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湘潭风雨龙舟情
  作者:旷惠民 文/图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6-09 | 点击数:12559
 

  河运文化孕育独特龙舟习俗

  湘潭龙舟文化是河街水运文化、码头商会文化和水乡农耕文化相融的产物。

  湘潭濒临湘江,湘、涓、涟水汇聚在壶山脚下形成了一个天然港湾。从明、清以来因其上连两广,下通洞庭湖入长江,是南方重要的货物集散码头。有二十余省在此成立了商会。故有“天下第一壮县”和“小南京”、“金湘潭”之美名。

  早在宋代,湘潭街市便沿江而建,绵延十余里;到了明初,街区就划分为十八个“总”,即沿湘江从东到西将街区分为一总至十八总。“总”这个特殊的称呼,来源于古代打更巡夜所设的“总铺”。随着清朝湘潭商贸与城市活动向城外集中,一总至八总的称呼日后不再使用,而城外九总到十八总的地名一直延续到现在。

  当时每“总”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关系,构成了湘潭独特的社区文化。各总之间互相攀比争斗,尤其在各项赛事或集会中,总与总之间争奇斗富尤为鲜明。在水运盛行的年代,各总码头和商会为了显示实力,祈求风调雨顺、人兴财旺,每年都会组织人员参加龙舟竞渡。正是由于湘潭有着数百年河运文化和商业码头的辉煌,才培育出这种能聚集人气,显示实力,充满商业霸气的龙舟文化。

  唐代诗歌描绘湘潭龙舟盛况

  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有很多:祭龙图腾说、祛病驱瘟说、祈求丰收说、纪念英雄人物说。而纪念英雄人物说又众说纷纭,譬如屈原说、伍子胥说、勾践说等等。当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说法无疑是纪念屈原说,唐代文秀就有一首《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湘潭端午赛龙舟从唐代起就有记载。那位写过“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名句的“江南才子”许浑就这样描写过湘潭龙舟的盛况:“绿水暖青萍,湘潭万里春。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这首诗题为《送客南归有怀》,显然是许浑在长安(西安)作的。许浑有过南游的经历,一提到湘潭充满着抑制不住的激情。“绿水”、“青萍”、“松枫”、“杨柳”,这是典型的湘潭景色。“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更让我们看到了先人的好客、纯朴。敲起铜鼓,赛起木舟,以祭江神,这或许就是今天端午节赛龙舟的源头,它更接近先民的粗犷和神秘。

  清朝竹枝词记载龙舟神话

  晚晴文学家王闿运主编的《湘潭县志》记载了一个神话故事:古时有一条龙舟在竞渡时遇到大风浪,船翻沉入壶山下的陶公潭。巨大的旋涡将人们带到了深潭下的龙宫。龙王见问:“为何落水入宫?”船夫们回答:“参加龙舟竞渡为家乡父老求得风调雨顺,人兴财旺!”龙王感动,特许在宫中游玩七日。后将船夫们护送回岸。人们把这条船的龙头摘下来,以示纪念。于是,此后每年湘潭划龙舟,便总会有一条没有龙头。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湘潭流行的一首竹枝词也记载了这个故事:“龙船驿外赛端阳,认得船头是阿郎。底事失头龙诧异,黄龙久不下观湘。”

  记录这首竹枝词的人还特地加了如下的说明:湘潭驿在观湘门对岸。龙船竞渡,传吾邑有二船沉龙宫,宝糕孔留七日归。今陶公船号“失头子”,尚可划;黄龙船不可复划,唯陆地金装迎送锦标。这里说沉龙宫的船是两条而不是一条。陶公山亦即壶山拥有的“陶公号”船,下水而无头。黄龙巷拥有的“黄龙号”船,虽有头但不能下水,便在陆地上盛装“接标”。

  湘潭龙舟赛的“斗标”习俗

  湘潭的龙舟形状和赛事内容有很多独特的地方:龙舟比赛中,各个队伍之间的竞渡称之为“斗标”;而在准备期间每一条龙舟都要到其他码头拜访相约赛事;船上的“标师”会高声“赞标”,岸上的码头会派人“接标”,共叙往日友情或确定今年赛事。岸上的还会送上香烟、包子、槟榔等用于慰劳船上水手。口才出众的标师常能化金戈为玉帛,将敌方结为好友。

  民间流传一些“标词”形象的刻画了一些码头龙舟名称和挑战者的心态。十六总的龙舟队来到老街会高声说道:“小小杨梅洲(船),脚踏下五都(船),要吃金凤肉(船),快子一把收(船)。”十八总的人会回道:“脚踏双通(船),口含七星(船),身座朝龙(船),一扫太平(船)”,来藐视对方的龙舟。更有人会送上“水里一对一,岸上干着急,你急我不急,水上看成绩。”

  但更多的是友好的标词:“兄弟码头来捧场,友谊第一不能忘。湘江赛舟显身手,我们永远是朋友。一帆风顺祝平安,码头上下喜洋洋。待到五月端阳节,举酒高歌凯旋还。”

  (节选自《DEEP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探险》2013年第6期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迁徙之路
下一条: ·非遗与人文图典:沪西大自鸣钟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李瑜恒]龙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研究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
·[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刘贺娟]云端记忆:疫情下赛龙舟的媒介记忆建构研究
·[白宇翔]实与俗之间:清代湘潭的瘟疫与防治·[张勃]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至迟出现于唐代考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萧放]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
·[徐金龙]试析荆楚端午节俗的文化内蕴及现实价值·[栗建伟]论宗族因素影响下鄂南民俗乐舞的基本风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