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春声]明末东南沿海社会重建与乡绅之角色
——以林大春与潮州双忠公信仰的关系为中心
  作者:陈春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2-09 | 点击数:13801
 
 
由于林大春等著名乡绅和地方官员的多方努力,明代中叶以后双忠公信仰在潮州地区逐渐普遍,其与本地日常生活的联系,也较以前要深入许多。一方面是百姓基于“灵验故事”而产生的对“双忠”的精神依赖日渐深广,另一方面是东山灵威庙的士大夫色彩得以强化,官府和士绅对双忠公信仰“正统性”的信念仍得以维持。正因为如此,直至清代雍正年间,曾经在潮阳雷厉风行地推行“毁淫祠”的蓝鼎元,才会出面为“双忠行祠”筹措长远的香灯之费,其《文光双忠祠祀田记》公开宣称,这样做的原因正在于双忠公信仰的“正统性”:
 
余惟潮俗多淫祠,自昌黎公建邦启土而外,独双忠、大忠为正。大忠祀宋丞相文文山先生,双忠祀唐雎阳张、许二公,皆可使百世下闻风起懦,维千秋纲常于不坠者也。[5](卷10)
 
正如文章一开始所指出的,有关林大春等潮州著名乡绅与双忠公信仰的关系,要放到明代中叶以后地方“整体的”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中去考察。与地方动乱的一系列事件相联系,这一时期潮州府的地方政区重新划分,聚落形态发生变化并出现明显的“军事化”趋势,以宗族组织和民间神祭祀为核心的乡村社会组织重新整合,户籍和赋税制度也有重大变化,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的解释也有了新的内容。林大春的努力,属于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一部分。实际上,双忠公信仰在潮州地区的普及,经历了宋、元、明、清四朝数百年的可以说是缓慢的过程,这个过程与潮州地区乡村社会逐步融入“国家”体制的过程是相一致的。尽管有地方官和本地士绅一直为这个具有文化“正统性”的神明扎根本地而苦心经营,但关键性的变化还是发生于16~17世纪从“倭乱”到“迁海”的近百年间。本文不但展现了读书人在民间信仰传播上的重要影响,而且也表明,一个在“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具有合法地位的外来的神明,要为某一地域的民众所接受,常常要通过灵验故事和占卜仪式等来建立与地方社会的利益关系,但这同时又可能是培养民众对王朝和国家的认同感的机会。这是一个在学理上充满矛盾,而在实际的历史场景中却可能显得相当和谐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冯奉初.潮州耆旧集[C].香港:香港潮州会馆影印,1980。
[2]井丹林先生文集[C].香港:香港潮州会馆影印,1980。
[3](顺治)潮州府志[A].饶宗颐编.潮州志汇编[C].香港:龙门书店,1965。
[4](隆庆)潮阳县志[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影印,1962。
[5]蓝鼎元.鹿州初集[M].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76。
[6]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精选名儒草堂诗余[Z].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8。
[8]文天祥.指南后录[M].上海:商务印书馆影印,1929。
[9]刘剡.资治通鉴节要续编[M].明正德九年(1514)刊本。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木右加舜
@②原字为焱右加欠
(本文原载《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注释等参见纸质媒介)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
下一条: ·[王燕琴]民间信仰对中国宗教发展的影响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朱钧 朱敏]论明代无生老母信仰的概念发生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韦成]桂西北民间禁忌文化的实践逻辑与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研究
·[王雨铭]城镇化进程中豫北乡村社会集市文化研究·[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
·[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滕晓彤]明代延庆碧霞元君信仰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