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吕微]现代神话学与经今、古文说
——《尚书·吕刑》阐释的案例研究(摘录)
  作者:吕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12-28 | 点击数:13362
 

  [1] 马昌仪:《人类学派与中国近代神话学》,《民间文艺集刊》,第1集,第37~7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2] 芮逸夫:《苗族的洪水故事与伏羲女娲的传说》,《人类学集刊》,第1卷,第1期,1938年;闻一多:《伏羲考》,《闻一多全集》,第1册,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3] 参见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马昌仪先生在其“编者序言”——《中国神话学发展的一个轮廓》中指出:“《选萃》是对一个学科的重构”,第16页,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4]马昌仪:《人类学派与中国近代神话学》,《民间文艺集刊》,第1集,第41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5] “希腊语(mythos)意思是关于神祗和英雄的故事和传说”。〔前苏联〕鲍特文尼克等编著,黄鸿森等译:《神话词典》,第26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6]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第275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7] 〔美〕杰克·波德著,程蔷译:《中国的古代神话》,《民间文艺集刊》,第2集,第268页,第273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8] 从现代性而不是从人性弱点的普遍本质讨论“怨恨”,参见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之五《怨恨与现代性》,第352页以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9] 〔美〕杰克·波德著,程蔷译:《中国的古代神话》,《民间文艺集刊》,第2集,第27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10] 王煦华:《试论顾颉刚的疑古辨伪思想》,顾潮编:《顾颉刚学记》,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1]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古史辨》,第1册,第4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 “简约”只是为了突出事情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对其全部细节的描述,且本文对于今、古文家研究方法的简约化分辨仅就《尚书·吕刑》的阐释而言,其片面性自不待言。

  [13] 〔美〕杰克·波德著,程蔷译:《中国的古代神话》,《民间文艺集刊》,第2集,第27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14] 语出哈特兰德《神话与民间故事》,赵景深译文载氏著《童话论集》,第17页,第33页,转引自马昌仪:《人类学派与中国近代神话学》,《民间文艺集刊》,第1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5] 利奥塔尔认为,这种“大叙事”或“元叙事”即“启蒙叙述”,据此,浪漫主义叙述是对启蒙主义叙事的补充甚至成为其在特定民族共同体内的历史前提,参见〔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车槿山译:《后现代状况》,第2页,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以及吕微:《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00年,第2期。

  [16] 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冉皮勒〈江格尔〉程式句法研究》之第二章第二节《“一个”诗章和“这一个”诗章》,第72页以下,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17] 神话的各种存在形态之间的关系可以化约的图式表示如下:

  ┌—普遍形态(类型、母题)——抽象形态

  ┌—文本形态—┤

  神话─┤…………………………………………………………………

  │      └—文化形态(异文丛)—┐

  │                  ├——讲述形态

  └—语境形态—————————————┘

  [18]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第167页,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袁珂认为,苗民也是蚩尤伐黄帝故事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神话》,第84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新1版;《中国神话传说》,上册,第184页,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年。

  [19] 〔美〕杰克·波德著,程蔷译:《中国的古代神话》,《民间文艺集刊》,第2集,第287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20] 〔美〕杰克·波德著,程蔷译:《中国的古代神话》,《民间文艺集刊》,第2集,第287~289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21] 〔法〕马伯乐著,冯沅君译:《书经中的神话》,第52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22] 茅盾:《神话研究》,第178~181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

  [23] 《古史辨》,第7册,上编,第20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4] 笔者在本文中所持的语境研究方法立足于“共时性”与“历时性”之间的立场,也就是说,笔者认为,《吕刑》和《楚语》都属于一个伟大的叙事传统,二者分别记录了这一传统中流传久远的古老故事,但两个文本同时又是各自不同的语境化叙事,因而不能简单地用乙文来解释甲文或用甲文解释乙文。

  [25]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第270~271页,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26] 古史辨学者已经论证,“皇帝”就是“皇天上帝”之省,也就是“上帝”,参见扬宽《中国上古史导论》,《古史辨》,第7册,上编,第195~19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7] 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之《绪论》,第27~29页,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28] 但是,当我们使用语境化的方法重温那伟大的传统时,难道我们不会认为那才是真正的、“本真”的中国神话吗?难道这仅仅是一种研究策略的选择吗?难道我们不会因此而开始一轮新的追求“本真性”的循环吗?正如户晓辉先生在评论本文时所说:不会陷入以“本真性”解构“本真性”的悖论吗?也就是说,当你揭发了现代神话学追求“本真性”背后的当代意识形态学术语境的时候,当你迫使启蒙神话学的真理相对化的时候,你所使用的难道不是你所认为的和坚持的“语境化”的“本真性”真理吗?你只有使用所谓“真正的”“本真”才能够使得你认为是“非本真”的东西相对化,那么你又如何可能彻底摆脱自身以“本真性”自诩的、“文化的政治”的当下学术语境呢?当胡塞尔教导我们“面对事实本身”的时候,他似乎先知般地预见到了普遍理论可能形成的文化霸权;但是,仅仅“面对事实本身”就能够顺利地建立起文化的“主体间性”吗?这些当然已不是本文目前所能解决的问题了,而笔者目前所能做的只是如萨义德所言,认识学术背后的主体身份,当然也包括笔者自己的主体身份。萨义德在《东方学》“绪论”的结尾处引葛兰西《狱中笔记》的话说:“批判性反思的出发点是认识到你到底是谁。认识到‘认识你自己’也是一种历史过程的产物,它在你身上留下无数的痕迹,但你却理不清它的头绪。因此,找出这一头绪就成为当务之急。”但萨义德又认为,他所理出的头绪不一定就是葛兰西希望理出的头绪。同样,笔者也认为,本文所希望理出的头绪一定不是萨义德意义上的、对文化身份的坚决认同,而毋宁是对学术主体文化身份的警惕,因为文化身份总之是一把双刃之剑,它既可以对外反抗文化霸权,也可以对内建立知识权力——奠基于现代专业化知识的强制性集体表象。参见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第33~34页,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原载陈泳超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的学术史观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吕微]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
下一条: ·[吕微]语音对文字的颠覆(节选)
   相关链接
·[周媛]神话主义视角下《王者荣耀》中的女娲形象重构·[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孟琳峰]“线上世界”的神话解说实践·[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蓓]基于历史维度、信仰维度、旅游维度的神话主义研究·[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关旭耀]从故事到动漫影视·[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
·[陈杰]中国近代期刊报纸中的盘古神话研究·[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和追求:在整体时间观和互文之网中重新理解神话与神话学·第五届中国神话学与西王母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1号通知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向柏松 张兆芹]神话学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祝鹏程]作为文化批评的神话研究及其不足
·[张多]重估中国神话“零散”之问·[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
·[于玉蓉]《史记》体例之数的神话学新探·[杨利慧]当代神话学的立场:在动态而开放的互文之网中研究当代神话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