和祸害人畜,给群众造成很大损失。据独龙江乡政府统计,98年、99年两年全乡被野生动物毁坏的农作物面积408亩,损失粮食245800斤,祸害牲畜1030头(只),折合人民币292750元,而每年实际赔偿费只有5000元。今年,又有1人被狗熊所伤。群众不仅没有从保护中受益,反而频频遭秧,挫伤了群众保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采集药材及其他经济价值高的植物一直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现金收入。近年来,随着名贵野生植物和珍稀木材的价格越来越高,前来高价收购的客商越来越多。诱发了三次对珍稀生物资源的掠夺性开发。称之为“厚朴大战”、“辛夷花大战”、“黄樟油大战”。群众虽然得到了两三年收益,却使这三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基本灭绝。目前对珍贵木材----秃杉的盗伐又开始了。另外,独龙族用野麻编织的独龙毯远近闻名,经济价值极高。近年来,野麻已经越来越少,独龙毯的原料改用晴伦线代替,价值大大降低,难以销售。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独龙江公路的开通,类似事件会越演越烈。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因为对独龙江地区管理混乱造成的。该区域海拔2000米以上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归“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贡山管理局”管理。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则应当地政府请求,报经省政府同意,从保护区范围内划出,作为生产生活区,归乡政府管理。而生产生活区的森林植被又归县林业局管。从保护区划出来的理由是《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制约了当地群众的生产活动,不利于脱贫致富,不利于达成扶贫攻坚目标。其后果是放松了监管,失去了控制。
四、发展思路
   独龙族作为一个生活在特殊区域的民族,其发展道路不能依照其它地方的发展模式。已有的扶贫经验和办法不能解决独龙江独龙族的特殊问题。从根本上说,保护重于发展,发展也依赖于保护。独龙江之所以对国家具有特殊意义,不仅在于这里是一个兄弟民族唯一的聚居地,还在于这里是我国自然原始生态保留最完整、生物资源最富集的区域。其科学价值和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意义不可估量。任何追求短期经济发展目标而危害环境的行为都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独龙族生存的基础是环境,发展的希望在资源。具体讲就是生态旅游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但是,在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进行科学开发的情况下,必须要把迫在眉睫的保护工作抓上去。与此同时,重点投资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提高独龙族的人口素质。逐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今后的大发展作好准备。
   1、退耕还林还草,适度发展畜牧业,保护传统农业生态系统
    独龙族五十年发展经验证明,在独龙江流域发展农业没有前途。应该放弃现在实施的相关计划,坚决退耕还林还草,休养生息。依靠国家对退耕还林采取的相关补偿政策,确保独龙族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把人力和物力投入到畜牧业上。独龙江现有草场面积130万亩,可载畜2万头黄牛单位,现在只有5500多只,仍有潜力。不过,畜牧业发展要适度,也要进行科学论证。这两年“民族工作队”重点搞山羊养殖项目,已经投放山羊1660只。而大力养殖山羊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该进行充分评估。此外,有计划的种植一部分独龙族独有的农作物,保留原品种也非常重要。
   2、建立国家森林公园{或国家生物多样性园区},统一管理独龙江流域。
   要兼顾保护和发展就必须改变管理混乱的局面。而混乱是多头管理和条块分割造成的。实现统一管理和长远规划尤其重要。为此,应当把生产生活区重新划归保护区,严格按照颁布的相关管理条例执行。不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又难以调处乡级政权的行政事务,也不能履行经济社会发展职能。既要从保护的角度看发展,也要以族群发展的立场谈保护,就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而建立“独龙江国家森林公园”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生态旅游业
    独龙江发展的“瓶颈”是交通,不解决交通运输问题就谈不上发展。无论是发展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还是发展旅游业,甚至自然保护区的保护都需要先把路修好。目前,把96公里的独龙江公路建成三级油路,实现全年畅通无阻是最关键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兴建独龙江孔目电站及100公里光缆项目。另外,独龙江乡政府准备从巴坡搬迁至已通公路的孔目,计划把孔目建成一个“边疆生态园林城市”和“科学考察及教学实习基地”,同时,把迪政当、龙元、献九当、巴坡、马库5个村公所所在地建成生态旅游村。
    1998年6月云南省政府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鉴定了《关于滇西北大河流域国家公园》项目建设的合作备忘录,并续签了协议书。决定从2000年至2005年,用5年时间在滇西北地区建设一个世界级的国家公园。后又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改为《滇西北地区保护和发展行动计划》,正在着手实施;2000年5月,怒江州作为国家级“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国家级黄金旅游线路之一,正在启动;此外,“中华生物谷”建设项目也在论证之中。独龙江作为这些项目的重点目标区,未来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目前,我们从帮助独龙族发展的角度,开展一些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尤为迫切。
   4、合理开发生物资源,培育和养殖珍稀动植物
    独龙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另一条途径是发挥生物资源的优势,培育生物产业。种类繁多的高等植物、珍稀动物、名贵药材、珍奇花卉是独龙江最具潜力的经济资源。野生的动植物质高量少又多属保护之列,禁止开发。因此,必须从人工培育和繁殖入手。而动植物的培育繁殖需要高新技术。建立“独龙江科学考察与教学实习基地”就是要加强同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和项目。为长远发展考虑。目前,“独龙牛”养殖,薯蓣、葛根、松茸、青贝母种植和加工等项目都在论证之中。
   5、维护固有的人文环境,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独龙族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神奇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凝结成的民族文化,同样是他们未来发展可以凭借的优势资源。例如他们编织的独龙毯和竹、藤、篾器具,工艺精良,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民族的欢迎。他们食用的数十种野生植物和杂粮,亦是可以开发的旅游食品。特别要提及的是他们长期在独龙江生活所积累的本土知识,非常值得整理和研究。象对动物的习性、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当地气候变化的特点等方面的认知情况,是开发独龙江不可缺少的知识来源。


  参考文献:
  1、何大明、李恒主编:《独龙江和独龙族综合研究报告》,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6年10月版。
  2、政协怒江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独龙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版。
  3、云南省林业厅等单位编:《怒江自然保护区》,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统计局编:《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八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汇编》(1990—1995年),1996年7月。
  5、怒江州人民政府编:《滇西北地区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之怒江片区行动计划》,2000年6月。
  6、怒江州人民政府编《怒江片区民族文化多样性调查评估和保护行动计划》,2000年6月。
  7、云南省委独龙族民族工作队编写:“独龙江现状与民族工作队总体工作方案”,1999年6月。
  8、怒江州及贡山县计委国土规划办编写:“独龙江地区综合经济考察报告”,1994年11月。

文章来源:凉山彝族妇女儿童发展中心
                   http://www.lsyzdcwc.ngo.cn/personallist.asp?newsid=173&fy=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