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罗伊.M.迪利]社会文化人类学的语境问题
  作者:[英] 罗伊.M.迪利   译者:罗文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13 | 点击数:19768
 
因此,问题就是关于能力二字———在说到“其他种类”的知识和具体语境化行为时,能够代表“这种”形式的知识和一系列的具体语境化行为的能力。能力的问题同时也是在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中构成对语境的定义过程的基础。依照其他可能产生的或制造的定义或运动作为参照,用某种特殊的方式去定义语境或者在某个方向上去形成一系列的具体语境化运动的能力,却可能被构造成一个政治行为。在阿富汗被抓捕现在还关在美国在古巴的(阿布格莱布监狱)基地的人们,在战争的语境下可以被定义为“囚犯”吗? 在战犯法律的语境下可以被定义为“犯人”吗?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人是否可以被称为“恐怖分子”或是“自由之斗士”包含了对相关语境的定义的微细却又重要的转变。制造具体语境化就是用库勒的词汇就是“构建”。这种意义的构建强调了一种划界的行为———在一系列的限制中,尽可能去排除包含在其中的那些联系或断离的事物。包含和排除的过程就是一个能力的过程。它是在我们对于世界的理论性看法和实践意向的驱使下产生的联系的意义,它定义了这些框架应该放置何处。此外,加深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组织语境方式的理解也许反过来能够帮助我们意识到在世界其他地方和学术以外的其他人的翻译行为和具体语境化活动。
人类学的任务就是不仅在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且在民族翻译者和民族评论者的知识体系中去研究语境的可能性条件。在人类学的思考下,最好的期望是把这两个系列的条件放到一种谈话式的关系中去考虑。语境被认为是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知识的生产性财富。实际上,语境是许多个系列的关系,本质上也不是不言而喻的事物。因此我们必须意识这样一种可能:在构建语境时有两个平行性的过程———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对于我们来讲,和在他们的知识体系中对于他们来讲。在田野调查中或者在这方面的写作中把这两个平行的过程相连接起来。通过对话式的关系,对其他读者的随后的传播和影响也许会形成知识的更深远的语境。
人类学家不能自欺欺人,去相信他们可以很容易地采用不依靠语境、框架或参考文献的观点。他们不能逃避语境的限制!但是语境是可以无限地扩展的,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这样一个事实:说到语境,准确地讲,语境是一种连接方式,是一种为了一定的目的,与社会性历史性条件下的某个具体事物相关的一系列连接和断离的连接方式。如果我们作为研究者和社会参与者来给予现象意义和翻译时出现了潜在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应该作为优势者甚至霸权者的姿态去给予意义和翻译,能做得最好的就是去审视知识,语境和那个确定了意义同翻译的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注释:
①主要参看哈伯特(1982,1985,1986a、b,1999),斯特拉瑟恩(1987,1995)以及迪利(1999)的著作。
②事物的“社会生活”的观点和概念来源于阿帕杜瑞(Appadurai,1986),他把这种方式称为的“方法论式拜物论”的一种形式。
③“对事物的严重歪曲”和“自欺”来自于布迪厄(Bourdieu)(尽管后者是从萨达尔(Sartre)那借用来的)以说明符号性的阐述遮盖和歪曲了事物的真实本质(Bourdieu,1977)。这样的文化歪曲是一种自欺的行为。
④所以的这些概念来源于牛津简明英语词典;也可参看哈勃特(1985,1986a)得到类似解释。
⑤你不应该被杀。[古英语]
⑥“il npy rien de hors texte”即文本之外无意义
⑦库勒对德里达持有的语境化行为增添了一个批评论观点,他指出优先用历史去挑战哲学,而后再用哲学辩驳历史的荒谬理论。
⑧霍利和斯图克里克在许多著作发表中提出了关于语境问题的观点,尤其在1981和1983年的出版物中。这些问题涉及到研究者的知识和当地人的知识的差异性。通过给“文化模型”定义一个概念,他们试图对本土文化语境的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办法。这种“文化模型”是一种宽泛的,常识性的背景知识,在民族内部被主观地分享着,并且常常不仅仅是指当地表演者的意识性解释和反应。
⑨哈伯特多年以来一直坚持对过度使用翻译论主义进行一系列彻底的批判。(主要参看哈伯特1982,1985,1986a,1990,1999)。
⑩在他的观点里,应对构成了那些互相交织的背景的事物进行更进一步的解释。但他并未给出明确的解释。例如,他仅仅是依靠“世界体系”(克里弗德,1997,p.276)或者通过布迪厄有关体质性的概念给出了可以被解释为“分裂的暗示”。(克里弗德,1997,p.44)
注11:正如哈维(1991)描述的那样,这是语境的一种运用方式。那些在他们的民族演出中展示语境意义的展示者们以及观看者们形成体验不仅仅来源于在西班牙的展示中的特点,而是通过对他们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类似的展示和休闲活动场所中的体验找到对照和比较。他们的翻译涉及到之前在其他地方类似的体验。这就说明了一系列有关自我参考性表示者的观点,也说明了“内在文本性”的观点或者是德里达表述的那样:“每件事物都是通过参考历史的痕迹和其他事物的足迹开始的。”
 
作者简介:[英]罗伊·M·迪利(Roy.M.Dilley),圣安德鲁大学社会人类学系高级讲师。他的研究兴趣在社会理论方面。近期编辑出版了名为《语境之问题》的书卷(牛津:Berghahn出版社,1999)。这本书卷把社会人类学和语言学领域许多学者的供稿加以集中出版。他也就“市场”的概念进行了专门的论著———《竞争中的市场:意识,言谈和实践的分析》(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2)。在涉及到塞内加尔和西非的民族学问题上也有许多的论文述著。
(本文原载《广西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莎伦·谢尔曼]《记录我们自己:电影、录像与文化》原版作者序言
下一条: ·布鲁范德:《新编美国民俗学概论》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张丽婷 于俪婧 刘明明]非遗语境下博山陶瓷传统技艺本土性的现代化转型研究·[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
·[郎丽娜 罗康艳]“非遗”语境下隆里花脸龙的传承与发展·[孙华月 刁统菊]传统神话角色在网络语境中的形象转型研究
·[徐杰]口头诗学的语境范式与文艺观念的理论重构·[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王威]新媒体语境口头传统的新生性发展·[施尧]冲绳神歌的再语境化实践:以首里库尔纳保存会为例
·[刘永发 黄清喜]村落信仰语境下民间传说的生发机制研究·[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霍福]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惠嘉]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反思
·[郭翠潇]国际档案理事会RiC档案著录标准对中国口头传统建档语境描述的启示·[关咏阁]城镇化语境下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王薇]非遗保护语境下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