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黄涛]论中秋节起源于唐朝赏月风尚
——兼驳“中秋节源自新罗”说
  作者:黄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5 | 点击数:26244
 

  2005年韩国申报成功“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已经给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敲响了警钟。中朝(韩)中秋节源头之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虽然我们可以说清楚中秋节是发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现在朝鲜、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的中秋节习俗是很兴盛的,如朝鲜、韩国的中秋节(称作“秋夕”或“感恩节”)是和春节同样重要的盛大传统节日,朝鲜有一天的公假,韩国有三天的公假。新加坡的中秋节也过得十分隆重,甚至比国内还热闹得多,节期持续半月左右,每晚举行灯笼游行、巨型灯展、国际灯笼制作比赛、传统京剧表演、月饼群英会、赏月诗会、猜灯谜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活动,官方民间广泛参与,在新加坡的欧美人、马来人、印度人等也参加到华人的节庆活动中来。[11]如果朝鲜、韩国或新加坡与我国同时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能否胜出,不容乐观。即使仅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也应该尽快采取充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繁荣我们的中秋节文化。

 (本文收于《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6月,408页。) 

 

  *[作者简介]黄涛(1964-):河北景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民俗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间语言。

  [1]杨琳已经在其专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中罗列了诸家“宋代形成说”的表述要点,并且清楚地爬梳了这种错误说法以讹传讹的过程,然后正面提出中秋节形成于唐初的观点。本文支持和补充杨琳的观点,并且明确提出和论证中秋节源自唐初赏月风尚之说,然后阐述其后的中秋节习俗演变。

  [2]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13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

  [4]《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册),801页,中华书局,1980。

  [5]矫玲玲:《中秋夜月色更明》,生活报,2004年9月26日,第29版。

  [6]黄杰:《宋词与民俗》,54-56页,商务印书馆,2005。

  [7]前文发表于《文史知识》1996年第11期,后文发表于《文史哲》2003年第6期。

  [8][日]圆仁著,顾承甫、何泉达点校:《入唐求法巡礼行记》,6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9]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文史哲》2003年第6期。

  [1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320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1]马誉峰:《感受新加坡:一个中国人的观察与思考》,44页,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2004。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涛]中秋节在亚洲诸国的传播
下一条: ·[王焰安]江淮传统中秋节习俗
   相关链接
·[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杨镕]从“老妈上京”到“跑驴”·[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赵暾]二郎神形象演变考略
·[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袁瑾]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
·[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黄景春]从厌镇鬼神到祈求风水荫佑
·[鲍燕飞]礼俗互动视角下立春鞭春牛巫术信仰的演变·王者荣耀中秋皮肤上线,2021荣耀中国节圆满落幕
·[郑云云 张年宽]重阳节向老人节演变考·[柯小杰 张沙]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