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2004年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作者:刘亚虎、汤晓青、尹虎彬、刘大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30 | 点击数:24198
 

  2004年11月12日至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成都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举行。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入了综合性大学的研究视野中,同时也可以说是对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总结。围绕“中国少数民族当代作家文学的理论建设”的中心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学者包明德、关纪新、汤晓青、周翔、刘大先等人参加了会议并发言。四川大学曹顺庆、徐新建、毛迅、毛建华、黎风,西南民族大学徐其超、罗庆春,四川师范大学唐小林,暨南大学姚新勇,集美大学夏敏,青海民族学院马有义,厦门大学彭兆荣,湖南科技大学潘年英,广西民族学院陆卓宁、张泽忠,云南民族学院马绍玺,中央民族大学赵志忠,作家阿来、栗原小荻、白郎、冉云飞等与会的30多位专家、学者、作家、研究人员都做了发言和交流。学者们具体讨论了三个大的方面的问题:一、概念、现状与批评。文学批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既往批评方式的得失探讨;文学概念:“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念的重新认识与把握;文学现状:多民族社会及民族文化裂变形势下的民族文学命运。二、作家、时代与使命。作家身份:多民族文学会通中的民族作家“身份”;文化使命:经济发展时代民族作家的文化使命。三、理论、比较与兼容。全球语境:世界少数民族文学与后殖民批评;兼容共创:21世纪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发展走向。这次会议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点:一、与会人员来自不同的学科,除了传统的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之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的学者的介入,显示出多民族文学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空间。二、跨学科新的方法论的引入不仅更新了既有的知识系统,也昭示着多民族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边缘地位与重要意义日趋为人们所认识到。作家们在各自关注的议题下,或纵横驰驱或深度开凿,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达到畅所欲言、坦诚论争的功效,在讨论时时崩现出思想的火花。三、这次会议以圆桌的形式让学者们的思想观点得以近距离地交锋碰撞,在脑力激荡的旋风中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中许多原本隐而不显或模糊混乱的观念得到了矫正和开拓。

  2,宏观综论与历史总结

  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基本上是近20年才出现并发展起来的,虽然起步较晚,但凭借着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独特的视角和奇异的艺术手法在中国文坛迅速崛起,并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民族》2004年第6期组织了一个由钟进文主持的专题栏目“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至当下的发展态势。通过对于怒族、毛南族、普米族、京族、撒拉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无论从作品本身、还是从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消费来看,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己经具有了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繁荣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的书面文学,必将会在中华大地上筑起一道新的人文景观。

  少数民族文学因为族群聚居的关系,往往呈现出地域性团体特征。本年度关于西南地区、西部地区的区域民族文学,随着民族文学创作的崛起,面对全球化语境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也逐渐改变滞后状态,并已硕果骄人。徐其超《面对全球化语境的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68)总结四川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实践证明:全球化语境有利于整个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使人类文明跃上新台阶,但险象横生,前景不容乐观,特别要警惕“强势话语独白”,压抑发展中国家文化,使失去个性特征和生命活力,重新成为文化霸权的牺牲品。为此,我们中国民族文学化研究工作者在指导思想上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倡明“交往理性”,呼唤“和而不同”的新人文精神,以之克服西方中心论和文化孤立主义;在研究方法上,则要遵循文化发展更显著地表现为“累进”的法则,大力发挥擅长多元整合和整体思维的“东方智慧”,实行综合创新、“系统集成”。集体成果《族群记忆与多元创造》的编撰者们明智地超越了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孤立主义的偏见,客观、公正地将全球文化语境定格在多元共生,坚持多元文化人生的立场、高屋建领地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理论检讨、理论建树和理论概括。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时代召唤与民族政策鼓舞下,鄂西民族文学迅速崛起,不仅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学流派,而且积极参与了当代语境下时代精神建构,为繁荣祖国民族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吴道毅《崛起中的鄂西民族文学》(69)描述了这种状况。

  某一单一族群文学被当作整体来考察,比如当代藏族作家的创作面临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文化背景成为藏族作家创作的大语境。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实现藏族文化的现代性转换等问题成为当代藏族作家文化身份建构的首要问题。朱霞《当代藏族文学的多元文化背景与作家民族文化身份的建构》(70)提出藏族当代作家既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学,又要在重建中国文学中发挥作用;既要面向全球化,又要增强本土认同。努力使当代藏族文学既借全球化话题和语境获得新的增长空间,又保持民族的审美经验传统和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而哈萨克民族有着悠久的诗歌传统,自古以来,哈萨克民间诗人(阿肯)就一代代传唱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长诗。哈萨克当代诗歌的创作成绩十分可观,涌现出大批富有才华的诗人,但在创作思想的解放等方面尚有一定局限。吴孝成、赛力克波力、沙含德克《哈萨克当代诗歌概观》(71)就概括了哈萨克当代诗歌具有的三个鲜明特色:四大突出主题、三类发达体裁、一种精美的艺术表现手法。罗庆春的《穿越母语:论彝族口头传统对当代彝族文学的深层影响(72)认为在彝族文学发展史上,浩若烟海、自成体系的口头诗学传统由诗的形式、诗的思维、诗的品质等方面构成,在整体的彝族文学乃至彝族文化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构架了彝族人世代相沿的审美心理定势和审美文化传统,并穿越母语、穿越时空,对彝族当代文学产生了深层影响。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相互作用的新颖的理论问题。

  一些论文体现出总结文学史的诉求,马丽蓉《近百年回族作家概论》(73)从族群、思潮和地域等视角来梳理回族作家近百年的文学足迹,从聚居、散居两区回族作家的创作实际来探究其共性与个性并存的叙述风貌,回族作家特有的文化理念与别样的叙述策略昭显出中国文学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李晓峰《从诗意启蒙到草原生态的人文关怀——当代蒙古族草原文化小说的嬗变轨迹》(74)则纵向描述了当代蒙古族草原文化小说的发展路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蒙古族草原文化小说,虽然向外部世界展现了草原文化和草原生活,但最主要的是承担了对本民族成员的思想文化启蒙重任。作为草原文化小说重要特征的景物描写具有鲜明的政治隐喻色彩,启蒙具有诗意倾向和特征。80年代的作家们在关注草原人生的同时,开始对蒙古族传统文化进行追问和反思,探求如何重铸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具有鲜明的文化意识。80年代末至90年代的蒙古族作家们开始关注人们赖以生存的草原生态,在从不同角度展示人与动物的关系同时,传达出对草原生态的思考和人文关怀,将草原文化小说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近20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创作,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王平《近20年来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审美价值的新拓展》(75)运用文学价值理论和美学观点,分别从更新文学观念是创造小说审美价值的基本前提,选择新颖独到的民族题材是创造审美价值的必备条件,发掘意蕴深厚的主题是创造审美价值的艺术灵魂,塑造具有民族心理素质的人物形象是创造审美价值的核心部件,编织新奇巧妙的叙事结构是构筑小说审美价值的完美载体等方面,对近20年来少数民族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发展变化和审美价值的拓展,进行较为具体地检视和探讨,并力图梳理出某些可供借鉴的艺术经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尹虎彬空间

上一条: ·2003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下一条: ·2007年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邹艳梅]明清之际奉教士人的丧葬礼俗观研究·[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朱玲玲]民俗体育与构建区域文化共同体研究·[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郑新胜]关于民俗审美问题研究的思考
·[赵元征]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西艺术交流与互动·[赵屾]寺庙楹联“白贲无咎”的审美意蕴及其对中国新文学审美建构研究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