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平行学科

首页民俗学文库平行学科

[陈晓阳]“子孙的自画像”:祖先图像的视觉人类学解读
  作者:陈晓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0 | 点击数:15052
 

  三、新祖先图像的形象符号与图像编码

  此后,课题组就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和丰城揭猛像展开讨论和研究,以安道侯的身份,按《续汉书·舆服志》中关于服冠的描述为历史依据,同时参考近年来出土的南越国墓葬材料,以及其他地区汉武时期出土文物及墓葬壁画等遗存的相关资料为服饰形制的主要参考开始创作。当然,课题组的出现已经决定了这幅图像的生产与之前那几幅揭猛像生产的过程有很大不同,显而易见的是受西学影响的现代美术学院传统也掺杂进祖先肖像的绘制过程中来。中国的美术学院传统来自于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按照西方现实主义发展出来的美术学院教育影响了过去一百年来中国美术的各个方面,这个传统和中国古代贵族画家的肖像画趣味不同,也和民间画师之间师徒相传的礼俗肖像传统相异,在现代中国的美术学院里即使是中国画专业亦不能避免西方素描色彩系统的训练。杨老师的师承来自湖南师大美术系和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之前也接受过别的家族这类订单,但是要求很简单,只要画一个概念的古代人物即可。因为是好朋友介绍,她也以为不太难就答应下帮忙画这幅祖先像,没有想到这幅画之后会经历如此多修改和意见上的争执和风波,成为了她艺术创作生涯中一件奇特的事件。

  图6 第一轮创作稿揭猛像 2008年

  课题组最初与揭氏族人讨论商定,同意以丰城族谱中对揭猛“其貌豪雄”的描述为表现重点,人物形象以其盛年封侯时年龄为准,即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安道侯时年51岁。延续老像的云身构图,人物以四分之三面部朝向为人物动态,头戴武弁,内隐见平巾帻,手持笏板,穿黑色禅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中衣、深衣这种形制在历代族谱绣像中也比较常见,既庄重也有威严,符合安道侯的人物身份和后代对其崇仰的要求。绘制出来的第一稿是素描稿,画在四开素描纸上(图6),揭家人邀请最初提议修改画像服饰的曾骐教授一起来讨论,曾先生的意见是深衣服饰妆容基本与文献资料史实相符,放在族谱中就不会闹笑话。但是研究会里各位揭氏后人的关注点并不在服饰是否正确上,他们的第一个反映是这个形象完全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其貌豪雄的老祖宗,那个汉武帝时携南越归汉外姓封侯赐姓的大将军,他们对每个五官的形状甚至手指的细节都有自己的理解:例如形象太年轻,他们想象中祖先像应是个威严的壮年男子;不接受四分之三侧面,用正面像显得庄重;脸型要接近丰城老像的国字脸,因为虽然服装不对,但是宋代画像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两张图像不能脱节要有联系,最好只是换上汉朝的衣服,但还是人物形象要接近丰城像,并且反复强调眼神的问题,希望更加自信、锐利、坚定一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张辉]文体即意义?
下一条: ·[武宁]保罗拉比诺和“当下人类学”进路
   相关链接
·[范译馨 王逍]闽东佳阳畲乡民族节日重构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熊迅 张举文 孙正国] 民俗影像的操作化与可能性
·[邓启耀]符像的仪式场域及表述语境——民间法事祭祀用符像的视觉人类学考察·医学人类学:探究疾病与文化互动关系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导论》前言·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邓启耀 编著:《视觉人类学导论》·[邓启耀]《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和他性间探问》后记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廖杨]族群与社会文化互动论
·[邓启耀 徐杰舜]视觉人类学与图像时代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