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朝戈金 弗里]口头诗学五题:四大传统的比较研究
  作者:[中]朝戈金 [美]弗里( John M. Foley)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06 | 点击数:79318
 

3古希腊
荷马史诗中的典型场景,可以提到重复出现的宴客、集结、英雄的武器装备、哀歌和其他种种。虽然我们所能够研究的只限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大约28000诗行遗存,但作为样本它们也足够我们观察这类场景是如何呈现的。以宴客的典型场景做例子,它们在这两部史诗中出现了不少于35次,其中在《奥德赛》里就有32次。[22]作为诗人创编词汇表中的“大词”,宴客每次出现都包含着四个可变通的部分:使客人就座的动作、上菜肴酒水、一两个诗行关于食客表示满意的话以及进餐结束,然后是难题的调停或者解决办法有了眉目。无论宴客发生在何处,无论宴客的主人和客人都是什么人,也无论是发生在故事进展中的那个特定瞬间,这四个要素总是会出现。像其他传统性单元一样,宴客场景也是一般模式和特定细节的结合;它既钩挂着可以预期的事件,又连接着特定的瞬间。
荷马史诗中另外一个可以在这里讨论的典型场景是挽歌,它在《伊利亚特》里出现了六次。[23]在这个范式里,是某妇女悲恸哀悼某个阵亡勇士,死去的可能是她的丈夫或者儿子,也可能是与她长期保持密切关系的什么人。这个场景的基本程序包含三个部分:向阵亡勇士致词,陈述他们共处的历程和他的死去给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最后是再次对勇士致以亲密的致词。这个范式涵盖了不同的挽歌,比如安德洛玛刻(Andromache)和海伦(Helen)哀悼赫克托耳(Hektor),或者布里塞伊斯(Briseis,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美女, 由阿伽门农从阿喀琉斯手中夺走)哀悼被杀死的Patroklos。由于每个哀悼者与死者的关系都是特殊的(死去的英雄也都不相同),所以该典型场景就要给变异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同时它又必须有内在的一致的,从而对创编和表达有帮助。我们将在后面回答第五个问题时看到,挽歌和宴客的典型场景都属于传统史诗语域的一个部分,它们也因此在出现时便带有传统性指涉的涵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文章来源:《东方文学研究集刊》(一)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口头传统》学刊全面实现网络共享
下一条: ·《满族口头遗产传统说部丛书》面世
   相关链接
·书讯 ‖《21世纪的歌手和故事》文集出版·[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
·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朝戈金教授讲授“口头传统与口头诗学”·[意娜]口头诗学当代意义的再认识
·[朝戈金]口头诗学的文本观·[马千里]中外“非遗”名录制度中社区参与问题的比较研究
·[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王敏琪]民间文学视野下歌谣的比较研究法·[田梦]赫哲族熊图腾故事比较研究
·[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共时研究·“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与中国阿尔泰语系民族魔法故事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林继富 周灵颖]西藏民间故事研究70年:理论建构与意义阐释·[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东亚神话比较研究的大视野·[李素娟]程式化表达:词语、句法及主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